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倾听,就是集中精力,开动脑筋,认真听取。一个谦虚...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倾听,就是集中精力,开动脑筋,认真听取。一个谦虚好学的人,一个懂得善待他人的人,一个善于反省、自强不息的人,永远懂得倾听。

倾听,是亲近自然的方式;倾听,是接受信息的渠道;倾听,是真诚沟通的桥梁;倾听,是净化心灵的艺术。

倾听自然的声音,倾听美妙的音乐,倾听师长、朋友、同学真挚温暖的话语……

我们共同在倾听中成长。

请就“倾听”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略 【解析】(一)审题立意 “倾听”意为“虚心地听取”,导引语中也有“倾听是一种亲和的态度”,所以它不是简单地听取,更不是无意听到,而是一种有意聆听,一种带有主观态度的聆听。 这篇文章既可以写成人际交往类,也可以写成感悟思考类。 倾听春天的莺歌燕语,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活力,意境的优美;倾听大海的潮起潮落,我们感受到激越的乐章和壮美的境界,倾听长者的教诲,我们如坐春风;倾听朋友的诉说,我们感受到友谊的可贵,我们可以由倾听不同对象带来的不同感受入手,写一篇抒情散文。也可以记叙一次倾听朋友发牢骚的经历,表现倾听的重要性。还可以采用片断的形式,由倾听世界各地的声音表现对世界上饥饿、战争等现象的关注。如我们可以听到非洲儿童饥饿的喊叫;我们可以听到耶路撒冷的枪声,不同宗教的人因信仰而战,受苦的只是百姓;我们可以听到怒吼的洪水声,它冲毁房屋,卷走百姓,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损失。 (二)优秀作文示例 倾听大海 去年,我与爸爸回了老家——温州。 喔!我看到了海。我情不自禁,我第一次看海,就有一种熟悉的感觉,像是多年未见的好友,十分亲密。 听海,一种不寻常的感觉。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雄伟的景象,我用心去听,那三国周郎火烧赤壁,一一展现在我的心里(搭配不当),时不时,为曹军将士感到伤感,但那英雄气概正如涛声拍岸,大声叫好!那气势,那样的海声,如同电影《英雄》中那气壮山河的秦军,让人感到来势汹汹,只闻其声就心惊不绝,雄伟气势直得(值得?)一听。 听海,一种不寻常的感觉。 海水平静,海天相连,微风一过,碧波荡漾,宁静致远:怀着平静的心情,观赏那片海有一种奇妙的感觉。滔(?)上心头。我听着海,看着天,海声平平(?),广阔无垠:有着一种沉稳,像是丞相腹中能放船,这种沉稳的气势直得(值得?)一听。 听海,一种不寻常的感觉。 海声依依,四面楚歌,但只有一地平静(?),四面战声不停,涛声不绝,不知天降大任,还是何是(事?),拍岸叫绝,杀气不止,只一席宁静,欣赏此景,心中不解,愁上心头,正如四边拍岸不止,心情不好,为何为何?我转向一听,一席之地,在危难之时,如此沉稳,有大将之风,不如此将何人,细一听,此乃诸葛孔明是也。设此空城计,古今恭闻,心情愉快。四面涛声渐渐减去,一片宁静,我先从紧张,此乃多余,(病句,读不通)这种气势直得(值得?)一听。 十里之外,有一人,正向我走来,我猜此乃周瑜也。回头一看,原来是爸爸!我已经走进大海,走进赤壁,一场生动的景象再现,我有幸欣赏,实在太好了! 通过听海,感触胜多,希望有机会,你也去听海,但涛声依旧 聆听民歌 这是一种来自远古的声音,在中国所有的朝代之前,已经存在着这种声音。它是哪一年形成的,是由何人最先演唱,无人知晓。它的演唱者和传播者从没有一鸣惊人的打算,从不期望被台下观众狂热地呼喊。民歌是感情情不自禁的流露。它如同一棵庄稼碰到一棵庄稼所发出的声音;它 是黎明时分一片打湿树叶的雨点。民歌几乎沉淀了我们中国人所有的感情,它展现着劳动的场面,它叙述着爱情,叙述着苦难,叙述着为富不仁者的卑鄙,被压迫者的反抗。它的旋律和语言朴素且直率,让人感到真挚和亲切。一个人独处时,一首恍若隔世的老歌就能唤起你无边的遐想——河姆渡人的骨哨和曾侯乙的编钟相继出现,一群女子从《诗经》中走出,她们长裙如风,摇曳生姿。陌上桑青青,楚国女子清脆的歌声,从田野那端飘过,甚至能听到她们降临身边,听到她们轻蹑足音,从窗前而过。 我侧耳倾听一支又一支民歌,心儿也随同它飞越海洋和山谷。我看到民歌在浔阳江头琵琶女伤感的眼睛中停留;民歌以蝴蝶的姿势,在科尔沁的草原的马头琴上优美栖落;民歌同汗水一起匍匐在农民黝黑的脊背,又一同渗进泥土;民歌从母亲心中悠悠流淌出来,暮色浓了,在她细细的歌声里,孩子沉沉睡去。 倾听民歌,如同倾听祖先诉说他们的命运,他们的梦。为他们的热情、豪放,为他们的勤劳、慷慨而感到由衷的骄傲;对他们在爱情上的含蓄和忠贞不渝而感到万分羡慕。也许他们一贫如洗,也许他们不得不背起凤阳花鼓,流浪四方。但是,劳动者,唯有从你们心底涌出的歌声,永远被后人传唱。 民歌历经沧桑,如同一截古老的城墙,青青黑黑的砖上,布满青苔,罅缝中还点缀着嫩绿色的野草。但它仍像铡摘下的豆荚般新鲜。聆听民歌,我觉得一股泥土和麦子的清香迎面扑来。人民对劳动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以及仿佛汪伦送别李白一般的款款深情,都能从民歌中深刻地体会出来。独自一人坐在草地上,遥望星空,如水的月光静静地洗涤心灵尘垢时,唱几支意味深长的民歌,让那绵绵歌声,仿佛一泓流淌的清泉,去湿润人们已经干涩了的记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写一个表达对故土或亲人的思念之情的句子。(4分)

