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正能量是指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正能量是指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

每个人的心理都潜藏着巨大的正能量,一旦正确使用这种能量,就足够成就丰功伟业。相反,如果这种正面的心理能量没有得到正确的使用,就会产生巨大的负能量,足以让你一生一事无成。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疏导自己的负能量,找回自己的正能量。

拥有正能量的人,会对生活乐观,他们相信人生路上的坎坷也是一种风景,值得留念和珍惜。

拥有正能量的人,拥有人生的目标,能坚定自己的信念,知道自己的所需并为之不断努力。当心灵疲倦时,他们知道如何调整自己的内心,让心灵重获能量。

拥有正能量的人,拥有大智慧,他们分得清世界的黑白曲直,不会在人生的道路上跑偏也不会随波逐流。他们不会扭曲事物的本质,不会夸大事情的不利面。他们知道世界运作的原理,明白人人都有优点和弱点,也知道如何去克服人性的弱点和发挥人性的优点。

注意:①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示例一:美丽的女教师   可贵的正能量 车祸瞬间,她推开学生,而自己双腿被轧。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29岁的女教师张丽莉,为救学生身受重伤,至今躺在重症监护室没有苏醒。连日来,她的事迹在网络上引起强烈关注,张丽莉也被网友们称为“最美女教师”。 她,没有豪言壮语,但每天都在给世界发送温暖。她,没有怨天尤人,总是给社会传递正能量。 5月8日晚上,放学时间。学校门口一辆大客车突然启动,撞向前面的大客车,使这辆车向前面几个毫无知觉的学生冲去。电光火石之间,张丽莉老师冲上来推开学生,自己却被卷入车底……在那个生死时刻,张老师但凡有一丝迟疑,就来不及把学生推开,几个更加年轻的生命势必遭逢大难。然而她义无反顾地冲了上去,自己身负重伤,保得学生安然。 这是一种视学生生命至高的不假思索的正能量,是一种将爱学生融入自己血液、化为行动本能的可贵品质,是一种古已有之于今也没有失传的大爱之举,是一种足以感动中国、值得所有人学习的高尚情操。她的舍己救人,让我们想起四川南充那位为了保护学生而被10多名歹徒持刀砍伤的郑经伟老师,想起汶川地震中那位伸开双臂保得四名学生平安却牺牲了自己性命的谭千秋老师。危险来临时,他们都采取了对学生有利而置自己于险境的方式,完美地诠释了“师德”二字的千钧之重和崇高伟大。 张老师关键时刻的一推,并非破空而来的神迹,她日常就是一位敬业而慈爱的良师。几年前的一个冬天,她为了保护一个学生,被一辆滑得刹不住的自行车挂破了裤子。现在看来,那几乎就是前几天这场灾难的预演。从几年前开始,她每月资助一个家庭困难的学生一百元钱,寒暑假也不间断。一边关心学生成绩,一边关照学生生活,张老师为学生付出了智慧、金钱和心血,爱学生已经成了她的下意识。从张丽莉老师的几张生活照来看,她是一个容貌美丽、热爱生活的女孩。从张老师亲友、学生的叙述来看,她是一位心思细密、善于换位思考的女性。正是因为心中有爱,她在平常总是不声不响地焕发正能量,而到了生死瞬间则是拼却性命的庇护。 张老师目前还躺在病床上,生死未卜。她英勇而无私的行为,令人感佩,也促人深思。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负能量到处都是。我们一边抱怨人心不古,互信缺失,一边对周围加意防范,吝于付出。屡屡曝出的社会新闻似乎也在印证着人们的认识:昨天有个老人倒在地上没人敢扶,前天有人扶了倒地的人却被赖上,而大前天还有倒地的小女孩儿被碾压多次,过往车辆都不肯停,行经路人匆匆而过……在这种弥漫着焦虑和冷漠的空气中,似乎谁也不敢再轻易向别人展开笑脸,伸出双手,而且谁都能找出不再微笑和伸手的“正当”理由。抱怨成了常态,提防成了共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困难,简单的事情因为心理成本的增加而变得复杂。人们为这种自设的樊篱所苦,但又无力打破这种怪圈。 事实上,樊篱是可以清除的,怪圈是可以冲破的。张丽莉、谭千秋等老师的高尚行为,证明我们生活的时代中仍然有善的因子、爱的种子广布民间。他们没有豪言壮语,但每天都在给世界发送温暖。他们没有怨天尤人,总是给社会传递正能量。面对张老师的高尚行为,我们都应对惯常思维有所反省: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并未沉沦,把社会看得漆黑可能是因为观察的视角有误,如果你总是以悲观失落的心情面向世界,世界返还给你的可能就是更多的烦恼和忧虑。如果你总是以热情积极的态度走出家门,社会返还给你的可能就是不间断的进步和越来越美好的心情。 “最美女教师” 焕发正能量,她在生死瞬间给我们上了最生动的一课。我们祝福她能脱离生命危险,重新回到她的学生中。更希望她的美丽化作春风,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温暖 示例二:人生需要正能量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无论是时光,还是往事,或是容颜,都如昨日之日一般弃我而去,任我多么留恋,它们却毫无回头之意。而今日之日又有诸多烦忧纷纷扰扰,挥之不去。