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共5分) 1.携来百侣曾游。___...

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共5分)

1.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似春光。胜似春光。(毛泽东《采桑子 重阳》)

她飘过像梦一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戴望舒《雨巷》)

寻梦?撑一只长篙,_____________________,满载一船星辉。 (徐志摩《再别康桥》)

又前而为歌曰:“_____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

2.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___________________,走尽这雨巷。(戴望舒《雨巷》)

但我不能放歌,___________________;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徐志摩《再别康桥》)

复为慷慨羽声,___________________,发尽上指冠。《荆轲刺秦王》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___________________。《荆轲刺秦王》

 

略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用上下句的形式考式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每空一分,所以注意关键词不要写错:难写的字不多,只要注意①峥嵘  萧萧②竞。 考点: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⒄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逄孙、扬孙戍之,乃还。

1.下列句子划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夜(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而出

B.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筑土墙用的夹板)焉。

C.既东封郑,又欲(延伸,扩张)其西封(疆界)

D.晋(军队)函陵,秦军氾南

2.下列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是(   )

其无理于晋,且二于楚也。

②若舍郑为东道主

③越国以鄙远,君知难也。

④吴还也。

用亡郑以陪邻?

⑥若不阙秦,将取之?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⑤⑥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⑤⑥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⑤⑥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⑤⑥不同

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充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夜缒而出,(烛之武)见秦伯

B.若(秦国)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C.(晋国)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D.(晋国)既东封郑,(晋国)又欲肆其西封

4.烛之武从围郑对秦、晋的利害关系劝说秦穆公退兵,下列各句全都表明“阙秦以利晋”的一组是(    )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③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④邻之厚,君之薄也

⑤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⑥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⑦夫晋,何厌之有

⑧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A.①②④⑧

B.②③⑤⑦

C.③④⑧

D.④⑤⑥

5.翻译下列句子。(每句4分,共12分)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②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③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查看答案

阅读《望岳》诗,完成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    )

A.由近望到远望

B.由远望到近望

C.由俯视到仰视

D.由仰视到俯视

2.对“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两句诗对仗工整。

B.表达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C.作者睁大眼睛望着归巢的鸟儿隐入山中。

D.层云围绕在我的身旁,鸟儿从山中飞出。

3.最能体现诗人希望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

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C.当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共9分

网吧岂能一“关”了之?

据报道,在山西方山县县城圪洞,现在所有网吧已被全部取缔。被取缔的原因要追溯到一个网瘾少年写给县委书记的一封信。这封信直接推动并产生了全国绝无仅有的开通了网络却没有网吧的县城。

对此,作为一个现代人,真是大惑不解。难道网吧已是“罂粟”,娇艳迷人的花朵蕴藏的全是罪恶,必须彻底铲除?其实,网吧的出现,其积极意义是巨大的。就个人而言,使更多的人享受了现代科技的成果,能十分方便地查阅信息、沟通交流。就社会而言,促进了经济,繁荣了文化,推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当然,随之也伴随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问题,如未成年上网成瘾,废学丧志,以及传播淫秽色情信息等。这是事物的两面性的反映。客观、辩证地看,“网吧”的“益”远远大于“害”,岂能一“关”了之?

那么,山西方山为何要“因噎废食”地一棒子打死“网吧”呢?窃以为,内因是对“网吧”这一新生事物的认知有片面性,外因是随“网吧”伴生的现象较为复杂;主观是引导其健康发展的能力较弱,客观是受到的干扰较强。这样情形下对“网吧”挥一棒子,是“简而化之”的执政,没能体现责任。

笔者认为,对于网吧,“关”是下策,“管”才是上策。应严字当头,强化管理。

严把准入。网吧设立的低标准准入,往往给经营者违规经营带来“方便”,给监管带来不良“前制”,必须从一开始就严格把好准入关。特别要坚决禁止文化、公安、工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从事或者变相从事网吧经营活动。这些部门的人一旦参与其中,就有可能依工作之便、身份之优斗胆自行其是,给监督管理带来诸多阻力。

严格监管。就目前来看,我国关于“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的管理,职责是明确的,制度是完善的,要求是严格的。但为什么还是管不好呢?原因就是认识不够,执法不严。其实,从山西方山县城网吧能够全部关闭,并没有发生上访告状等后遗症的另一面来看,正是由于县委书记亲自挂帅督战,采取“不关网吧就换局长”的铁腕措施,“完全是按照《条例》的规定来执法的,完全是依法办事”。 “关”如此,“管”亦然。只要“一把手”重视,“局长”们履职,严格依法按规办事,“游戏规则”得到严格遵守,网吧必将处于良性的监管状态。

严肃惩处。这主要涉及到两类人群,即管理者和经营者。管理者的公正清廉,是法规严肃执行到位的先决条件。对管理者违法审批、从中牟利、失职渎职等行为,必须严肃查处,以正视听,使每位管理者时刻绷紧廉洁勤政的“弦”,进而严格执法,按规办事,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对经营者的违规经营行为,必须发现一起,及时查处一起,绝不能姑息迁就。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网吧经营活动的健康发展。

1.指出对划线词句理解正确的一项(  )

A.山西省方山县取缔所有网吧的原因就是一个网瘾少年给县委书记写了一封信。

B.作者说方山县“因噎废食”,意思是网吧滋生了许多网瘾少年,所以认为网吧是有害的。

C.作者这里说的“游戏规则”,指的是经营网吧必须严格遵守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

D.文章结尾部分说到的“这样”,指的就是严把准入、严格管理和严肃惩处。

2.这篇文章议论的中心句子是(  )

A.网吧的出现,其积极意义是巨大的。

B.当然,随之也伴随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问题。

C.客观、辩证地看,“网吧”的“益”远远大于“害”, 岂能一“关”了之?

D.笔者认为,对于网吧,“关”是上策,“管”是下策。

3.选出下列句子理解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  )

A.网吧的积极意义是只是使更多的人享受了现代科技的成果,能十分方便地查阅信息、沟通交流。

B.作者认为:网吧确实有它的负面作用,但是没有网吧就干净了,安全了?所以不赞成关网吧。

C.盲目关闭网吧,说明方山县的领导对网吧的作用缺乏认识,对网吧危害的原因也缺乏认识。

D.文章强调“应该让文化、公安、工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积极参与网吧工作或管理,以利益网吧的发展。”

 

查看答案

下面对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对比)

B.那个花白胡子走过来了。(借代)

C.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夸张)

D.他好像觉察到了什么。(比喻)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词称为长短句,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它称为“诗余”。词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B.《雨巷》的作者戴望舒,有“雨巷诗人”的称号,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徐志摩是“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代表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纪传体历史著作,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它与《公羊传》《谷梁传》一起称为“春秋三传”。

D.《荆轲刺秦王》选自国别体史书《战国策》,是汉代刘向编订的,共33篇,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