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 |
B.岂敢盘桓,有所` |
C.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
D.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
A.逮奉圣朝(及、至)沐浴清化(蒙受) |
B.供养无主(主人)辞不赴命(致辞) |
C.拜臣郎中(拜访)寻蒙国恩(寻求) |
D.刘病日笃(病重)告诉不许(告知)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险衅(xùn) 闵凶(mīn)门衰祚蒲(zuò) 少多疾病(shào) |
B.期功(qī)夙遭(sù) 茕茕孑立(qióng) 终鲜弟兄(xiǎn) |
C.洗马(xiǎn) 拔擢(zhuó) 猥以微贱(wèi) 强近之亲(qiǎng) |
D.陨首(yǔ) 逋慢(bū)宠命优渥(wò)逮奉圣朝(dài) |
写作
以“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为观点,以自己写作实践或作家锤炼语言的实例为论据,写一个完整的议论性片段,200字左右。
在下面句子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话,使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
给生命一个微笑,无论你是伫立在成功的顶峰,还是 ,无论你是在为爱而陶醉,还是 。给生命一个微笑。微笑着的人并非没有痛苦,只不过他们把痛苦锤炼成绚丽的诗行;微笑着的人 , 。给生命一个微笑,我们便拥有了人生中无可比拟的美丽与洒脱。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文化要发展 环境需宽松
当下,“文化”成为最热的词之一。人们现在都同意,“文化”很重要,如何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形成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增强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已成热门话题。但这种共识其实是相当模糊的,很多争议正因此而生。学繁体字,背《弟子规》,恢复唐装,开国学班,行祭拜礼……近年来,围绕“传统文化”生出的热闹一场接一场,包括这几天引发如潮批评的“中华文化标志城”项目,但讨论的背后都离不开对“文化”概念的深层次辨析。
“中国有极好的传统文化,但没有注意保留。忘记了旧的,又没有建立起新的。”作家池莉对“中国文化的远去”深感忧虑。这种忧虑肯定不止她一个人有。
文化内涵十分宽泛庞杂。我们所言的“传统文化”其实仅是纸上记载的“文化”,而且多半是今人带着有色眼镜改造过的“文化”。
从今年开始,传统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可以放假了,我们因此就能接续传统吗?凭空造起一座“文化城”,炎黄子孙就能拥有精神家园吗?那些主持孔子或其他某子祭拜典礼的官员,对孔子或某子的精神思想有多少理解?讲庄子的于丹登上了福布斯财富名人榜,讲三国的易中天粉丝如潮,说明国学复兴了吗?
我们先得搞清楚: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什么是我们当下的文化,我们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文化,我们可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文化。
文化是不断变迁的,而且这种变迁并不完全以权力的意志为转移,一个族群的文化会与环境不断发生互动。在当代世界中,我们的文化将如何演变,将来形成一个怎样的格局、得到怎样的结果,我们需要思考,政府也可以有一个主导的追求方向,但结果无法断言。
思考和追求时,我们需要正视三个问题:一、发展文化是为了什么?为了人的幸福,还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抑或为了方便治理?二、世界的现实和大势是什么?三、政府在塑造文化方面的可能性和限度在哪里?
文化的演变有自身规律。如果不考虑世界的现实和大势,所谓复兴就可能变成复古——复古不一定不好,但别打着复兴的旗号忽悠人。如果不尊重文化进化的自然规律,所谓建设文化就可能变成戕害文化。
拿现在人们纷纷说要复兴的国学为例。据学者研究,中国历史上国学最繁荣的时期有三个,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清末民初,这三个时期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权威破碎,人们思想上的禁锢被打破,因此迸发出灿烂的创造之光。
文化需要繁荣和发展,但如何给文化发展一个宽松的环境,如何更加解放思想,也许是更需要我们各方人士共同思考研究的问题。 (本文来源:2008-3-15中国青年报 有删节)。
1.下列不属于“文化”成为人们热门话题理由的一项是( )
A.发展文化可以使人幸福,增加财政收入,方便治理。 |
B.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因此形成自己的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
C.中国有极好的传统文化,但没有注意保留,忘记了旧的,又没有建立起新的。 |
D.近年来,围绕“传统文化”生出的热闹一场接一场,引发了人们对“文化”概念深层次辨析的讨论,人们迫切希望政府有一个明确的主导方向。 |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传统文化也是族群文化,但发展传统文化,除立足自身实际外,还必须考虑世界的现实和大势。 |
B.文化发展有其自然规律,并且需要宽松的环境,如果权威加以干预,那么,建设文化就可能成为戕害文化。 |
C.“文化”很重要,也需要发展,但如何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即使是政府也还没有一个主导的追求方向。 |
D.解放人们思想,创造一个发展文化的宽松环境,比思考发展文化的方式更重要。 |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文化”都是用繁体字记录的,所以,在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也就把中国“文化”的根传承下去了。
B.建一座“文化城”确实不能说明炎黄子孙拥有了精神家园,但如果我们不建文化城,不写繁体字,不开国学班等,文化是肯定不能得到继承发展的。
D.于丹、易中天的成功,不能说国学已复兴,但他们宣传传统文化的方式值得提倡。
D.如果有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思想更加解放,那么,文化是可以出现在繁荣和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