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山水为何给人美感 梁 衡 人类与自然的交流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人类从自然中索取物质...

山水为何给人美感

梁 衡

人类与自然的交流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人类从自然中索取物质,维持生命,同时又从它身上感悟美感,培养审美能力。大自然为什么给人类以美感呢?因为它蕴含有许多美的要素,如对称、和谐、奇巧、虚实、变化、新鲜等等。这些要素在我们人类的精神产品中,如小说、戏剧、绘画、音乐中都可以找到,而在大自然中早就存在,并且更为丰富。这些东西再简化一点,就是三样:形状、颜色、声音。形、色、声这三样基本东西经对称、和谐、奇巧等等的变化组合,就出现无穷无尽的美。美的要素在自然中最多,远远多于人为的创造,所以艺术强调师法自然,杜甫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刘海粟十上黄山“搜尽奇峰打草稿”。

人类怎样融合客观景物而创造一件艺术品呢?是通过与自然的交流,通过艺术家的观察,再创造。刘勰说,“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是通过眼睛观察,内心思考,经过一番酝酿吐纳之后才加工出来的。这些要素作用于人,从而激活人的美感。我们看到鲜艳的花朵,奇伟的山峰、行云流水,就会被这些美好之物吸引。不论是人还是山水,只要美,人就喜欢。有学者称研究动物也有趋美厌丑的本能。不过与动物不同,人还能将这种美感上升到感情,并形成一种定式,于是相应于景色的明暗便有心情的好坏,物象之异可转化为情感之别。小石潭的凄清,荷塘月色的宁静,范仲淹所谓物悲物喜,这就是意境。

人们不只是满足于自然中的形向主观的情的转化,又进而求理。因为哲理本身的逻辑美,在自然中也能找到相似的形象,它们灵犀一点可相通。如山之沉毅,海之激荡,云之多变等,人们从美的形、色、声中不但可以悟到美好的情感,达到美好的意境,还能悟出一种哲理的美,逻辑的美。周敦颐见莲花就悟出“出淤泥而不染”的做人之理;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讲做学问的理。又像练气功常说的精、气、神,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在散文写作上就是美的三个层次:描写美、意境美、哲理美。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山、水、树、木、草、石都有产生美感。大自然如人群一样,美人罕见,好景难求。因为美是一种巧合,不管人,还是自然,是由无数因素随机地排列组合而成,最佳的组合机会只有那一瞬。在人,便有倾城之美,绝代佳人;在景,便有了奇峰秀水、天下胜境。贵州的黄果树、天星桥就是这样的。自然美景不可多得,不能再造。而文物古迹之所以珍贵,就是因为宏观世界不能重复。滕王阁被火烧了,只有到《滕王阁序》里去体验“滕王阁独为第一”(韩愈)之壮美了。只有保护才能开发,开发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旅游开发,卖门票,拉动消费这是物质方面的开发。把山水的美感挖掘来,转化为文、诗、歌、影、画等艺术品,提高人们的审美,这是精神方面的开发。名山名水游人去得多,是因为它的审美价值大,便于开发成精神财富。过去讲人战胜自然,现在讲人与自然和谐这是一种进步,但这只是一小步,是物质层面的生态平衡,其实下面还有精神层面的交流,审美方面的挖掘利用。一个小康社会,除了物质的充裕,还应精神丰富,精神财富中审美是一大内容。

大自然是一个最大最好的美育课堂,山水会像绿树释放氧气一样,不停地为我们释放美感,会像书本润泽我们的心田一样,不停地润泽我们的灵魂。人类要永葆一种崇敬、虔诚之心,向自然汲取美感,这是更高层次的人与自然的和谐。

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符合的两项是(5分,选对一项2分,选对两项5分,多选0分)

A.对称、和谐、奇巧、虚实、变化、新鲜都是大自然中美的要素。

B.不论是人还是山水,观察者都能从中获得美感并能上升到感情。

C.哲理本身的逻辑美,在自然界中能找到相似的且可相通的形象。

D.山、水、树、木等物的美是由无数因素随机地排列组合而成的。

E.名山名水游人去得多,所以审美价值大,便于开发成精神财富。

2.对文中所举事例或引用诗文的作用,解说不正确一项是(3分)