人生就是有这样的错觉:逝去的总是美好的,拥有的总是缺憾的,于是,在眺望昨日的背影时,眼里只有烦恼的身影来来回回。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别管往事有多美好,别问曾经有多辉煌,别说过去有多美貌,人生的岁月只会如东流水一样匆匆流逝,若想挽留,只能挽留住烦恼,别的什么也留不下。不要总在过去的回忆里缠绵,不要总让昨天的阴雨淋湿今天的行装。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昨天的辉煌,抵不过岁月的沧桑。面对诸多生活的风雨迷茫,人生需要正能量。 生活里去接收阳光豁达的正能量,自信岁月一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凡事都要往开出想,假若真的伤了一条腿,要庆幸自己还活着,不死就是幸福!生活中不是什么别人和灾祸打跨了你,能打垮你的只有你自己。 凡事都往开处想,无论经历怎样坎坷的生活,内心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始终用一颗温暖的心去面对人生。积极、乐观、豁达、从容、朴素、简单、宽容、善良……这些都是生命的正能量,我们来到人世间,只是去品尝一场场生活的酸甜苦辣咸,绝对不是去践行埋怨、仇恨、无知、贪恋、傲慢、冷漠等种种人生的负面情绪,这些可以说与那些正能量相对应的生命的负能量,它们能消耗我们的的精力,占据我们的快乐,侵蚀我们的生命。 别把痛苦的根源推给外界,人生所有的痛苦都来自自己接收的这些负能量。你生气,是因为自己不够大度;你郁闷,是因为自己不够豁达;你焦虑,是因为自己不够从容;你悲伤,是因为自己不够坚强;你惆怅,是因为自己不够阳光;你嫉妒,是因为自己不够优秀…… 人生在世一蜉蝣,转眼乌头换白头。一辈子很短,真的需要好好地疼自己,你的世界,有了自己心灵的那束阳光才真的明媚温暖。一辈子,很累,真的不需要去苛求自己,什么都要完美,你的生活,有你的足迹,有你的泪水,有你的笑声,你的世界就已经完美了。对生活多些感恩,多些知足,用那些正能量去驱散人生的迷雾和阴霾,用一颗阳光的心,还自己一片澄净的艳阳天。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从审题角度看,没有任何障碍。有定义,同学不用自己思考;有正能量的好处,同学不需要分析;甚至在一些论据(事例)的选择上,材料中都给出了明确的提示,同学不需要斟酌。那么究竟我们应该在那些方面下功夫呢?很显然,是组织。我们怎么组织自己的素材,怎么经营就决定自己的高度和深度。有些作文在审题上设障,会形成第一个分水岭,这道题没有。也就逼着我们从主题立意和谋篇布局上经营了。我们常写的文体识记叙文和议论文。下面分别从记叙文和议论文的角度谈谈立意和谋篇。 一、议论文 议论文写的出色出彩主要是结构上的问题。中学阶段,同学们在认知水平上的差异不是太大,对一个问题的认识不可能很肤浅,也不可能超乎寻常。关键是你说道理的时候,能不能好好说——说得有理,说得有据,说得有序。我们认为同学可以用以下三种结构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1、并列式 比如,观点是,正能量是一种态度,我们可以用并列式展开:①是指发挥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②是指发挥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③是指发挥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那么对应的必须那是什么?继续用并列式:焕发正能量的内涵十分丰富——就是要积极而不消极;自信而不恐惧;敢于面对而不逃避;善于建设而不破坏…… 怎样才能焕发正能量呢?继续展开为:①焕发正能量需要矢志不渝的意志;②焕发正能量需要坚忍不拔的毅力;③焕发正能量需要天时地利的帮助。 2、递进式 观点相同的情况下,这样展开: ①是什么— 就是要发挥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学习态度; ②为什么— 就是为了鼓励人们走好人生路做最好的自己;  ③怎么样— 焕发正能量需要矢志不渝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3、对照式 焕发正能量的人生——总是积极向上的;总是自信自强的;总是敢于面对现实的;总是敢于承担责任的…… 与此相反, 不能焕发正能量的人生——总是消极等待的;总是自暴自弃的;总是逃避现实的;总是敷衍塞责的…… 二、记叙文 记叙文以说故事来展现正能量的积极性,或者反映没有正能量造成的恶果和不良社会反应。记叙中注意细节描写的运用,因为细节描写可以展现一些细微的不同,而这些恰恰正是正能量带来的积极点;注意使用对比的手法,因为只有对比才能展示正能量的积极之处;注意将记叙和抒情、议论有机结合,没有抒情不足以表现你的态度和情感的倾向,没有议论则不足以阐释你的观点。 考点:本题考查写作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仿照下面的句式和辞格,另写一句话。(3分)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地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用四字短语分别概括成都茶文化的特点(不超过25字)。(5分)

