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8分) 1.她是有 , , ,在雨中...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8分)

1.她是有                           ,在雨中哀怨。(戴望舒《雨巷》)

2.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徐志摩《再别康桥》)

4.又前而为歌曰:“                    !”复为慷慨羽声。(《战国策》)

 

1.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惆怅 2.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3.软泥上的青荇     在康河的柔波里 4.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几个易错字“漫”“荇”“萧”“不复还”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请结合诗歌作简要分析。(4分)

2.这首诗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含意?(4分)

 

查看答案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9分)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于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乃自刎而死。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节)

注:①赤泉侯:汉骑将杨喜,后封赤泉侯。   ②舣船;使船靠岸。

1.下列句子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王军垓下壁:营垒。

B.田父曰绐:欺骗

C.此天下亡我,非战之也罪:过错。

D.纵江东父兄怜而我王:让……称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此天亡我     臣壮也

B.所当破,所击服    今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C.天之亡我,我何渡?  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

D.不忍杀之,赐公。   具告事。

3.关于文中划波浪线处的句子,断句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B.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C.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D.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4.翻译下列句子(12分)

(1).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答:                                                              

(2). 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答:                                                                 

(3).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答:  

   

查看答案

(9分,每小题3分)

中国诗歌自身的调节功能

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随着汉语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二二节奏的四言诗是诗歌的早期形式,随着《诗经》时代的结束而趋于僵化。此后的四言诗,如曹操《短歌行》那样的佳作实在不多。中国诗歌主要的形式是二三节奏的五言和四三节奏的七言。四言诗一句分成均等的两半,节奏呆板。五七言前后相差一个音节,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活泼。所以五七言取代了四言而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为什么七言没有继续加长,发展为九言呢?我想这是因为一句诗七个音节已经达到读起来不至于呼吸急促的最大限度,加长到九言读起来呼吸急促。这样的诗行不容易建立起来。

在音节变化的同时,格律也在逐渐严密化。中国诗歌是从自由体(古诗)走向格律体(近体诗),但格律体确立之后自由体仍不衰退,而是和格律体并存着,各有其特长。就一个诗人来说固然有的擅长自由体,有的擅长格律体,但两方面的训练都是具备的。在自由体与格律体之间始终没有分成派别。它们互相补充各擅其能,共同促使中国诗歌的繁荣发展。

从深层考察,诗歌的发展乃是性情与声色两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从重性情到重声色,是中国诗歌史的第一个转变,这个转变发生在晋宋之际,具体地说是在陶谢之间。这恰好也正是近体诗的各种技巧被自觉加以运用的时候。明代的陆时雍说:“诗至于宋,古之终而律之始也。体制一变,便觉声色俱开。谢灵运鬼斧默运,其梓庆之鑢乎。”具体地说,这个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从重写意转到重摹象,从启示性的语言转向写实性的语言。“文心雕龙”说:“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指出了转变后的状况。从陶到谢的转变,反映了两代诗风的嬗递。正如沈德潜所说:“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转关也。”(《说诗日卒语》)重声色的阶段从南朝的宋延续到初唐,一方面丰富了表现技巧,另一方面也建立起严密的格律,到盛唐,性情与声色完美地统一起来,遂达到了诗歌的高潮。

但是性情与声色的统一毕竟不能维持多久。盛唐半个世纪一过,二者便又开始分离。重性情的,声色不足;求声色的,性情不完。此后二者统一的诗作虽然不少,但能以二者的统一维持一个时代的再也没有了。中国诗歌史总的看来是辉煌灿烂的,但其顶峰也不过只有这么一个盛唐,半个世纪而已。

1.下列对中国诗歌自身“调节功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调节功能”是指历久不衰的中国诗歌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求变的一种特性。

B.其语言形式的调节功能体现在不断形成新的诗句节奏:五七言取代了四言。

C.语言形式的调节功能还体现在格律的逐渐严密化:格律体取代了自由体。

D.调节功能还体现在性情与声色的交互作用,从而使中国诗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2. 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随着人们对《诗经》兴趣的降低,《诗经》的时代结束了,人们由此感觉到二二节奏的四言诗越来越僵化。

B.中国诗歌没有从五言七言发展成九言,是因为五言七言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更为活泼的缘故。

C.明代的陆时雍和《文心雕龙·明诗篇》都指出了两代诗风的嬗递发生在陶渊明和谢灵运之间。

D.晋宋之间,诗歌转变主要表现在从重写意到重摹象,从启示性语言转向写实性语言两个方面。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诗歌能历久不衰,是因为人们在诗歌创作中总是保持探索求新的自身调节的状态。

B.中国诗歌的发展是从自由体走向格律体,后来出现各种技巧被自觉运用的重声色也就不足为奇了。

C.古诗与近体诗的长期并存,说明在中国诗歌史上对诗歌语言形式层面的追求意义不大。

D.从诗歌的发展来看,性情与声色两者只有完美统一起来,才能真正成就诗歌的灿烂辉煌。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一场名为“相约文博会·爱心万里行”的大型文艺晚会将在省体育中心举办,一万人将现场进行手语表演,以此倡导“爱心文化”。

B.记者由此推想,在“五一”这个劳动者的神圣节日里,农民工到底能够有多少人享受到法律赋予他们的休息权?

C.老人拿到医疗救助金后感动地说:“如今有这么好的政策,有这么好的医疗条件,虽然得了重病,并不可怕,我呀!还得活一阵子呢。”

D.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考在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很多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一方面很多民营以及西部边远地区招不到需要的工作人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大学毕业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查看答案

请选出下列选项中衔接排序正确的一项。(     )

奥林匹亚的废墟之美,究竟属于哪种美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因而残垣断壁失去部分的构图,也就容易让人通过想象获得。  

②也许废墟和残垣断壁本身就是美,这种美与其整体建筑结构左右对称有关。  

③不论是帕台农神庙还是厄瑞克特翁庙,我们推想它失去的部分时,不是依据实感,而是依据这种想象。  

④我们的感动,就是看到残缺美的感动。  

⑤这想象的喜悦,不是所谓空想的诗,而是悟性的陶醉。

A.③①④②⑤       B.⑤③①④②        C.②①④③⑤        D.②①③⑤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