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8分) 语文天生浪漫 熊芳芳 让我们再次聆听那遥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8分)

语文天生浪漫

熊芳芳

  让我们再次聆听那遥远的声音——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即便是义愤填膺吧,也是那般的富有浪漫气息。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更是将古人的浪漫情怀推向了极致。

  语文,从远古走来,从蛮荒走来,从我们祖先浪漫的心灵中走来。

  开天辟地的盘古、以身补天的女娲用刚与柔成就了远古人类对世界与宇宙浪漫的想象;填海的精卫、逐日的夸父用血与肉书写了所有生命对自由与光明不朽的追求。

  因着浪漫,四十弃官归隐的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着浪漫,五十始举进士的盂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因着浪漫,王昌龄发出了“黄沙百战穿全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壮誓言;因着浪漫,李白才会仰天长笑“天生我材必有用,千全散尽还复来”。

  语文,从浪漫的心灵出发,走向深广,走向博大。

  因着语文,孔雀东南飞的故事成了家喻户晓的绝唱;因着语文,木兰从军的传说成了妇孺皆知的佳话。

  因着语文,雪莱的“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温暖了多少失意者的心怀;因着语文,但丁的“走你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激荡着每个开拓者的胸襟。

  因着语文,我们收藏了春的温馨、夏的火热、秋的丰硕、冬的冷峻;因着语文,我们领略了北国的冰雪,南疆的椰林,西域的雄鹰,东海的潮汐。

  语文,是天生浪漫的文化载体。睿智的思想,高尚的情感,灵动的才智,无不栖于根深叶茂的语文之树,它生生不息地传承着人类文明;它涤荡污浊,提精炼粹,陶冶身心,它汇聚了浪漫又传送着浪漫。

  浪漫的语文,呼唤浪漫的情怀。

  一个有些浪漫情怀的人,能像范仲淹一样无私,“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也能像王安石一样无畏,“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他们可以心游万仞、精骛八极,更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撑门拄户、立地擎天。既可以迎来送往,胜友如云,更可以一人一盏一影,,孤灯自守黎明。既可横空出世、笑傲江湖,又可面壁潜心,十年磨一剑。入世可如岳飞,“壮怀激烈”,“八千里路云和月”,也可躬耕垄亩如诸葛亮,“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唯有具备一些浪漫情悚,才可能真正的理解生活,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唯有具备一些浪漫情怀,才可能真正的理解语文,热爱语文,欣赏语文。

  因为,语文天生浪漫。

  浪漫是感同身受黯然的低眉,是情到真处开怀的大笑;浪漫是与青春一同上路,比梦想走得更远;浪漫是用爱成就理想,用心托举希望;浪漫是一种永远年轻的生命的记号,是一个与浩渺时空中的一些人、一些事相遇的过程……

  浪漫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浪漫是细致的也是博大的,浪漫是喜乐的也是忧伤的。

  浪漫是一粒种子,把信念扎入地下,才可能将生命探向蓝天;浪漫是一棵大树,愈是同泥土为伍,愈是有云彩作伴;浪漫是一道彩虹,汇集了地上的雨露,才能够凝成天上的锦绣……

  一分一秒的华年、一朵一朵的笑靥、一句句清风的低语、一帧帧季节的相片、一些黎明、一些黑夜、发黄的故事、春天的屋檐一并装入生命的全部流程中,一遍又一遍地再读。让我们的心牵着我们的手,在语文的世界里徐徐穿行,在真实与浪漫中徐徐穿行。

1.文题“语文天生浪漫”在文章中具有丰富的意蕴,通观全文,“语文”与“浪漫”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呢?请概括作答。(6分)

答:    

2.文章一开始就引用了《诗经》中的诗句,这样写有怎样的作用?(4分)

答:    

3.结合文意,理解“浪漫是一粒种子,把信念扎人地下,才可能将生命探向蓝天”这句话的含义。(3分)

答:    

4.读完本文,你最欣赏的一点是什么?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感受。(5分)  

 

1.(6分)①语文是从浪漫的心灵出发;②语文是天生浪漫的文化载体,她汇聚浪漫又传送浪漫;③真正理解和欣赏语文需要浪漫的情怀。(语意相近即可,答对一点计2分,共 6分) 2.(4分)形象地表现了我们祖先的浪漫情怀,引出"语文,从浪漫的心灵出发"这一观点(2分);开篇营造一种诗意而浪漫的氛围,增加了文章的意蕴(2分)。 3.(3分)浪漫是一种情怀(1分),只有坚守这份情怀。我们的生命才能蓬勃生长,更加美好(2分(语意相近即可))。 4.(5分)此题为开放性题目,答案略。(观点明确合理,计2分;能结合文章,有理有据地阐释自己的观点,计3分。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试题分析:“语文,从远古走来,从蛮荒走来,从我们祖先浪漫的心灵中走来” 语文是从浪漫的心灵出发;“睿智的思想,高尚的情感,灵动的才智,无不栖于根深叶茂的语文之树,它生生不息地传承着人类文明;它涤荡污浊,提精炼粹,陶冶身心,它汇聚了浪漫又传送着浪漫” 语文是天生浪漫的文化载体,她汇聚浪漫又传送浪漫;唯有具备一些浪漫情悚,才可能真正的理解生活,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唯有具备一些浪漫情怀,才可能真正的理解语文,热爱语文,欣赏语文。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共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晋函陵        军:驻扎                 B.行李之往来      行李:出使的人

C.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D.何之有        厌:厌烦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臣壮也,又不如人而燕国见陵耻除矣

B.夜缒出今人有大功击之

C.若亡郑而有益君因击沛公

D.乱易整使工药淬之

3.请将文中划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译文: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译文:  

4.从文中看,烛之武主要是从哪一方面说服秦伯退兵的?这表现出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请概括作答。(3分)    

 

查看答案

沪杭车中

徐志摩

匆匆匆!催催催!

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

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

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

艳色的田野,艳色的秋景,

梦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隐,——

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

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

1.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慨?简要作答。(2分)

答:  

2.以第一小节为例,任选一个角度说说本诗在艺术手法上的妙处。(4分)

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连我这外行的眼也能看出,这条破船就要裂开了。我看见它在中间裂开,桅上唯一的那个人生命如系于一发之上。……

  他受伤了。我从我站的地方看到他脸上有血,可是他根本没想到这一点。他似乎急切切地在教他们把他放松一些——也许我只是从他胳膊的动作上这么推测——然后像先前那样出发了。

这时,他奋力朝破船靠去。他时而随高山升腾,时而随深谷下降,时而沉入起伏的泡沫,时而朝岸的方向漂浮,时而又向船的方向漂浮。他艰难勇敢的挣扎。那段距离并不算长,但是海和风的力量使得那挣扎可怕了。终于,他挨近了那条破船。他离得那么近:再向前靠一步,他就抓住它了。可就在这时,一股高山一样的深绿色海水从船的那边朝岸的方向涌来,他似乎一下就跃了进去,船也不见了!

……他被抬进最近的房子里,这时再没人阻拦我,我留在他身边,忙着用尽了一切急救方法;可他已被那巨浪打死了,他那颗宽厚的心也永远安静下来不动了。

  这段文字选自英国作家    创作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文中的"他"是大卫的朋友     。文中通过“他”    这一情节,表现出“他”    的性格特点。

 

查看答案

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1.从文中看,孔子认为“仁者”应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2分)  

2.你还知道孔子关于“仁”的其他论述吗?请任举出一句,谈谈你的理解。(2分)    

 

查看答案

从汉字字形观察,“本”字是指事字,原是    的意思。“祝”是会意字,本意和    有关。(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