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 “原生态”文化,是指根植于某个地域并且反映当地...

现代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

“原生态”文化,是指根植于某个地域并且反映当地历史人文特征、没有经过商业开发的文化形态,是文化的最初的、最原始的状态,其特征是天然美、自然美、原始美。文化艺术领域的“原生态”即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典型的代表如音乐、舞蹈等。原生态的音乐声调古朴原真、嗓音鲜润婉转、高亢雄浑,让人们犹如听到了天籁之音;原生态的舞蹈服饰绚丽斑斓、动作豪迈铿锵、舞步翩跹袅娜,将古朴轻松、厚重愉悦的乡野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示出原型化的乡土风貌。

任何一种艺术都有其自身独特的表现语言。苗寨的山歌闪烁如祖传的银冠,蒙族的乎麦宽广如无垠的草原;一曲十二木卡姆,一书 “山药蛋”,一嗓子信天游;那古朴原真的乡间俚语、原汁原味的山歌吆喝、节奏铿锵的翩跹舞步无不展现出各民族音乐舞蹈所独有的艺术语言。各民族独特的服饰文化,歌舞中独有的形体动作和节奏都构成了各民族原生态舞蹈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真实得让人获得反璞归真的快感。在歌唱领域中,要是没有正确把握各民族的语言,唱得再好,也不是地道的原生态民歌。用民族语言或地方方言来演唱,就是在强调原生态唱法语言上的特点,不然,就失去了原生态歌唱的意蕴。如在劳动中所产生的“劳动号子”,在田野山间所产生的“山歌”,其语言韵调都有明显特点。

原生态艺术同时也体现出不同的地域特点,地方色彩浓郁。如陕北的信天游,甘肃、青海、宁夏的花儿,蒙古的长调牧歌,侗族大歌,彝族的阿诗玛,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等。我国地域宽广、幅员辽阔,既有高山大川,又有丘陵平原;既有江南水乡,又有北方草原。许多地区交通阻塞,人迹罕见,这在客观上也为原生态艺术的保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许多少数民族的原生态歌舞、音乐我们还是第一次欣赏到,它们令人耳目一新。这些原生态民歌相比传统的美声、通俗等,唱法更加丰富,更加有味道,也更能获得观众的喜爱。如青歌赛上云南省代表队的原生态唱法选手纳西姐妹组合,以动情感人的《嫁女调》获得青歌赛第五名,很多观众都说,这个剧目唱得非常好,很有地方色彩,非常感人。

当前,民族文化正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冲击,许多文化现象正快速消失,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生存的土壤也正在发生变化。原生态艺术只能存在于适宜它发展的土壤里,一旦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失去原有的形态,也就失去了它本身存在的意义。虽然目前保护原生态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原生态的土壤依旧一寸一寸地被吞噬,如何更好地保护原生态文化,避免原生态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冲击下变质、在不断发扬中消失、最终沦为一种表演,这是值得我们深思和理性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原生态文化的美需要我们去呵护、去尊重,而不要去排斥!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原生态文化中的纯洁美!

1.下列有关“原生态”文化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原生态”文化是一种文化形态,它植根于某个地域,反映当地历史人文特征,且未经商业开发。

B.“原生态”文化具有天然美、自然美、原始美的特征,是文化的最初的、最原始的状态。

C.“原生态”文化的特质在原生态舞蹈上有充分的体现:服饰绚丽斑斓、动作豪迈铿锵、舞步翩跹袅娜。

D.“原生态”文化最典型的代表是音乐和舞蹈,它们是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各民族的原生态艺术都有其自身独特的表现语言。如苗寨的山歌、蒙族的乎麦等,无不展现出各民族音乐所独有的艺术语言。

B.在歌唱领域中,原生态唱法只要用民族语言或地方方言来演唱,就不会失去原生态歌唱的意蕴。

C.原生态艺术体现出不同的地域特点,地方色彩浓郁。而我国许多地区交通阻塞,人迹罕见,这在客观上为原生态艺术的保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D.原生态艺术只能存在于适宜它发展的上壤里,一旦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失去原有的形态,也许会像许多受到经济全球化冲击的文化现象一样快速消失。

3.文章前三段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原生态文化的?(3分)

 

1.D 2.B 3.天然美、自然美、原始美的特征;独特的表现语言;浓郁的地方色彩。 【解析】 1.原文说“文化艺术领域的‘原生态’即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典型的代表如音乐、舞蹈等。做本题时,要与原文认真对照,没有任何出入,才能认定为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古代“朔”指农历每月的初一,“望”指农历每月的十五,“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一句中“三五”就是望日。

B.旦、末,元杂剧角色。末分为正末、副末、外末等。旦分为正旦、副旦、老旦等。

C.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等。

D.“永和九年,岁在癸丑”这一句运用了年号和干支兼用纪年法。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一项是(       )

