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两首元曲,完成练习。 [中吕]卖花声·怀古二首 张可久 (其一)阿房舞...

阅读下面这两首元曲,完成练习。

[中吕]卖花声·怀古二首      

张可久

(其一)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①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

(其二)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②。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注】 ①金谷名园:西晋富豪石崇在洛阳建金谷园以行乐。

②将军空老玉门关:指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

1.请简述以上两首元曲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 。(6分)

2.你认为这两首元曲哪一首的结句更好?请简述理由。(5分)

 

1.同:怀古伤今  异:(其一)主要慨叹昔盛今衰。(其二)主要抒发对苦难百姓的同情。 2.答案示例一:(其一)好,以景结情,抒情含蓄,意蕴悠长。 答案示例二:(其二)好,直接抒情,感情激烈饱满、爱憎分明。 【解析】 1.试题分析: 由“阿房”“金谷园”“隋堤古柳”“乌江岸”“赤壁山”“玉门关”这些古迹可知是怀古诗,怀古诗均怀古伤今。其一“野花开暮春时候”,曾经的繁盛的阿房宫、金谷园如今已野花开遍,可见是昔盛今衰的对比。其二“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直接点题,表达对百姓苦难的同情。 考点:本题是对学生“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能力层级为D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举进士第一。欧阳修读其赋,谓曰:“君辞气似沂公①,未可量也。”签书昭庆军判官,秩满②,当试馆③职,辞曰:“起家为官,本代耕尔,愿以守选余日,读所未见书。”宰相善其志,以通判明州。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编修中书条例。自太常丞当转博士,超改右正言;明日,直舍人院;又明日,判流内铨④:皆神宗特命,举朝荣之。

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及肄射,将先破的。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归报,神宗善之,以将知审官西院,判尚书兵部。

进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为同进所忌。会治大学虞蕃讼,释诸生无罪者,蔡确、舒亶因陷之,逮其父子入御史府,逾月得解,黜知蕲州。

明年,以龙图阁待制起知郓州。上元⑤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召为兵部侍郎。

绍圣初,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⑥诸臣,奏发司马光墓。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哲宗纳之。

崇宁元年,抚定鄯、廓州。边臣欲举师渡河,朝议难之。将独谓:“兵机不可失,愿从之。”未几,捷书至。将以复河、湟,功转特进。

御史中丞朱谔取将旧谢章表,析文句以为谤,遂以资政殿大学士知河南府。言者不已,降资政殿学士,知颍昌府。政和初,卒,年七十五。谥曰文定。(选自《宋史·许将列传》)

①沂公:王曾,仁宗景祐间右相。②秩满:官吏任期届满。③试馆:古代科举考试时应试人居住的场所。④流内铨:官职。专管考试选人、判决案例等事。⑤上元:即元宵节。⑥元祐:宋哲宗元祐元年,司马光为相,废王安石新法。后章惇、蔡京为宰相,称司马光等人为“元祐奸党”。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皆神宗特命,举朝之荣:荣耀           B.及肄射,将先破的:箭靶中心

C.吏为盗者系狱籍:逮捕                D.边臣欲师渡河,朝议难之举:全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许将为官才能的一组是(3分)

①君辞气似沂公,未可量也    ②悉纵遣之    ③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

④将虽弗禁,其俗自息    ⑤发人之墓,非盛德事    ⑥遂以资政殿大学士知河南府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许将是北宋的状元,他写的赋深得欧阳修的赏识,认为许将赋的辞气可以和王曾相媲美 。

B.许将在郓州任职时反对让为盗者皆尽入狱,并将他们全部释放。此后百姓无人犯法,就连那些喜欢聚众谤言朝政的士人,也不再非议朝政。

C.契丹大举进犯代州,并派遣使者要求宋朝割让代州。而当年应该出使辽国的官员由于惧怕不敢前往,于是许将主动请缨,毅然出使辽国并圆满完成任务。

D.御史中丞朱谔用许将过去章表中一些语句据此诬陷许将诽谤朝政。徽宗将许将贬为河南知府,朱谔又进谗言,许将又被免除资政殿大学士,任颖昌知府。

4.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5分)

