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小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小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非能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积水成渊,蛟龙生;积善成德,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利:对……有利

B.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游水,游泳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一:专一

2.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物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蓝  

B.假舟楫,非能水也          虽有槁暴,不复挺,輮使之然也

C.知明行无过矣              积善成德,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D.积土成山,风雨兴         积水成渊,蛟龙生

3.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启发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

B.从所选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C.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

D. 选文段说理的突出特点是以喻代议,寓议于喻。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A 2.D 3.C 4.(1)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是听的人听的特别清楚。 (2)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钳夹,除了蛇洞和鳝洞就没有可以藏身的地方,(是因为)用心浮躁。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文中重点字的理解。利:锋利,锐利,利益、好处,有利,顺利,盈利,有利的条件,胜利,物资。“利”应该解释为“使……走的快” 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两个“焉”都是兼词,相当于“于此”,可译为“从这里”“在这里”。A项,介词,表示比较/介词,相当于“向”;B项,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动词短语后面,组成名词性的结构,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意思/用在由结果推出原因的句子里,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明的原因;C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示顺承,相当于“就”、“于是”。 3.本题考查对文章的分析理解能力。C项中“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错,通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他并没有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这种倾向。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时注意句子中重要字词的理解。疾是快的意思。彰是明显、清楚的意思。螯是螃蟹的大钳子。用心躁也理解为用心不专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句名篇默写

(1)故木受绳则直,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3)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介词“于”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①青取于蓝,而青于蓝     ② 善假于物也    ③ 寡人之于国也

  ④屈原至于江滨           ⑤颁白不负于戴于道路矣

  ⑥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A.①④⑤      B.①②③      C.③⑤⑥     D.②④⑥

 

查看答案

找出与“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微斯人,吾谁与归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D.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D.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涉  务

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

吾见世中文学之士,品藻古今,若指诸掌,及有试用,多无所。居承平之世,不知有丧乱之祸;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阵之急;保俸禄之资,不知有耕稼之苦;肆吏民之上,不知有劳役之勤。故难可以应世经务也。晋朝南渡,优借士族,故江南冠带有才干者,攫为令、仆以下,尚书郎、中书舍人以上,典掌机要。其余文义之士,多迂诞浮华,不涉世务,纤微过失,又惜行捶楚,所以处于清名,盖护其短也。至于台阁令史、主书、监帅。诸王签省,并晓习吏用,济办时须,纵有小人之态,皆可鞭杖肃督,故多见委使,盖用其长也。人每不自量,举世怨梁武帝父子爱小人而疏士大夫,此亦眼不能见其睫耳。

梁世士大夫皆尚褒衣博带,大冠高履,出则车與,入则扶侍,郊郭之内,无乘马者。周弘正为宣城王所爱,给一果下马,常服御之。举朝以为放达。至乃尚书郎乘马,则劾之。及侯景之乱,肤脆骨柔,不堪行步,体羸气弱,不耐寒暑,坐死仓猝者,往往而然。

古人欲知稼穑之艰难,斯盖贵谷务本之道也。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之不能相存。耕种之,薅锄之。刈获之,载积之,打拂之。簸扬之,凡几涉手而入仓廪,安可轻农事而贵末业哉!江南朝士,因晋中兴而渡江。本为羁旅,至今八九世,未有力田,悉资俸禄而食耳。假令有者,皆信僮仆为之,未尝目观起一坡土,耘一株苗,不知几月当下,几月当收,安识世间余务乎?故治官则不了,营家则不办,皆优闲之过也。

(选自《颜氏家训》,有删节)

[注]①涉务:涉及、从事实际事务。②果下马:一种矮小的马,可在果树下行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高谈虚论徙:只是

B.及有试用,多无所堪:胜任

C.至乃尚书郎乘马,则劾之纠:纠正

D.本为羁旅羁旅:寄居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当时士大夫“崇尚空谈”和“养尊处优”的不良习气的一组是(   )

A.①品藻古今,若指诸掌②出则车與,入则行步

B.①肤脆骨柔,不堪行步②至今八九世,未有力田

C.①治官则不了,营家则不办②晋朝南渡,优借士族

D.①体羸气弱,不耐寒暑②多迂诞浮华,不涉事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主张士大夫要应世经务,不要白白浪费君王的俸禄。

B.这些士大夫缺乏自知之明,都怨恨梁武帝父子偏爱中下层官吏。

C.作者以周弘正骑果下马受到朝廷官员的称赞为例来批评时风。

D.重视农耕是立国的根本,士大夫只有了解农民的辛劳,才能做好其他事务。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阵之急;保俸禄之资,不知有耕稼之苦。

译文:                                                                  

(2)纤微过失,又惜行捶楚,所以处于清名,盖护其短也。

译文:                                                                  

(3)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

译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