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孤独的守望 方爱华 (1)在穿越了一条条宽阔马路,躲过...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孤独的守望

方爱华

(1)在穿越了一条条宽阔马路,躲过来来往往的车辆以及川流不息的人群,准备走进那座高楼大厦的时候,却忽然被不知藏在什么地方的孤独感袭击。于是,我飞离城市,开始找寻那些遗失在远处的疼痛或者温柔,来到那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

(2)转过一道山梁,又穿过一道峡谷,眼前豁然开朗。那是一种惊诧!仿佛一下子掉进了一幅最浓艳的油画里。一朵秋阳,斜挂山腰,被染红的山风成了最随心的画家。一笔画山,山披灿烂,一笔描水,水放金光,一笔泼在山沟里,沟里成了五彩的天堂。

(3)拨开路边密密麻麻鲜嫩的细叶,下面,竟藏有一弯清溪。凝神敛息,闭目细听,一股山泉之清凉,潺潺之清音,朗朗之清虹,刹那间沁过心田,直达肺腑,身心更是说不出的爽朗。寻着水声一路走来,水却似多羞的少女般犹抱琵琶半遮面,一会被浓阴掩翠,一会儿环佩叮当,一会儿弯成一枚碧玉,一会儿又不知躲藏到哪里去了。细看那水宁静之极,无波无痕,柔润如美玉。那是谁家女儿悬挂于颈间的玉璞?押着唐韵,携着汉风,一点点的走近,走近,将心清凉成一片温润的水域。

(4)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外桃源”,是在尘世苦苦寻求而不得的心灵的栖息地。

(5)我在进入小村的那一瞬,突然变得很宁静。我用了很大的努力,才从这幅静默的油画中走出来,一路跋山涉水而来的疲倦和烦躁一扫而光。一处处低矮的农舍以最简单的装束站立在我面前,而它后面是五彩锦缎装扮起来的山坡,像一首天地之间的赞歌,我看见纯朴与艳丽和谐的统一。

(6)田园,多么美妙的字眼,它让许许多多流浪的心灵找到了家的温暖。袅娜的炊烟,鸡鸣狗叫,满山遍野的牛羊,子孙绕膝,我多么希望看到曾经在这里上演过的那些温暖和最原始的一幕幕生活图景啊。然而这里拥有的除了安静还是安静。看不见炊烟,听不见鸟语,也听不见动物的欢鸣,就连风都停驻在不知什么名字的山那边。

(7)物竞天择,时代犹如一列火车,轰鸣着滚滚向前。贫困终被繁华取代,宁静总被喧哗掩盖。那些没了主人的房屋,虚掩的房门,荒凉的院落,都似在诉说着一种久已淡去的生活。房前屋后的柿子树上,挂满红艳艳的小灯笼,就连地上也落了许多熟透的柿子。这些原本代表丰收的累累果实,在这里忽然受到冷落。

(8)一方石碾,丰碑一样默默地站在时光的怀抱里。深深的皱纹里记载着多少酸甜苦辣的过往?它在怀念那些五谷丰登的日子吧,还有那吱吱唱着的远去的歌谣。我看见空地上的水井里面装满了生活的百般滋味。

(9)所有的土地都荒芜着,那些被收割的玉米秸杆,怀抱成一堆坐在秋阳里,哀伤而无助。曾几何时啊,仿佛还看到它们挺拔着腰杆,向上生长着浓浓的丰收和喜悦。一些被开垦的梯田就那么闲散地敞着怀,留着斑驳的印记,像是刻满了主人点滴的心事。几垄白菜,几颗萝卜成了这些被弃置土地的最后守望者。

(10)我停下探访的脚步,对着一片宁静和绚丽沉默。

(11)我不知道繁华在身后隐退的时候,是不是一些东西也会随之消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庄就这样被遗弃在远离尘世的地方,在时光的隧道里独自演绎着一场兴衰与荣辱。美丽与孤独同在,寂寞与哀愁共存。

(12)在村庄的深处,终于见到了真正的主人。一位老人,就那么安然地倚在门口,身后巴掌大的小院里,两棵参天的老槐,像硕大的两把巨伞,卫士一样的护着庭院。树是老人出生时爷爷种下的。

(13)老人手捧山里红,热情地招待我们这些远方来的客人,她说家里没什么好吃的,只有这些山里的果子。问她为什么不和儿女一起走,老人只憨憨地一笑:“舍不得啊,几十年的家!”

