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

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

2.但以刘日薄西山,                      ,朝不虑夕。《陈情表》

3.仰观宇宙之大,                    ,足以极视听之娱。《兰亭集序》

4.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赤壁赋》

5.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项脊轩志》

 

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2.气息奄奄,人命危浅 3.俯察品类之盛,一觞一咏 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5.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解析】 试题分析:易错点:蜉蝣—浮游,沧海—苍,奄奄—淹,危浅—微,俯察—查,觞(注意笔顺),幽壑(不会写),嫠妇—离妇,栏楯—盾。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答题(8分)

清溪行①   李 白

清溪清我心, 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②, 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 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 空悲远游子。

【注】 ①清溪,流经安徽贵池城,与秋浦河汇合,出池口入长江。②新安江,流经安徽,汇入钱塘江,以江水清澈出名。

1.诗的颔联(三、四两句)、颈联(五、六)句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清溪水色?请简要分析。(4分)

2.诗的尾联(最后两句)描绘了什么情境?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张纲少明经学,虽为公子,而厉布衣之节,举孝廉不就,司徒辟为侍御史。时顺帝委纵宦官,有识危心。纲常慨然叹曰:“秽恶满朝,不能奋身出命扫国家之难,虽生,吾不愿也。”汉安元年,选遣八使徇行风俗,皆耆儒知名,多历显位,唯纲年少,官次最微。余人受命之部,而纲独埋其车轮于洛阳都亭,曰:"豺狼当路,安问狐狸!"帝虽知纲言直,终不忍用。时,广陵贼张婴等众数万人,杀刺史、二千石,寇乱扬、徐间,积十余年,朝廷不能讨。以纲为广陵太守。前遣郡守,率多求兵马,纲独请单车之职。既到,乃将吏卒十余人,径造婴垒,以慰安之,求得与长老相见,申示国恩。婴初大惊,既见纲诚信,乃出拜谒。纲延置上坐,问所疾苦。乃譬之曰:“前后二千石多肆贪暴,故致公等怀愤相聚。二千石信有罪矣,然为之者又非义也。今主上仁圣,欲以文德服叛,故遣太守,思以爵禄相荣,不愿以刑罚相加,今诚转祸为福之时也。若闻义不服,天子赫然震怒,大兵云合,岂不危乎?若不料强弱,非明也;充善取恶,非智也;去顺效逆,非忠也;身绝血嗣,非孝也;背正从邪,非直也;见义不为,非勇也;六者成败之几,利害所从,公其深计之。”婴深感悟,明日,将所部万余人与妻子面缚归降。纲乃单车入婴垒,散遣部众,任从所之;子弟欲为吏者,皆引召之。人情悦服,南州晏然。天子嘉美,征欲擢用纲,而婴等上书乞留,乃许之。纲在郡一年,年四十六卒。百姓老幼相携,诣府赴哀者不可胜数。张婴等五百余人制服行丧,负土成坟。 (《后汉书·张纲传》)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见纲诚信,乃出拜谒既:既然

B.征欲用纲 擢:提拔

C.二千石有罪矣信:确实

D.司徒为侍御史辟:征召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而纲独埋其车轮洛阳都亭 此非孟德之困周郎者乎

B.所部万余人与妻子面缚归降。盖自其变者而观之

C.公深计之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所止

D.不愿刑罚相加,为坛而盟,祭尉首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张纲年轻时就通晓经学,虽然是官宦家庭的公子,却磨砺布衣的节操,被举孝廉,他却不赴命,后来被任命为侍御史。

B.当时顺帝纵容宦官,张纲为国家命运担心,却因出言不逊,得罪了高官耆儒,也让皇帝很不高兴,于是得不到重用。

C.广陵寇乱积十多年,朝廷派张纲任太守平息寇乱。他不像前任那样多求兵马,而是单车径至贼营,分析利弊,晓以情理,结果张婴等万人归降,广陵安定。

D.张纲在广陵任职只有一年,却深得百姓爱戴。他去世后,百姓老幼相扶前去吊唁。张婴等人还穿着丧服,背土筑坟。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秽恶满朝,不能奋身出命扫国家之难,虽生,吾不愿也  (4分)

(2)今主上仁圣,欲以文德服叛,故遣太守,思以爵禄相荣,不愿以刑罚相加,今诚转祸为福之时也 (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互联网和微博出现之前,人们很少会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即由职业记者报道的并由专门的新闻机构发布的消息,才算得上新闻;隔壁大爷或邻家小妹传递的消息不是新闻,市井小民日常生活中的事件也不是新闻。

而今,微博的降临,陡然改变了新闻的形态,新闻漂浮不断地从周围的日常生活中喷涌而出,它不再是报纸和广播电视的专利。以前作为新闻来源的素材,现在都成了新闻本身,记者所寻找的目击证人如果自己上微博,就成了新闻的发布者。

