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些事情有很多机会做的,却一天天推迟,想做的时候却发...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些事情有很多机会做的,却一天天推迟,想做的时候却发现没有机会了;有些话有很多机会说的,却想着以后再说,要说的时候已经没有机会了。人生常常伴随着错过。你曾经“错过”了什么,错过之后你又怎样的感悟。

请以“错过”为话题,根据以上材料,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记叙文或者以论文。

 

略 【解析】人一生中有太多错过的东西,社会阅历越丰富,对“错过”的感悟就越深刻。有考生抱怨自己的生活经验不足,故而没法把作文写深刻,这想法实有失偏颇,如能做到想远、挖深和说透,应能激活间接经验,写出一篇深刻的文章来。首先是“想远”。就此话题而言,考生首先可思考的是错过什么。错过时间,错过机遇、错过约会、错过节目、……这样的立意都很容易走向平庸,考生应在此基础上展开联想,想得更远一些。如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考生可联想到电影《2012》,写人类错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机会,最后迎来了毁灭性的灾难;如从“人与社会”的关系思考,考生可联想到毕淑敏的作品《精神的三间小屋》,想到人类是如何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适应中错过自我的“精神家园”,最终遭遇精神荒漠化的;如从“人与人”的关系思考,考生可联想到影片《入殓师》来写自己是如何错过至真至纯的亲情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这实是人类的集体性“错过”;如从“人与自我”的关系思考,考生可由阿尔卑斯山山脚下的名言“慢慢走啊,欣赏啊”想到我们在匆匆向前的人生途中错过了人生路上最美的风景……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只要考生能展开丰富的联想,要确立深刻的立意并非难事。其次是“挖深”。在确定立意后,考生很容易只立足现象,不能深入,建议用“内涵深入法”挖掘文章层次。即在思考了“是什么”的层次后,可再思考“为什么”,即揭示“错过”的原因,进而再思考“怎么样”的层次,即“错过”带给我们的感悟、或怎么做才能不再“错过”。泰戈尔的名言“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错过月亮和星辰”,即是在启发我们“怎么样”的思维层次。再次是“说透”。在挖深层次后,考生还应把立意“说透”,才能使文章实现“深刻”。要把立意“说透”,考生应重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只有在写作时“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方能使文章文思顺畅、富有感染力量;只要在写作时“晓之以理”,并努力运用“晓之以理”的技巧,如事实确凿地用事实说话,立场坚定地以理服人,旁征博引地引证说理,巧用比较以强化观点,都是值得尝试的技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6分)

一页历史,是一面镜子;擦亮镜子,照出了理性和良知。

一颗沙砾,是一种苦痛;经历了苦痛,孕育了圆润与晶莹。

 

查看答案

扩写下面一段话,使之情境更丰富,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50字。(5分)

家乡的小河,奔流在村头,我的乡情就溶在那清清的河水中。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秋夜听雨,别有一番妙处。                               

①少妇思夫,游子怀乡心情常常不能自抑。

②一会一点两点,清晰可数;一会又紧锣密鼓,酣畅淋漓。

③唯有躲在故乡自家房屋内,才能从这雨声中听得出一种潇洒、一种泰然、一种祥和。

④秋虫不鸣,寒蝉不唱,单听那雨点打在对面房顶的屋瓦上,院子内水池边的搪瓷脸盆上,或急或疏,或轻或重。

⑤雨声夹杂着风声,在这凄清的夜晚,最能撩动人的心弦。

A.④②⑤①③

B.⑤②④③①

C.④⑤②①③

D.⑤④②①③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表明,人类68%的疾病的原因是由空气污染引起的,空气中的细菌、病毒是感冒的主要根源。

B.在当今时代,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这个“软实力”硬不硬、强不强、大不大,与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强大与否直接关联。

C.记者发现,包里尽管揣着数张银行卡,但不少市民对银行业务收费标准并不清楚,有些人“被扣费”后才恍然大悟。

D.近日有消息称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开展一次大规模降薪,其降幅达到整体工资的30%,有些甚至下调了一倍。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古巴官员表示,对于英国政府的如意算盘,古巴政府洞若观火,将予以最有力的反击。

B.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已得到国家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放光彩的那一天,倚马可待。

C.俗话说瑕不掩瑜,而这个人却目无全牛,鸡蛋里挑骨头,真所谓疵者见疵呀。

D.20岁时对那些不纯洁的爱情观,我们侧目而视,对那些爱情悲观论调。我们嗤之以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