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潦草 侃大山 名门望族 自负赢亏 |
B.蝉联 出洋相 计日成功 源远流长 |
C.裱糊 哈蜜瓜 轻歌曼舞 绿草如茵 |
D.绿阴 肖像画 心无旁骛 心驰神往 |
下列划线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颓垣(yuán) 诅咒(zǔ) 吹着笳笛(jiā) |
B.无垠(yín) 骸骨(hái) 遮住脸颊(jiá) |
C.塞外(sài) 艾青(ài) 画满车辙(zhé) |
D.冢荒(zǒng) 瘦瘠(jí) 语言淳朴(chún) |
阅读下面文字。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1.解释加点字词:
①或脱身以逃( )②剪发杜门( ) ③不知所之者( )
④辱人贱行 ( )⑤哀斯墓 ( ) ⑥无不有过( )而拜且泣者
2.翻译文句。
①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答: 。
②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答: 。
③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答: 。
④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答: 。
3.本段文字说明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试简析并说明作用。(8分)
答: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审美意蕴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鸿雁作为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
鸿雁是随阳之鸟,它虽然在季节和环境的渲染下带有“秋”的意象,但它与蟋蟀、鸣蝉等秋虫之美仍有所不同。听秋虫之浅吟低唱,不免产生物华将尽的寂寥之感,看鸿雁之布阵南征,则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秋色萧条,秋容有红蓼;秋风拂地,万籁也寥寥。惟见宾鸿,冲入在秋空里,任逍遥”,便是对鸿雁这一美学特征的生动把握。鸿雁是健飞之鸟,翅膀拍动时频率适中,沉雄有力,不似鹰鹞猛悍桀骜,也不似鹤鹭之轻灵飘忽,而是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在风频雨骤的春日或霜寒月冷的秋夜,当鸿雁结阵翱翔、引吭嘹唳、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人们的这种审美感受就更加明显、强烈。鸿雁迁徙时常汇集成数十只、上百只的大群,在天空中列队飞翔。“蜃楼百尺横沧海,雁字一行书绛霄”;“白犬吠风惊雁起,犹能一一旋成行”。鸿雁这种行序整齐的飞行特征,令中国古代文人们赞叹不已。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南征北返时,中途很少停歇,人们能看到竦峙树端的鹰、栖息房梁的燕、兀立江滩的鹤鹭,却很难看到静态的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鸿雁大都以动态出现,鸿雁翔姿优美,亦刚亦柔,曹植的《洛神赋》中就有“翩若惊鸿,矫若游龙”之语。鸿雁南迁阵容非常壮观,在朔风凛冽、尘沙蔽日的秋冬之际,当一群群大雁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亦能唤起古人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对于边塞诗人来说,尤为强烈。“雁来惨淡沙场外,月出苍茫云海间。”借秋空雁阵渲染沙场征战的雄浑悲壮之貌。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两者不可截然分割,而对“雁”意象群的发掘,即能较好地说明这一问题。在中国古代咏雁诗词中,既有侧重“言志”的诗词,也有侧重抒情的诗词,但数量最多的还是抒情与言志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的诗词。中国美学中的“景中情”与“情中景”互相联系又各具特征。巧于诗者或“景中情”,或“情中景”;神于诗者则情不虚情,景非滞景,情景互生,妙合无垠。这三种审美移情层次在中国古代咏雁诗中均能找到例证。
1.下面对鸿雁习性特征所体现的相应的审美意蕴概括不够恰当的一项是( )
A.鸿雁身大体重,起飞以及飞行时,翅膀拍动,沉雄有力,给人以美的享受。 |
B.鸿雁迁徙时行序整齐,符合中国人喜欢整齐划一的审美情趣,能激发人们团结奋进的热忱。 |
C.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迁徙中很少停歇,使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对光明与温暖的追求。 |
D.鸿雁飞翔时,常汇集数十只、上百只,其阵容相当壮观,容易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 |
2.下列古代咏雁诗(词),属于“抒情与言志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的一项是( )
A.列序横空,身世在云中,舞影动西风。云淡淡,月蒙蒙,身点破苍穹。 |
B.“鸿志不汝较,奋翼起高飞”,“但当养羽翮,鸿举必有期”。 |
C.“洞庭波起兮鸿雁翔,风瑟瑟兮野苍苍”,“雁飞高兮远难寻,空断肠兮思愔愔”。 |
D.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秋虫的审美基调一般表现为凄清低婉,鸿雁的审美基调则主要表现为辽阔高远。 |
B.中国古代对联常以“飞鸿”对“奔马”、“冥鸿”对“隐豹”、“摩天鸿”对“闹海蛟”,主要体现了古人的“亦刚亦柔”“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 |
C.鸿雁列队飞翔时,“人”字形与“一”字形之间不断更替,动荡中呈现出鲜明的回旋往复之美。 |
D.情景互生、物我难辨、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是中国古代诗词创作的最高美学境界,古人的咏雁诗不乏其例。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古诗中有“春到人间草木知”的名句,在鲁迅笔下,知春,报春,不争春,正是崇高的野草魂。________________更可贵的是,你虽知花叶不美,但仍散发着一点无名野香,给那里带去春色和生机。
①在雪下面,已出现“冷绿的野草”,在初春的寒风中,“隐约着青春的消息”。
②严冬刚过,残雪犹存。
③为使百花更艳,春色更骄,你甘当陪衬,默默无闻,在花丛中深情微笑。
④待到春满人间,姹紫嫣红开遍,你却不居功,不争俏。
A.①②③④ |
B.③④②① |
C.④③①② |
D.②①④③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巴基斯坦“核弹之父”卡迪尔·汗和其他四名科学家当天承认,他们向与伊朗和利比亚等国有关的组织泄露了核秘密。 |
B.他经常这样教导学生,不要说大话假话,重要的是把自己的计划付诸于实施。 |
C.欣赏诗歌,由于它极精练,不仅我们要努力把握它以少量字词包孕着的丰富的含义,而且要努力去寻求它的诗句之外包含的不尽的韵味。 |
D.艺术欣赏的目的,在于领略艺术家通过艺术作品抒写的情感,但这并非是最后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