约翰?费斯克在《阅读大众文化》一书中曾经揭示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等级。播报新闻的电视主持人、电视台所连线的远方记者以及记者所采访的目击证人,分别处于真实性的三个等级之中。新闻机构赋予电视新闻主持人以权威性和全面性,使其处于真实性等级序列的最高端。主持人的话语不代表自身,他或她是规范的新闻话语的化身,尽管电视台主持人离事发地点空间距离最远;而目击证人处于真实序列的低端,虽然他们就在事发现场。目击证人作为具体的个人,由于其所处的地位和特定视角,尽管所言真实,但往往不够全面,可能还有其他目击证人来加以补充。真实的新闻报道只有在经过记者和电视台的综合之后,才被社会所认可。今天在微博新闻中,这种真实性的级差似乎被消解了,微博与微博之间是等距离的,都在点击鼠标的一念之间.特别是当记者和主持人也开微博时,人们发现每个人可以是同样真实而片面的,每个人也同样具有比较、鉴别和综合不同消息来源的能力。与此相应,新闻的独家报道和第一时间播报的重要性也降低了,微博上几乎全是独家报道,并配以第一时间的个性评论,应当说,微博为新闻的民主化做出了大贡献。

在传统和惯例中,正规的新闻机构因为其报道公共事件并采取公众的立场,人们习惯将它看成公众的代言人而获得了某种规范性和权威性。此时记者和报道者的立场被隐去了,人们认为他们的报道无疑是站在公正和客观立场上的,记者是秉持职业操守的,他们的客观和公正似乎是由其所在的机构做保证的。微博上的新闻由于没有权威机构做保证,所以在客观性上有点悬,微博人的新闻也不使用记者常用的那套新闻报道话语,个人性的言语和偏好性的表述使得其报道的公正性又悬上加悬。但是微博新闻却以其生动、鲜活、及时,带有个人体温和喜怒哀乐,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使得当下的记者编辑们纷纷在微博中寻找素材。常常听到一些新闻报道中有“零距离”“原生态”等夸张的说法,其实,微博倒是当得起这一说法的,即便是讹传和谣言,在微博上也是原生态的,动机昭然,不那么阴险,比较容易查找源头。再则,微博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不是体现在每一个具体的个体身上,而是体现在各种言论、思想、立场的交汇之中,不同个体的真实侧面,是所谓的客观世界的最好注脚。

1.下列关于“新闻”的表述,与原文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

A.在互联网和微博出现之前,新闻是报纸和广播电视的专利,必须由职业记者报道,由专门的新闻机构发布。

B.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有等级差异的,电视台主持人因离事发地点空间距离最远,而处于真实性等级的最低端。

C.在传统和惯例中,处在事发现场的目击者尽管所言真实,其讲述也只能作为新闻来源的素材,不可能直接作为新闻被社会认可。

D.新闻机构和记者报道新闻时其实是有自己的立场和倾向的,但此时将其隐藏了起来,因此新闻机构“公众代言人”的身份和记者“客观公正”的形象深入人心。

2.下列对“微博”与“新闻”关系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微博改变了新闻的形态,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他们之间传递的消息都可以成为新闻。

B.微博新闻似乎消解了新闻的真实性级差,在微博中每个人可以是同样真实而片面的,也可以同样具有比较、鉴别和综合不同消息来源的能力。

C.微博打破了报纸和广播电视享有新闻专利的局面,推动了新闻的民主化,甚至成为专业记者、编辑的新闻来源。

D.微博虽然缺乏传统新闻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但具有传统新闻所没有的生动、鲜活、及时的特点和报道者的个性化特征。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微博出现后,新闻发布不再是职业记者的专利,任何人上微博传递的消息都可以称为新闻。

B.微博与微博之间是等距离的,记者和主持人开的微博,也未必就是最权威和公正的。微博上几乎全是独家报道,微博为新闻的民主化做出了大贡献。

C.微博是“原生态”的,在微博上讹传和谣言也动机昭然,容易识别,而且比较容易查找源头,因此阴险者不会利用微博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D.微博交汇着各种言论、思想和立场,展示了客观世界不同个体的真实侧面,这不免会使人感到茫然,难以抉择,却也为认识世界真相提供了契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个班级获得了校运动会“道德风尚”奖,有人向校长提出疑惑:在整个竞赛过程中,并没有发现这个班的道德风尚比其他班级高在何处。校长笑着说:你忽略了一个细节——在大家都为自己班的运动员取得好成绩欢呼雀跃的时候,惟有这个班的同学在为自己喝彩的同时,也不忘为别人喝彩。

当然,崇尚道德风尚,备受人们赞赏的不一定都是为自己和别人的成绩、成功而喝彩,也有为战胜困难、挫折而喝彩的,有为某种精神或勇气而喝彩的。

请以“喝彩”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李密和祖母的亲情令人感动,连皇帝在看了李密的上疏之后也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请以“亲情”为开头,仿照例句再写两句话。(6分)

例句:亲情是一株永不凋谢的玫瑰,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为你送去温馨和美丽。

仿写:亲情是----------------------------------------。

亲情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