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一块木板的存在方式 侯德云 新居比旧居敞亮多了,也雅致多了,这是我和妻子精心设计...

一块木板的存在方式

侯德云

新居比旧居敞亮多了,也雅致多了,这是我和妻子精心设计的结果,也是瓦工和木工师傅们辛苦劳作的结果。住在里面,挺舒服。也有不太舒服的时候。每天进进出出,看见放在楼道拐角处的那条长凳,心里就有点不太舒服。

那条长凳,现在名义上是属于我家的。它原先只是一块木板,木板不是我家的,而是附近一个建筑工地上的。

这事我看还得从头说起,不然,大家都让我弄糊涂了。

装修房子一开始,我请来了瓦工。瓦工笑嘻嘻对我说:“东家,你能不能弄块木板来,要厚一点,给我搭个桥,你看我施工不方便。”

哪弄呢?我犯了愁。我又不是开木匠铺的。

“喏”,瓦工指着窗外,“你到那儿看看,兴许能借一块来。”

窗外是一个整天叮叮当当的建筑工地,一座大楼正拔地而起。

我硬着头皮去了那里,心里惴惴不安。人家能借么?

工地上有很多忙忙碌碌的人,我插进人空中,转了两圈,终于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一块厚木板。足有两米长,两寸厚,稍有点腐,不过载一两个人没问题。我挺高兴,走近一个正在筛沙子的人。

“师傅,我家装修房子,想借块木板用用,行么?”

那人看了我一眼,又低头干活。

我以为他不同意,急忙追了一句:“最多用两天,用完了就还。”

这次他连头也没抬,仍然干着手中的活。

我愣了半天,心想,这人是不是有毛病,不如换个人问问吧。

这一换,就换了五六个人。怪了,没一个跟我搭话的。我有些茫然,这是怎么啦?

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头蹭了过来,压低了声音说:“小伙子,他们不会跟你搭话的。这活儿,是包工不包料,用多少原料跟他们无关,他们既不能说借你,也不能说不借。你要用什么,拿去就是了,跟谁也别打招呼。”

我半信半疑,扛起木板,走几步,四处望望。我看见有几个人向我扫了一眼,却没有一个过来阻止的,就壮了胆,大步流星扛回了家。

想不到麻烦事还在后头。两天后,我又去了工地,还那块木板。我以为这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就径直走到老地方,放下木板,对离我最近的一个人说了声:“师傅,这是我两天前借的,现在还给你。”

那人扭过头,盯了我一会儿,突然放开嗓门喊起来:“我没借你木板,快扛走!”

我顿时噎在那儿说不出话来。

那个人的一嗓子,吸引来无数的目光。我看见一个披着工作服的人走了过来。

“老胡,怎么回事?”披工作服的人声调很冲。

那个被称作老胡的人就急了:“队长,这人说在工地上借了一块木板,来还。可我没借他,真的没借。不信,你问他!”

队长就看着我。

我嗑嗑巴巴半天,也没说出句囫囵话来。

队长显然有点生气,回头朝那边的一群人嚷:“谁借给他的?”

“没借。没借。”

那边零零落落扬起了同一种声音。

队长白了我一眼:“你是不是弄错了?”

“我……”

“扛走吧,扛走吧,别在这添乱。”众人催促我。

我气呼呼地把木板又扛了回来。心里直骂,真见鬼!

请来的木工师傅倒乐了,梆梆梆,一阵敲敲打打,给木板钉上四条腿,把它变成一条长凳,派上了新的用场。

于是这块不知来自哪座山哪棵树的木板,就以一条长凳的方式呆在我家里,直到装修结束。后来,我嫌它碍手碍脚,就搬到楼道的拐角处。我知道,这肯定不是它的最终存在方式,至于它的最终方式是什么,我无法预料,也懒得预料。

这件事我琢磨过好长时间,最后总算明白了点什么。明白了,就叹一口气。

我曾经把这事说给妻子听,她听完了,就狠狠地用手指点了一下我的脑门:“傻冒,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再借点别的东西?”

