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在“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两句中,“击”和“翔”具有怎样的表意效果?请结合语句的含义进行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阕“看万山红遍”以下各句,下阕“恰同学少年”以下各句,是铺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赋、比、兴”手法中的“赋”。此处使用“赋”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这首词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三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洋溢着作者乐观主义的革命激情。

B.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C.诗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

D.一个“恰”字,统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1.“击”生动形象地刻画了雄鹰在天空翱翔的样子,给人以力量感;“翔”准确细腻地表现了鱼在水中自由自在生活的情趣,给人以美的享受。 2.诗人使用铺陈排比的手法,先抒发了对美好秋景的赞美之情,后回忆了“同学少年”的激情岁月。这样写,使诗句连贯直下,非常有气势,为抒情、议论准备了充足的背景气氛。 3.A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诗眼”的分析,所谓诗眼,即一首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这个字一般是动词。这里虽然是词句,在这两句中“击”和“翔”也起着诗眼的作用。 考点:本题考查对诗词中重点字词的理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将下列各句排序成语段,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诗词也是交际手段。

②一,不失身份;二,大家都可以参与;三,带有一些竞技性,有助于活跃气氛。

③能够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的,就是诗词。

④文人士大夫们搞社交活动,聊什么呢?

⑤最好的话题要符合以下的标准:

A.④①⑤②③      

B.⑤②③④①

C.①④⑤②③

D.④⑤②①③

 

查看答案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诗人表现在诗中的情,往往都经过了一个外化、物化、客观化的过程,也就是采用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方式,将感情形象而又充分地表现出来。

B.具体的作品是鉴赏的对象,而评论和研究的对象既可以是具体的作品,也可以是作家,还可以是更大范围的文学现象、文学思潮、文学运动等。

C.诗词奉行节约原则,追求用最少的词,包含最大的美感容量,中国古典诗词尤其如此。而现代诗歌在这个方面似乎没有如此严格。

D.过去,学习诗文的人大半都精选精读一些模范作品,用的是“集中全力打歼灭战”的办法,把数量不多的好诗文熟读成诵,然后再借鉴、模仿。

 

查看答案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和生活故事。

B.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归鸟,指点江山,心情澎湃。

C.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青年小伙子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D.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女作家兼诗人赫塔·米勒的作品多以二战为背景,反映的是峥嵘岁月中罗马尼亚裔德国人的生活。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江/嵌 色/点 飞/

B.沉/合 寥/号 嵘/

C.盛/视 挥/钥 僧/

D.船/详 劲/追 止/

 

查看答案

下面的材料,反映了一种社会现象,请概述这一社会现象,并对此现象进行简要评论。

有人说,现在知道“周迅”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鲁迅”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关之琳”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卞之琳”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梅艳芳”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梅兰芳”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景岗山”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井冈山”的人越来越少了。

概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