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 淇上送赵仙舟 王 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

淇上送赵仙舟

王 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解缆君已遥,望君空伫立。

1.请用几个短语概括这首诗中诗人所经历的情感阶段。诗人在表达感情时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选择其中一种,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6分)

2.本诗最后一句在《唐文粹》中是“望君犹伫立”,你认为是“犹”字好,还是“空”字更好?为什么?(5分)

 

1.相逢时的欢愉,离别时的愁苦,分别后的惆怅。借景抒情,借荒城、寒天、山、暮日、长河等凄清景象,传达了诗人的感伤之情;直抒胸臆,颔联直接点出“伤离”“愁”的情感;细节描写,以伫立河边的细节,表现诗人内心的怅惘以及对友人的不舍。 2.“犹”字好。孤舟远逝,诗人仍然伫立原地,目送远去的朋友。“犹”字侧重表现伫立时间之长,以及诗人主观上的不愿离去,写出不舍的深情。     或:“空”字好。“空”字表明朋友的孤舟在视野中已经消失,诗人空对无际的天空。“空”字侧重表现出诗人失神落魄的神情,更强烈传达出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惆怅、失落之情。(观点明确1分,理由分析合理3分) 【解析】 1.试题分析:抓住律诗的首联: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这一联统领全诗。因之,就可抓住这联中的关键词来概括出诗人的情感阶段。诗人在这首诗中,首联和颔联直接点出了作者的情感,三联写景,景中带情,尾联写了诗人伫立河边,由此可见诗人在这首诗中所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于仲文,字次武,髫龀就学,耽阅不倦。及长,倜傥有大志,气调英拔。起家为赵王属,寻迁安固太守。

高祖为丞相,尉迥作乱,遣将檀让收河南之地。复使人诱致仲文,仲文拒之。迥怒其不同己,遣仪同宇文威攻之。仲文迎击,大破威众,斩首五百余级。以功授开府。迥又遣其将宇文胄渡石济,宇文威、邹绍自白马,二道俱进,复攻仲文。仲文自度不能支,弃妻子,将六十余骑,开城西门,溃围而遁。为贼所追,且战且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迥于是屠其三子一女。高祖见之,引入卧内,为之下泣。进位大将军,领河南道行军总管。给以鼓吹,驰传诣洛阳发兵,以讨檀让。仲文军次蓼堤,去梁郡七里,让拥众数万,仲文以羸师挑战。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于是遣精兵左右翼击之,大败让军。檀让以余众屯城武,别将高士儒以万人屯永昌。仲文诈移书州县曰:“大将军至,可多积粟。”让谓仲文未能卒至,方槌牛享士。仲文知其怠,选精骑袭之,一日便至,遂拔城武。迥将席毗罗,众十万,屯于沛县,将攻徐州。其妻子在金乡。仲文遣人诈为毗罗使者,谓金乡城主徐善净曰:“檀让明日午时到金乡,将宣蜀公令,赏赐将士。”金乡人谓为信然,皆喜。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进。善净望见仲文军且至,以为檀让,乃出迎谒。仲文执之,遂取金乡。毗罗恃众来薄官军,仲文背城结阵,去军数里,设伏于麻田中。两阵才合,伏兵发,俱曳柴鼓噪,尘埃张天。毗罗军大溃,仲文乘之,贼皆投洙水而死,为之不流。获檀让,槛送京师,河南悉平。毗罗匿荥阳人家,执斩之,传首阙下。勒石纪功,树于泗上。

史臣曰:仲文博涉书记,以英略自诩,尉迥之乱,遂立功名。

(《隋书·于仲文传》)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髫龀就学,阅不倦耽:沉迷

B.仲文军蓼堤,去梁郡七里次:驻扎

C.毗罗恃众来官军薄:轻视

D.让谓仲文未能至卒:突然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于仲文“英略”的一组是

①复使人诱致仲文,仲文拒之。 ②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

③让拥众数万,仲文以羸师挑战。④仲文诈移书州县曰:“大将军至,可多积粟。”

