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 ,如...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2.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3.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

4.              ,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5.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6.念去去千里烟波,                  。(柳永《雨霖铃》)

 

1.术业有专攻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而在萧墙之内也 4.谨庠序之教 5.无边落木萧萧下 6.暮霭沉沉楚天阔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本题错一字不得分,所以要注意易错字。每处1分,错、漏、添字的不给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仪诳楚

秦王欲伐齐,患齐、楚之从亲,乃使张仪至楚,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嫁女娶妇,长为兄弟之国。”楚王说而许之。群臣皆贺,陈轸独吊。王怒曰:“寡人不兴师而得六百里地,何吊也?”对曰:“不然。以臣观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齐、秦合。齐、秦合则患必至矣!”王曰:“有说乎?”对曰:“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今闭关绝约于齐,则楚孤,秦奚贪夫孤国,而与之商於之地六百里?张仪至秦,必负王。是王北绝齐交,西生患于秦也。两国之兵必俱至。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使人随张仪。苟与吾地,绝齐未晚也。”王曰:“愿陈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乃以相印授张仪,厚赐之。遂闭关绝约于齐,使一将军随张仪至秦。

张仪佯堕车,不朝三月。楚王闻之,曰:“仪以寡人绝齐未甚邪?”乃使勇士宋遗借宋之符,北骂齐王。齐王大怒,折节而事秦,齐、秦之交合。张仪乃朝,见楚使者曰:“子何不受地?从某至某,广袤六里。”使者怒,还报楚王。楚王大怒,欲发兵而攻秦。陈轸曰:“轸可发口言乎?攻之不如因赂以一名都,与之并兵而攻齐,是我亡地于秦,取偿于齐也。今王已绝于齐而责欺于秦,是吾合齐、秦之交而来天下之兵也,国必大伤矣!”楚王不听,使屈匄帅师伐秦。秦亦发兵使庶长魏章击之。

春,秦师与楚战于丹阳,楚师大败;斩甲士八万,虏屈匄及列侯、执珪七十余人,遂取汉中郡。楚王悉发国内兵以复袭秦,战于蓝田,楚师大败。韩、魏闻楚之困,南袭楚,至邓。楚人闻之,乃引兵归,割两城以请平于秦。

或谓:张仪、公孙衍,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之谓大丈夫也。

(选自《资治通鉴》第三卷)

1.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王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诚:的确

B.君臣皆贺,陈轸独吊:悼念死者

C.今闭关约于齐,则楚孤绝:穷尽

D.是吾合齐、秦之交而天下之兵也来:使……到来,招致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秦王欲伐齐,患齐、楚从亲

B.使秦女得大王箕帚之妾

谓大丈夫也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

C.寡人不兴师得六百里地

D.待寡人得地

商於之地不可得,齐、秦合         仪寡人绝齐未甚邪

3.下面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陈轸“远见卓识”与楚王“利令智昏”的一组是(3分)

A.群臣皆贺,陈轸独吊

愿陈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

B.以臣观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齐、秦合

齐王大怒,折节而事秦,齐、秦之交合

C.是吾合齐、秦之交而来天下之兵也,国必大伤矣

韩、魏闻楚之困,南袭楚,至邓

D.张仪佯堕车,不朝三月

楚王不听,使屈匄帅师伐秦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面对秦国主动向楚示好、请求楚国与齐国绝交的提议,陈轸头脑冷静,洞察了其中的阴谋,力排众议,勇敢地向楚王陈述自己的意见。

B.楚王因为贪小便宜,利令智昏,痛失齐、楚交好的大局,导致最后陷入四处受敌、被迫割地向秦求和的不利境地。

C.张仪回国后故意不上朝,吊足了楚王的胃口;楚王一错再错,派人辱骂齐王,把昔日的盟友齐国推向了秦国的怀抱。

D.孟子认为张仪为了秦国的大一统事业,能屈能伸,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顺利实现了分化齐楚两国的目的,称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

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2分)

②攻之不如因赂以一名都,与之并兵而攻齐,是我亡地于秦,取偿于齐也。(4分)

 

