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当前文学创作中奇怪的逆反 南帆 文学越来越简单的一个...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当前文学创作中奇怪的逆反

南帆 

文学越来越简单的一个重要迹象是,一些作家如此热衷于将复杂的世界塞入喜剧结构,似乎周星驰的鬼脸足以打发生活之中的所有难题。历史的武侠化与武侠的情爱化,许多作家操持这种有效的“减法”对付庞杂的历史。对于20世纪80年代的启蒙主义文学来说,历史之诡异与复杂的人性曾经是一个扰人的重大主题。然而,20年后,作家宁可用点穴、多角恋爱或者嬉皮笑脸解决问题,这个转折可以令人喟叹再三。

我企图指出的是,文学之中的价值判断、观念、意识、情绪——总之,文学之中的内心生活越来越简单了。没有矛盾,没有含混和犹豫,没有快感和厌恶混杂的模糊地带,也没有激烈之后的恐惧、后悔或者怜悯。商场里的窃贼令人痛恨,然而,当窃贼被捆在柱子上遭受众人的痛殴时,会不会有心肠一软的时刻?遗憾的是,这一切不再进入文学。所有的人物内心都是一条笔直的单行道,他们旋风般地扑向情节和主题的终点,兴高采烈地凯旋于大结局。这就是我们与经典作家的距离了。

对于众多遭受欺凌的底层小人物,鲁迅的内心交织了多种情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无论是《祝福》、《孔乙己》还是《阿Q正传》,悲天悯人的情怀更像是这些小说成为杰作的理由。我们记得,文学始终保持了一个同情弱者的传统。同情,关怀,尊重,甚至在某些时刻的景仰——这就是文学的复杂。无论如何,文学必须对内心生活的空间及其复杂多变做出充分的估计。各种带有“主义”的大概念管辖不了一个人抽什么牌的香烟,大衣上的纽扣是什么颜色;越来越普及的科学知识管辖不了一个人的步态以及喜欢京剧还是昆剧;威严的法律也管辖不了一个人失恋的时候是大声哭泣还是拼命吃冰淇淋。总之,无数的生活细节闪烁出奇特的面目,这个庞大的生活区域交付给纤细而又敏感的内心。文学负责记录内心,记录这里的潜流、回旋、聚散以及种种不明不白的波动和碎屑。某些时候,这一切可能在历史之中汇成一个醒目的潮汐;另一些时候,复杂的内心生活仅仅是历史边缘的回流,甚至仅仅是历史不得不偿付的代价。但是,这个区域顽固地存在,这个区域的意义只能由文学显示。

至少在今天,《鹿鼎记》恐怕比《红楼梦》更受欢迎。展颜一笑难道不比以泪洗面或者看破红尘有利身心健康吗?文学又有什么必要那么复杂呢?文学何必多事地揭开所谓的内心生活,增添各种杂音呢?文学的答复是,内心生活始终是历史的组成部分。没有进入人们内心的历史又有多少意义呢?无视复杂的价值观念、意识、情绪,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或者法学家得不到历史的完整答案,每秒运算1000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亦无能为力。如果文学放弃责任,如果文学杜撰的悲欢离合仅仅是一些玩笑般的游戏,那么,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将会留下一个无法填补的缺口。

1.经典作家在文学中所表现的复杂的内心生活有哪些表现?(6分)

2.文中划线句子有什么含义?(6分)

3.作者为什么要批判“当前文学创作中奇怪的逆反”?

 

1.(1)、表现内心的矛盾、含混和犹豫。(2)表现多种混杂的情绪,如快感与厌恶交织在一起、激烈之后的恐惧、后悔或者怜悯。(3)人物的内心发展是曲折的、多向的,逐渐地表现情节和主题。(4)作家对小人物怀有复杂的情感,包括同情、关怀、尊重、景仰等。(5)充分地表现出内心的生活空间及其复杂多变。(每点1分,答全再加1分。) 2.(1)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文学负责记录的内心生活,可以在生活中真实流露,充分表露,表现得十分明显;成为当时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 (2)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人真实的、复杂的内心生活不能完全成为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影响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影响对生活的感受,这种认识有时甚至是错误的,这种感受是独特的。 (3)文学有责任来表现各种人的真实、复杂的内心生活,这是文学的特殊功能及意义所在。 3.(1)、当前许多作家热衷于将复杂的世界塞入喜剧结构,以此来对付历史之诡异与复杂的人性。(2分)(2)、经典作家的作品都表现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性。(2分)(3)内心生活始终是历史的组成部分,无视复杂的价值观念、意识、情绪,历史就没有意义。(2分)(4)、如果文学放弃表现人物内心复杂性这个责任,那么,人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将会留下一个无法填补的缺口。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答题的核心是第二节的结尾句“这就是我们与经典作家的距离了”,而前面整节文字都列举了非经典作家作品中的特点,没有xx,没有xx。那么在解答时,只要将这些内容反面生成就行了。 考点:考查学生筛选和分析重点信息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走出沙漠

沈宏

⑴他们四人的眼睛都闪着凶光,并且又死死盯住那把挂在我胸前的水壶。而我的手始终紧紧攫住水壶带子,生怕一放松就会被他们夺去。

⑵在这死一般沉寂的沙漠上,我们对峙着。这样的对峙,今天中午已经发生过了。

⑶望着他们焦黄的面庞与干裂的嘴唇,我也曾产生过一种绝望,真想把水壶给他们,然后就……可我不能这样做!

