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2分)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日:“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日:“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日:“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下列各句中释词错误的一项(3分)
A.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 |
B.夫晋,何厌之有厌:讨厌、厌恶 |
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 |
D.阙秦以利晋阙:侵损,削减 |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以其无礼于晋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
B.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②吾其还也 |
C.①若使烛之武见秦君②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
D.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②子犯请击之 |
3.对烛之武这个人物性格的分析评价,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怀才不遇,牢骚满腹 ②能言善辩,智能过人 ③深明大义,顾全大局
④巧舌如簧,挑拨离间 ⑤无中生有,拨弄是非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⑤ |
4.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两国分兵驻扎,郑国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烛之武说秦埋下伏笔。 |
B.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与秦国的实力不相上下。 |
C.晋文公以“不仁”“不知”“不武”的理由退兵,说明晋文公是一个深明大义、善于纳谏、能随机应变,审时度势,具有雄才大略的国君。 |
D.烛之武从亡郑于秦无益,说到秦、晋历史关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步步深入,层层紧逼,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
选出与例句中划线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道芷阳间行
A.项伯杀人,臣活之 |
B.越国以鄙远 |
C.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 |
D.籍吏民,封府库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张今年65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
B.户籍改革的声音再次高涨,官方亦加紧酝酿,民众期待的“户籍新政”大有呼之欲出之势。 |
C.声名不论大小,都是通过诚实的劳动、创造实绩获得的。实至名归,才能安之若素。 |
D.王校长的话果然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与会的人就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纷纷提出 了自己的见解。 |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入高三以来,张三同学晚上总是连续学习到第二天凌晨两点左右,节假日也从不休息娱乐,其精神可嘉,其做法则不足为训。 |
B.星期天,一个小偷竟然登堂入室,偷走了他家里所有的金银首饰。 |
C.名人出书本无可厚非,但有的书不仅内容空洞,而且错别字也连篇累牍,简直让人倒胃口。 |
D.在秋季运动会的长跑项目中,李刚一马当先,把其他选手远远抛在后面,同学们都拍手称快,为他加油。 |
下列各项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寥廓 急躁 斑斓 贻笑大方 |
B.慰藉 仓促 笔杆 至高无上 |
C.感慨 摇曳 抉择 按部就班 |
D.苍茫 沧桑 妥帖 金壁辉煌 |
下列各组划线的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A.百舸( gě) 彷徨(páng) 颓圮(qǐ ) 河畔 (pàn) 以药淬之(cuì) |
B.啖之 (dàn) 浸渍( zì) 莅临(lì) 租赁(lìn)殒身不恤(xù) |
C.谄媚 (chǎn)酝酿(niàng)横亘 (gèng)否泰(pǐ)放浪形骸(hái) |
D.彘肩 (zhì) 炽热(zhì)飨士卒(xiǎng) 血濡缕(rù)皮开肉绽(zhà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