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故木受绳则直,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故木受绳则直,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2.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杜牧《阿房宫赋》)

4.                  ,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5.                  ,不思其反。(《诗经·氓》)

6.                  ,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

 

1.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术业有专攻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5.信誓旦旦 6.惟草木之零落兮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所选的题材都是名篇名著中的名句,而且没有什么难写的字。答此题需要注意的地方:(1)砺和己的写法。(2)攻不要写成工。(3)注意不要丢落之。(4)(5)(6)都是考查上句,而上句易出现卡壳,所以平时要反复练习。(6)注意惟字的写法。 考点: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戏答元珍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①,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②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③。

曾是洛阳花下客④,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①天涯:极边远的地方。当时诗人被贬官夷陵(今湖北宜昌市)。②冻雷:春天的雷声。③物华:自然美景。④诗人曾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

1.一、二两联写了山城夷陵的自然环境,请简要概括其特点。(2分)

2.第三联运用了什么抒情手法?请简要赏析。(4分)

3.关于这首诗的情感,有人认为体现了诗人豁达超脱的精神,有人则认为充满了无奈和凄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阿留传

【明】 陆容

  阿留者,太仓周元素家僮也。性痴呆无状,而元素终蓄之。

尝使执洒扫,终朝运帚,不能洁一庐。主人怒之,则帚掷地,曰:“汝善是,曷烦我为?”元素或他出,使之应门;宾客虽稔熟者,不能举其名。问之,则曰:“短而肥者,瘦而髯者,美姿容者,龙钟而曳杖者。”后度悉不记,则阖门拒之。家蓄古尊、彝、鼎、敦数物,客至,出陈之。留伺客退,窃叩之,曰:“是非铜乎?何黯然黑若是也?”走取沙石,就水涤磨之。短榻缺一足,使留断木之歧生者为之。持斧锯,历园中竟日。及其归,出二指状曰:“木枝皆上生,无下向焉。”家人为之哄然。舍前植新柳数株,元素恐为邻儿所撼,使留守焉。 留将入饭,则收而藏之。其可笑事率类此。

元素工楷书,尤善绘事。一日,和粉墨,戏语曰:“汝能为是乎?”曰:“何难乎是?“遂使为之,浓淡参亭,一若素能,屡试之,亦无不如意者。元素由是专任之,终其身不弃焉。

传者曰:樗栎不材,薪者不弃;沙石至恶,玉人赖焉。盖天地间无弃物也。灵于物者,独无可取乎?阿留痴呆无状,固弃材耳,而卒以一长见试,实元素之能容也。今天下正直静退之士,每不为造命者所知;迟钝疏阔者,又不为所喜;能知而且喜矣,用之不能当其材,则废弃随之。于戏!今之士胡不幸,而独留之幸哉!

【注释】①矧:况且 。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而元素终之蓄:容留

B.后度悉不记,则门拒之阖:关闭

C.客至,出之陈:陈述

D.其可笑事类此率:大概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天地间无弃物”观点的一项是(3分)( )

①樗栎不材,薪者不弃

②沙石至恶,玉人赖焉

③阿留痴呆无状,固弃材耳,而卒以一长见试

④实元素之能容也

⑤正直静退之士,每不为造命者所知

⑥迟钝疏阔者,又不为所喜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③⑤⑥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选取了“执洒扫”“应门”“涤磨古玩”“断歧生之木”“守新植柳树”等五个典型事例,通过语言、行动等描写,刻画出阿留“痴呆无状”的特点,人物个性鲜明,呼之欲出。

B.作者认为,世间万物都有可用之处,而人才不能为当权者所用,是因为他们不为

当权者所喜欢。

C.作者在议论中,将今士之不幸与阿留之幸作对比,感慨当时的 “正直静退之士”

得不到重用的悲哀。

D.本文叙议结合,先叙述阿留虽“痴呆无状”,但由于具有一技之长而得到主人终

身“专任” 的故事,然后就此展开议论,指出“天地间无弃物”,应该取其所

长,而不必求全责备。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尝使执洒扫,终朝运帚,不能洁一庐。(3分)

②舍前植新柳数株,元素恐为邻儿所撼,使留守焉。(4分)

③矧灵于物者,独无可取乎? (3分)

 

查看答案

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有的句子内部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5分)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的内容: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查看答案

概括下面这段文字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莫言的小说《生死轮回》的。(4分)

小说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50年的历史,围绕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并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建国以来中国农民饱经患难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生命。小说的叙述者,在六道轮回中,一世为人、一世为马、一世为牛……从不同的视角讲述他所看到的故事。故事情节极端、怪异、变形、荒诞,但是与寄寓其中的哲理浑然天成。究其所达到的艺术境界而言,这是当今文坛一部划时代的史诗性作品,是中国文学终于跳出图解概念沼泽最辉煌的标志性著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朱光亚星”,永远在天上亮着

