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泪为谁流 夜,黑得出奇,静得怕人。 一个佝偻的身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泪为谁流

夜,黑得出奇,静得怕人。

一个佝偻的身躯,迈着蹒跚的步伐,走向那片既熟悉又陌生的玉米地。是父亲。

一副挺拔的腰板,眨着智慧的眼睛,藏在那片既陌生又熟悉的玉米地。是儿子。

父亲是慈爱的父亲,为了儿子有出息,他起早贪黑,辛苦劳作,供儿子上学。

儿子是懂事的儿子,为了父亲的期望,他废寝忘食,刻苦学习,来报答父亲。

听到儿子考上大学的消息,父亲布满绉纹的老脸放出了光彩,似乎突然间高大了许多。

看着父亲欣喜若狂的样子,儿子充满朝气的脸上笑得更加甜了,仿佛幸福的大道已铺

好。

然而,大笔的学费怎么办?多年来,父亲一直东挪西借,几亩薄田根本不够儿子那已

经很节约的花销。父亲双眉紧锁。

儿子不忍让父亲陪笑、求人,故作镇静地说:“我不念了,没用!”

“啥?”父亲跳起来,双眼瞪得大大的,身子微微发抖,齿缝间蹦出一个字:“念!”

“啊!”儿子清醒了。父亲辛辛苦苦,为的就是今天,如果不念,父亲会更加伤心。

佝偻的身躯移进了玉米地,布满老茧的手慢慢地伸向那熟悉的玉米棒子。那是他的希

望。

挺拔的腰板深吸了一口气,握惯笔管的手抖动着抓紧落尽叶子的枯树棒子。那是他的

怒气。

一声闷哼,长老茧的手从玉米棒子上滑了下来,父亲的头在流血!

一声惊呼,握笔管的手已不能再抓住枯树棒子,儿子两眼直直的。

来不及弄清这一切,佝偻的身躯缓缓倒下。

想不到失手铸成大错,挺拔的腰板“扑通”坐地……

夜,静得怕人,黑得出奇。猛然间,电闪雷鸣。黑得出奇的夜异常恐怖。

片刻间,风雨大作。……

父亲是为了儿子:在农闲时节外出打工。活虽累,钱却少,至少能给儿子买点好吃的,

来补养一下儿子虽高大却瘦弱的身子。父亲攥了攥枯瘦的手。

儿子是为了父亲:在放假期间看护田地。夜虽黑,胆虽小,为了能让他日归家的父亲

看到自己的庄稼没受损害而露出笑容。儿子咬了咬雪白的牙。

父亲是合格的父亲。精心的他舍不得化车费,步行三十里,摸黑到家的情况下也不忘

到自家的玉米地看看。

儿子是称职的儿子。眼尖的他在发现有人闪入玉米地后,顾不得害怕,抡起木棒,他

不能让父亲苦心经营的成果被人偷走。

于是,独生子的满腔怒气化作对父亲的当头一棒。

夜,更静了,有的只是那雨声:嘀嗒,嘀嗒……

不,这不是雨!这是老天在流泪!

1.整个故事以“黑夜”为背景,文中多次描写黑夜的景象,其用意有哪些?(4分)

2.“父亲是合格的父亲。”纵观全文,父亲的“合格”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3.小说以“泪为谁流”作标题,其含义是什么?(4分)

4.为了更好的塑造人物,小说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你最欣赏小说中哪一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写一段鉴赏文字。(4分)

 