⑷半个月前,我们跟随肇教授沿着丝绸之路进行风俗民情考察。可是在七天前,谁也不知道怎么会迷了路,继而又走进了眼前这片杳无人烟的沙漠。干燥炎热的沙漠消耗了我们每个人的体力。食物已经没有了。最可怕的是干渴。谁都知道,在沙漠上没有水,就等于死亡。迷路前,我们每人都有一壶水;迷路后,为了节省水,肇教授把大家的水壶集中起来,统一分配。可昨天夜里,肇教授死了,临死前,他把挂在脖子上的最后一个水壶给我说:“你们走出沙漠全靠它了,不到万不得已时,千万……千万别动它。坚持着,一定要走出沙漠。”

⑸这会儿他们仍死死盯着我胸前的水壶。

⑹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出这片沙漠,而这水壶是我们的支柱。所以,不到紧要关头,我是绝不会取下这水壶的,可万一他们要动手呢?看到他们绝望的神色,我心里很害怕,我强作镇静地问道:“你们……”

⑺“少罗嗦!”满脸络腮胡子的孟海不耐烦地打断我,“快把水壶给我们。”说着一步一步向我逼近。他身后的三个人也跟了上来。

⑻完了!水壶一旦让他们夺去,我会……我不敢想像那即将发生的一幕。突然,我跪了下来,“求求你们不要这样!你们想想教授临死前的话吧。”

⑼他们停住了,一个个垂下脑袋。

⑽我继续说:“目前我们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出沙漠,而眼下我们就剩下这壶水了。所以不到紧要关头还是别动它,现在离黄昏还有两个多小时,乘大家体力还行,快走吧。相信我,到了黄昏,我一定把水分给大家。”

⑾大伙又慢慢朝前艰难地行走。这一天总算又过去了,可黄昏很快会来临。过了黄昏还有深夜,还有明天,到时……唉,听天由命吧。

⑿茫茫无际的沙漠简直就像如来佛的手掌,任你怎么走也走不出,当我们又爬上一个沙丘时,已是傍晚了。

⒀走在前面的孟海停了下来,又慢慢地转过身。

⒁天边的夕阳渐渐地铺展开来,殷红殷红的,如流淌的血。那景色是何等壮观!夕阳下的我与孟海他们再一次对峙着,就像要展开一场生死的决斗。我想此时已无路可走,还是把水壶给他们。一种真正的绝望从心头闪过,就在我要摘下水壶时,只听队员郁平叫道:“你们快听,好像有声音!”

⒂大伙赶紧趴下,凝神静听,从而判断出声音是从左边的一个沙丘后传来的,颇似流水声。我马上跃起:“那边可能有绿洲,快跑!”

⒃果然,左边那高高的沙丘下出现一个绿洲。大家发疯似地涌向湖边……

⒄夕阳西沉,湖对岸那一片绿色的树林生机勃勃,湖边开满了种种芬芳的野花。孟海他们躺在花从中,脸上浮现出满足的微笑。也许这时他们已忘掉了还挂在我胸前的那个水壶。可我心里却非常难受,我把他们叫起来:“现在我要告诉你们一件事。为什么我一再不让你们喝这壶水呢?其实里面根本没有水,只是一壶沙。”我把胸前的水壶摘下来,拧开盖。霎时,那黄澄澄的细沙流了出来。

⒅大伙都惊住了。

⒆我看了他们一眼,沉重地说:“从昨天上午开始,我们已经没有水了。可教授没把真相告诉我们。他怕我们绝望,所以在胸前挂了一个水壶,让我们以为还有水。为了不让我们看出是空的,他偷偷地灌上一壶沙。事后,教授知道自己不行了,因为他已好几天不进水了,他把自己的一份水都给了我们。教授把事情告诉我并又嘱咐,千万别让大家知道这水壶的真相。它将支撑着我们走出沙漠。万一我不行了,你就接替下去……”

⒇我再也说不下去了。孟海他们已泣不成声。当大家回头望着身后那片死一般沉寂的长路时,才明白是怎样走出了沙漠……

1.“水壶”在小说的情节结构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2.有人说,“肇教授”虽然在小说中自始至终没有正面出场,但他却是真正的主人公,你认为这么说的理由是什么?(4分)

3.本文成功地运用了设置悬念这一表达技巧,试作简要概述,并说说这样写的妙处。(4分)

4.你从这篇小说中获得了哪些人生感悟?请分条概述。(6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靡有朝矣。(《诗经·卫风·氓》)

2.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3.                           ,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

4.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

5.位卑则足羞 ,                 。    (韩愈《师说》)