(选自《中国当代小小说精品库·冬之卷》)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要“我”去弄木板的瓦工,原本就知道到别的工地弄块木板是件很简单的事,所以才提出这个让“我”颇感为难的要求。

B.这篇作品情节设计精当,有些看似无意的地方很具匠心,尤其是那个满脸皱纹的老头,在全篇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C.如果不是那满脸皱纹的老头提醒,“我”就不会遭遇还木板时的种种尴尬。本文实际是借一块木板的故事批评那老头。

D.“我”去还木板时,老胡说没有借给“我”木板,还着力辩解,对此,队长有些生气,因为他认为老胡说的是假话。

E.文章结尾说以凳的形式放在楼道里肯定不是这块木板的最终存在方式,意在表明“我”还在等待着把它还给人家的时机。

2.文章不以“我”借木板的经历开头,而是从住在新居中的矛盾心情说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3.“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有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4.“我”最后“总算明白了"什么呢?为什么“明白了,就叹一口气”?(8分)

 

1.选B给3分,选A给2分,选c给1分;选D、E不给分。 2.这样写避免了作品的平直,呆板,无趣。“我”住在新居的矛盾心情,使作品产生了悬念,很吸引人,让人生出强烈的阅读兴趣,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也更强化了这块木板所反映出的不同寻常的意义,引人深思。(6分) 3.“我”是一个正直、善良,办事有原则,讲信誉的人。“我”思想纯真,一点也不世故;对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习气知之甚少,完全没有油滑之气。(6分) 4. “我”经过长时间的琢磨,最后明白了隐藏在这件事之后的,是人们身上普遍存在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这种态度是人们自私自利的表现。对与己无关的事漠不关心,没有正义感,没有公德心,这是可悲的。广泛存在的这种态度对他人、对社会都没有什么好处,任其发展下去,很可怕。但“我”对此似乎又无可奈何,所以明白这个问题后,只能是“叹一口气”。(8分) 【解析】 1.试题分析:C.本文内涵相当丰富,不只是在批评那老头。D.从上下文看,队长生气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认定老胡说了假话,而是因为有人还木板生出了事端。E.文中找不到“我”还在等待着把它还给人家的时机这一信息。(5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2.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3.寻梦?撑一支长篙,                ,满载一船星辉,              

4.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题。

辋川闲居

王维

一从归白社,不复到青门。

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

青菰临水映,白鸟向山翻。

寂莫於陵子,桔槔方灌园。

[注]①青菰:俗称茭白,生于水中,叶如蒲苇。②於陵子:齐国高士陈仲子的号。据《高士传》载:陈仲子认为其做官的史长不义,就带着妻子到了楚国,住在於陵,自号於陵子。楚王听说他很贤德,派人聘请他做宰相,他就又逃到别处替人浇灌园子。

1.诗的第三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5分)

答: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二、四联作简要分析。(6分)

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来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也。父畅,为博士。咨少孤,有孝行,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延熹元年,大司农陈奇举咨至孝有道,仍迁博士。灵帝初,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宦者所诛,咨乃谢病去。太尉杨赐特辟,便饰巾出入,请与讲议。举高第,累迁敦煌太守。以病免还,躬率子孙耕农为养。盗尝夜往劫之,咨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盗,因请为设食,谢曰:

“老母八十,疾病须养,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妻子物余,一无所请。盗皆惭叹,跪而辞曰:“所犯无状,干暴贤者。”言毕奔。咨追以物与之,不及。由此益知名。征拜议郎,辞疾不到,诏书切让,州郡以礼发遣,前后再三,不得已应召。复拜东海相。之官,道经荥阳,令敦煌曹暠,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谒候,咨不为留。暠送至亭次,望尘不及,谓主簿曰:“赵君名重,今过界不见,必为天下笑!”即弃印绶,追至东海。谒咨毕,辞归家。其为时人所贵若此。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豪党畏其俭节。视事三年,以疾自乞,征拜议郎。抗疾京师,将终,告其故吏朱祗、萧建等,使薄殓素棺,籍以黄壤,欲令速朽,早归后土,不听子孙改之。乃遗书敕子胤曰:“……但欲制坎,令容棺椁,棺归即葬,平地无坟。勿卜时日,葬无设奠,勿留墓侧,无起封树……”朱祗、萧建送丧到家,子胤不忍父体与土并合,欲更改殡,祗、建譬以顾家,于是奉行,时称咨明达。                          