⑤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进.⑥仲文乘之,贼皆投洙水而死,为之不流。

A.①⑤⑥           B.②④⑥           C.①②③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仲文年轻时就胸怀大志,气度超凡。尉迥发动叛乱,并派人联合于仲文,但于仲文不为所动,予以拒绝。尉迥对此极为愤怒,派遣宇文威攻打。

B.于仲文受到贼兵两路合击,被迫率领六十多个骑兵突围而逃,而贼兵穷追不舍,十七八个骑兵为阻击贼兵而战死,最终只有于仲文一人死里逃生,到达京师。

C.《孙子?计》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于仲文可谓深谙其道,在城武一役中,他在贼兵将士一片松散之时,挑选精锐,火速出击,一举攻占了城武。

D.在平定尉迥之乱中,于仲文运筹帷幄,历经数战,最终生擒檀让,斩杀席毗罗。有鉴于此,朝廷为他刻石纪功,石碑立在泗水之滨。从此,于仲文功成名就。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5分)

(2)毗罗军大溃,仲文乘之,贼皆投洙水而死,为之不流。(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9分,每小题3分)

马背民族文化

日本人对马背民族可谓情有独钟,先有徐福带三千童男童女去日本的传说,后有江上波夫的《骑马民族国家》。江上波夫认为:日本民族是由亚洲大陆草原民族入侵日本,征服土著倭人而形成的。两种观点其实质是一样的,那就是强调了马背民族所具有的强悍、凶猛和勇敢。

秦王吞并六国统一海内,其势如日中天,便梦想他的帝国千秋万代永不衰竭。他寻求长生不老药,既希望自身生命永存不朽,也希望他的帝国永存不朽。秦本身是由西北荒原的羯部落兴起的,得夷狄之力而勇冠群雄。可以推想,徐福带去的三千秦地男女意味着什么。从另一种意义上讲,徐福确实是找长生不老药去了,他没有骗秦始皇:皇帝的帝国一定要灭亡,那就把他的威风带到海外去吧。秦亡了,它的赫赫军威一半埋在地下,陪伴他们伟大的皇帝,另一半被徐福带到异国。中原地界不再有一丝一毫秦王的气息。

秦王和他的帝国是为史家所忌讳的,是暴戾的象征,一旦提及,总是虎狼相称,好像与文质彬彬的中华无缘。中原人一直把胡人称为狼种,胡人国王也就是狼主。胡人也认为自己是野狼所生,他们崇拜狼的凶猛与强悍。万里荒漠,狼是生命的象征,是一种力和阳刚之美。猛士荆轲的匕首太短了,他虽有天下第一剑的美名,可他的天下仅限于黄河下游一带;过了潼关,连杀人不眨眼的秦舞阳都吓得尿裤子,你可以推想六国的军队,在秦国虎狼之师前是如何颤栗如何发抖的。白起王翦的长剑轻轻一挥,就斩首八万、二十万。在中原人眼里这未免过于残酷,对西戎之地的胡人来说,这却是一种生命的奇观,六国之师怎能不败呢?

秦王朝所信奉的法家之术成了历朝皇帝驾驭臣民的帝王术,皇帝们是不信儒家那套的。外儒家,内法家,用二元文化,其结果便是宫廷政治的残酷和全民文化的虚伪。王朝真正的勇猛和强悍则后继无人。

日本人的幸运就在于:他们得到了秦朝最健康最有生机的部分,遣唐使来中国时大唐正处兴盛时期,绝无腐败的气息,更无污染的可能。当中国腐朽不堪的时候,他们已经毛丰羽满,开始以倭寇入侵,继而西化改革,始终处于主动求新的状态。按江上波夫的高见,日本民族不但融合秦人唐人的文化,也融入了亚洲大陆草原民族的精悍之血,其强悍刚烈就可想而知了。他们对儒学的吸收也很高明:只学王阳明的王学,不学朱熹那一套。朱熹二程这些宋朝哲学家,其学说的精髓是把狼变成绵羊,正好喂蒙古人的马队。王阳明的学说关键在“格其心之物”,在个人意志、心学方面便很容易与武士的道行融为一体。他所在的明王朝依然崇尚朱熹那一套,明与宋如出一辙,一样的繁荣又一样的糜烂。  

