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宰予的挑战 《论语》里,宰予因“昼寝”挨夫子骂而出名。...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宰予的挑战

《论语》里,宰予因“昼寝”挨夫子骂而出名。不过睡了个午觉,孔子生气,说说弟子是可以的,但老人家的话说得实在有点过了。什么“朽木不可雕也”,什么“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一向温柔敦厚的夫子,突然变成“毒舌”,说了许多狠话,令人难解。不就是睡了个午觉吗,至于如此发飚吗?当时孔子不会被什么事气糊涂了吧?

其实,孔子对宰予的不满,郁积了很久。孔门之中,宰予是唯一敢在思想上挑战夫子的弟子。

宰予最初的挑战,是在课堂上关于“井有仁焉”的辩论。他提了一个刁钻的问题:要是有人落井,跳下去救,必一起死,是仁;不跳下去,见死不救,是不仁。这井该不该跳?

这是一个逻辑的陷阱。宰予想看看夫子会不会往下跳。

孔子一下子被问住,深思熟虑了好一会儿,才慢慢说:“何为其然也?”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呢?可以想想别的办法救嘛,不一定非要跳井呀!君子可以被别人欺骗,但不能自己犯傻呀!

孔子没有直接回答宰予的问题。他没有往“井”里跳,而是从井边绕了过去。

宰予的另一次挑战,是关于儒家“守丧三年”的礼制。宰予感到三年丧期太长,专门去问孔子,还发挥说:“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这次,孔子回答得很直接:“于汝安乎?”这是问宰予:不“守丧三年”,你安心吗?孔子认为孩子出生三年后,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父母离世,子女为父母守丧三年,是天经地义之事。不想,宰予却回答:安心。孔子只好说:“安则为之。”宰予走后,孔子感叹说:“予之不仁也!”对他的印象变得更差了。

宰予说的是事理,孔子讲的是情理,各有各自的理。平心而论,宰予的主张更实际一些,但他一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样子,很难让夫子高兴。

再后来,宰予居然怀疑起三皇五帝们的“神话”了。他问孔子:听说黄帝活了三百岁,黄帝到底是人呢,还是非人?他怎么可以活三百岁呢?这个问题有点科技含量,不好回答,气得孔子说:“予非其人也!”意思说,宰予根本不是能讨论这个问题的人!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形容宰予“利口辩辞”。的确,宰予的能言善辩,不在子贡之下。孔子开始很欣赏他,后来却承认自己“以言取人,失之宰予”,并得出人生的一大教训:对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 。

孔门之中,像宰予这样的异端,绝无仅有。孔子虽不喜欢他,却从没有要将他逐出孔门之意。有意思的是,《论语》也详细记录了宰予的一次次诘难和夫子对他日益增加的不满,而没有像今人那样,努力将不喜欢的人和事从历史中抹去。

宰予的结局并不好。据《史记》记载,他后为齐国大夫,卷入内乱,终被“夷其族” 。——像多数异端人物一样,宰予的命运,并不令人意外。

(选自《青年博览》2010年第12期,作者钱宁)

1.对“宰予说的是事理,孔子讲的是情理,各有各自的理”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宰予说的事理是:三年丧期太长,因为他觉得: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B.孔子说的情理是:孩子出生三年后,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父母离世,子女按情分应为父母守丧三年。

C.宰予的观点和孔子的观点虽然矛盾,但支撑他们各自观点的理由都是充分的,没有谁是谁非之分。

D.宰予和孔子的看法虽各有道理,但宰予否定了老师的观点,这也暴露出他平时对孔子也怀有不满。

2.下列各项中,列出了“孔子对宰予的不满”的几个方面,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关于“井有仁焉”的辩论上,宰予提出了一个刁钻的问题。

B.父母离世后,宰予认为子女不应为父母守丧三年,自己这样做也会安心的。

C.宰予敢于怀疑三皇五帝们的“神话”;且宰予能言善辩,不在子贡之下。

D.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君子可以被别人欺骗,但不能自己犯傻,这是说我不会上你宰予的当,去直接回答那个问题。