本报记者 余建斌

⑴2月26日上午10时30分,87岁的科学巨星朱光亚停止了思考,传奇而神秘的一生从此画上句号。但苍穹之上那颗“朱光亚星”,将永久绽放光芒。

⑵对这位“莫逆之交”,李政道评价说:他十分精心地组织王淦昌、彭桓武、郭永怀、程开甲、邓稼先、陈能宽、周光召、于敏、黄祖洽、陆祖荫等成千上万的杰出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两弹”研制,他在“两弹”的研制中是“科技众帅之帅”……

⑶“我这一辈子主要做的就这一件事——搞中国的核武器” 朱光亚说。

⑷从20世纪50年代末投身于核武器研制工作,到2005年以年过八旬的高龄退休,朱光亚与核“打交道”长达近半个世纪。

⑸1959年7月1日,宋任穷等人把35岁的朱光亚请去,邀请他到核武器研究所领导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在1946年8月,22岁的他被物理学家吴大猷选中,与李政道等人一起赴美留学,他当时选择进入了密执安大学攻读核物理博士学位。学生时代漂洋过海去追求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⑹此后,从核武器研究所创业开始,朱光亚就担任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技术组织和领导工作,也是我国核武器研制的科学技术计划组织者和领导人之一。

⑺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整,一朵黄褐色的蘑菇云在我国的西北戈壁腾空而起。由于走错了路,朱光亚一行人还没有赶到山头的观测站,原子弹就爆炸了。还在赶路的朱光亚转过身来看着正在升腾的蘑菇云,不禁潸然泪下。

⑻1972年后,李政道每年回到祖国都能见到朱光亚,但朱光亚对自己的成就和贡献从来只字不提。李政道也是从公开的资料中,才知道好友朱光亚在这个研制原子弹、氢弹的科学家团队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⑼“两弹一星”元勋彭桓武曾称赞朱光亚“细致安排争好省,全盘计划善沟通,周旋内外现玲珑”,“两弹一星”元勋程开甲称赞朱光亚“深思熟虑,把握航道”,上级领导则说朱光亚是“杰出的科技帅才”。

⑽回顾往事,朱光亚却屡次提到:核武器事业是集体的事业,所有的一切荣誉都是集体的。我仅仅是其中的一员,是一个代表。

⑾“祖国的建设急迫地需要我们”

⑿爱国之情,始终是朱光亚的精神动力源泉。1950年2月底,朱光亚匆匆告别学业尚未完成、处在热恋中的女友、也是未来的妻子,取道香港回到新中国。之前,他和其他52名留学生签名发出了一封给留美中国学生的公开信,信中大声呼唤:祖国的建设急迫地需要我们!

⒀回到国内后,朱光亚成为当时北大最年轻的副教授之一。

⒁但朱光亚的功劳不仅仅在“两弹一星”的功勋中,他还被国防科技领域的同行们誉为有战略眼光的科学家。时任解放军总装备部部长,现任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李继耐曾有一番评价,朱光亚是一位具有战略眼光和远见卓识的科学家。他参加了包括《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在内的新中国历次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工作……1970年后的30多年里,他一直负责领导我国核武器技术研究与发展工作,处于高层科技决策的中心,潜心探索中国特色的核武器发展之路……

⒂“我个人只是集体中的一员,做了一些工作”

⒃由于特殊的事业,朱光亚的经历鲜为人知。但这和朱光亚极为低调也有关系。多少年来,一直看不到描写朱光亚的文章,其实不是没有人写,而是写了文章到他那里过不了关,不是被扣下来,就是因不同意发表而被退回。他总说,先写别人吧,我的以后再说。

⒄2004年,朱光亚80岁。为表彰他对我国科技事业特别是原子能科技事业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将我国国家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10388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朱光亚星”。在“朱光亚星”的命名仪式上,他平实地说:以我的名字命名一颗小行星,我很不敢当……我个人只是集体中的一员,做了一些工作。我忘不了信任和关心我的党组织,忘不了支持和帮助我的老领导,以及同舟共济的同事们。

⒅朱光亚淡泊名利,时任中国工程院秘书长葛能全曾回忆,1996年,朱光亚获得了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的100万元港币奖励。他拿到奖金支票后,马上就捐给了中国工程科技界的工程科技奖奖励基金。他攒了4.6万多元稿费,也捐给了中国科协的一个基金会。(选自2011年02月28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文章标题“‘朱光亚星’,永远在天上亮着”的含义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4分)

2.文中多处引用了他人对朱光亚的评价,有什么作用?(5分)

3.有人认为爱国情怀是朱光亚取得卓越成就的重要原因,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