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小题。 曾有人劝我把名字中的“桐”改成“同”,他...

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小题。

曾有人劝我把名字中的“桐”改成“同”,他说我的名字犯“凶”。我却执意不肯,因为这个“桐”字对我有特别意义。

  这个名字是奶奶起的,那时候,我还在母亲肚子里,奶奶说,不管是男是女,都用这个名字。可是谁都知道,她想要个男孩,因为父亲是她唯一的儿子。

  很可惜,在这场赌注里,她注定要输得一塌糊涂。因为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情可以计划的,即使她那么渴望一颗“海边的梧桐”。18年前,在某个城市某间产房的某个角落,一个严厉的老人拂袖而去,留下那苍白的床单上一个同样苍白而孤独的女人,抱着一个张着大嘴“哇哇”啼哭的干瘪丑陋的小孩。在地图的那一边,在记忆模糊的海边,年轻的父亲接到“生一女”的电报后,整整躺了两个星期,整整两个星期。不久,奶奶去世了。我便成了“我”,而这个名字是我偷来的。我是一个拙劣的小偷,不经意间连累了我的母亲。

1.“这个‘桐’字对我有特别意义”,其原因是                                             

                                                                                       

2.“年轻的父亲接到‘生一女’的电报后,整整躺了两个星期,整整两个星期”一句中为什么重复说“整整两个星期”?

答:                                                                            

                                                                               

3.为什么说“这个名字是我偷来的”?

答:                                                                            

                                                                                

我的童年并不是阳光灿烂的日子。我常常被锁在屋里倾注于风琴、字与连环画。因为有着苛刻严厉的父母,我有了很多别样的记忆……

  在有意无意的暗示、训言中,我开始慢慢变得努力地去作每一件事,总期望能做得很好,一直到很多年后,我才猛然惊觉这成了一种习惯!

  习惯!多么可怕有强有力的力量!我无法否认,这种习惯给我的生活和学业带来了很大的促进,可它同时给我巨大的压力,虽然最开始我并没有觉察到。这种压力,随着岁月流逝逐渐强大,以至于因我在高考模拟考试中发挥失常,父母再三强调“不给我压力”时,我苦笑——这份压力来自十几年前的那次惩罚,那次训斥,甚至那次奖赏。这是不是应了佛家的“因果”?你选择了鱼肉的美味,也就选择了鱼刺的纠缠,天下没有只赚不赔的买卖。随着阅历的增长,我发现“习惯”带来了另一个反面效应:我害怕出错,我变得和我母亲一样追求完美,唯一不同的是——我清楚明白地知道:“完美”永远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这样的心理障碍和十三、四岁特有的偏执与不训,“成就”了我初中三年灰色的心理历程。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肯定句,并与原文比较,说说其表达效果的区别。

改句:                                                                          

                                                                                   

效果:                                                                          

                                                                                     

5.简要说明“我才猛然惊觉这成了一种习惯”一句中加点语词的所包含的信息?

答:                                                                            

                                                                              

6.文中所说“习惯”是一种怎样的力量?

答:                                                                            

                                                                              

 

1.①这个名字是奶奶起的。②在这场赌注里,奶奶注定要输得一塌糊涂。③“桐”字和海边的梧桐有关。④不经意间连累了我的母亲。 2.重复说“整整躺了两个星期”说明父亲对刚出生的我的失望之重,因为他也极想要一个男孩。 3.“海桐”这个名字是奶奶给她希望生下来是个男孩的未来的孙子起的名字,奶奶说“不管是男是女,都用这个名字”,而我却是她并不喜欢的女孩,因此,“这个名字是我偷来的”。 4.我承认,这种习惯给我的生活和学业带来了很大的促进,可它同时也带给我巨大的压力,虽然最开始我没有觉察到。双重否定句表意更坚决,强诃了“习惯”对我的影响力。 5.①说明所谓“习惯”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②说明了作者对所谓“习惯”的态度。 6.这种力量给我的生活和学业带来了很大的促进,同时也给我带来巨大的压力,并成就了我初中三年害怕出错的灰色心理。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原文是这个名字是奶奶起的,很可惜,在这场赌注里,她注定要输得一塌糊涂。 2.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原文说奶奶可是谁都知道,她想要个男孩,因为父亲是她唯一的儿子。父亲也一样。 3.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不管是男是女,都用这个名字。可是谁都知道,她想要个男孩,因为父亲是她唯一的儿子。说明奶奶是给孙子起的名字,而我是女孩。 4.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肯定形式的陈述,叫肯定句,语气比较果断、直截了当。肯定句可分为:使用“是”字句,也叫判断句。使用一般的肯定句式。 5.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原文是“,我才猛然惊觉这成了一种习惯!”“习惯!多么可怕有强有力的力量!”也就是说这是一种习惯。习惯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 6.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本题从原文“这种习惯给我的生活和学业带来了很大的促进,可它同时给我巨大的压力,”中可得到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试析“你选择了鱼肉的美味,也就选择了鱼刺的纠缠,天下没有只赚不赔的买卖”一句的表达效果。