B.宰予认为“守丧三年”则礼坏乐崩,所以孔子同意了宰予的这种说法,并说“安则为之”。

C.宰予能言善辩,可与子贡比肩,孔子开始很欣赏他,后来对他的不满情绪却日益增加。

D.孔子虽然从感情上不喜欢他,但从理性上认同宰予,所以从没有要将他逐出孔门之意。

 

1.D 2.C 3.C 【解析】 1.这也暴露出他平时对孔子也怀有不满错,因为他只是说这个事,却没有对人不满。 2.且宰予能言善辩,不在子贡之下,不是主要原因。 3.A这是说我不会上你宰予的当,去直接回答那个问题错,是孔子认为跳井救人会死,就不要犯傻,要想别的办法。B所以孔子同意了宰予的这种说法错,是无奈。D但从理性上认同宰予错,不认同,但尊重他的提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材料一:百米赛的关键往往是起跑,起跑领先了,就成功了一大半。但长跑的要诀却是保存实力,马拉松长跑竞赛,起跑是否领先并不重要,马拉松竞赛的特点是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材料二:买过新汽车的人都知道,汽车有磨合期。在新车的磨合期,车速不能太快,只有这样,这辆汽车未来才能风驰电掣。如果在新车的磨合期高速行驶,汽车就会早衰,该急速行进时,就会力不从心。

材料三:20多年前,某大学的少年班几乎家喻户晓,如今,这些昔日的神童几乎全军覆没,没有一个成为栋梁之材。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2010年1月,海地发生7.3级大地震,伤亡惨重。在地震中,我国八位维和警察为了世界和平捐躯异国。祖国人民陷入巨大悲痛之中,同时也为拥有这样的英雄而感到骄傲。请你结合海地八位英雄的事迹,为在海地地震中牺牲的八位英烈写一段颁奖词。(字数不少于60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力求有文采)(6分)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个句子,要求内容贴切,形成排比,句式与示例相同。(5分) 我喜欢聆听,因为聆听像春雨给花朵带来美丽,像清风给小树带来风姿,像阳光给禾苗带来欢乐。

我喜欢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4分)

在当今语言狂欢的年代里,新词新语层出不穷,许多新词的产生具有不可预期性。近来,只要稍微留意,就会有一个新的发现:又有一个新词迅速蹿红,开始受到各种媒体的青睐,就连堪称“中国第一大报”的《人民日报》也不例外。请看:

江苏给力“文化强省”(《人民日报》2010年1月10日)

这条新闻标题位于头版头条显著位置,报道的是江苏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华丽转变一事。这里“给力”是动词,指“大力支持,发挥作用”,整个标题的意为“提供支持和力量,使江苏成为文化强省”。

值得一提的是,此事立即受到广大网民和语言学界的空前关注,成为热议的焦点。

(1) 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2分)

                                                             

(2)你对上述材料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秋日的灯盏

朱以撒

①秋天来了,山里闪动着风吹过的暗影。叶片开始有秩序地脱离枝条,原先紧挨在一起的两片树叶,一片先下来了,另一片落下来的时候,再也见不到它旧日的邻居。交接的日子来临,一些矮小的灌木丛里,浆果外表抹上了一层紫黑,一只翠绿的螳螂举着带锯的刀,轻轻划了一下,浆水霎时奔涌而出,紫透了枝下的土皮。

②稻子已经进仓,秋风下瑟瑟摇曳的是从农夫指缝里漏下的一枝金黄。农夫已经走远,不会回头,注定这一穗金黄要坚持到秋日的最后,被人遗漏、忘却,不能和亿万弟兄一道进入温暖的谷仓,此时它的美超过一切。在我看来,缘于遗忘而独立存在,虚构出岑寂田野的动人一幕。浆果、稻穗这样兀立风寒中的灯盏,秋日的过去就是它们生命的过去,许多美艳走到这里,自然变得素洁起来,像戏台上的名角戏装卸下,铅华洗去,走在街市上,纯乎一个普通的中年妇女。