A.举刘海粟十上黄山的事例,说明艺术强调师法自然的道理。

B.引用刘勰的话“目既往还,心亦吐纳”,说明美感产生的过程。

C.举周敦颐见莲花悟得做人之理事例,说明诗歌能蕴含哲理的美。

D.引用韩愈的话“滕王阁独为第一”,说明当年滕王阁的壮美。

3.作者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应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内容?(4分)

4.简要说明客观景物作用于人,激活人的美感的三个层次。(4分)

 

1.BE 2.C 3.①保持物质层面的生态平衡(2分);②精神层面的交流,审美方面的挖掘利用(精神财富中审美)(2分)。 4.①以美形引人(被美好之物吸引);②以美情感人(美感上升到美的情感);③以美理服人(悟出哲理的美,逻辑的美)。(每点1分,三点答全给4分) 【解析】 1.试题分析:BE(B项以偏概全,原文为“不论是人还是山水,只要美,人就喜欢……人还能将这种美感上升到感情”;E项因果颠倒)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仙吕】后庭花

赵孟頫 (元)

清溪一叶舟,芙蓉两岸秋。采菱谁家女,歌声起暮鸥。乱云愁,满头风雨,戴荷叶归去休。

【中吕】普天乐

滕宾(元)

翠荷残,苍梧坠。千山应瘦,万木皆稀。蜗角名,蝇头利,输与渊明陶陶醉。尽黄菊围绕东篱,良田数顷,黄牛一只,归去来兮。

1.这两首曲的前四句都写了秋景,但手法和意境特点各不相同,请作具体分析。(4分)

2.这两首曲分别用不同的抒情手法表达了何种相似的志趣?请作具体分析。(3分)

 

查看答案

把横线上的句子补充完整。(每空1分,共6分)

1.开琼筵以坐花,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2.舞幽壑之潜蛟,                           。(苏轼《赤壁赋》)

3.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4.吾尝终日而思矣,                        。(荀子《劝学》)

5.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6.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孟子·梁惠王上》)

 

查看答案

复斋先生,姓张氏,华容人也。先生幼即善属文。入学后,值吴逆之乱,崎岖兵革,与弟召修负母循环来岩谷间,喘不得息。

康熙乙丑,成进士,知福建之晋江,多善政。上官将疏荐之,而先生以母乞老终养。百姓攀留不得,相率供其食用,泣送至洛阳桥者数万人。侍养既二十年,乃起为江西之金溪。

值岁歉,先生请谷得七千余石,多方赈贷,全活甚众。会有上官倚朝贵为势,其所属郡县皆胁使出门下,而责以厚贽。先生不忍从,遂解组归。金溪之百姓攀留泣送晋江也。

当在晋江时,有贾人怨其继母之诛求,而不养其父。其父诣县诉。贾人行贿于先生,乞以贫为解。众皆争往视之,天方寒,贾人衣其父以新衣,而自著敝衣,为冻饥可怜之状,且曰:“有衣皆以奉父矣。”先生故怒视其父,曰:“子寒如此,而不恤之邪?”呼吏持大杖来。先生睥视贾人,颜色如平常,猝指叱之曰:“若见若父之将受大杖也,而安忍视之,不孝何辞?”即以大杖扑贾人,而其父乃从旁泣。先生出贿付其父曰:“以养尔余年。”众皆快之。

民逋赋,久不能输,及输逋则赋甚多。先生诘知其鬻子也,乃捐俸入赎而归之。有守瓜圃而毙者,暮夜莫知其为谁。先生集乡民于社庙,闭门使袒裼观之,一人肤体伤败,先生叱之曰:“若往而盗若瓜,值若之警,相殴相持,以至于此。”其人即屈服。先生之听讼仁明多此类。