情趣是感受来的,起于自我的,可经历而不可描绘的;意象是观照得来的,起于外物的,有形象可描绘的。__________________ 。

A.情趣是基层的生活经验,意象则起于对基层经验的反省。情趣如自我容貌,意象则为对镜自照。

B.情趣是起于对基层经验的反省,意象则是基层的生活经验。情趣如自我容貌,意象则为对镜自照。

C.情趣是基层的生活经验,意象则起于对基层经验的反省。情趣如对镜自照,意象则为自我容貌。

D.情趣是起于对基层经验的反省,意象则是基层的生活经验。情趣如对镜自照,意象则为自我容貌。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的文言句式与例句都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之二虫又何知

A.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无乃尔是过与

B.文采不表于后世;是以见放

C.安能以身之察察;客有吹洞箫者

D.《齐谐》者,志怪者也;列坐其次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望江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注:①阑:阻隔;阻拦。 ②直饶:纵使。分付:交付。

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4分)

2.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吴奎,字长文,潍州北海人。性强记,于书无所不读。举《五经》,至大理丞,监京东排岸。庆历宿卫之变,奎上疏曰:“涉春以来,连阴不解。今卫士之变,起于肘腋,流传四方,惊骇群听。闻皇城司官六人,其五已受责,独杨怀敏尚留。人谓陛下私近幸而屈公法,且获贼之际,传令勿杀,而左右辄屠之。此必其党欲以灭口,不然,何以不奉诏?”遂乞召对面论,仁宗深器之。

入为右司谏,改起居舍人,同知谏院。每进言,惟劝帝禁束左右奸幸。奎劾开封府尹魏瓘,出瓘越州。彭思永论事,诏诘所从受。奎言:“御史法许风闻,若穷核主名,则后谁敢来告以事?是自涂其耳目也。”上为罢不问。

至和三年,大水,诏中外言得失。奎上疏曰:“陛下在位三十四年,而储嗣未立。陛下勿听奸人邪谋,以误大事。若仓卒之际,柄有所归,书之史册,为万世叹愤。臣不愿以圣明之资,当危亡之比。此事不宜优游,愿蚤裁定。”帝感其言,拜翰林学士,权开封府。

奎达于从政,应事敏捷,吏不敢欺。富人孙氏辜榷①财利,负其息者,至评取②物产及妇女。奎发孙宿恶,徙其兄弟于淮、闽,豪猾畏敛。居三月,治声赫然。治平中,丁父忧,居丧毁瘠,庐于墓侧,岁时洁严祭祀,不为浮屠事③。

神宗初立,奎适终制,以故职还朝。逾月,参知政事。时已召王安石,辞不至。奎曰:“臣尝与安石同领群牧,见其护短自用,所为迂阔。万一用之,必紊乱纲纪。”乃命知江宁。

御史中丞王陶,以论文德不押班事④诋韩琦,奎状其过。诏除陶翰林学士,奎执不可。陶又疏奎阿附。陶既出,奎亦以资政殿大学士知青州。司马光谏曰:“奎名望清重,今为陶绌奎,恐大臣皆不自安,各求引去。陛下新即位,于四方观听非宜。”帝乃召奎归中书。及琦罢相,竟出知青州。明年薨,年五十八。赠兵部尚书,谥曰文肃。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七十五》)

注:①辜榷,垄断。②评取:评,凭,仗势;取,拿走,抢走。③浮屠事,佛教礼仪。④文德不押班事:文德殿,皇帝主要政务活动场所;押班,百官朝会时领班,管理百官朝会位次。唐制,以监察御史二人任其事。宋制,由参知政事﹑宰相分日押班。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陛下私近幸而公法屈:使……屈服

B.诏中外得失言:议论

C.此事不宜优游悠游:犹豫

D.今为陶奎绌:通“黜”,揭发……短处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表现吴奎“忠君而谏”的一组是(  )

①陛下私近幸而屈公法         ②惟劝帝禁束左右奸幸

③岁时洁严祭祀,不为浮屠事   ④万一用之,必紊乱纲纪

⑤诏除陶翰林学士,奎执不可   ⑥恐大臣皆不自安,各求引去

A.①④⑥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②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奎博览群书,通过科考担任了大理寺丞,并在庆历年间御前侍卫兵变时,向仁宗皇帝上书解读了引起兵变的天气征兆,皇帝对此深信不疑,也非常器重他。

B.开封府尹被吴奎弹劾后就被外调到越州,皇帝也想知道有关举报信息的来源,却被吴奎拒绝了,理由就是如果查到报信人的名字恐怕再没有人敢提供举报信息了。

C.至和三年的时候,皇帝想了解朝廷内外的意见,此时吴奎提出不能因为皇太子未定之事而有损君主的圣明资质。

D.虽然经过司马光的劝谏,吴奎没有立刻被皇帝外调到青州,可最终还是因韩琦被免去相位而出任青州。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句3分)

(1)此必其党欲以灭口,不然,何以不奉诏。

(2)诏除陶翰林学士,奎执不可。

(3)及琦罢相,竟出知青州。

5.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3分)

   ,寄志 于言,求言遇于后世也。自两汉以来,富贵者千百,自今观之,声势光明,孰若马迁、相如、贾谊、刘向、扬雄之徒,斯人也岂求知于当世哉。 (选自杜牧《答庄充书》,有删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