1.①交待悲剧产生的客观原因;②渲染悲剧气氛(或定下一个凄凉的基调)(每小点2分) 2.①宽厚慈爱;②勤劳节俭,吃苦耐劳;③目光远大,以培养儿子成材为己任。(每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①老天为父子在艰难的生活中相互理解、相互关爱、发奋自强的意志与真情感 动得流泪;②老天为这对父子在生活中的悲剧结局而流泪。(要答出谁为谁流泪、为什么 流泪两个方面,每小2分。) 4.①可从叙事结构上谈。本文采用了倒叙的结构,在悲剧产生之后再来交待父子 二人为什么黑夜还来到玉米地的原因,既能产生悬念,扣人心弦,又能突出悲剧色彩,使 读者为这对父子自强不息却意外地遭受不幸而伤感流泪。②可从叙事的线索上谈。本文将 父子二人的行为两两对举着来写,能使两个人物相互映衬,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和感人。③ 可从景物描写的角度来谈。本篇小说的景物描写起到了烘托、渲染的作用,写黑夜,写静 夜的雨声,烘托了悲剧色彩。④可从语言方面来谈。这篇小说的语言是诗化的语言,语言 配合着两两对举的叙事方式,非常整齐,既简洁,又充满了抒情色彩。(考生只须选取其 中的一个方面谈,既要指出表现手法,又要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表现手法2分,简要分 析2分。)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这篇小说是一个悲剧。之所以是悲剧的原因在于黑夜看不清,所以才造成了悲剧。所以,黑夜是悲剧产生的客观原因,也为此渲染了气氛。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此题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为了儿子有出息,他起早贪黑,辛苦劳作,供儿子上学。”“在农闲时节外出打工。活虽累,钱却少,至少能给儿子买点好吃的,”等,从这些描写中可以概括出。 来补养一下儿子虽高大却瘦弱的身子。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文章最后“不,这不是雨!这是老天在流泪!”老天在流泪的原因是同情这对可怜的生活中互相体谅、互相关爱的父子,同时也是为这种悲剧的结局而流泪。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小说的表现手法很多,如细节(环境描写、人物的动作、心理等描写)描写,衬托、对比,象征,设置悬念,运用倒叙、插叙,等。这篇小说运用了倒叙的手法,这样能产生悬念,扣人心弦,又能突出悲剧色彩。同时又运用了景物描写,黑夜,静的可怕的黑夜,营造了悲剧的氛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我尽一切可能向他说明我买这双倒霉靴子时的情况。但是他的面孔和声调使我获得很深刻的印象,结果在以后几分钟里,我定了许多靴子。这下可糟了!这些靴子比以前的格外经穿,差不多多穿了两年,我也没想到要到他那里去一趟。

1.“我”为什么要尽一切可能向格拉斯说明买这双倒霉靴子时的情况?

2.靴子比以前的经穿,“我”为什么说“这下可糟了”?这反映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他本人有点儿像皮革制成的人:脸庞黄皱皱的,头发和胡子是微红的鬈曲的,双颊和嘴

角斜挂着一些整齐的皱纹,话音很单调,喉音很重;因为皮革是一种死板板的物品,本来就

有点儿僵硬和迟钝。这正是他的面孔的特征,只有他的蓝灰眼睛含蓄着朴实严肃的风度,好

像在迷恋着理想。

1.作者用“有点儿像皮革制成的人”“整齐的皱纹”“死板板”“僵硬和迟钝”来写格拉斯有何用意?

2.作者说“好像在迷恋着理想”,格斯拉的理想是什么?

3.本段的肖像描写有何作用?

 

查看答案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有些靴子,”他慢慢地说。“做好的时候就是坏的。如果我不能把它修好,就不收你这

双靴子的工钱。”

B 店房有两间打通的铺面,开设在一条横街上——这条街现在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在那时,

它却是坐落在伦敦西区的一条新式街道。

C 一个星期以后,我走过那条小街,我想该进去向他说明:他替我做的新靴子是如何地合

脚。

D 我离去时,他是个六十岁的人,我回来时,他仿佛已经七十五岁了,显得衰老、瘦弱,

不断地发抖,这一次,他起先真的不认识我了。

 

查看答案

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

(1)是不是他买了那些靴子来做摆设的呢?这好像也不可思义。

(2)如果有人拖欠他几双——比如说——两双以上靴子的价款,竟心安礼得地确信自己

还是他的主顾,所以走进他的店铺……

(3)我穿着那双因为急需才在一家大公司买的靴子,慢不经心地走进他的店铺。

(4)他怎么能活得这么久,我也莫明其妙。他经常断炊。他是个怪人。

 

查看答案

给加点的字注音。

色(    )  新(    )  羞(    ) 曲(    ) 账(    )

趿拉(    )  眉(    )  在(    ) 皱(    ) 皮(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