晋江人文比他邑为盛。先生至,则益劝勉其父兄,使训诲其子弟,其稍属俊秀者,亲加宾礼焉。由此晋江之童子试至万人。

先生之免金溪而归,足不履户外。而华容在洞庭旁,土卑而赋重。先生因诣县官,谓此皆湖岸荒余,十常八九浸于水,宜准湖乡下地例,一亩粮止一升。县官信先生素长者,察知愚民情实无他,卒如先生言。华容人蒙其利至今。

先生名召华,字君实。

赞曰:先生在官前后仅四年,故设施未竟,然其为利于民者多矣。其议减湖田之赋,华容人将筑祠以报,而先生固止之,此所谓阴德也。虽使其子孙世为三公,岂为过乎?               

(刘大櫆《张复斋传》,有删改)

1.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值吴逆之乱,崎岖兵革崎岖:山路高低不平

B.子寒如此,而不之邪恤:怜悯

C.民赋,久不能输  逋:怠慢

D.土而赋重卑:卑微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上官将疏荐之,先生以母老乞终养若往盗若瓜,值若之警,相殴相持

B.侍养既二十年,起为江西之金溪即以大杖扑贾人,而其父从旁泣

C.其所属郡县皆胁使出门下,而责厚贽 养尔余年

D.知福建晋江先生听讼仁明多此类

3.以下句子中,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明张复斋“为利于民”的一组是(3分)

①先生请谷得七千余石,多方赈贷              ②先生不忍从,遂解组归

③先生诘知其鬻子也,乃捐俸入赎而归之        ④先生出贿付其父

⑤先生集乡民于社庙,闭门使袒裼观之          ⑥益劝勉其父兄,使训诲其子弟

A.②③④           B.①⑤⑥           C.②⑤⑥           D.①③④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复斋非常孝顺,在战乱中与弟弟召修一道背着老母亲辗转奔波,后来还为终养老母亲弃官归家。

B.张复斋在晋江和金溪虽为官时间不长,但他清正廉明,刚正不阿,为民着想,深受当地百姓爱戴。

C.张复斋办案机智,曾巧断贾人不养其父案,让不孝子受到惩罚,贾人父得养天年,令人称快。

D.张复斋在金溪被罢免后,又回到福建晋江,他为华容百姓请求减免赋税,华容百姓一直享受着实惠。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26分)

5.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10分)

(1)若见若父之将受大杖也,而安忍视之,不孝何辞?(4分)

(2)其稍属俊秀者,亲加宾礼焉。(3分)

(3)华容人将筑祠以报,而先生固止之,此所谓阴德也。(3分)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怎样才能进入文学作品的意境呢?                               

①必须驰骋自己的想象和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②这样才能进入它的意境。

③诗歌鉴赏需要运用想象和联想,已无须赘言,这里只讲讲戏曲的鉴赏。

④而在读剧本的时候,眼前不但没有布景,而且没有演员,所见到的只是纸上的文字。

⑤那山山水水,千军万马,都要由观众自己去想象。

⑥读者要借助这些文字想象出舞台的情景,让死的文字一个个活起来,变成一些生动的场景。

⑦中国戏曲的表演有很强的虚拟性,乘车荡舟,骑马作战,叩门登楼,各种各样的动作都是由演员通过虚拟的方式加以表现,舞台上并没有真实的布景。

A.①②③⑤⑦④⑥                        B.①③⑦⑤④⑥②

C.③①⑤②⑦④⑥                        D.③⑦④⑤⑥①②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在全国人大的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提高农民收入和民工待遇、对征用土地和强制拆迁进行补偿、提供廉价住宅、改革医疗保险制度、扩大就业等改善国民生活状况的措施。

B.省政府已明确指出,廉租房可以在经济适用住房中配建,也可以在普通商品住房小区中配置,以防止低收入家庭远离城区,被边缘化的现象出现。

C.有关调査表明,中国人幸福感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爱攀比、缺信念、不互信、不善于发现阳光面等心理因素造成的。

D.元旦期间,广州各大商场都抛出了大幅降价的“撒手锏”,都想以此提高节日消费的人气,商界统计的数字也表明,今年的元旦是消费总量最好的一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