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因势力导无与伦比一副对联清规戒律 B.孤...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因势力导无与伦比一副对联清规戒律

B.孤注一掷额手称庆安排就序鞭辟入理

C.一轰而散群策群利迭宕起伏一枕黄粱

D.唇枪舌剑俯首帖耳和盘托出皇天后土

 

D 【解析】 试题分析:A项:力——利;B项:序——绪,理——里;C项:轰——哄,利——力。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藏月

B.缈饿

C.梏卷帙栉

D.龃龉伛偻给

 

查看答案

妖  术

于公者,少任侠,喜拳勇,力能持高壶,作旋风舞。崇祯间,殿试在都,仆疫不起,患之。会市上有善卜者,能决人生死,将代问之。既至,未言,卜者曰:“君莫欲问仆病乎?”公骇应之。曰:“病者无害,君可危。”公乃自卜。卜者起卦,愕然曰:“君三日当死!”公惊诧良久。卜者从容曰:“鄙人有小术,报我十金,当代禳①之。”公自念,生死已定,术岂能解。不应而起,欲出。卜者曰:“惜此小费,勿悔勿悔!”爱公者皆为公惧,劝罄橐以哀之。公不听。

倏忽至三日,公端坐旅舍,静以觇之,终日无恙。至夜,阖户挑灯,倚剑危坐。一漏向尽,更无死法。意欲就枕,忽闻窗隙窣窣有声。急视之,一小人荷戈入,及地则高如人。公捉剑起,急击之,飘忽未中。遂遽小,复寻窗隙,意欲遁去。公疾斫之,应手而倒。烛之,则纸人,已腰断矣。

公不敢卧,又坐待之。逾时,一物穿窗入,怪狞如鬼。才及地,急击之,断而为两,皆蠕动。恐其复起,又连击之,剑剑皆中,其声不软。审视,则土偶,片片已碎。

久之,有物推窗棂。公惧覆压,遂奔而出。见一巨鬼,高与檐齐;昏月中,见其上无衣,下无履,手弓而腰矢。公方骇,鬼则弯③矣。公以剑拨矢,矢堕。鬼怒甚,拔佩刀,望公力劈。公出其股间,削鬼中踝,铿然有声。鬼益怒,吼如雷,转身复剁。公又伏身入,刀落,断公裙。公已及胁下,猛斫之,亦铿然有声,鬼仆而僵。公乱击之,声硬如柝。烛之,则一木偶,高大如人。弓矢尚缠腰际。公因秉烛待旦。方悟鬼物皆卜人遣之,欲致人于死,以神其术也。

次日,遍告交知,与共诣卜所。卜人遥见公,瞥不可见。或曰:“此翳形术④也,犬血可破。” 公如其言,戒备而往。卜人又匿如前。急以犬血沃立处,但见卜人头面,皆为犬血模糊,目灼灼如鬼立。乃执付有司而杀之。

异史氏曰:“尝谓买卜为一痴。世之讲此道而不爽于生死者几人?卜之而爽,犹不卜也。且即明明告我以死期之至,将复如何?况有借人命以神其术者,其可畏不尤甚耶!”

(选自《聊斋志异》)

【注】①禳(ráng):祈祷消灾祛邪的祭祀形式。②橐(tuó):口袋。③弯:拉弓,指开弓射箭。④翳形术:即隐身法。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静以之觇:暗中观察

B.之,则纸人烛:用烛光照

C.手弓而矢腰:腰间

D.以其术也神:使……灵验

2.以下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于公任侠勇武的一组是(     )(3分)

①力能持高壶,作旋风舞

②公自念,生死已定,术岂能解

③至夜,阖户挑灯,倚剑危坐

④公方骇,鬼则弯矣

⑤公出其股间,削鬼中踝,铿然有声

⑥皆为犬血模糊,目灼灼如鬼立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于公年轻的时候非常侠义,喜好打拳,力气很大,能举起高大沉重的漏壶,舞动起来如同旋风。

B.于公不迷信,更不相信占卜,所以,当算卦的人以消灾为由向他勒索钱财的时候,他坚决拒绝了。

C.卜人为了让人们信服他的巫术,丧尽天良地使用各种手段加害于公,但都被勇敢的于公破解了。

D.作者在文中批评了痴迷巫术的人,谴责了用巫术害人的人,这表明作者的思想相对于所处的时代还是比较进步的。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爱公者皆为公惧,劝罄橐以哀之。(4分)

译:                                                                     

(2)卜之而爽,犹不卜也。(2分)

译: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淇水汤汤,                  。       (诗经《氓》)

2.故木受绳则直,                  。   (荀子《劝学》)

3.                  ,唯昭质其犹未亏。 (屈原《离骚》)

4.此中有真意,                  。     (陶渊明《饮酒》)

5.                 ,师不必贤于弟子。 (韩愈《师说》)

6.西当太白有鸟道,                  。 (李白《蜀道难》)

7.                  ,用之不竭。       (苏轼《赤壁赋》)

8.                 ,气象万千。       (范仲淹《岳阳楼记》)

 

查看答案

读下面的材料,请用简明的语言分条概括出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5分)

2012年10月11日,瑞典学院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

多年研究诺贝尔文学奖并出版相关著作的作家万之认为,长期以来,莫言的作品如《红高粱》、《天堂蒜薹之歌》等都很为瑞典文坛所看重,而其由瑞典汉学家陈安娜女士翻译的巨著《生死疲劳》今年刚在瑞典成功出版,在哥德堡书展上被隆重推荐。批评家严锋称其作品“恣肆汪洋,元气充沛,想象力惊人,对中国的历史与现实都有强烈的关怀,挖掘很深,很有现代性,堪称世界级。”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曾表示,如果继我之后还有亚洲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话,我看好莫言。作家麦家、方方、主持人崔永元等人也力挺莫言获奖。

从媒体采访获悉,记者对莫言的获奖这样评述:莫言是贴地气的中国本土作家,很基层,很民间,很责任;细腻表达人类的普世价值——爱和恨,和平与友善。

有人请莫言推荐他自己的一部作品,莫言推荐了今年在瑞典出版的《生死疲劳》,“因为这本书比较全面地代表了我的写作风格,以及我在小说艺术上所做的一些探索。”他说,首先,这本书是对中国历史和现实重大问题土地农民问题的一种思考;其次在本书中,他采用了一种东方式的超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小说中人跟动物之间可以自由地变化,通过动物的眼睛来观看中国最近50年来社会、历史的变化”。

                                                       

 

查看答案

下面一段文字,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①然而,我觉得“界面”代替“纸面”阅读,损失的可能是时间的纵深和历史的厚重

②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③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

④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暴走”,逐渐替代已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

⑤新媒介使昔日“纸面”凝聚的诸多艺术的神性,不断被“界面”的感觉颠覆和碾轧

⑥人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

A.③④⑤①⑥②      B.⑥②④⑤①③      C.⑥②⑤③④①      D.③④⑥②①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