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60分) 3岁的...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60分)

  3岁的托尼把手伸进瓶子,满满地抓了一大把糖果,他想抽出手时,瓶口太小,出不来。他一颗糖都不想放弃,手又抽不出来,“哇”地一声哭了。

  农场主规定每个雇工除了工钱之外,还可以自选一筐水果带走。20岁的托尼看中一个装得最满的大筐,费了半天劲也没搬动。他喘了喘气,重选了一小筐,高高兴兴地走出了果园。

  老板宣布,谁能追回一笔30万英镑的货款,就把其中的10万奖给他。员工纷纷出马,却都无功而返。58岁的托尼也申请试试,两天后就将追回的20万货款交给了老板。原来他告诉对方只需交21万就算结清,对方终于还款,他还得到了1万英镑的奖金。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略。 【解析】 试题分析:这篇作文与学生成长、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相关。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每天都会遇到选择,每一次看似不经意的小选择,累计起来决定一个人的一生。本材料凸现的主题就是“舍得”,即有“舍”才会有“得”,不“舍”则不会有“得”。这个素材给了考生展示个性以及结合自己实际表达思想的空间,避免考生说套话、空话和废话。写作此文的关键之一是把握命题思想。这个作文贴近考生生活实际,表现人文关怀,坚持正面导向,让考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彰显思维的思辨性。在写作时,可论述“舍”与“得”的辩证关系,写一篇中规中矩的议论文;也可以讲一个与“舍”“得”有关的故事,写一篇记叙文或小小说。 考点:写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4分)

有人说,现在是知道“周迅”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鲁迅”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关之琳”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卞之琳”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马克”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马克·吐温”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比尔”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保尔”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就要发”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九一八”的人越来越少了……

请对此社会现象作出简要点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查看答案

在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使文段完整。(2分)

看似微不足道的的一个“点”,在与无数同类融合之后,竟也能构成五彩斑斓的世界:

正如无数微不足道的水汇成汪洋的海,正如无数微不足道的花开出绚烂的春,         

原来,那些微小的事物,多了,也会有惊人的变化,着或许就是质变吧。

 

查看答案

①日前,武汉科技大学汉字书写测试结果公布,30%学生不及格。②以前,写字是读书人的“门面”,读书而写不好字,那可真是猪八戒照镜子——(           )。③步入键盘社会以后,写字真的“没用”了吗?不!④端正、规范、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⑤具备熟练的写字态度,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⑥其实,汉字中蕴含着很多美学道理,要领会这些道理,必须多加练习;而领会了这些,不仅能把字写好,还能        ,有助于理解和发现其他方面的美。

1.(1)在②句括号中填上歇后语的后半截。(1分)                     

2.③—⑤句有1处语病,指出并改正。(2分)

     句,改为                                   

3.根据上下文意思,在第⑥句空格处填上一个成语。(1分)

                                 

 

查看答案

我在城中寻找天籁

①在城里住久了,有时感觉自己是笼中之鸟,天地如此狭窄,视线总是被冰冷的水泥墙阻断,耳畔的声音不外车笛和人声。走在街上,成为汹涌人流中的一滴水,成为喧嚣市声中的一个音符,脑海中那些清净的念头,一时失去了依存的所在,我在城中寻找天籁。

②搬进这套公寓是初冬,墙面上的爬山虎早已褪尽绿色,只剩下无叶的藤蔓,蚯蚓般密布墙面。寒冬过去,那些看似干枯的藤蔓仿佛一夜间长出了米粒大小暗红色的芽苞,吐出淡绿色的嫩叶。新生的绿色茎须在墙上爬动,它们不动声色地向上攀援,小小的嫩叶日长夜大,犹如无数绿色的小手掌,在风中挥舞摇动,永不知疲倦。天的脚步,就这样轰轰烈烈地在水泥墙面上奔逐行走。窗框上,不时有绿得近乎透明的卷须和嫩叶探头探脑,日子久了,竟长成轻盈的窗帘,随风飘动。透过这绿帘望去,窗外的绿色层层叠叠,影影绰绰,心里的烦躁和不安仿佛都被悄然过滤。爬山虎的枝叶间,时常可以看到蝴蝶翩跹,能听到蜜蜂的嗡嗡欢鸣,蜻蜓晶莹的翅膀在叶梢闪烁,还有不知名的小甲虫,背着黑红相间的甲壳,不慌不忙在晃动的茎须上散步。也有壁虎悄悄出没,那银灰色的腹部在绿叶间一闪而过,犹如神秘的闪电。

