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解释有误的是( ) A.才高八斗:形容富有文才。援引:引用成例。援,引用。 ...

下列解释有误的是(  )

A.才高八斗:形容富有文才。援引:引用成例。援,引用。

B.学富五车:形容书读得多。尺牍:书信。古代书简约长一尺,故名。

C.锱、铢: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蕴藉:含蓄而不显露。

D.杀青:泛指写定著作。付梓:把稿件印出来。

 

D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字的字意。此题注意锱铢是重量单位,D项付梓:把稿件交付刊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划线的词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晕车(yùn)红晕(yùn)轮外圆晕(yùn)晕头转向(yūn)

B.咀嚼(jué)嚼舌(jiáo)细嚼慢咽(jiáo)咬文嚼字(jiao)

C.没镞(zú)斟酌(zhuó)蕴藉丰富(yùn)清沁肺腑(qīng)

D.岑寂(cén)付梓(zǐ)锱铢必较(zīizhū)尺牍宣言(d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香港海洋公园游人众多,工作人员尽力维持,但插队的还是越来越多。为避免纠纷,公园特设警示牌,对“插队”作出书面定义:超越前面客人轮候之位置;离开后欲返回轮候之位置;替未进入排队区之人士占据位置。请遵守秩序排队轮候乘坐登山缆车。并明文规定,如有违者,将被要求离开公园,不予退款!此举收效甚佳。

胡适先生说:“一个民族和族群,总是提倡道德而不注重规则的话,这个民族是会道德沦丧的。”那么,道德的力量有多强?规则的面孔有多冷?你爱道德,还是规则?

请以“道德和规则”为话题,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查看答案

下面的故事可以给我们哪些启发?请简要阐述。(130字左右)(6分)

骄傲的鹿        列夫?托尔斯泰

一只鹿到小河边来饮水,他低头看到了河水中自己的倒影。鹿对自己两只又大又粗、枝杈美丽的角非常满意,可他看了看自己的四条腿,说:“只是我的腿不太漂亮,又细又弱。”

突然,一只狮子不知从什么地方窜了出来,朝鹿扑了过去。鹿撒腿就往一大片空地跑了过去,狮子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可他刚一拐进林子,头就被树枝给挂住了,狮子追上来逮住了他。弥留之际,鹿说:“我是个地道的傻瓜!我以为丑陋软弱的,却救了我;而我引以为自豪的,却断送了我的性命。”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材料一    2008年8月18日中午,北京奥运会110米栏比赛。刘翔因伤退赛,留给国人一个孤独落寞无奈的背影。2012年,伦敦奥运会,刘翔在踢倒了第一个栏架后摔倒,再次因伤退出比赛,最后以一种几近悲壮的方式———单脚跳完全程完成了自己的奥运之旅。   材料二   1994年第17届冬奥会,叶乔波为中国代表队夺得冬奥会上的首枚铜牌。在赛后的手术中,医生惊讶地发现她左膝盖的两侧韧带和髌骨早已断裂,腔内有8块游离的碎骨,骨骼的相交处呈锯齿状。“叶乔波精神”一度被广泛宣传,叶乔波成了英雄,成了诠释“中国精神”的形象代表。但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她都是在轮椅上度过的,甚至不少人还担心她“永远都站不起来了”。 

结合两段材料,谈谈你对“坚持”与“放弃”的看法。(130字左右。)(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窗外人生            王呈伟

窗子里的人喜欢往窗外看,看外面的景物随四季而变化,看春天花开,看冬日雪落,看风乍起,吹皱一池秋水,看雨飘落,路上的行人在夏雨中匆匆走过……

人确实需要向外看的勇气,不能囿于一室之中,泯灭突破樊篱的渴望。人在屋里憋闷得久了,倦了,懈怠了,视角就凝固了:这不是体力上的疲惫,而是心智上的衰竭。这时就需要窗子里的人走到窗前,适时放飞一下郁闷的心情,放到太阳底下晒一晒,思想就不会霉掉。人只有在天地间才会多些悟的灵感和做的创意,从容淡定之中,情感才能归于平和,真知方可还原朴素。生活在高楼大厦中被钢筋水泥日益挤压的人群不应只有伏案工作这一种姿势,人的生命也不应只有勤奋这一种底色,人的视野更不该只有室内这一种视角!什么时候能表现出那临窗极目的舒昂,这不仅是一时的心情,更是一种人生的气度。

唐人的窗外别有一番天地,“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门窗俱开的气势也只有唐人做得出。“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凭高远望,极目江河湖泊,才能看懂化外之境,天地间凝结的浩然之气被唐人尽收眼底,一览无余。这不仅仅是一个视角的诗化,一种眼光的睿智,更是一种胸襟的开放,一个时代精神风貌的缩影。那种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人生价值观,传承为史书中的一脉奇香,引领后来人书写自己的人生。唐人的诗性内含风骨,高蹈得让那些只会追逐利益的后人满面含羞。

宋人的天地似乎是小了些。“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天空从方塘中赏鉴。“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情感交流也要隔着墙,已然没有了穿行天地间的大气,仅剩下移花接木的才气,收回可极八表的目光,定格成“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偷闲。从此,大宋庭院的天空悬挂上一颗颗敏感的心,从“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放与自信,演变成“倚门回首”的秀气与精致,目光不再远行,直把雕塑雕成了饰物,放在手中把玩,舒缓自己难以排解的感时伤情。即便宋人有将山水缩龙成寸的智慧,可这窗外庭院的视角也是狭隘多了。

清人是背着一肩负担看窗外的,平添了许多无奈,把凭窗的浩叹写进小说,借形象的虚拟隐晦地传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冷眼旁观。蒲松龄的聊斋算是打开了一个与普通人对话的轩窗,让山野之人进来,让渔夫樵子进来,让他们身上的清新之气驱散狭小空间封闭了太久的腐气、晦气、浊气……可这种胸襟只体现在落第举子的身上,是清代学子的悲哀。曹雪芹来得更加率性,径直走到外面,从广阔的天地中反观自己的书斋,悟通了人世间的百态人生,“世事洞明皆学问”——他饿着肚子依然能行走在大天大地里,用历经风雨饱蘸沧桑的笔触写出了惊世骇俗的文字,这是行走在天地间高傲的灵魂,是真正的读书人最后的尊严。在这本可窥一个王朝背影的大书中,让人看到了从兴盛到末路的历史,他开的是封建社会的天窗,容尽了世间的沧海桑田、风花雪月。

凭着这一扇扇历史中的大窗,我们仿佛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从史册的书香中向我们走来,用生命奏出金石般的声响,叩开我们日益紧闭的心扉。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不能埋头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窗下囚徒,要从窗内的局促中走出来,任目游万仞,让思想远行。

1.文章的第一小节为什么从“窗子里的人喜欢往窗外看”写起?有什么作用?(4分)

2.“他开的是封建社会的天窗,容尽了世间的沧海桑田、风花雪月。”请从语言风格和思想感情的角度赏析这个句子。(6分)

3.人为什么要有凭窗向外看的勇气?结合文章阐明理由。 (4分)

4.临窗极目,“不仅是一时的心情,更是一种人生的气度”。结合文章,概括唐人、宋人、清人的 “窗外”天地分别体现了他们怎样的人生特点。你最欣赏怎样的人生?(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