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浪淘沙 北戴河
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1.这首词的主旨句是哪一句? (2分)
2.词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这一句倾注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3.下阕用“挥鞭”楷括而鲜明地勾勒曹孟德形象,有何妙处?(4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小题2分,共8分。四题任选三题即可)
1.看万山红遍, ;漫江碧透, 。
2. ,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3.但我不能放歌, ;夏虫也为我沉默, 。
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______________。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①”,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②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注]①重瞳子:传说舜的双眼各有二个瞳子。②背关:指项羽背弃关中有利地形。
1.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兴之暴也!暴:暴虐 |
B.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购:悬赏 |
C.然羽非有尺寸尺寸:一点点凭借或资本 |
D.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引:援引,说。 |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线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①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②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
B.①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 |
C.①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②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
D.①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
②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3.对文章分析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认为项羽的功业表现在“非有尺寸,乘势起垄亩之中”,“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他的过失表现在他“怨王侯叛己”,“自矜功伐”,“不师古”。叙事简要,极富概括性。 |
B.司马迁认为项羽的主要过错是“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行文中含有责备与痛惜之情,使文章文情并茂。 |
C.这段文字对项羽一生作了总的评价,既赞扬了项羽的灭秦之功,又指出他“自矜功伐”等方面的过错,显示了司马迁评价历史人物实事求是地公正态度。 |
D.这段文章对项羽一生的功过褒贬适当,褒多于贬,反映了司马迁对这位失败的英雄的偏爱和敬重。 |
4.文言文句子翻译 (10分)
(1)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3分)
。
(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3分)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的试题。
①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在于其形象化,以形感人。这种形象,却多与建筑有关。“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这些建筑形象,都诗化了,情态化了,所以都是那么的感人。反过来说,由于文学的积淀,中国古代建筑的形象也变得含情脉脉。当我们看到建筑回廊、栏杆、台阶、屋檐、门窗等等,都会触景生情,这些形象本身就是诗一般的语言。
②“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中国古代建筑不仅美在建筑形象,更美在其空间。它多形成内向性庭院式空间,情态也在其中。早在东汉,就有《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树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这是一处很有情趣的庭院空间。诗中一对恋人依依惜别,赠枝叶留念,读来感人。这一情结,以美丽的庭院做背景;但反过来说,这个庭院因有了如此美的生活而积淀起更多的情态符号。
③“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庭院春夜,形态朦胧,动人之至。 “半人家”,有一半被月光所照,一半在阴影里,生动无比。在静谧中使人感受到有一股春的暖流弥散在空气中;虫声在夜静人闹之中,更令人憧憬,感到时光在流逝,一切都留在这美好的庭院空间中了。
④苏州拙政园里有个小园——“海棠春坞”。院子三面围廊,一面是粉墙。靠粉墙处一个花台,上面植数竿修篁,一丛海棠。每当海棠花盛开,给小院增添许多美感。苏轼有诗《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诗与小院,似乎互为比兴,增色不少。相传这个小院就是依照《海棠》诗意而作的。三面环廊,意象出诗中的“月转廊”。表示夜已深。可以说,没有诗情画意之素养,就不会游园,也不懂造园。
1.下列对第一节文字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形象化是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 |
B.作者引用唐诗是来说明唐诗中感人的艺术形象大多是建筑形象。 |
C.作者引用唐诗是来说明中国古代建筑多是诗化、情态化了的。 |
D.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只有形象本身富有诗意,才能使人触景生情。 |
2.下列不能体现“中国古代建筑多形成内向性庭院式空间,情态也在其中”的一项是( )
A.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
B.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
C.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
D.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
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第二段引用词句“庭院深深深几许……”,意在表明中国古代建筑主要美在形象。 |
B.《庭中有奇树》描写恋人院中依依惜别,赠枝叶留念,使美丽的庭院更具情态化。 |
C.“更深月色半人家”,是说一半被月光所照,一半在树的阴影里。 |
D.读了《海常》诗更能够理解诗人以拙政园的“海棠春坞”为题材的原因了。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十几年来,他风风雨雨地奔波,所做的就是把山里的特产担到外面卖,把山外老百姓需要的日用品买回来。 |
B.随着高校自主招生的力度不断加大,最近北京多所著名大学在郑州设置考点选拔生源,以期发现优秀创新人才。 |
C.李青坦言,工作繁忙压力大,已经有很长时间忽略了与家人的沟通,尤其对孩子的关心和学习重视不够。 |
D.可燃冰是海底极有价值的矿产资源,足够人类使用一千年,有望取代煤、石油、天然气,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新能源。 |
阅渎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8分)
获得教养的途径
黑塞
这儿还根本未考虑世上的书籍在不断地增多!不,每一个真正的读书家都能将现有的宝藏再研究苦读几十年或几百年,并为之欣悦不已,即使世界上不再增加任何一本书。我们每学会一种新的语言.都会增长新的体验——而世界上的语言何其多啊!……可就算一个读者不再学任何新的语言,甚至不再去接触他以前不知道的作品,他仍然可以将他的阅读无休止地进行下去,使之更精、更深。每一位思想家的每一部著作,每一位诗人的每一个诗篇,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唤起新的共鸣。我年轻时初次读歌德的《亲和力》,只是似懂非懂,现在我大约第五次重读它了,它完全成了另一本书!这类经验的神秘和伟大之处在于:我们越是懂得精细、深入和举一反三的阅读,就越能看出每一个思想和每一部作品的独特性、个性和局限性,看出它全部的美和魅力正是基于这种独特性和个性,——与此同时,我们却相信自己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世界各民族的成千上万种声音都追求同一个目标,都以不同的名称呼唤着同一些神灵,怀着同一些梦想,忍受着同样的痛苦。在数千年来不计其数的语言和书籍交织成的斑斓锦缎中,在一些突然彻悟的瞬间,真正的读者会看见一个极其崇高的超现实的幻象,看见那由千百种矛盾的表情神奇地统一起来的人类的容颜。
1.“它完全成了另一本书!”中的“另一本书”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2分)
2.文中的“斑斓锦缎”指什么?“真正的读者”指哪些人?(2分)
3.黑塞在文中说:“每一位思想家的每一部著作,每一位诗人的每一个诗篇,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唤起新的共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作者是用什么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这一说法的?(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