(14)已是夕阳西下,那些山、那些树、那些落寞的房屋都开始变得暗淡起来。我最后一次回望山村的时候,老人正被金色笼罩,仿佛坐在一片灯影里。

(15)她在守望着一个人的山水,守望着一个她自己的家么?

(选自《散文百家》2010年第2期,有删改)

1.文章的题目为“孤独的守望”,从文中看包含哪些含义?(4分)

2.第3自然段中画线的文字描写了宁静的清溪,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6分)

3.文章从第6自然段起用较长篇幅写村庄的各种景象和自己的感受,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4分)

4.第7自然段说“贫困终被繁华取代,宁静总被喧哗掩盖”,结合全文探究这句话包含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感情。(6分)

 

1.①庄稼、蔬菜孤独地守望着被弃置的土地;②老人孤独地守望着被遗弃的村庄;③村庄的一切孤独地守望着过去的生活;④作者孤独地守望着美丽的精神家园。 2.①从视觉、听觉等不同角度描写;(2分) ②运用比拟(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想象丰富;(2分) ③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气势和感染力。 3.①写出了眼前村庄的荒凉与冷落;②与小村曾经的温暖与喜庆丰收形成强烈的对比;③充分表达出作者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希望人们对美丽村庄行将消失给予高度关注;④为下文村庄真正主人的出现作有力铺垫。 4.①作者肯定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希望山里人能够摆脱贫困,希望山村的发展能够融入现代文明;②对美丽山村被遗弃成为空村的荒凉景象十分痛惜;③对逃离喧嚣城市却因乡村衰落而陷入更大孤独感到迷惘。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是考查理解分析文章标题的能力。理解分析指的是理解标题含义并分析标题与文中的观点态度的关系;概括归纳指的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以便探究标题的语境引伸义和其在结构上的作用;鉴赏评价能力指的是标题在语言、方法技巧上的表现。近几年有关标题的高考题常常围绕这几个能力点出题,考查得很细致,也很全面。解答“设这个标题的原因”这类题可分四步走。 第一步,明确标题表面义。标题有时就是一个名词概念或者一个形象的短语,理解其表层含义是深入挖掘其中心义的前提。标题的表面义就是标题中每个词语含义的组合。 第二步,分析文章结构。考虑文章的谋篇布局的匠心所在。标题常常与文章的选材安排有关,有的就是文章的行文思路——线索。 第三步,概括文章内容。找出每一段的中心内容,归纳概括文章的写作内容,因为标题常常就是文章内容的浓缩。 第四步,挖掘标题的中心义。设这个标题的原因,一定与文章的中心有关,因为文章的标题是不会游离于文章中心之外的。理解标题的中心义,要善于透过表象,找到文章结论性质或议论抒情的语句,发掘出人物和事件所蕴含的哲理美,当然,有的标题本身就有点题的作用。 考点:本题是考查理解分析文章标题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2.夫列子御风而行,                 ,旬有五日而后反。(庄子《逍遥游》)

3.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庄子《逍遥游》)

4.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庄子《逍遥游》)

5. 若夫乘天地之正,                         。(庄子《逍遥游》)

6.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7.                  ,以手抚膺坐长叹。 (李白《蜀道难》)

8.________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南海旅次

曹 松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1.从前两联看,诗人的归思为什么“不易裁”?  (3分)

2.颈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何作用?(4分)

3.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赏析尾联的妙处。(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敷,字景胤,吴郡人,吴兴太守邵子也。生而母没。年数岁,问母所在,家人告以死生之分,敷虽童蒙,便有思慕之色。年十许岁,求母遗物,而散施已尽,唯得一画扇,乃缄录之,每至感思,辄开笥流涕。见从母,常悲感哽咽。

高祖见而爱之,以为世子中军参军,数见接引。永初初,迁秘书郎。尝在省直,中书令傅亮闻其好学,故过之;敷卧不即起,亮怪而去。

时义恭就太祖求一学义沙门,比沙门求见发遣,会敷赴假还江陵,太祖谓沙门曰:“张敷应西,当令相载:”及敷辞,上谓曰:“抚军须一意怀道人,卿可载之,道中可得言晤。”敷不奉旨,曰:“臣性不耐杂。”上甚不说。