(2) 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丑是一种文化现象,被文化所规定。文化世界以多种方式呈现,其中之一是感性形象。美学就是从感性形象方面去把握文化的。美学对感性形象的把握有两套方式,第一套分为:正常、美、丑。第二套由第一套发展而来,分为美感、悲感、喜感。从文化的角度看丑,主要与第一套分类相关。美是高于正常的理想形象,丑是低于正常的畸形形象。一旦确立了正常的标准,美与丑随之产生出来。俯仰历史,具体的正常、美、丑不断地被建构起来,又不断地被解构消逝。虽然具体的正常、美、丑不断变化且形式多样,但在不同之中又有共同的规定。

那么,丑的共同点是什么呢?英国美学家夏夫兹伯里说:“无形式的质料自身即是丑。”即在客观上,一个感性形象如果没有按文化规定的正常形式呈现,就是丑。德国美学家鲍姆加登说:“感性认识的不完善就是丑。”即从主体说,当面对一个从文化的正常标准来说不完善的感性形象时,就产生丑感。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说:“丑是不成功的表现。”即当人制作文化物品或艺术作品时,没有实现自己想要实现的意图,这物品和作品就是丑。

在现实生活中,丑使人不快和让人生憾,而美学之为美感之学,是要让任何对象都成为审美对象从而让人感到快乐。不同的审美对象给人的快乐是不同的,但能带来快乐却是共同的。丑在被美学变为审美对象时,就成了滑稽。从美学上谈丑,就进入了美学的第二套系统:美感、悲感、喜感。由丑而产生的滑稽之人、物、事,总令人开怀而笑,由滑稽而来的审美快乐,在美学上被称为“喜”。而滑稽的艺术作品,被称为喜剧型艺术。

 滑稽让令人不快的丑转变成为令人快乐的喜感之笑,其要义在于,由丑的消极性畸形转变为具有喜之特点的“不伦不类的组合”而产生文化的积极意义。“伦”与“类”都是正常,而“不伦”是低于正常之伦序,“不类”是低于正常之类型。文化在历史中建构起正常尺度时,同时就产生了正常的正方向榜样即理想性的美和负方向的低于正常的丑。这些低于正常之丑,作为正常的偏离和畸形,在艺术中得到夸张性的体现。夸张的功能,是用典型化的方式让整个文化意识到丑的标准,而丑的建构又是为了突出文化的正常和作为正常理想的美;面对被夸张了的滑稽之丑,使本来略为低于正常的人,在比较中有了宽慰感且认同于文化的正常和理想。

滑稽总是表现为不伦不类的组合,因此,不伦不类的组合导致人们用其美学规律去创造喜剧型艺术以教化社会,通过笑声意识到自己低于正常,从而趋向正常。滑稽是无害的,这无害本身就显示了主体的自信与强大,只有把对象看成低于主体,人才会笑——在笑中,内蕴了文化正常的规范力量,人解脱了社会的压力,增强了自己在压力下的信心。

1.关于“丑”,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丑和正常、美一样,是一种文化现象,同样为文化所规定。

B.从文化的角度看丑,主要就是按照第一套标准把握丑这个具体可感的形象。

C.美学意义上的丑是具体可感的形象,正常、美也是具体可感的形象。

D.美的形象是理想的,高于正常形象;而丑的形象是畸形的,比正常形象要低。

2.对“丑的共同点”的理解,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A.丑的共同点就是一个感性形象从文化的正常标准来看是不完善的。

B.丑的共同点就是从客观上、从主体上、从文化角度观之,都是不正常的。

C.丑的共同点就是一个客观事物没有按照文化规定的正常形式呈现。

D.丑的共同点就是不成功,人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A.文化世界可以感性形象的方式呈现,人们把握住了感性形象就把握住了美和丑。

B.喜剧型艺术的教育作用是,观众通过笑声和行为,使自己趋向正常。

C.从美学的角度来说,不论美还是丑都能成为审美的对象,都能让人感到快乐。

D.滑稽的艺术作品之所以令人快乐,是因为作品的意义低于正常,呈现畸形。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圣经》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宗教经典,也是一部伟大的充满智慧的文化经典,其中有许多名言可以作为我们人生的座右铭。比如,耶稣对他的门徒说:“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圣经?新约》第8页)

请全面理解耶稣对他的门徒说的话,然后选择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不习乎?”(《论语》)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3.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4.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______________,旌旗蔽空,________________,横槊赋诗,________________,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变做:纵使。

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5分)

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