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①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美丽的小城。
②城中有一条小河流过,河水清澈见底。
③到了札兰屯,原始森林的气氛就消失了。
④白砖绿瓦的屋舍悠然地倒映在水中。
⑤走出小城,郊外风景幽美,绿色的丘陵上长满了柞树。
⑥丛生的柳树散布在山丘脚下。
A.③①②④⑤⑥ B ②①③④⑤⑥
C. ⑤③②①④⑥ D. ⑤①④②⑥③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在大量广告的影响下,一些家长期望通过使用补品来增长孩子的智力,这就陷入了子女教育的误区。
B.世界水文专家协会主席来歇尔曾披露:全世界至少有五万人每天死于由水污染引起的各种疾病。
C.这次来访的外国俱乐部足球队让我们青年队员上了很好的一课,恐怕他们终生难忘这次比赛。
D.宋代以来,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石钟山记》、刘基的《卖柑者言》等作品有积极的思想倾向,因而文笔清新,耐人寻味。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8月14日清晨,随着几声枪响,恶贯满盈的杀人魔王周克华在重庆街头被击毙。据悉,数千名全副武装的民警和武警参与了对周克华的的追捕行动,此外,成都军区某部也加入到搜捕的行列。连日来,如此大张旗鼓地采取行动对付一个劫匪,为近年来少有,凸显出当局除恶务尽的决心。听到周克华被击毙的消息,老百姓奔走相告,弹冠相庆。
A.恶贯满盈 B.凸显 C.除恶务尽 D.弹冠相庆
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逮捕/逮住 供词/供应菲薄/日薄西山
B.参乘/乘便 揣测/挣揣 度量/度德量力
C.鲜有/鲜见 校场/校官 强壮/强人所难
D.泡沫/泡桐 相声/相位 有识之士/博闻强识
临近毕业时,写下赠言,以示勉励。请你仿照示例,以老师的身份,给同学写两则赠言。(拟写的句子不能夹杂公式,除了示例的两科之外,其它科任选两科)(6分)
【示例】英语老师——人生可以有现在时、进行时、将来时,但绝不能有过去时。
历史老师——过去一切虽已成为历史,但书写历史的是我们自己。
电影魔术师
卓别林于1889年4月出生于英国的伦敦。他的父亲是个出色的喜剧演员,母亲是一位歌唱演员。卓别林的童年是在伦敦东区的一个贫民窟里度过的。卓别林生逢英国历史上一个极其艰难的时期,经济萧条,失业的工人成群结队地游荡在街头。
伦敦的街头是繁华热闹的,生活是五光十色的,从清晨直到深夜都充满了喧嚣。卓别林正是在这个特殊的学校里学到了很多东西。那些举止矜持的小店铺老板和身体孱弱的小职员们,讲究地穿着一身长襟窄肩的礼服。码头工人和工厂工人衣着破旧,衣服大都不太合身,不是过于瘦小,就是过于肥大。很多工人的头上都戴了顶微微卷边的小破礼帽。
伦敦街头的一幕幕,都永远留在卓别林的记忆中,成为他日后从事电影创作的形象宝库。
每到夜晚,伦敦街头的小酒店和咖啡馆便喧嚣起来,俏皮话和欢笑声此起彼伏。卓别林就是在这些“下层人民”的熏陶下,培养出了过人的幽默感。
卓别林每天在街头上游逛,在他眼里伦敦街头每天都有新鲜事发生。卓别林最喜欢跟在街头音乐家的后面,听他们用黑管和手风琴演奏各种乐曲。他觉得音乐真是个神秘的东西,里面蕴涵着动人的力量。有一天,街头音乐终于激发起他想跳舞唱歌的欲望,他不由自主地跟在乐师后面手舞足蹈、翻起筋斗来。以后他经常模仿那些街头艺术家的样子,在小酒馆里唱歌,他滑稽地模仿当时一些著名歌唱家的唱腔,然后拿着帽子绕听众走一圈讨几个小钱。
当卓别林把挣到的钱交给母亲时,母亲落了泪。看到孩子小小年纪就在街头卖艺,为她分担生活的重负,她又伤心又感动。她觉得孩子既然上不起学,早早掌握一门谋生的技艺也很好,于是就向卓别林传授了不少表演技艺,特别是在模仿艺术方面花费了很多心血。
其实,卓别林向母亲学习演技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他很小的时候就留心观察母亲练功时的手势和表情。卓别林的母亲是一位善于运用面部表情的演员,她练功时也很勤奋。当她还没有失业时,演出间歇,她常常站在窗口,模仿过路人和街头小贩的姿势、眼神和面部表情。每当这时,小卓别林就站在母亲身后模仿母亲的各种动作和表情。卓别林晚年时非常感激地提到自己艺术上的启蒙老师——他的母亲:“我留心观察母亲,不仅学会了用手上的动作和面部的表情来表达感情,而且能探索到人的内心世界。母亲的观察力是惊人的……善于观察人,这是母亲教我的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本领,因此我能看出人们身上那些细微而可笑的特征,然后把它们模仿出来,使人们发笑。”
卓别林在街头和小酒馆里演出了好几年,每天只能挣到可怜的几个钱,可这种演出却锻炼了他的表演技巧。一天,卓别林在一个街头艺人手风琴的伴奏下载歌载舞,例行每天的演出,一个业余歌舞团的组织者——小学教师杰克逊偶然经过这里,发现了这个表演出色的孩子。杰克逊从街头带走了卓别林,领他步入舞台生涯。卓别林跟随杰克逊的歌舞团演出了两年,他们的足迹遍及英国各地。
卓别林的演出收入除了养活自己和母亲外,还有些节余。当他终于得到一个去专科学校学习的机会时,就用这笔钱付了学费。这一年卓别林15岁。这个学习机会是他用辛勤劳动换来的,他当然特别珍惜。他过去在演出间隙也曾努力学习过文化知识,在后台的演出道具箱子上学会了看书写字。进学校后,他学习更刻苦了,读了许多文学名著,特别是熟读了莎士比亚的全部作品。在学习的过程中为了调节脑子,他学会了拉小提琴,并热爱上了这种乐器。在以后拍摄电影时,卓别林把小提琴当做一种重要的演出道具,曾在多部影片中使用过。卓别林在专科学校学习了两年,打下了很好的文化基础。
1912年,卓别林随卡乐诺哑剧院到美国进行巡回演出。在美国,卓别林观看了当时还处于萌芽时期的电影,对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加入到美国电影界,开始了他的电影生涯。
卓别林一生共拍了79部影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一位电影评论家曾这样评论他:“当他笑的时候,全世界许多民族和国家跟着他哈哈大笑;当他悲伤的时候,全世界都回响着悲伤的哭泣声。他小小的手势也会那样轻易地激起人们的感情……他的确称得上是一位电影魔术师。” (选自《世界名人》,有删改)
1.文章第2自然段中的划线部分的描述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4分)
2.电影评论家对卓别林“他的确称得上是一位电影魔术师。”的评价说明了什么?(5分)
3.你觉得卓别林在逆境中获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