迁正员郎。中书舍人狄当、周赳并管要务,以敷同省名家,欲诣之。赳曰:“彼若不相容,便不如不往。讵可轻往邪?”当曰:“吾等并已员外郎矣,何忧不得共坐。”敷先设二床,去壁三四尺,二客就席,既而呼左右曰:“移我远客。”赳等失色而去。其自摽遇如此。善持音仪,尽详缓之致。与人别,执手曰:“念相闻。”余响久之不绝。张氏后进至今慕之,其源流起自敷也。

迁黄门侍郎,始兴王浚后军长史,司徒左长史。未拜,父在吴兴亡,自发都至吴兴成服,凡十余日,始进水浆。葬毕,不进盐菜,遂毁瘠成疾。世父茂度每止譬之,辄更感恸,绝而复续。茂度曰:“我冀譬汝有益,但更甚耳。”自是不复往。未期而卒,时年四十一。

琅邪颜延之书吊茂度曰:“贤弟子少履贞规,长怀理要,清风素气,得之天然。言面以来,便申忘年之好,比虽艰隔成阻而情问无睽。薄莫之人,冀其方见慰说,岂谓中年,奄为长往,闻问悼心,有兼恒痛。足下门教敦至,兼实家宝,一旦丧失,何可为怀。”其见重如此。世祖即位,诏曰:“司徒故左长史张敷,贞心简立,幼树风规。居哀毁灭,孝道淳至,宜在追甄,于以报美。可追赠侍中。”于是改其所居称为孝张里。

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乃录之缄:封存

B.敷赴假还江陵会:正赶上

C.以敷同省名家,欲之诣:拜访,到……去

D.琅邪颜延之书茂度曰吊:凭吊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张敷“孝道淳至”的一组是( )(3分)

①年数岁,问母所在

②每至感思,辄开笥流涕

③见从母,常悲感哽咽

④敷不奉旨,曰:“臣性不耐杂。”

⑤葬毕,不进盐菜,遂毁瘠成疾

⑥长怀理要,清风素气,得之天然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敷从小就懂得孝道,虽然生下来就没有见到过母亲,但却非常想念她,所以当他得到母亲的遗物后就收藏起来,每当思念时就拿出来观看。

B.张敷也是一个依自己性情做事的人,当皇帝让他带一个僧人去西行时,他以难以忍受闲杂人为由,拒绝了皇上的要求,使得皇上很不高兴。

C.张敷虽不慕权贵,但对于同官阶的狄当、周赳拜访自己时,却能以礼相待;只是在接待的最后自己有事先离开了。

D.父亲死后,张敷悲伤万分,当伯父劝他时,他悲伤得就更加厉害了。由于他优良的品行,使得琅邪的颜延之和他结成了忘年交。

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中书令傅亮闻其好学,故过之;敷卧不即起,亮怪而去。(4分)

(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3分)

(3)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3分)

 

查看答案

2011年是鲁迅诞辰130周年。下面是鲁迅的好友孙伏园为先生撰写的一幅挽联,请根据句意间的逻辑关系排定恰当的的语序,并用简明的语言点评其表达特色。(5分)

①痛毁灭         ②一生呐喊          ③十月噩耗      ④叹而已

⑤热风奔流      ⑥刈野草            ⑦万众彷徨      ⑧踏莽原

上联:           下联:           

特点:                                                                      

                                                                             

 

查看答案

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在横线上写出四个关键词。(4分) 

  据新华社杭州2月22日电(记者余靖静)珍稀古籍文澜阁《四库全书》影印本今天在杭州文澜阁开印,已被预订掉三四十套。

  据悉,影印本文澜阁《四库全书》由杭州出版社与浙江图书馆合作整理出版,投入经费约2800万元,其中民资占80%以上。杭州出版社总编辑徐海荣表示,影印本文澜阁《四库全书》将于2007年3月“出炉”,首印500套,每套约1700册,定价42万元。

  此次文澜阁《四库全书》重印受到浙江商人及海外华商的青睐。一位在开印现场的华商说:“我起码要带10套去欧洲,让欧洲不仅知道中国文化,也亲眼看看我们的‘国宝’。”

  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