成都是泡在茶缸里的城市。早在公元前59年,资中人王褒的《僮约》里就记载了在西蜀人家里烹茶的情景:“舍中有客,提壹行酤。烹茶尽具,已而盖藏。”成都的茶馆,民国时期就有400多家,时至今日,已发展到3000多家,从豪华时尚的高档茶楼到街边老树下的露天小茶馆一应俱全,消费少至两三元多到数百元,一年四季生意兴隆。茶倌掺茶有许多绝活,他们可以把装满开水、有一米长壶嘴的大铜壶玩得风车斗转,表演的花样有“蛟龙探海”“飞天仙女”“童子拜观音”……普通花茶和绿茶一般都是用盖碗茶具来喝。茶盖谓天,茶船谓地,茶杯喻人,茶水冲上,盖子一盖,意思就是天地人和,您说多有讲究。

 

查看答案

名句默写(10分)

1.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晚有儿息。________ 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李密《陈情表》)

2.柳丝长玉骢难系,            。(王实甫《西厢记 长亭送别》)

3.左丘失明,                  ,《兵法》修列。……亦欲以             ,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报任安书》)

4.新沐者必弹冠,            。(《楚辞 渔父》)

5.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            。(庄子《逍遥游》)

6.真的猛士,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5分)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 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②怆悢(liàng):悲伤。

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2分)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3分)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共18分)

何远字义方,东海郯人也。高祖①践阼,为后军鄱阳王(萧)恢录事参军。远与恢素善,在府尽其志力,知无不为,恢亦推心仗之,恩寄甚密。顷之,迁武昌太守。远本倜傥尚轻侠至是乃折节为吏杜绝交游馈遗秋毫无所受。武昌俗皆汲江水。盛夏,远患水温,每以钱买民井寒水,不取钱者,则摙②水还之。其它事率多如此。江左多水族,甚贱,远每食不过干鱼数片而已。然性刚严,吏民多以细事受鞭罚者。

后起为武康令。太守王彬巡属县,诸县盛供帐以待焉,至武康,远独设糗③水而已。高祖闻其能,擢为宣城太守。自县为近畿④大郡,近代未之有也。郡经寇抄,远尽心绥理,复著名迹。期年,迁树功将军、始兴内史。远在官,好开途巷,修葺墙屋,民居市里,城隍厩库,所过若营家焉。田秩俸钱,并无所取,岁暮,择民尤穷者,充其租调,以此为常。而性果断,民不敢非,畏而惜之。所至皆生为立祠,表言治状。顷之,出为信武将军,监吴郡。在吴颇有酒失,迁东阳太守。远在职,疾强富如仇雠,视贫细如子弟,特为豪右所畏惮。在东阳岁余,复为受罚者所谤,坐免归。

远耿介无私曲,居人间,绝请谒,不造诣。与贵贱书疏,抗礼如一。其所会遇,未尝以颜色下人,以此多为俗士所恶。其清公实为天下第一。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其轻财好义,周人之急,言不虚妄,盖天性也。每戏语人云:“卿能得我一妄语,则谢卿以一缣。”众共伺之,不能记也。(节选自《南史?何远传》,有删改)

【注】①高祖:梁武帝。②摙:担运。③糗:干粮。④近畿:京城附近地区。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它事多如此率:一般,大抵

B.士类益以此之多:赞赏

C.民不敢,畏而惜之非:非议

D.众共之,不能记也伺:伺候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近代未有也生物以息相吹也

B.吏民多细事受鞭罚者臣险衅,夙遭闵凶

C.择民尤穷顾视无可置

D.复受罚者所谤然此可智者道

3.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写馈遗秋毫无所受、每以钱买民井寒水、每食干鱼数片、田秩俸钱并无所取及妻子

饥寒如下贫者等,都表现了何远勤政廉洁的思想品质。

B.文中写何远因性格刚毅果断,为官公正,责罚严明,视富豪强霸之人为仇敌,所以他被受罚者诬告而免除官职。

C.对太守王彬何远仅提供干粮、饮水,表明何远不喜逢迎;而像经营家业一样整治辖境,并拿自己的俸禄为最贫困的百姓交税,说明其尽职爱民。

D.本文由点及面,既写何远耿直无私,尽心执政,关心百姓,淡泊荣辱,深受人民的爱戴,也妙用“士类益以此多之”一语推及其他士大夫之品行。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远 本 倜 傥 尚 轻 侠 至 是 乃 折 节 为 吏 杜 绝 交 游 馈 遗 秋 毫 无 所 受

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刺谬乎?(3分)

(2)其所会遇,未尝以颜色下人,以此多为俗士所恶。(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