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北接陆上丝绸之路、南连海上丝绸之...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北接陆上丝绸之路、南连海上丝绸之路、将于2014年申遗的“中国大运河”,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以及浙东运河组成。

  B.韩国大邱世界田径锦标赛意外迭出。博尔特因抢跑比赛资格被取消,而罗伯斯则在比赛中因干扰刘翔被剥夺到手的金牌。

  C.今年大西洋飓风季的首个飓风“艾琳”(Irene)在美国东部时间27日早7时在北卡罗来纳州登陆,已导致10人死亡,至少超过二百万人撤离家园。

  D.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代表团带来的歌剧《伊戈尔王》将成为中国国家大剧院歌剧院的揭幕剧目,同时还将带来三部经典芭蕾舞剧,连续上演十一天。

 

A 【解析】试题分析:B.语序不当,后两分句应为“博尔特因抢跑被取消比赛资格,而罗伯斯则因在比赛中干扰刘翔被剥夺到手的金牌”;C.语意重复,“至少”“超过”应删去一个;D.项主谓不搭配,“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代表团带来的歌剧《伊戈尔王》”不能作“带来三部经典芭蕾舞剧”的主语。 考点:本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组中划线字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果/胸      噬/牙齿           堵/闭目

B.复/邪      梁山/淡明志      匙/北门锁

C.积/聚      稀泥/衷共济      责/屈聱牙

D.牲/牧      独戏/勾心斗      肥/心宽体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误区,一般是指长期形成的不恰当的认识或做法。生活中。人们常常会在不知不觉中步入误区,如求学误区、就业误区、保健误区、消费误区……

你对生活中的某种误区有着怎样的认识或体验?你认为应如何走出这种误区呢?

请以“走出     误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在横线上填写相关的词语;

(2)写成议论文或记叙文;

(3)不得套作、抄袭;

(4)不少于7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问题。(共18分)

季羡林先生在他的《学海浮槎》中记录了他中学生活的这样一段细节:在学习方面,我现在开始买英文书读。……买英文书,只有一个地方,就是日本东京的丸善书店。……每次接到丸善书店的回信,我就像过年一般地欢喜。我立即约上一个比较要好的同学,午饭后,立刻出发,沿着胶济铁路,步行走向颇远的商埠,到邮政总局去取书,当然不会忘记带上两三元大洋。走在铁路上的时候如果适逢有火车开过,我们就把一枚铜元放在铁轨上,火车一过,拿来一看,已经轧成了扁的,这个铜元当然就作废了,这完全是损人而不利人的恶作剧。要知道,当时我们才十五六岁,正是顽皮的时候,不足深责的。

少年的天真、活泼、顽皮,在这里表现得充分无遗,假若季羡林能以这种心态度过他的青春岁月,呈现在我们今天面前的,将会是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形象。

可惜,那只是短暂的返璞归真。须知,这是在济南城,不是在老家官庄,这是寄身于叔父的家,不是依偎在自己父母的膝下,环境变了,季羡林的个性也随之发生改变。怎么变?朝哪一方向变?季羡林晚年总结,他说:从我小时候的作风看,我本是一个外向的人,然而,后来怎么就转成了内向呢?这个问题,过去从未细想,现在回顾在济南那段生活,忽然有所感触,也就顺便给它一个解答。我认为,“三字经”中有两句话:“性相近,习相远”,可以作为参考,古人说得对,“习”是能改造“性”的。我六岁离开父母,童心的发展在无形中受到了阻碍。试想,我能躺在一个父母之外的人的怀抱中,撒娇打滚吗?不,不能,这是难以想像的。叔父当然对我好,但他“望子成龙”,要求十分严格。课余除了抓学习,还是抓学习,偶尔有一点示爱,比如给我从乡下带回几只小兔,也让人感到距离,那种只能身感,不能言传的距离。说到婶母,我不能说她虐待我,那样说不真实;但在日常生活中,小小的歧视,在她可能是不经意,在我却是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叔父有个女儿,我叫作秋妹的,她和我的待遇明显不一样。比如说,做衣服,有时就给她做,不给我做。偏心自己的亲生女儿,这是人之常情,不足为怪。实事求是地说,拿一个母亲的标准去要求一个叔婶,本来就是不现实的。话又说回来,要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有大人的开通,这是不可能的。一件两件,我也许不放在心上,三件四件五件,经得多了,难免潜移默化,影响到自己的价值取向以至性情。

季羡林的终生遗憾,是在母亲去世之前,整整八年,他没有回家看望一次。八年啊,八年!这期间,他读完初中,上高中,停学一年,再读,娶妻,生女,高中毕业,上大学,寒暑假回济南……如此漫长的过程,如此曲折精彩的变化,竟然没有抽出一些日子,回家看看。季羡林事后捶胸顿足,懊悔不迭,可以说,他一辈子浸泡在悔恨里。

终生遗憾,应该还有婚姻。且慢,季羡林在《寸草心》中,不是对妻子评价很高吗?请看他文章开头的叙述:“我因为是季家的独根独苗,身上负有传宗接代的重大任务,所以十八岁就结了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不在话下。德华长我四岁。对我们家来说,她真正做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辈子勤勤恳恳,有时候还要含辛茹苦。上有公婆,下有稚子,丈夫十几年不在家;公公又极难侍候,家里又穷,经济朝不保夕。在这些年,她究竟受了多少苦,她只是偶尔对我流露一点,我实在说不清楚。”注意,这里说的是妻子的为人,那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也正因为这一点,季羡林对她十分敬重。敬重是一回事,疏离隔膜又是一回事。不信,再请看下列事实:季羡林1929年结婚,次年离家上清华,1934年毕业,回济南教书,1935年赴德,一去就是11个春秋。1946年回国,进北大,按说,他应该把家属接来同住的,那时一没有户口障碍,二没有经济之虞,但是———他没有!直到1962年,德华才迁来北京。算算看,从结婚到再度聚首,夫妻分居竟长达31年!

季先生一生有如此诸多遗憾,人生不完满。

人生有憾,至少是不完满。朱光潜先生说:“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机会,有想像的田地。”季先生是大明白人,对一切早已参透,所以他有一篇随笔,题目就叫“不完满才是人生”。

1.季羡林的人生遗憾有哪些?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6分)

答:                                                                     

                                                                     

2.简要分析文章第二段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4分)

答:                                                                     

                                                                         

3.文章最后引用朱光潜先生的话和季老先生的一篇随笔的题目结尾有何作用?朱光潜先生的话和季老的“不完满才是人生”你是如何理解的?请联系实际简要探究一下。(8分)

答: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空缺的部分。(每空1分,共8分 )

1.悟以往之不谏,               

2.木欣欣以向荣,               

3.              ,秋水共长天一色。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形影相吊。

5.老当益壮,                ?            ,不坠青云之志。

6.但以刘日薄西山,            ,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每小题3分;共6分)

浣溪沙

王安石

百亩中庭半是苔,门前白道水萦回。爱闲能有几人来?

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为谁零落为谁开?

注:王安石政治上受挫后归隐钟山,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十年,该词作于此期间。

1.请结合词的上片具体分析作者归隐后的境况。(3分)

答:                                                                  

                                                                  

                                                                  

2.“山桃溪杏两三栽,为谁零落为谁开?”与姜夔的“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扬州慢》)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赏析。(3分)

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