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文学虚构的人类学价值(节选) 贺晓武 只要提到“虚构”,自然而然,我们就想到“真...

文学虚构的人类学价值(节选)

贺晓武 

只要提到“虚构”,自然而然,我们就想到“真实”,从古典文学一直到十八世纪,“虚构”作为“欺骗”的意思,总是附属于神学或者认识论的框架内。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文学虚构才得到承认并被推崇。

德国文学理论家沃尔夫冈·伊瑟尔对此做出了理论贡献,他指出“虚构”不具有本体性的意义,只不过具有重要的功能而已。文学虚构既然是语言,就必然具有语义学的意义,同时,它还是审美交流的工具,在我们的生活里以及追求人生意义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不只是这些,文学虚构最有价值的还在于它具有人类学的功能,能让我们认清现实获得真实感。伊瑟尔把文学虚构与“现实”和“想象”相提并论,指出这三者是形成千变万化的文学文本最重要的因素。当然,“真实”不是科学意义上能经试验证明,而是一种情感真实,或者说具有一种真理性的“真实”,是让我们看清这个现实中看不清楚的事物,这是一种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世界”。因为只有经过人的眼光,经过文学家的重新虚构,“文本世界”对我们的现实世界才有价值和意义,才有真理性和伦理性。

文学虚构之所以具有人类学的价值,是它不同于宗教和政治意识形态的虚构,比它们更具有解放和超越的能力。

首先,在基督教传统中,“上帝”这个形象是经过多重虚构形成的。现代科学的发展证明了宇宙的浩瀚无边和人类世界的狭小偏窄,然而宗教虚构对人类仍然具有价值和意义。但是,我们要看到宗教虚构的巨大缺陷,它的和谐虚构在很大程度上使人类满足于虚假的幻象。相比之下,文学虚构比宗教更有价值,这是英国作家毛姆深刻地指出过的事实。“每个艺术家都希望有人相信他,但对那些拒不接受他的人也不发火。上帝却没有这样通情达理,他渴求被人信仰,其迫切程度简直会让你觉得他似乎需要你的信仰来证明他的存在似的。”(毛姆)在虚构作品中起根本性作用的审美体验,是以神圣感为特征的生命意识的自觉;然而宗教中却含有政治的权力因素,它是以控制和束缚人们为主要目的。

其次,意识形态的虚构更是一种和谐的虚构,在它的笼罩下,我们往往很难挣脱它的严丝密封的控制,也难以认清它无孔不入的本性。而在文学虚构的世界里,我们会以“置身其中和置身其外”的双重视角来重新体验这个世界。欣赏作品时我们会把主人公的命运和情感移情到自己的身上,从而潜移默化地改变自己的心理状态,不再固守以前的生死观,这样,我们的生活无形中得到改变。“我们在改变自己的同时,也以一种极好的间接的方式改变了世界。”(弗兰克·克默德)伊瑟尔正确地指出,文学虚构行为的选择、融合和自我揭示能力,使我们看到意识形态的破绽,因而能够不被蒙骗。

文学虚构是人类自古以来就具有的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和属性,不但给困境中的人们以慰藉和希望,而且能够刺破意识形态虚构和宗教虚构的欺骗性和虚幻性。“涉及人类的一切都是创造出来的;只有当人用丰富的想象力打开大门,使人们得以进入已创造的世界后,他们才能懂得,为什么宗教和政治组织如此害怕这种创造过程,并寻找一切借口去限制、控制或铲除它。”(诺思洛普·弗莱)弗莱的文学人类学见解是深刻的,人类的自我理解和解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能够穿透“假象”的文学虚构实现的。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沃尔夫冈·伊瑟尔认为,“虚构”不具有本体性的意义,但具有重要的功能。

B.通过文学虚构获得的真实感,一种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世界”。

C.“文本世界”经过了文学家的重新虚构,因而就对现实世界产生了价值和意义。

D.宗教虚构对人类的价值和意义,是它能较大程度地使人类满足于虚假的幻象。

E.欣赏文学作品往往能改变人们的生活,也间接得地改变了世界。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文学虚构具有语义学的意义,是一种审美交流的工具,在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B.文学虚构能使人们认识到政治意识形态的破绽,从而能够不被蒙骗。

