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中国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的语言如此丰富多彩,这只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
A.“这”前的句子是个复杂单句,这个句子的主语是“中国古代诗人们”。 |
B.“中国古代诗歌”属兼语成分。 |
C.“这只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是个插说成分。 |
D.这个长句是个复句,“这”前是一层,后面是一层。 |
下面一段话中,补出漏掉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诗人在什么地方才用“木”字呢①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②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③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④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填入下面各句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诗人们________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炼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
②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________概念,也就由此可见。
③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________,而且是十分一致的。
A.好像 凭借 排除 |
B.似乎 凭借 排斥 |
C.似乎 凭藉 排斥 |
D.好像 凭藉 排除 |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传诵 钟爱 需要 |
B.留传 洗炼 精彩 |
C.景况 概念 清园 |
D.干躁 察觉 缠绵 |
下列划线字读音全相同的一项是
A.勺 灼灼 大约 中药 |
B.陇 拉拢 垄亩 玲珑 |
C.遏 褐色 喝水 口渴 |
D.萧 排箫 潇洒 绡丝 |
下面是周华同学给博物馆金馆长写的一张便条,其中有些词用得不得体,请您帮他修改。
金馆长:
您约我今天下午去贵处谈我班同学光临贵馆参观一事,因我有急事,现决定改期。具体改在何时,另行磋商。
周 华
5月18日
不得体的词 |
|
|
|
|
改 正 |
|
|
|
|
要求:找出并改正用得不得体的词,填入上表,有几个写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