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帷。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帷。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容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1.对这首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是《古诗十九首》的第十九首,是一首思妇思念远行丈夫的闺情诗。

B.前四句是夜景描写,引起空闺之思,抒写愁情别绪,凄苍真切。与“明月照桂林,初花锦绣色。谁能春不思,独在机中织”这首诗异曲同工。

C.末四句用“出户”“彷徨”“入房”“泪下”几个具体、实际的动作,显示女主人公因久别愁思而坐卧不安的痛苦,形象地描写出相思之苦,将抽象的感情用具体的动作表达出来,生动逼真,饶有兴味。

D.这首诗,无论抒情或写景,虽着墨不多,但形象生动,含义深蕴。

2.与“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写作手法一致的一首是(   )

A.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C.怜欢好情怀,移居作乡里。桐树生门前,出入见梧子。

D.朝发桂兰渚,昼夜桑榆下。怀君同拔蒲,竟日不成把。

 

1.B 2.A 【解析】 1. 试题分析:B项“明月照桂林,初花锦绣色。谁能春不思,独在机中织”这首诗语言清新秀丽,率真自然,意境朦胧温馨,恬静优美,这两首诗显然不同,原诗意境与李白的《静夜思》异曲同工。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堆木材或煤块,又冷又硬,但如给它们一点火种,木柴、煤炭就会生热发光,产生力量。

生活中,有的人既是燃料,又是火种,他们可以很容易地把自己燃烧起来,发出光和热。而有的人却不然,他们仅仅是燃料,有发光发热的可能,但需要火种把他们点燃。

对这一段话,你有何理解?请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合欢树

史铁生

①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做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话,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地白花的裙子。

②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医院已经明确表示,我的病目前没办法治。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虔诚地抱着希望。后来她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你小时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③三十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④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⑤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去。小院儿在一个大院儿的尽里头。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个小院儿,推说手摇车进去不方便。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都把我当儿孙看,怪我不常去。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大伙就不再说,忙扯些别的,说起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⑥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绿苗,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再过一年,母亲去世,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⑦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是那么欢迎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跟前。这回,想摇车进小院儿真是不能了。家家门前的小厨房都扩大,过道窄到一个人推自行车进出也要侧身。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这么说,我再也看不见它了。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

⑧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

⑨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有改动)

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本文一开头写了儿子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渲染了一种略显紧张的生活气氛,为后来我的不幸遭遇和母亲的早逝做了铺垫。

B.文中“悲伤也成享受”一句,是说有时候,人在独自静静地怀念逝去的亲人时,即使悲伤,也会有某种温馨的感觉。

C.作者选取了每个人一生较为重要的三个转折点——十岁、二十岁、三十岁来组织材料,突出母亲在儿子心目中的地位,可谓独具匠心。

D.文中几次写到“我”想去看合欢树,又终于未能成行,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矛盾情绪正是对母亲复杂的思念情愫的一种流露。

E. 文章的语言淡雅、朴素。作者内心的感情不像洪水喷涌,而如涓涓细流,隽永的真情蕴涵于平朴自然的语言中,感人至深。

2.结合上下文意,分别解释第②段两个“希望”的含义。(4分)

①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虔诚地抱着希望。

②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3.文章开头两段反复提到“我”小时候作文比赛得第一的事,结合本文中母亲的形象,分析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6分)

4.结合全文,谈谈题目“合欢树”有哪些含义?(10分)

 

查看答案

课文名句默写 (8分)

1.             ,江月年年只相似。

2.今人不见古时月,             

3.皎如明镜临丹阙,             

4.情人怨遥夜,                 

5.落木千山天远大,             

6.笛里谁知壮士心,             

7.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8.划然长啸,草木震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行行重行行

《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注】①弃捐:抛弃,抛开。

1.“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简析其表达效果。(5分)

2.请结合诗中语句简析本诗抒发了主人公哪些情感。(8分)

 

查看答案

颜斐字文林,有才学。丞相召为太子洗马,黄初初转为黄门侍郎,后为京兆太守。始,京兆从马超破后,民人多不专于农殖,又历数四二千石,取解目前,亦不为民作久远计。斐到官,乃令属县整阡陌,树桑果。是时,民多无车牛。斐又课民以间月取车材。使转相教匠作车。又课民无牛者,令畜猪狗,卖以买牛。始者民以为烦,一二年间,家家有丁车、大牛。又起文学,听吏民欲读书者,复其小徭。又于府下起菜园,使吏役间锄治。又课民当输租时,车牛各因便致薪两束,为冬寒冰炙笔砚。于是风化大行,吏不烦民,民不求吏。京兆与冯翊、扶风接界,二郡道路既秽塞,田畴又荒莱,人民饥冻,而京兆皆整顿开明,丰富常为雍州十郡最。斐又清己,于是吏民恐其迁转也。

至青龙中,司马宣王在长安立军市,而军中吏士多侵侮县民,斐以白宣王。宣王乃发怒召军市候,便于斐前杖一百。时长安典农与斐共坐,以为斐宜谢,乃私推筑斐。斐不肯谢,良久乃曰:“斐意观明公受分陕之任,乃欲一齐众庶,必非有所左右也。而典农窃见推筑,欲令斐谢;假令斐谢,是更为不得明公意也。”宣王遂严持吏士。自是之后,军营、郡县各得其分。

后数岁,迁为平原太守,吏民啼泣遮道,车不得前,步步稽留,十馀日乃出界,东行至崤而疾困。斐素心恋京兆,其家人从者见斐病甚,劝之,言:“ 平原当自勉励作健。”斐曰:“我心不愿平原,汝曹等呼我,何不言京兆邪?”遂卒。京兆闻之,皆为流涕,为立碑,于今称颂之。

(节选自《三国志·颜斐传》)

【注】①二千石,在古代指代郎将、郡守或知府等职任。

②明公:古代社会对权贵长官的称呼。

③分陕:封建社会中指王朝的中央官员出任地方长官。

④推筑:轻推提醒。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斐又民以间月取车材课:督促

B.步步留稽:留止

C.斐心恋京兆素:朴素

D.以为斐宜谢:道谢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令属县整阡陌何太区区

B.又府下起菜园月出东山之山

C.冬寒冰炙笔砚于人可讥

D.而典农窃推筑君既若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能够说明颜斐为京兆老百姓生计着想的一组是(3分)

①乃令属县整阡陌,树桑果。

②课民以间月取车材。使转相教匠作车

③课民无牛者,令畜猪狗,卖以买牛。

④于府下起菜园,使吏役间锄治。

⑤军中吏士多侵侮县民,斐以白宣王。

⑥汝曹等呼我,何不言京兆邪?

A.②③⑤           B.①②③           C.③④⑥           D.①②④

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颜斐初到京兆太守任,针对京兆现状,积极举措,致力于发展从事农耕种植的基础条件,并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得到了老百姓的理解。

B.颜斐重视发展地方经济,也注意采取措施推行诗书教化,从而使京兆地方“ 整顿开明”“丰富常为雍州十郡最”,赢得了老百姓的极大信任。

C.颜斐针对宣王所设军市的现状,不顾长安典农的提醒,秉持公心,大胆向宣王陈述军中吏士侵侮县民的情况,很好地解决了军营、郡县在地方的关系。

D.在治理京兆的为官历程中,颜斐与京兆的老百姓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老百姓舍不得颜斐离任,颜斐直到离开人世也割舍不下自己与京兆的感情。

5.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

(1)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5分)

(2)二郡道路既秽塞,田畴又荒莱,人民饥冻,而京兆皆整顿开明,丰富常为雍州十郡最。(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