我国古典诗歌内蕴丰富,很能激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吟咏这脍炙人口的诗句,谁不为春回大地后祖国母亲多姿多彩的面貌而自豪

 

查看答案

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5个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达得更清楚。(可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

  由广东商业联合会主办的、以“商机·合作·发展”为主题、有近200名来自广东和港澳台地区的企业家参加并进行了为期3天交流研讨活动的2005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企业家研讨会于10月18日在广州举行。

 

查看答案

对下面这段文字作压缩,提取主要内容,不要超过30个字。(4分)

我们有远大的高尚的理想,这自然是很好的,可是,任何远大的理想,假如没有许多切实的细小的工作来充实它,那么,它就只能是一个空洞的理想。巍峨的宫殿,是由无数小石块建筑起来的。一切科学的伟大发现,都不知要经过多少麻烦琐细的工作。要完成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大业,更是非有无数的人来做无数细小的事情不可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诗的境界

朱光潜

  像一般艺术一样,诗是人生世相的返照。人生世相本来是纷繁的,常驻永在而又变动不居的。诗并不能把这漫无边际的人生世相抄袭过来,或是像柏拉图所说的“模仿”过来。诗对于人生世相必有取舍,有剪裁,有取舍剪裁就必有创造,必有作者的性格和情趣的浸润渗透。诗必有所本,本于自然;亦必有所创,创为艺术。自然与艺术结合,结果乃在实际的人生世相之上另建立一个宇宙,正如织丝缕为锦绣,凿顽石为雕刻,非全是空中楼阁,亦非全是依样画葫芦。诗与实际的人生世相之关系,惟在不即不离。惟其“不离”,所以有真实感;惟其“不即”,所以新鲜有趣。

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无论是作者或是读者,在心领神会一首好诗时,都必有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很新鲜生动地突现于眼前,使人神魂为之钩摄,若惊若喜,霎时无暇旁顾,仿佛这小天地中有独立自足之乐,此外偌大乾坤宇宙,以及个人生活中一切憎爱悲喜,都像在这霎时间烟消云散去了。纯粹的心境是凝神注视,纯粹的诗心所观境是孤立绝缘。心与其所观如鱼戏水,忻合无间。始任举二短诗为例: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崔颢《长干行》)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鹿柴》)

这两首诗都俨然是戏景,是画境。它们都是从混整的悠久而流动的人生世相中摄取来的一刹那,一片断。本是一刹那,艺术灌注了生命给它,它便成为终古,诗人在一刹那中所心神领会的,便获得一种超时间性的生命,使天下后世人能不断地去心神领会。本是一片段,艺术予以完整的形象,它便成为一种独立自足的小天地,超出空间性而同时在无数心神领会者的心中显现形象。诗的境界是理想境界,是从时间与空间中捕捉一微点而加以永恒化与普遍化。它可以在无数心灵中继续复现,虽复现而却不落于陈腐,因为它能够在每个欣赏者的当时当境的特殊性格与情趣中吸取新鲜生命。

1.阅读第一段,回答下面的问题。(每空1分,共7分)

(1)第一段阐明了诗与生活的关系,这关系应是(答案限8字以内):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还就诗与生活之间为什么应是这种关系作了解说,这解说是(答案限30字以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对人生世相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限4个字。)

(4)“正如织丝缕为锦绣,凿顽石为雕刻”句中“丝缕”“顽石”指的是__________,“锦绣”“雕刻”指的是_______________(各限4字以内)。

(5)“不即”在文中指诗________________,“不离”在文中指诗_______________(用本段中原话作答)。

2.第二段谈优秀的诗作给读者的感受,简要地说,这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限15字以内。)(2分)

3.作者列举崔颢和王维的诗,在于说明诗的境界是由两个要素构成的,请概括说明有哪两个要素。(4分)

要素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素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第三段,概括出诗的意境的三个特点。(均限10字以内。)(6分)

5.末段以两篇诗为例说明诗人是怎样创造出一种理想境界的,那办法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限25字以内。)(2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空缺的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_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______________,徒有羡鱼情。

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山气日夕佳,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