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共15分) 孟尝君名文,姓田氏。齐王惑于秦、楚之毁...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共15分)

孟尝君名文,姓田氏。齐王惑于秦、楚之毁,以为孟尝君名高其主而擅齐国之权,遂废孟尝君。诸客见孟尝君废,皆去。冯驩乃西说秦王曰:“王亦知齐之废孟尝君乎?使齐重于天下者,孟尝君也。今齐王以毁废之,其心怨,必背齐;背齐入秦,则齐国之情,人事之诚,尽委之秦,齐地可得也。君急使使载币阴迎孟尝君,不可失时也。”秦王大悦,乃遣车十乘黄金百镒以迎孟尝君。冯驩辞以先行,至齐,说齐王曰:“今臣窃闻秦遣使车十乘载黄金百镒以迎孟尝君。孟尝君不西则已,西入相秦则天下归之,临淄、即墨危矣。王何不先秦使之未到,复孟尝君,折秦之谋,而绝其霸强之略。”齐王曰:“善。”王召孟尝君而复其相位,而与其故邑之地,又益以千户。

自齐王毁废孟尝君,诸客皆去。后召而复之,冯驩迎之。未到,孟尝君太息叹曰:“文常好客,遇客无所敢失,食客三千有余人,先生所知也。客见文一日废,皆背文而去,莫顾文者。今赖先生得复其位,客亦有何面目复见文乎?如复见文者,必唾其面而大辱之。”冯驩结辔下拜。孟尝君下车接之,曰:“先生为客谢乎?”冯驩曰:“非为客谢也,为君之言失。夫物有必至,事有固然,君知之乎?”孟尝君曰:“愚不知所谓也。”曰:“生者必有死,物之必至也;富贵多士,贫贱寡友,事之固然也。君独不见夫朝趣市朝者乎?明旦,侧肩争门而入;日暮之后,过市朝者掉臂而不顾。非好朝而恶暮,所期物忘其中。今君失位,宾客皆去,不足以怨士而徒绝宾客之路。愿君遇客如故。”孟尝君再拜曰:“敬从命矣。闻先生之言,敢不奉教焉。”(节录自《史记?孟尝君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齐国之情,人事之,尽委之秦诚:实情

B.君急使使载阴迎孟尝君币:钱币

C.君独不见夫朝市朝者乎趣:同“趋”

D.不足以怨士而绝宾客之路徒:白白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孟尝君“得士”和“怨士”的一组是(      )(3分)

A.①文常好客,遇客无所敢失②与其故邑之地,又益以千户

B.①后召而复之,冯驩迎之②客见文一日废,皆背文而去

C.①冯驩乃西说秦王②如复见文者,必唾其面而大辱之

D.①冯驩辞以先行,至齐,说齐王②闻先生之言,敢不奉教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孟尝君被废黜的原因,除了是齐王不满其声名盖过了自己并独揽了齐国的政权,还有就是齐王被秦、楚两国散布的流言蜚语迷惑。

B.众宾客的离去反衬了冯驩的忠诚,西行游说的成功更说明了他的能力。冯驩并不同于那些鸡鸣狗盗之辈。

C.孟尝君有食客三千,体现了他的礼贤下士,而他复职后准备狠狠地侮辱弃他而去的宾客,又反映了他心胸狭隘,缺乏容人之量。

D.冯驩不仅善于游说,而且善于劝谏。他巧用比喻劝说孟尝君,并真心祝愿他能恢复往日门客盈门的盛况。孟尝君最终接受了他的建议。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王何不先秦使之未到,复孟尝君,折秦之谋,而绝其霸强之略。(3分)

(2)富贵多士,贫贱寡友,事之固然也。(3分)

 