答:                                                                               

                                                                               

 

查看答案

简要说明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这一标题的内涵。

答:                                                                               

                                                                                  

 

查看答案

指出下列两段文字标点符号使用不够准确的地方。

①我们可以在全国数理化竞赛中摘取奖项;可以在高考中取得640分的平均成绩;可以在大合唱、艺术节中大放异彩;也可以用每人一张的课程表做成扑克牌来“打发时光”……

②随着阅历的增长,我发现“习惯”带来了另一个负面效应:我害怕出错,我变得和我母亲一样追求完美,唯一不同的是——我清楚明白地知道:“完美”冰远是可遇不可求的!

答:                                                                               

                                                                                  

 

查看答案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

①读过《红楼梦》的人,自能体会诗中悲凉的意味。

②是的,没有作者、读者的一路同行,我们怎能在这漫漫长途上走到今天?

③“字字看来皆是情,十年同路见真心。”

④“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⑤今天,编者如果学着写诗的话,最想说的是:

⑥当年曹雪芹写完《红楼梦》后,曾在题诗中写下这样两句:

答:                                                

 

查看答案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注]。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去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曰:“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遂无以对。

入为三司户部副使。秦陇斜谷务造船材木,率课取于民;又七州出赋河桥竹索,恒数十万,拯皆奏罢之。契丹聚兵近塞,边郡稍警,命拯往河北调发军食。拯曰:“漳河沃壤,人不得耕,邢、洺、赵三州民田万五千顷,率用牧马,请悉以赋民。”从之。解州盐法率病民,拯往经度之,请一切通商贩。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中官势族筑园榭,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或持地券自言有伪增步数者,皆审验劾奏之。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注]:宋初设“京朝官员知县事”,管理一县的行政,也有兼管一县兵事的。因本非县令而管县,故称知某县事。

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始举进士,大理评事 除:任命,授职。

B.复有来告私杀牛者 寻:找,觅。

C.凡诉讼不得径庭下 造:到……去。

D.吏苛刻 恶:讨厌,不喜欢。

2.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父母皆老,辞不就 故河塞不通

B.何割牛舌而又告之 入三司户部副使

C.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 欲将夺之,必固

D.久,赴调,知天长县 第归,杀而鬻

3.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包拯立朝刚毅、谋国为民的一组是( )

①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②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

③又七州出赋河桥竹索,恒数十万,拯皆奏罢之

④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⑤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⑥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①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包拯侍亲至孝,为了父母,两度辞官不就;父母去世,包拯在墓旁草庐中办完丧事仍不忍离开,乡中父老多次劝慰他。

B.包拯在端州当知府时,让制砚者只制出够上贡的砚台数,自己清廉自守,一年到头也不带走一方砚台。

C.包拯不仅铁面办案,而且富于智慧机巧。当一权贵因建花园亭台侵占了惠民河后,包拯当时隐忍不说,逢京城涨大水时,才趁机拆除了那些建筑。

D.包拯不仅自身刚正清廉,而且对后人也有严格要求。他订下规矩:后代子孙作官的人中凡是有贪赃者,活着不能回家,死后不能葬入祖坟。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2)解州盐法率病民,拯往经度之,请一切通商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