查看答案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丘也闻有有家者国:诸侯的封地

B.能而任之简:选拔

C.圣人无师常:一般的,普通的

D.斧斤以入山林时:时节,季节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铸为金人十二

B.吾以子为可,使子治东阿

子为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青于蓝

C.皆出于此乎

D.欲人无惑也难矣

为惑也终不解矣                   师道不复可知矣

3.下列各句与“何以伐为”的句式类型完全相同的一句是(   )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对下列课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寡人之于国也》先针对梁惠王的疑问,用比喻说明凶年移民移粟是小恩小惠,然后正面论证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能使天下之民归顺。

B.“过秦”,即言秦之过。贾谊以秦的兴亡史实为基本依据,采用对比方法,层层推进,水到渠成指出秦亡的过失——“仁义不施”。

C.《劝学》中,荀子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两个比喻说明经过某种人为或自然的变化过程,事物可以改变原有的性质并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特性。

D.晏子治理好东阿时遭责罚,治理不好时却反而受到赞赏。究其深层原因,不难推断出是景公偏听偏信、不做实际调查研究所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闲人还不完,只撩他,于是终而至于打。阿Q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

阿Q想在心里的,后来每每说出口来,所以凡有和阿Q玩笑的人们,几乎全知道他有这一种精神上的胜利法,此后每逢揪住他黄辫子的时候,人就先一着对他说:

“阿Q,这不是儿子打老子,是人打畜生。自己说:人打畜生!”

阿Q两只手都捏住了自己的辫根,歪着头,说道:

“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

但虽然是虫豸,闲人也并不放,仍旧在就近什么地方给他碰了五六个响头,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他以为阿Q这回可遭了瘟。然而不到十秒钟,阿Q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他觉得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除了“自轻自贱”不算外,余下的就是“第一个”。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你算是什么东西”呢!?

1.对阿Q的心理活动“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阿Q认为儿子打老子是违反道德伦常的,是世风日下的表现,这表现了他对现实社会的极度不满。

B.阿Q幻想自己是老子,闲人是儿子,这就占了打他的闲人的便宜,就算被打了也心满意足。

C.阿Q实际上失败了,但又不愿面对失败,于是就找些借口来安慰自己,从而取得精神上的胜利。

D.阿Q在现实中遭受了凌辱,只能在精神上以自欺欺人来获得安慰,以便在黑暗的社会中能继续苟且偷生。

2.对阿Q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作者没有细致、集中的描绘阿Q的外貌,而是在情节发展过程中,对其“癞疮疤”“黄辫子”等外貌特征顺便加以简单而传神的勾勒。

B.作者通过描写阿Q独特的心理活动来表现其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在运用心理

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方面做得很突出,很成功。

C.作者对阿Q的言行采用了漫画式的描写,使人如同透过放大镜,看到了阿Q身上特别突

出的可笑部分,使文章增添轻松活泼的气氛。

D.作者没有平均用力地去铺叙阿Q的生活经历,而是抓住最能体现他的思想性格的一些生活片断,重笔描绘,刻画其愚昧、不幸的灵魂。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1.对作者以尼采为例子的作用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证明中国政府和尼采是不一样的,尼采自诩过自己是太阳,光热无穷,而中国不是太阳,不能光热无穷。

B.证明中国政府和尼采是一样的,只是给予,不想取得,是一个疯狂的政府,必然会导致灭亡。

C.证明中国政府和尼采是不一样的,尼采不是太阳,不能光热无穷,而中国却是丰富大度的,所以我们能够只是送出去。

D.证明中国政府和尼采是一样的,只是给予不想取得就会自取灭亡。尼采只给不取,最后灭亡;中国如果也是那样,也会灭亡。

2.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的一项是(3分)

A.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B.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

C.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

D.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章回体长篇小说,前80回是曹雪芹所著,后40回由高鹗续。

B.《师说》的作者韩愈,世称“韩昌黎”,宋代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C.鲁迅,又名周树人,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而已集》、《且介亭集》等。

D.卡夫卡,奥地利小说家,著有《变形记》、《审判》、《城堡》等。他的作品情节荒诞不经,但蕴含深意,对现代主义各派产生过重大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