6.为山九仞,                。(《尚书》)

7.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8.              ,凝绝不通声暂歇。(白居易《琵琶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茶陵道中 萧立之 山深迷落日,一径窅无涯。 老屋茅生菌,饥年竹有花。 西来无道路,南去亦尘沙。 独立苍茫外,吾生何处家。 【注】①南宋灭亡后,诗人归隐江西老家,这首诗就写于归家途中。②竹,六十年一花,花后则枯,以为荒年之兆。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首联“迷”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3分) 2.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3分)

3.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母小传

钟惺(明)

   张母某孺人者,海虞张太学商甫祖母也,为少参某公女,生而温惠,自其在室时,已具丈夫之识。少参宦游四方,于吏事物情。有所内不得于心,而外不能决之友者,偶以试孺人。孺人臆对,口画其初终当否,辄不爽。少参为之心开,胸中无留物,恨其不男子也。无何,少参与其配相继没。故事,卒官者,其家人憧憧一室中,往来惟箧笥、管籥是问。孺人以一女儿,擗踊之余,视其周身周衣事,诚信无悔。自此至于归,皆寄兄息嫂中矣。

既适淳斋公,值簪绂累叶。后子姓家众稍习于奓。孺人入门,思有以易之。谓“古仕宦家,工于善后者,使其家意愿、耆欲与凡人齐,乃为可久。今其志巳汰,习而成性,不可争也。请以身先之!”乃去故饰,椎布而前,数见不鲜。家人见新妇贵家女简易如是,奓者惭服,改心从焉。事翁妪,备思媚之谊。处先后宛若间,任必取重,受必取轻。门内门外,鱼菽祭养。淳斋公不知,以此得一意于学。既析箸,得专家政,勤约如故。操一切会计出入,目之所过,捷于楮籍;心之所识,精干握算。臧获受成事而巳,无能有所上下为奸利,然亦不纯用擿发。曰:“用其力,不尽其情。”

教其子,即商甫之父也,威慈相御,而行学有声实,凡七试不第,以毁陨。孺人见晚暮哀乐情事,卒卒不免忧生之感,从事净业。盖其喜为焚修,好施予。自其天性,至此弥笃。然骤失壮子,以孙为命,外讧内怵,终亦不能愿息,暇则灯钵归依而巳。性沉静,然一启口,足为家诫。尝语诸孙妇:“吾处先后宛若间,三十年如一日者,无他,惟是交见其常情,而不入溢言。处世之道不出此。”其语不烦而确,率此类。

今年七十,神明不衰。它无所须,惟不能忘情于立言者。曰:“匪以为名,庶几言之有文,使后世子孙识其大者。聿修克念,以保世而巳。”斯其意可念也,传而畀藏其家。

钟子曰:予读李令伯事悲之,为其为祖母也。令伯乞身于君,而张子乞言于友。志略同耳。然令伯祖母九十矣。更二十年,张子濯鳞奋翼,于以代其父为尊养者,岂有既乎?张子者,商甫也,名国彝,今为吴中佳士云。

(选自《钟惺散文选集》,有删节)

注释:聿修克念,聿读yu,助词,无意义。

     臧获受成事而巳,臧获,奴婢之意。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少参为之心开,胸中无留物,其不男子也。       恨:   遗憾

   B.自此至于归,皆寄兄嫂中矣。                    息 :  暂住

   C.今其志巳汰,习而成性,不可也。               争:   争辩

   D.斯其意可念也,而畀藏其家。                   传:  写传记

2.下列句子中,全都能体现张母富于识见的一组是(3分)

①少参为之心开,胸中无留物,恨其不男子也。

②乃去故饰,椎布而前,数见不鲜。

③事翁妪,备思媚之谊。

④惟是交见其常情,而不入溢言。

⑤匪以为名,庶几言之有文,使后世子孙识其大者。

⑥孺人见晚暮哀乐情事,卒卒不免忧生之感,从事净业。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①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国彝的祖母生来就温柔贤惠,在她订婚未嫁在家时就已经懂得了侍奉丈夫之道理。

   B.嫁到张家以后,正值张家经历了好几代的显贵。张家的子孙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奢侈的生活。祖母到他家后,思考来改变眼前的这种状况。

   C.祖母在处理同妯娌之间的关系时,承担家务劳动一定选重的,享受时一定选轻的。

   D.二十年后,张商甫奋起大有作为,对于以己代父奉养长辈的人来说,他的前程哪里会有止境呢?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孺人臆对,口画其初终当否,辄不爽。(3分)

(2)     臧获受成事而巳,无能有所上下为奸利,然亦不纯用擿发。 (3分)

(3)     教其子,威慈相御,而行学有声实,凡七试不第,以毁陨。(4分)

 

查看答案

请仔细观察下边这幅图,然后按要求答题。

6ec8aac122bd4f6e

1.请用自己的话说明图画的内容 (不超过40字) 。(2分)

2.用一句话揭示图画的寓意(不超过20字)。(3分)

(1)                                                              

(2)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