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北方大旱与体制型缺水 中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北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北方大旱与体制型缺水

中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北方尤其如此。此次北方大旱虽然主要是由天灾引起,但也有人祸的原因。

在受灾严重的河南汝阳县内埠村的主要灌溉工程的陆浑水库干渠,多座提灌站和一段已经堆满垃圾的毁坏水渠是当年花巨资修建的灌溉设备,现在都废弃了。像这样花巨资修的灌溉工程,因年久失修、管理不善被废弃,关键时刻不能派上用场的情况,在这次北方大旱中,肯定不止一例。与此相关的是,目前全国一半以上的耕地没有水利设施,主要是靠天吃饭,但我国农业仍大部分采用大排大灌的方式,实际上让大气将十分宝贵的水资源给蒸发了。

上述情况是造成北方大旱的重要因素。这是一种体制问题而引起的缺水。体制型缺水有别于因水本身很少而引起的资源型缺水和因水质污染而导致的水质型缺水。

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节水、治污、调水等水资源配置措施不仅带来水资源供需关系的调整,更带来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由此出现的水资源供需矛盾,也不仅仅在于水资源本身的稀缺性,更在于我们自身在水的利用与分配方式上存在一定缺陷。体制型缺水是造成我国很多地方尤其是北方干旱地区缺水乃至产生纠纷的重要原因。作为一种“公地悲剧”(在免费使用公共资源的情况下,每个人都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使资源因被滥用而枯竭)特性的商品,当水变成一种稀缺资源后,在现行的水资源开发管理体制下,人们就会过度使用、侵占和浪费,导致河道断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后果。

对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我们可以采取加大投资兴修水利工程、开发更先进的节水设备、加强水污染治理等措施来解决,但是解决体制型缺水的问题,还得从水的分配和管理入手。像南水北调这样的大型工程建设,如果在水的分配上没有作出一个公平合理的制度安排,引水后能否收到预期效果很难说。

要解决水资源“公地悲剧”,有两种选择,一是政府管制,即计划方式,二是将公共资源变成私有资源,即市场方式。但就中国转型时期的实际来看,比较可行的是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逐步形成水资源的宏观调控和微观定额体系。

甘肃张掖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农业生产区,但是通过水资源管理体制的重构,把缺水带来的危害降到很低程度。关键在于确立了用水价值的概念和水权交易制度。农民有了水资源商品观念后,会考虑改进技术来提高灌溉效率,或者选择需水量更少的作物进行播种,进而刺激农业产品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1.下列对文中水资源的“公地悲剧”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因节水、治污、调水等水资源配置措施带来的水资源供需关系、经济利益关系的矛盾难以调和。

B.因水资源稀缺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造成我国很多地方尤其是北方干旱地区缺水乃至产生纠纷。

C.因水的利用与分配方式存在缺陷,水利工程年久失修,产生水资源供需矛盾,造成开春我国北方大旱。

D.由于水资源稀缺和开发管理体制不合理,人们过度使用、侵占和浪费水资源、导致河道断流、环境恶化等后果。

2.以下不属于体制型缺水的表现的一项是:( )(3分)

A.耗费巨资修建的灌溉工程,因年久失修,管理不善,关键时刻不能排上用场。

B.耕地没有水利设施,主要靠天吃饭,一旦遭遇旱情,便很难解决。

C.采用大排大灌的方式,十分宝贵的水资源被大气蒸发,浪费严重。

D.水资源的分配和管理没有使农民建立起水资源商品观念,灌溉效率低下。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加大投资兴修水利、开发更先进的节水设备和加强水污染治理可以解决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的问题。

B.如果在水的分配上能够作出一个公平合理的制度安排,南水北调工程引水后定能收到预期效果。

C.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形成宏观控制和微观定额体系,是解决水资源“公地悲剧”最易推广的办法。

D.甘肃张掖虽然严重缺水,但通过确立用水价值的概念和水权交易制度,消除了缺水带来的危害。

 

1.D 2.B 3.A 【解析】 1.试题分析:A“水资源供需关系、经济利益关系的矛盾难以调和”不是水资源“悲剧”;B项“南水北调工程引水后定能收到预期效果”理解片面;C项在文章中没有依据。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B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里①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

子曰:“德②不孤,必有邻③。(《里仁》)

注:①里:居。②德:有德之人。③邻:亲近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理想的居处应当是仁德之所,应谨慎选择。

B.近朱者赤,择“仁”而处,受到仁德者的熏陶,对自己仁德的养成很有助益。

C.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会有志趣相同的人来亲近他。

D.如不选择与仁德为邻,别人怎么知道你的仁呢?

