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底层文学”由来已久,其源头甚至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的《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底层文学”由来已久,其源头甚至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的《诗经》。在现代文学史中,无论是五四新文学还是左翼文学,关注的对象依然是“底层”大众。进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学界又有不少农村题材以及描写城市中低层群体的作品,如刘醒龙的《凤凰琴》,方方的《风景》,余华的《活着》等。他们虽不强调“底层”,但对于在中国社会急剧变化中受到损害的阶层有着相当深入的表现。新世纪“底层文学”创作继承了新文化运动以来特别是左翼文学的理论遗产,延续着90年代中期后出现的“现实主义冲击波”的余浪,发展了现实主义的文学精神,饱含着一种强烈的当代情绪诉求。

其实,“底层文学”一词在新世纪被提出,是一种现实性生存焦虑的表达,是中国文学发展到今天的一个必然性产物,同时也是中国90年代以来错综复杂的社会变化催生出的结果。但需要强调的是,不少“底层文学”已经开始与单纯的生存困境脱钩,讲述的是特定阶层、个人的命运,表达了对国家发展的思考。“底层文学”以自己的方式对社会现实进行思考,用自己的力量安抚现实中躁动不安的灵魂。简言之,就是以文学的方式参与当前的社会变革,并对社会问题做出的回应。在今天文学市场化甚至娱乐化的背景下,“底层文学”能够敏锐捕捉到社会阶层和群众情绪的新变化,能够以严肃的姿态承担起社会责任并融入人文关怀,既是一种“不平则鸣”,同时也是“时代的和弦”。

“底层文学”拒绝了“新写实主义”的“零度情感”,摈弃了“没事偷着乐”的犬儒主义,而是包含着深切的人文关怀。然而,只有同情是不够的。作家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情景虽然力求用文学的方式交出一份当下历史的记录,但遗憾的是目前“底层叙事”仍无法穿透迷蒙的表象,具有时空超越性的作品相对匮乏。一是讲述“传奇性”的故事,以满足人们的窥视欲望和猎奇心理。二是简单立足于道德批判,以二元对立的叙述模式构建文本。三是沉迷于“苦难展览”,走向单一化和极端化的“苦难书写”,甚至演变为“欲望叙述”、“暴力叙述”,变成了比酷比惨的“苦情戏”。如何让叙事逻辑更加符合生活的真实,在表现“底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观照到他们的精神世界,使“底层”人物不再被扭曲成窥视的对象而得以血肉丰满真实可感,在同质化的苦难中挖掘出被遮蔽的底层生活的丰富性,从而告别肤浅和表面,抵达能够穿越历史的文学的“深度”,这是“底层文学”应该继续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作为一种创作还在继续进行中的文学类型,目前对“底层文学”的评价只能是一种带有历史前瞻性的考量和把握,我们期待“底层文学”的创作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但这需要及时的总结和反思,更需要实践的累积与时间的沉淀。

(选自史竞男《“底层文学”:乡土叙事新景观》)

1.下列对“底层文学”的有关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底层文学”一词在新世纪被提出来,但是,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的《诗经》。

B.在现代文学史中,“底层文学”具有现实主义的特点,关注的对象仍是“底层”大众。

C.“底层文学”的被提出表达了一种现实性生存焦虑,是中国文学发展至今的必然产物。

D.“底层文学”已与生存困境脱钩,讲述特定阶层、个人的命运,表达对国家发展的思考。

2.下列不属于“底层文学”继续探索和努力方向的一项是

A.要努力让“底层文学”在叙事逻辑上更加符合生活的真实。

B.不仅要表现“底层”的物质生活,也要观照他们的精神世界。

C.“底层文学”应告别肤浅和表面,抵达穿越历史的文学的深度

D.对“底层文学”的评价一定要从历史前瞻性角度去考量和把握。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刘醒龙、方方、余华等人写出了描写农村和城市中低层群体的作品,他们被称为“底层文学”的先驱。

B.“底层文学”敏锐捕捉到社会阶层和群众情绪的新变化,承担起社会责任并融入人文关怀,这也是文学对社会变革作出的反应。

C.目前“底层文学”存在着注重故事的传奇性、简单立足于道德批评、沉迷于“苦难展览”的弊端,因而冲淡了其文学的“深度”。

D.我们需要及时的总结和反思,更需要实践的累积与时间的沉淀,才能使“底层文学”的创作更加繁荣,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

 

1.D 2.D 3.A 【解析】 1. 试题分析:原文为:“不少“底层文学”已经开始与单纯的生存困境脱钩,讲述的是特定阶层、个人的命运,表达了对国家发展的思考。”设置的错项范围与原文有本质差异。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中特定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苹果公司的徽标是一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这个图案引发了人们各种各样的联想。

有人说,要想知道苹果的滋味,就要咬一口尝尝。

有人说,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事物。

有人说,残缺也是一种美。

有人说,原本平凡无奇的苹果图案,有了“咬掉一口”的创意,就格外引人注意了。

有人说,咬第一口只是个开始。

……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叶子的离开不是风的召唤,而是树的舍弃。

 

查看答案

根据语境,在下面一段话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语句。(5分)

小明匆匆走进教室,习惯性地用卫生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随手将纸团扔在地上。同学小东看见后说:“__________________”小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________________”并立即将纸团拾起来,放进了教室外面的垃圾箱。

第一句:

第二句: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鹏之徙于南冥者,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2.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江上别柳中庸①

李端

秦人江上见,握手便沾衣。近日相知少,往年亲故稀。

远游何处去,旧业几时归。更向巴陵宿,堪闻雁北飞。

注释:①柳中庸:河东(战国时属秦地)人,李端诗友。此诗为李端送别他时所作。

1.颔联和颈联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说明。(5分)

2.“握手便沾衣”一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