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烦燥无可辨驳不胫而走再接再厉 B.寒喧...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烦燥无可辨驳不胫而走再接再厉

B.寒喧出奇致胜对簿公堂义愤填膺

C.凄怆气概非凡振聋发聩沸反盈天

D.松驰独辟溪径趋之若鹜暮霭沉沉

 

C 【解析】 试题分析:A项:烦燥——烦躁、无可辨驳——无可辩驳;B项:寒喧——寒暄、出奇致胜——出奇制胜;D项:松驰——松弛;独辟溪径——独辟蹊径。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规范字形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朱(tà)烙(páo)棚(yán)投光明(bèn)

B.好(pì)品(yàn)彩(jiān)写(juàn)

C.桎(gù)戏(xuè)人(jiǎ)媚(xiàn)

D.毙(yǔ)探(kuī)下(zǎi)然(chuāng)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诗人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但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为什么要寻找?因为我们缺少。我们寻找面包,寻找爱情,寻找一种人物,寻找一种环境,寻找一种生活甚至一种境界……我们在寻找中成长。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在寻找。那么,你又在寻找什么呢?以“寻找”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有一本杂志名叫《文道》,编辑们想对它进行改版,增设一些栏目,使得它更容易被广大高中生所接受,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感觉,帮忙设计一个栏目,栏目名为四个字,并说明理由,使得它既符合杂志的“文以载道”的宗旨,又能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不超过30字)(5分)

栏目:                         

理由:                                                                        

                                                                                 

 

查看答案

春节将至,高仪同学想发送一则祝福的手机短信给老师。你能帮帮她吗?要求:语言得体,内容符合老师任教科目的特点。50字以内。不要出现真实姓名和外文单词。(6分)

如,发送给化学老师:尊敬的化学老师,感谢您作为神奇的催化剂,使我们的学习产生令人惊喜的“快速反应”;更愿新的一年里我们能成为活泼的氧原子,为您的生活创造更多新鲜的“幸福物质”!

你的短信:

发送给(     )科老师:                                                         

                                                                              

                                                                           

 

查看答案

永久的悔  

①我这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②我出生在鲁西北一个极端贫困的村庄里。母亲的娘家姓赵,穷得同我们家差不多,所以母亲一个字也不识,活了一辈子,连个名字都没有。

③家里日子是怎样过的,我年龄太小,说不清楚。反正吃得极坏,这个我是懂得的。按照当时的标准,吃“白的”(指麦子面)最高,其次是吃小米面或棒子面饼子,最次是吃红高粱饼子,颜色是红的,像猪肝一样。“白的”与我们家无缘。“黄的”(小米面或棒子面饼子颜色都是黄的)与我们缘分也不大。终日为伍者只有“红的”。这“红的”又苦又涩,真是难以下咽。但不吃又害饿,我真有点儿谈“红”色变了。

④但是,小孩子也有小孩子的办法。我祖父的堂兄是一个举人,他的夫人我喊她奶奶。她是整个官庄能够吃“白的”的仅有的几个人之一。她不但自己吃,而且每天都给我留出半个或者四分之一个白面馍馍来。我每天早晨一睁眼,立即跳下炕来向村里跑,我们家住在村外。我跑到大奶奶跟前,清脆甜美地喊上一声:“奶奶!”她立即笑得合不上嘴,把手缩回到肥大的袖子,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块馍馍,递给我,这是我一天最幸福的时刻。

⑤此外,我也偶尔能够吃一点“白的”,这是我自己用劳动换来的。一到夏天麦收季节,我到本村或外村富人的地里去“拾麦子”,拾上一个夏天,也能拾上十斤八斤麦粒。都是母亲亲手搓出来的。为了奖励我,母亲便把麦子磨成面,蒸成馍馍,或贴成白面饼子,让我解馋。我于是就大快朵颐了。

⑥记得有一年,我拾麦子的成绩也许是有点“超常”。到了中秋节母亲不知从哪里弄来点儿月饼,给我掰了一块,我就蹲在一块石头旁边,大吃起来。在当时,对我来说,月饼可真是神奇的好东西,龙肝凤髓也难以比得上的,我难得吃上一次。我当时并没有注意,母亲是否也在吃。现在回想起来,她根本一口也没有吃。不但是月饼,连其他“白的”,母亲从来都没有尝过,都留给我吃了。她大概是毕生就与红色的高粱饼子为伍。

⑦“白的”、月饼难得,“黄的”怎样呢?“黄的”也同样难得。但是,尽管我只有几岁,我却也想出了办法。到了春、夏、秋三个季节,我就到庄外去割草,或者到人家高粱地里去劈高粱叶。我二大爷家是有地的,经常养着两头大牛。我这草和高粱叶就是给它们准备的。每当我背着一大捆草或高粱叶走进二大爷的大门,我总能蹭上一顿“黄的”吃。到了过年的时候,自己心里觉得喂牛立了功,又有了勇气到二大爷家里赖着吃黄面糕。黄面糕是用黄米面加上枣蒸成的,颜色虽黄,却位列“白的”之上,因为一年只在过年时吃一次,物以稀为贵,于是黄面糕就贵了起来。

⑧我上面讲的全是吃的东西。为什么一讲到母亲就讲起吃的东西来了呢?原因并不复杂。第一,我作为一个孩子容易关心吃的东西;第二,所有我在上面提到的好吃的东西,几乎都与母亲无缘。除了“黄的”以外,其余她都不沾边儿。我在她身边只呆到6岁,以后两次奔丧回家,呆的时间也很短。现在我回忆起来,连母亲的面影都是迷离模糊的,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特别有一点,让我难解而又易【解析】
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是一辈子都没有笑过。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而来呢?有一次我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子告诉我说:“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⑨对于这个情况,我最初懵懵懂懂,理解得并不深刻。到了上高中的时候,自己大了几岁,逐渐理解了。但是自己寄人篱下,经济不能独立,空有雄心壮志,怎奈无法实现,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没有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话正应到我身上。我不忍想象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⑩这就是我的“永久的悔”。

(节选自《另一种回忆录》,季羡林著)

1.文章首尾都提到作者“永久的悔”,这个“悔”包含作者怎样复杂的感情?(4分)

2.文章前面大部分内容都是写吃,似乎与文章的主旨无关,你是怎么看的?(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