[注]①饰巾出入:以幅巾戴头上,不加冠冕,出入朝廷。

1.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所犯无状,干暴贤者干暴:凌犯,侵扰

B.朝夕无储,乞少衣粮置:添置,置办

C.之官,经荥阳道:取道

D.暠送至亭,望尘不及次:旁边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能表明赵咨“有孝行”的一组是(   )(3分)

①大司农陈奇举咨至孝有道,仍迁博士

②咨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盗

③以病免还,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④老母八十,疾病须养,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

⑤迎路谒候,咨不为留   

⑥告其故更朱祗、萧建等,使薄殓素棺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赵咨出身于书香门第,有孝行,因而州郡都推举他为孝廉。尽管他不愿接受召举,但后来又经陈奇举荐,还是出来做官了,并且不断升迁。

B.赵咨在强盗打劫时,怕母亲受到惊吓,先到门口迎盗,表现了他的“孝”;他做过官,可家里非常清贫,又表现了他的“廉”。

C.赵咨上任东海相经过荥阳时,不因为曹暠曾效法自己孝廉而停留。曹暠感到很惭愧,竟然丢下官印,追到东海,拜见赵咨后辞官回家。

D.赵咨因病免职,回家率子孙种田,用自己的德行让强盗惭愧,几次推让官府授职,所以越发被朝廷推重。

4.把文言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以病免还,躬率子孙耕农为养(3分)

                                                                     

⑵言毕奔。咨追以物与之,不及(4分)

                                                                     

⑶其为时人所贵若此。(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9分,每小题3分)

今人说到笔,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钢笔、铅笔等日常使用的书写工具。但历史上,笔曾专指毛笔。按流传甚广的说法,秦代名将蒙恬是毛笔的发明者。据《太平御览》引晋代张华《博物志》云:“蒙恬造笔。”但如此重要之贡献,《史记·蒙恬列传》中却无记载。《博物志》所云之“造”笔,可释为创造,亦可释为制造。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秦谓之笔,楚谓之聿”。而“聿”字在殷商时期便已现身。《礼记·曲礼》也有“史载笔,士载言”之句。清代大学者赵翼在《陔余丛考·造笔不始蒙恬》云:“笔不始于蒙恬明矣。或恬所造,精于前人,遂独擅其名耳。”乃公允之论也.

考古发现已经证实,笔之起源,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1980年,考古工作者曾对陕西临潼的一座距今5000多年的墓葬进行发掘,出土了凹形石砚、研杵、染色物和陶制水杯等大量文物。而从彩陶的纹饰花纹表面,可辨认出毛笔描绘的痕迹,因而可推断出早在此时,先人便已开始使用毛笔或类似毛笔的书写工具。成熟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已出现“聿”字,属象形字,乃以手握住细杆进行书写之状。在湖南长沙和河南信阳的两处战国楚墓中,曾各出土过竹管毛笔一支,是目前发现的最早之毛笔实物。湖南长沙出土之笔,从其制作工艺和文物出土分布区域推断,最迟在战国时,毛笔已被广泛使用,但由于各诸侯国之间文化差异巨大,尚无统一名称。

秦定天下后,蒙恬因功“拜为内史”,掌治京师。文案之事不能无笔,或许是其改进书写工具的动力与机缘。传蒙氏选用兔毫、竹管制笔,制笔方法是将笔杆一头镂空,以成毛腔,再将笔头毛塞于腔内,外加保护性竹套,以便于取笔和保护笔尖,笔之形制初备。蒙恬至少在笔的改进方面起过重要作用,应无争议。另一方面,秦一统华夏,各国称谓被弃不用,而以秦称为准,从而实现了“笔”的称谓之统一,亦功不可没。