1.B 2.C 3.D 4.(1)大王为什么不在秦国使者没到达之前,恢复孟尝君的官位,挫败秦国的阴谋,断绝它称强称霸的计划。 (2)富贵的人多宾客,贫贱的人少朋友,事情本来就是如此。 【解析】 1.币:礼物、财物(《屈原列传》:“厚币委质事楚”、《苏武传》:“置币遗单于 2.①冯驩不离不弃帮孟尝君复其位,②这是孟尝君的话,恨其他人弃他而去。 3.真心祝愿他能恢复往日门客盈门的盛况”不合文意。 4.本题考查翻译能力。(1)得分点:先,折,略(2)得分点:富贵/贫贱,士,固然 【参考译文】孟尝君姓田,名文。齐王受到秦国和楚国毁谤言论的蛊惑,认为孟尝君的名声压倒了自己,独揽齐国大权,终于罢了孟尝君的官。那些宾客看到孟尝君被罢了官,一个个都离开了他。冯驩就乘车向西到了秦国游说秦王说:“大王也知道齐国罢了孟尝君的官吧?使齐国受到天下敬重的,就是孟尝君。现在齐王因为听信毁谤而废黜了他,他心中怨恨,必定背离齐国;他背离齐国进入秦国,那么齐国的国情,人事的真实情形,会全部送给秦国。齐国的土地,可以全部得到,岂止是称雄呢!您赶快派使者载着礼物暗地里去迎接孟尝君,不能失掉良机啊!”秦王听了非常高兴,就派遣十辆马车载着百镒黄金去迎接孟尝君。冯驩告别了秦王而抢在使者前面赶往齐国,到了齐国,劝说齐王道:“我私下得知秦国已经派遣使者带着十辆马车载着百镒黄金来迎接孟尝君了。孟尝君不西去就罢了,如果西去担任秦国宰相,那么天下将归秦国所有,临淄、即墨就危在旦夕了。大王为什么不在秦国使者没到达之前,赶快恢复孟尝君的官位,挫败秦国的阴谋,断绝它称强称霸的计划。”齐王听后,顿时明白过来说:“好。”于是召回孟尝君并且恢复了他的宰相官位,同时还给了他原来封邑的土地,又给他增加了千户。 自从齐王因受毁谤之言的蛊惑而罢免了孟尝君,那些宾客们都离开了他。后来齐王召回并恢复了孟尝君的官位,冯驩去迎接他。还没到京城的时候,孟尝君深深感叹说:“我素常喜好宾客,乐于养士,接待宾客从不敢有任何失礼之处,有食客三千多人,这是先生您所了解的。宾客们看到我一旦被罢官,都背离我而离去,没有一个顾念我的。如今靠着先生得以恢复我的宰相官位,那些离去的宾客还有什么脸面再见我呢?如果有再见我的,我一定唾他的脸,狠狠地羞辱他。”听了这番话后,冯驩收住缰绳,下车而行拜礼。孟尝君也立即下车还礼,说:“先生是替那些宾客道歉吗?”冯驩说:“并不是替宾客道歉,是因为您的话说错了。说来,万物都有其必然的终结,世事都有其常规常理,您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孟尝君说:“我不明白说的是什么意思。”冯驩说:“活物一定有死亡的时候,这是活物的必然归结;富贵的人多宾客,贫贱的人少朋友,事情本来就是如此。您难道没看到人们奔向市集吗?天刚亮,人们向市集里拥挤,侧着肩膀争夺入口;日落之后,经过市集的人甩着手臂连头也不回。不是人们喜欢早晨而厌恶傍晚,而是由于所期望得到的东西市中已经没有了。如今您失去了官位,宾客都离去,不能因此怨恨宾客而平白截断他们奔向您的通路。希望您对待宾客像过去一样。”孟尝君连续两次下拜说:“我恭敬地听从您的指教了。听先生的话,敢不恭敬地接受教导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下列诗文名句。(7分)

1.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赤壁怀古》)

2.                        ,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3.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登建康赏心亭》)

4.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5.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6.吾所以为此者,                    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7.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查看答案

阅读《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关语段,完成小题。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赵使者蔺相如 引:延请

B.臣请汤镬 就:于是

C.至赵矣 间:从小路 ,抄小路

D.唯大王与群臣计议 孰:通“熟”,仔细

2.下列各组中,划线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秦王斋五日后,设九宾礼于廷设九宾于廷,臣敢上璧

B.且秦强赵弱则知明行无过矣

C.臣知欺大王罪当诛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

D.赵王岂一璧之故欺秦邪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3.下面选项最能体现蔺相如思想性格的一项是(     )

A.足智多谋,勇敢无畏

B.足智多谋,儒雅有度

C.勇敢坚强,不屈不挠

D.善于言辞,足智多谋

4.根据文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王“设九宾礼于廷”接见蔺相如时,蔺相如已经将和氏璧送回了赵国。

B.蔺相如认为秦国只要先割让十五座城池给赵国就肯定能得到和氏璧。

C.秦王身边的大臣认为只要杀掉蔺相如就能得到赵国的和氏璧。

D.秦王认为杀掉蔺相如,不仅得不到和氏璧,而且断绝了秦国和赵国的友好关系。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真正需要知道的一切,即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做人,我在幼儿园就学过。

B.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情遵循下列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

C.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此膏,售完为止”的玄虚。

D.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查看答案

下面均是宋代词人的词句,请按词风选出分类正确的一组(     )

①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②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③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④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⑤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A ①③⑤⑥/②④    B ①②③⑤/④⑥

C ①③④/②⑤⑥    D ①③⑥/②④⑤

 

查看答案

关于文学常识的一些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

A.元代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关汉卿是中国戏剧的奠基人之一,他和马致远、王实甫、白朴合称“元曲四大家”。元杂剧一本戏中每一个角色都有唱词。

B.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他的戏剧有历史剧、喜剧和悲剧,其中悲剧有《哈姆莱特》《李尔王》《麦克白》等作品。

C.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的《史记》对我国的史学和文学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史学,它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作为文学,它开创了传记文学的先河。

D.《人是一根能思考的苇草》的作者是法国的帕斯科尔,他既是思想家,又是一个伟大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