③暗夜里,车驶过同样岑寂的山村,简陋的土墙开设的小窗口透出昏黄的光,一家人聚在严实的屋内,守着炉火,内心踏实起来,谷仓是照耀一家人美好心情的不灭灯盏,隔着芳香的木板,里边躺着一家人的生存希望——从春日开始萌发,夏阳曝晒,现在终于落实下来。当时是那么漫长,好像一盏秦时的灯,要擎到汉时才被真实地点亮,中间这么多的交替、衔接、奔跑——的确,我看过那些最终不能点亮灯盏的农耕人家,秋日远去,寒冬到来,是那么黯然神伤地蹲着,敲打着春日吃进泥层中的犁耙,要问个究竟。丰稔的人家如实地享受着秋日的馈赠,闲聊时记起春夏那些有趣的细枝末节,唇齿开合中带着舒适的滋润。看来,只有希望不落虚空,眉宇间才笑得起来。

④一本书在经过春风、夏雨的重叠,终于在深秋的最后几日结束了文字的蔓延。这个文人松了一口气,好几次他像一个持灯者,火舌飘忽不定,他的心时浮时沉,晴明阴晦在瘦削的脸庞上隐现。夜半推开窗门,所有家庭的灯盏都熄灭了,自己却还在夜色里跋涉——这大半年的灯火费得太多了。在乡村写作,笔下的蔬笋气明显与上一个章节慢了一个节奏。似乎都有这样的感觉,在乡村里完成的这一部分,像是夕阳余晖下归栏的牲口,脚步细碎,神色安然,被深浓起来的薄纱笼罩。也应该有一个相近的阅读环境——村头老樟树下,寂静萧然的风雨亭里,简约朴素的廊桥上。选择环境阅读是一种智慧,删去书写者身上的种种附加,也放弃了自己种种目的性,此时,书页打开,字句联袂而起,人融了进去。有几次我读到一些残本,残本毁弃了创作者的背景材料,如在异地骤遇了陌生人,没有既往的历史记录,没有阴影和光圈,使阅读时每一字句都像秋风里吹过的干果,水分滤去,肉质干脆。秋风残照下的人、文要比湿润阳春时可靠,它的冷峻是此前未有的情节,浓缩着艳丽的汁水,到了这个节气的文人笔下,我们说韵味,其中一部分就是由朴实无华来承担的。

⑤渐渐成为一个晚秋爱好者。尚在砚边的余墨被风吹干,兑点水,作一幅草草小品,透视着笔底漫不经心的挥洒状态,万木萧疏,百草枯黄,一个在秋风中穿行的漫游者,心事清癯。一些被春日枝繁叶茂遮蔽的疤痕,一些少年时代持抱不放的爱恋,不是展现了,就是放弃了。季节使人、物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啊,幻想的春日和无比实在的秋日——有理由说,春日秋日的笔下文辞一定是不同色泽的,尽管出自一人之手。我仍然记得秋日里修订春日写下的一叠文稿,落笔如刀斧,删尽繁枝缛叶——这就是文字的命运,像许多果实那样,春夏的花枝招展,只有到了秋日,是否存在才能确认。

⑥有一些灯盏没能亮到秋日,与生俱来的命数,使它们止步于初秋。刘安说,不与夏虫语寒,不与曲人语道。因为生命中缺乏言说的条件,回放曾经在春日里生机无限的花朵,不禁追问起空间的历程,究竟隐伏着多少玄机:在时光携带着无数浮沉不定的生物匆匆行进时,伤逝之美也在同时上演——使一个走到秋日下的人,那些郁积着浓艳和空洞的春愁,此时一笔勾销。

(选自《经典美文》2007年8月,有删节)

1.第2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农夫指缝里漏下的一枝金黄”“此时的美超过一切”?(4分)

2.文中第3段有哪些表达特色?有什么表达效果?(6分)

3.“秋日的灯盏”在文中指什么?为何称之为“灯盏”?(6分)

4.本文隐含作者对生命追求过程的思考,结合全文,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条加以概述。(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