2.孔子说:“无友者不如己者。”(《学而》)意思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请结合上面有关“择处”的选段,谈谈孔子对“择友”和“择处”的观点。(3分)  

答:                                                                             

 

查看答案

简答题(100字左右)。(5分)

诸葛亮《前出师表》中说到刘备白帝城托孤这件事:“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请简要叙述《三国演义》中“刘备白帝城托孤”的相关情节。

答: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袁绍是一个不讲诚信的人,他假意和公孙瓒联合,派公孙瓒打下翼州。但翼州攻下以后,袁绍不但不分给公孙瓒,反倒背信弃义,乱箭射死公孙越,并派文丑杀公孙瓒。后公孙瓒幸遇赵云,被其救下。

B.孔明随鲁肃来见周瑜,周瑜、孔明心中早有主意,却都故意言降以刺激对方。鲁肃深知两人意图,不予置辩。孔明故意念了曹操的《铜雀台赋》,曲解其意,说曹军乃是为了“二乔”而来,激起周瑜大怒,请求孔明相助,共破曹操。

C.陆逊击退魏兵,被吴王拜为辅国将军主持军务。魏国欲和东吴联手进攻蜀国,东吴佯为答应,坐观其变,结果魏国很快被蜀国击退。此时,蜀吴两国互遣使者往来,又恢复了友好关系。曹丕闻之大怒,率兵伐吴,却被徐盛用火攻烧得大败而归。

D.诸葛亮葬于阳安关附近的定军山。钟会夺下了阳安关,是夜,诸葛亮在定军山显灵,告诫钟会蜀汉气数已尽,劝钟会进川之后,不要乱杀无辜。钟会听其言,在军前立出一支白旗,上书“保国安民”,所到之处,秋毫无犯。

E.魏军兵临蜀国城下,刘禅开门归降,蜀国宣布灭亡。司马炎起兵伐吴,吴军全面溃败,孙皓效法刘禅,宣告投降。其后司马昭中风而死,儿子司马炎逼曹睿禅位,改国号为晋,魏国宣告灭亡。至此,三国归晋,天下统一。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水 调 歌 头

方 岳①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芦叶篷舟千里,菰菜莼羹一梦,无语寄归鸿。醉眼渺河洛②,遗恨夕阳中。

菽洲外,山欲瞑,敛眉峰。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③。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

注:①方岳,生于南宋宁宗庆元五年,做过吏部侍郎和饶、抚、袁三州知州等官。本词是作者在游览欧阳修所建的平山堂时所做的。

②河洛:黄河和洛水之间的地区。③两仙翁:指欧阳修和苏轼。

1.“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一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有什么作用?(3分)

答:                                                                            

2.从全词看,作者的“愁思”主要有哪些?请分点概括。(3分)

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章邯军棘原,项羽军漳南,相持未战。秦军数却,二世使人让章邯。章邯恐,使长史欣请事。至咸阳,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不敢出故道。赵高果使人追之,不及。欣至军,报曰:“赵高用事于中,下无可为者。今战能胜,高必疾妒吾功;战不能胜,不免于死。愿将军孰计之。”

陈馀亦遗章邯书曰:“白起为秦将,南征鄢郢,北坑马服①,攻城略地,不可胜计,而竟赐死。蒙恬为秦将,北逐戎人,开榆中地数千里,竟斩阳周,何者?攻多,秦不能尽封,因以法诛之。今将军为秦将三岁矣,所亡失以十万数,而诸侯并起滋益多。彼赵高素谀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诛之,故欲以法诛将军以塞责,使人更代将军以脱其祸。夫将军居外久,多内隙,有功亦诛,无功亦诛。且天之亡秦,无愚智皆知之。今将军内不能直谏,外为亡国将,孤特独立而欲常存,岂不哀哉!将军何不还兵与诸侯为从,约共攻秦,分王其地,南面称孤;此孰与身伏斧质,妻子为戮乎?

章邯狐疑,阴使候始成使项羽,欲约。约未成,项羽使蒲将军日夜引兵渡三户,军漳南,与秦战,再破之。

①《史记索隐》韦昭云:“赵奢子括也,代号马服。”

1.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章邯棘原军:军队

B.愿将军计之孰:通“熟”,仔细地

C.约共攻秦,分其地王:称王

D.使候始成使项羽阴:暗中,暗地里

2.长史欣和陈馀劝说章邯的角度和目的均不同,但看法却一致,选出符合两人一致意见的一项(    )(3分)

A.认清所处境地,与项羽订立盟约。

B.认清赵高的为人,看清个人危险处境。

C.认清天下形势,及早称王称霸。

D.认清当前形势,及早做好反叛准备。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章邯的军队驻扎在棘原,和驻扎在漳河南面的项羽的军队,相持未战。由于秦二世对秦军状况很不满意,章邯害怕了,派长史司马欣回朝廷去请示公事。

B.长史司马欣到了咸阳,被滞留在宫外的司马门呆了三天,赵高竟不接见,心有不信任之意。他非常害怕,赶快奔回棘原军中,都没敢顺原路走,赵高果然派人追赶,没有追上。

C.司马欣回到军中,向章邯报告说,赵高在朝廷中独揽大权,下面的人不可能有什么作为,劝他赶快反叛。

D.陈馀也给章邯写了封信,用白起和蒙恬有功却被杀的事劝告他与诸侯联合,订立和约一起攻秦,共分秦地,各自为王。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秦军数却,二世使人让章邯。(3分)

                                                                      

②、此孰与身伏斧质,妻子为戮乎?(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