马背民族所鄙视的软弱胆小懒惰,在中原文化传统中往往是一种深孚众望的美德。人们走向成功不是因为勇猛和才干,往往是因为平庸。一位拙劣的骑手,是不喜欢让他的坐骑成为骏马的;一个积弱的民族,一个血气不足的民族,你不能光指望它长个子。

1.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日本民间流传的关于徐福的传说,显示出日本民族主动地寻找自己与中国文化的渊源关系。

B.江上波夫的观点,实质是强调中国古代马背民族的强悍、凶猛和勇敢之气,与当前所谓的“中国威胁论”相呼应。

C.秦王朝的勇猛和强悍后继无人,是因为统治者利用儒学作为精神统治的工具,磨灭了中原人身上的凶悍勇猛之气。

D.文章结尾“长个子”这句话虽然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刚强、勇敢的民族精神的热切期望,但读后让人生出一些淡淡的忧虑,不免悲观失落。

2.下列各项对文意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从早先民间徐福的传说到当代学者的论著,日本人对勇猛精神的推崇是一脉相承的。

B.秦后的宋、明等朝衰弱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皇帝们不信奉儒家,独尊帝王术。

C.秦王朝吞并六国,统一海内,勇猛和强悍是其兴盛强大的重要原因。

D.日本民族在学习、接受外部文化时是善于“拿来”的,他们善于选择精华,为己所用。

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的分析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通过剖析日本和中国民族文化上的渊源关系,揭示了民族兴衰的原因。在作者看来,强悍凶猛和勇敢之气对一个民族的兴衰至关重要,日本具有这种民族气质,中国人正好没有这种气质。

B.作者有对马背民族文化的由衷赞美,也有对中原文化传统的深刻批判,有着很强的反思色彩。通过古今中外的纵向比较揭示主题,思路开阔。

C.作者认为,日本民族兴起的关键在于对秦人唐人文化特别是儒学的合理吸收,而中国在历史上的衰落,最主要的原因是统治者不信儒学而实行外儒学内法家的二元化文化政策。

D.同为儒学,明代王阳明与宋朝朱熹二程的学说可以说分别是“狼性”和“羊性”的,前者强调意志、心性,后者则带来驯顺、软弱。

 

查看答案

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问征夫以前路,晨光之熹微恨:厌恶,憎恨

B.老当益壮,移白首之心宁:宁可,宁愿

C.而彭祖乃今以久闻特:特别

D.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勉,奋勉

 

查看答案

将以下6个句子组成一个语段,接在以下横线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仔细的凝望着苦苦思念了半生的岳阳楼。                              

①我的眼光紧紧盯住了岳阳楼,瞧着这上下三层的琉璃瓦,整整齐齐地翘起尖尖的檐角

②而这小巧玲珑的岳阳楼又使我生发出异常兴奋的情怀

③这让我一见倾心的洞庭湖,已经浩瀚晶莹得使我无限神往

④像是都张开了熠熠放光的翅膀,想要飞往蓝天和白云里去

⑤在中间还竖着一株用玻璃球串起的立柱,使这金光璀璨的盔甲显得威武而又俊秀

⑥覆盖在顶层的这座屋檐构成了盔甲的模样

A.③②①④⑥⑤      B.①③②④⑤⑥      C.①④③②⑥⑤      D.③①④⑥⑤②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日本防卫大臣北泽俊美在内阁会议后的记者会上指出,海上自卫队的P3C反潜机除每天在东海进行一次监视飞行外,电子侦察机EP3也加强监视 。

B.江西唱凯发生特大洪灾后,抗洪抢险指挥部要求参加抗洪抢险的武警部队和民兵预备役部队,明日之内必须把处于危险地带的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

C.长虹LED系列电视采用侧入式LED背光源,具有超薄、色域广、寿命长、画质稳定、节能省电、环保健康等在彩电新技术开发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D.蒋介石的形象在《亮剑》《人间正道是沧桑》《潜伏》等电视连续剧中有了重大突破,经历了从脸谱单一到性格复杂、从丑化到如实还原的变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