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祖国的大自然经常改变它的装束。春天,它穿起了万紫千红的艳装;夏天,它披着青葱轻俏的夏衣;秋天,它穿着金黄色的庄严礼服;冬天,它换上了朴素的雪白长袍。
大自然的季节的变换,促使着新生事物的成长。
这是春天的消息:你瞧!树枝上已微微露出了一些青色,窗子外面开始听得见唧唧的虫鸣了。我知道又一代昆虫,正在以我所熟悉的语言庆祝它们新生的快乐。
碧油油的春草是多么柔软、茂盛和充满着生机啊!它青青的草色,一直绵延到春天的足迹所能达到的辽远的天涯……
因此,草比花更能引起人们的许多联想和遐思。
繁盛的花木掩着古墓荒坟,绿色的苍苔披覆着残砖废瓦。人世有变迁,而春天则永远在循环不已。
夏天的清晨,农村姑娘赤着脚,踩着草上的晶莹的露珠,走到银色的小溪里满满地汲了一桶水。云雀在天空歌唱,霞光照着姑娘的鲜红的双颊。
这是多么纯朴的劳动者的美啊!
秋天,到处是红红的果子,翠锦斑斓的树叶。
在冰峰雪岭下不也能开出雪莲来吗?你看它是否比荡漾在涟漪的水面上的睡莲更娇艳?
暗夜将尽,每一棵树都踮起脚来遥望着东方,企盼着晨曦。果然,红光满面的太阳出来了,它愉快地抱吻着每一枝树梢,发出金色的微笑。
黄昏蹒跚在苍茫的原野里。最后看见它好像醉汉似的颓然倒下,消失在黑夜里了。明早起来一看,它早已无影无踪,只看见万丈红霞捧出了初升的太阳。
1.选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格?试举例说明。
答:
2.为什么“草比花更能引起人们的许多联想和遐思”?
答:
3.“繁盛的花木掩着古墓荒坟,绿色的苍苔披覆着残砖废瓦”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答: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不仅爱祖国的山河大地,就是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砖一瓦,我也感到亲切,感到值得我留恋和爱抚。 |
B.暗夜将尽,每一棵树都踮起脚来遥望着东方,企盼着晨曦。果然不久,红光满面的太阳出来了,它愉快地抱吻着每一个树梢,发出金色的笑。 |
C.最先它不过是雪山冰岩下面滴沥的小泉,逐步才变成苍苔滑石间的细流,然后是深谷里跳跃着喜悦的白色浪花的溪涧。 |
D.看了瀑布使人感到有一股雄壮宏伟的气势,奔腾冲激的力量,云蒸霞蔚的氛围,它虽然没有具体说出什么,但它的冲劲的确使人振奋。 |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有头顶千年积雪的珠穆朗玛峰,有 的黄土高原,有草树 的西双版纳,有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有 的黄河,有 的扬子江,有兴安岭的原始森林,有海南岛的椰林碧海,有西北诸省的 的青青的牧场,还有说不尽的江湖沼泽……
A.茂密 莽苍 一泻千里 浩浩荡荡 广阔无垠 |
B.莽苍 茂密 浩浩荡荡 一泻千里 广阔无垠 |
C.莽苍 茂密 一泻千里 浩浩荡荡 广阔无垠 |
D.茂密 莽苍 一泻千里 广阔无垠 浩浩荡荡 |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一项是( )
A.她用她的乳汁喂养我,她用大巴掌抚摸我的头。直到今天,我的身上还能感到她怀里的体温。 |
B.狂风曾来扫荡过它,冰雹曾来打击过它,霜雪曾来封锁过它,大火曾来烧灼过它,大雨曾来冲涮过它。 |
C.光秃秃的群山穿起了墨绿色的长袍,冈峦变成了翠绿的堆垛,沟谷变成了辽阔的田园,长满了葱绿的禾苗。 |
D.不知经历了多少曲折和起伏,最后它才容纳了许多清澈和混浊的支流而形成了茫若无崖的、浩浩荡荡的大江。 |
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澈(chè) 烧灼(zhuó) 铿锵(kēng) 颓壁残垣(yuán) |
B.汲水(jí) 盎然(àng) 青葱(cōng) 层峦叠嶂(zhàng) |
C.涟漪(qí)双颊(jiá) 莽苍(mǎng) 飞流急湍(tuān) |
D.丘壑(hè) 蹒跚(pán) 萦回(yíng) 广阔无垠(yín) |
根据所给这首小诗的内容和形式仿写一段文字。
母爱是人生的一首歌。
责备是高音,
呵护是低音,
牵挂思念是母爱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