C.文学虚构的世界,人们既要“置身其中”,又要人们“置身其外”才能重新体验。

D.文学虚构能够穿透“假象”, 在很大程度上能帮助人类实现自我理解和解放。

3.根据文意,文学虚构的人类学价值是什么?(4分)

4.文学虚构“不同于宗教和政治意识形态的虚构”,具体表现在哪里?(4分)

 

1.C、D 2.C 3.文学虚构不但能给困境中的人们以慰藉和希望,而且能够刺破意识形态虚构和宗教虚构的欺骗性和虚幻性。(每方面2分) 4.①文学虚构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审美体验,获得以神圣感为特征的生命意识的自觉;宗教的虚构则含有政治的权力因素,它是以控制和束缚人们为主要目的。(2分) ②意识形态的虚构使人很难挣脱它的控制,难以认清它的本性;文学虚构中,人们则能以“置身其中和置身其外”的双重视角来重新体验这个世界。(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C项把“文学家的重新虚构”说成是“‘文本世界’对现实世界产生价值和意义”的充分条件,而原文中它只是“对现实世界产生价值和意义”的必要条件;D项是强加因果,前后两个分句在原文中是转折关系。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

(韩愈《师说》)

2.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3.不违农时,                。                ,鱼鳖不可胜食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4.                ,雄飞雌从绕林间。                ,愁空山。

(李白《蜀道难》)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①,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②,凫雁满回塘。

【注】①铎:马铃。②杜陵:长安城南,代指作者故乡长安。

(1)“明驿墙”中的“明”字,有的版本作“照”,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3分)

(2)“凫雁满回塘”一句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查看答案

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向风。若是者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殁,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侵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权,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

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颈而观其政。而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之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弗能纪,百姓困穷而主弗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君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借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故先王见终始之变,知存亡之机,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矣。天下虽有逆行之臣,必无响应之助矣。         (《过秦论?中》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士民弊。罢:通“疲”,疲劳

B.强侵弱,众寡暴:暴利

C.既元元之民得安其性命冀:希望

D.是以民之道牧:治理

2.下列加线词的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五霸既殁,令不行天下颁白者不负戴道路矣

B.百姓穷困主弗收恤狗彘食人食不知检

C.天下莫不引颈而观皆出于此乎

D.天下士斐然向风而迁徙徒也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秦始皇统一天下本来就不得人心,后来又施行暴政,所以秦王朝很快就倾覆了。

B.兼并天下不妨采用一些诈力手段,但安定之后,想保有天下就一定要施行仁义。

C.天下百姓诚心仰上表明他们要求过安定的生活,这表明秦的统一是符合民心的。

D.秦始皇不懂得攻守之势已发生变化,仍以诈力统治天下,终于导致秦王朝灭亡。

4.古文翻译,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废王道而立私权,焚文书而酷刑法。(3分)

(2)內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上》)(4分)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3分)

 

查看答案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亢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

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3分)

A.命下吏交给                         B.匈奴七百余里   击退

C.以黔首   使……愚昧               D.收天下之军队

2.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相同③④不相同                  D.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

3.从文言特殊句式的角度,选出与“为天下笑者,何也?”句式相同的一项(    )(3分)

A.不拘于时                             B.揭竿为旗,天下云合而响应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查看答案

将下列语句填在横线上,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冰心先生的母亲就是一位性格刚强的女子。       

①丈夫在海军中当差,正好遭遇中日甲午海战

②她出身望族,是大家闺秀,嫁到谢家之后夫妇感情很好

③中国近代海军中福建人很多,也牺牲了许多

④她恐怕“白榜”早晚也会贴到自己家门口

⑤便悄悄在怀里揣上一块大烟,随时准备服毒跟随丈夫而去

⑥一时福建街上隔三差五地出现了不少“白榜”,那是类似阵亡通知书的东西

A.①③⑥②④⑤                         B.③①⑥②④⑤

C.②①③⑥④⑤                          D.②①⑥③④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