回顾历史,笔之主流大致经历了两个重要时代,先为宣笔时代,后为湖笔时代。宣笔发轫于两汉,兴起于魏晋。其时书法大兴,与制笔业相辅相成。东晋时,书圣王羲之曾撰《笔经》,极力推崇的“中山兔毫”即宣州陈氏之笔,唐宋时期,名士白居易、柳公权、欧阳修、梅尧臣、苏东坡等皆曾对宣笔有过极高评价。自元代始,制笔业进入湖笔时代。湖笔发轫于

浙江省湖州市善琏镇。古时,善琏隶属湖州府,因而得名,善琏则被誉为“笔都”。《湖州府志》载:“湖州出笔,工通海内,制笔者皆湖人。”

我国素来以文化立国,笔乃文之所出,化之利器,所以在传统社会地位突兀,内涵隽永。笔就是史官手中利器,历代史官直书所见所闻,以成信史,使后人了解历史原貌。为维护史官的尊严和秉笔直书之权力,历代先哲前仆后继,不惜家身。中国史笔之神圣,可见一斑。

1.结合文意,下列各项中对“笔”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今天,笔是一种日常使用的书写工具,包括毛笔、钢笔、铅笔等,但在中国相当长的一段历史上,笔曾专指毛笔。

B.“笔”本来是秦国的称谓,但是在秦朝统一六国之后,全国以秦称为准,从而实现了“笔”的称谓之统一。

C.在我国的历史上,笔的发展大致先后经历了湖笔时代和宣笔时代这两个重要时代,“湖州出笔,工通海内。”这表明湖州的毛笔在当时非常有名。

D.“秦谓之笔,楚谓之聿”,而“聿”字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出现,属象形字,乃以手握住细杆进行书写之状,可见毛笔在殷商时期已经在使用。

2.下列各项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白居易、柳公权、欧阳修、梅尧臣、苏东坡等皆曾对宣笔有过极高评价,可见,宣笔在唐宋时期达到兴盛时期。

B.因为蒙恬担任内史,掌治京师,经常处理许多文案,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蒙氏改进书写工具。

C.《礼记·曲礼》中的“史载笔”是说笔就是史官手中利器,历代史官直书所见所闻,以成信史,使后人了解历史原貌。

D.因为笔在中国传统社会地位突出,所以中国的知识分子常常用笔来与邪恶的势力作斗争。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博物志》所云之“造”笔,可释为创造,亦可释为制造,然而根据文意,应解释为“制造”更为合适。

B.“蒙恬造笔”的说法虽然众说纷纭,但蒙恬至少在笔的改进方面起过重要作用,应无争议。

C.制笔业的发展与书法的兴起总是相辅相成的,制笔业的发展会推动书法的进步,反过来,书法的发展又会推动制笔业的发展.

D.从考古发现中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我国的先人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会使用毛笔写字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七里香 

中国台湾 · 席慕容

  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

  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

  在绿树白花的篱前

  曾那样轻易地挥手道别

  而沧桑的二十年后

  我们的魂魄却夜夜归来

  微风拂过时

  便化作满园的郁香

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诗人通过一组意象群,如溪水、海洋、浪潮、绿树、白花、篱、魂魄、园,为我们描摹出一幅多姿的图画,并给我们以丰富的想象空间与深远的意蕴享受。

B.“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和“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形成鲜明的对比。“溪水流向海洋”是指老年人匆匆走向人生的归宿。“浪潮重回大地”是指心系故园,重回故园。以“溪水”、“浪潮”两句对比起兴,从中引出对人生的思考。

C.绿树、白花交相辉映,在“篱”前的年轻人岂知离愁别苦?诗人在此巧用“篱”与“离”之谐音,暗寓离别之意。少年轻离别,只是挥挥手,便头也不回地走了。走得匆匆,走得也洒脱。

D.直至沧桑历尽,魂魄归来,转眼已是廿年。白居易《长恨歌》有“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之句,诗人此处用“魂魄”这一深具古典韵味之意象,有幽深的韵致,缠绵的情怀。一阵微风拂过,郁香满园,言有尽而意无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