③爬山虎一年四季经历着生命盛衰的轮回,也让我见识着生命的坚忍。它叶柄处小小的脚爪抓住了墙面,使藤蔓得以攀援而上,用表情丰富的生命色彩彻底改变了僵硬冰冷的水泥墙。爬山虎的枝叶到底有多少色彩,我一时还说不清楚。春天的嫩红浅绿,夏日的青翠墨绿,让人赏心悦目。初夏时分,浓绿的枝叶间开出金黄的花朵,有点像桂花。蝴蝶和蜜蜂结伴而来,在藤蔓间上上下下忙个不停。花开之后也结果,那些隐藏在绿叶间的小小浆果,呈奇异的蓝黑色,竟引来飞鸟啄食。彩色的羽翼和欢快的鸣叫,掠过葳蕤的绿叶柔曼的藤须,在我的窗外融合成生命的交响诗。

④秋风起时,爬山虎的枝叶由绿色变成橙红色,又渐渐转为金黄,这真是大自然奇妙的表演。秋日黄昏,金红的落霞映照着窗外的红叶,使我想起色彩斑斓的秋山秋林,也想起古人咏秋的诗句,尽管景象不同,但却有相似意境。

⑤我从前曾在家里种过一些绿叶植物,譬如橡皮树、绿萝、龟背竹,却总是好景不长。也许是我浇水过了头,它们渐渐显出萎靡之态,先是根烂,然后枝叶开始枯黄,最终走向死亡。而窗外的爬山虎,无须我照顾,却长得蓬勃茁壮,热风冷雨,炎阳雷电,都无法破坏它们的自由成长。

⑥爬山虎在我的窗外生长了五个春秋,我以为它们会一直蔓延在我的视野,让我感受大自然无所不在的神奇。也曾想把我的“四步斋”改名为“青藤斋”,谁知这竟成为我的一个梦想。

⑦那是一个盛夏的午后,风和日丽。我无意中发现挂在窗外的绿色藤蔓似乎有点干枯,绿叶失去了平日的光泽。第二天傍晚,满墙的绿叶都呈萎缩之态,仔细察看叶瓣,却没有发现被虫蛀咬的痕迹。第三天早晨拉开窗帘,竟是满眼惨败之相,那些挂在窗台上的藤蔓,就像晾在风中的咸菜干。这些生命力如此旺盛的植物,究竟遭遇了什么灾难?我到楼下查看,在墙沿的花坛里,看到了触目惊心的景象:碗口粗的爬山虎藤,竟被人用刀斧在根部齐齐切断!生长了几十年的青藤,可以抵挡大自然的风雨雷电,却无法抵挡人类的刀斧。砍伐者的理由很简单,老公寓的外墙要粉刷,爬山虎妨碍施工。

⑧断了根的爬山虎还在墙上挣扎喘息,绿叶靠着藤中的汁液,在烈日下又坚持了几天,一周后,满墙绿叶都变成了枯叶。不久,枯叶落尽,只留下绝望的藤蔓密布墙面,如同神秘的天书,也像是抗议的符号。它们至死都不愿意离弃水泥墙,直到粉墙的施工者用刀铲将它们铲除。

⑨ “绿房子”从此消失。公寓楼改头换面,消失了灵气和个性,成了奶黄色的新建筑,混迹于周围的楼群中。也许是居民们的抗议,有人在楼下的花坛里补种了几株紫藤。也是柔韧的藤蔓,也是摇曳的绿叶和嫩须,一天天,沿着水泥墙向上攀爬……

⑩紫藤,你们能代替死去的爬山虎吗? 

1.文章哪些地方表现了爬山虎生命的坚忍?结合全文简要回答。(4分)

                                                                              

                                                                              

2.文章运用了哪些手法来描写爬山虎?试列举两例并简要分析。(4分)

                                         

                                                                              

                                                                              

3.试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在文中隐含的感情。(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①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论语·里仁第四6》)

冉求曰:“非不说②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③。” (《论语·雍也第六12》)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第七30》)

【注释】 ①尚:超过。(2)说:音yuè,同悦。喜欢,爱慕。 (3)女:同“汝”。画:划定界限,停止前进。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恶不仁者”只是不干坏事;“好仁者”不仅不干坏事,还要去做好事。孔子说,这两种人我都没见到。

B.孔子认为,行仁德并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只要你想做,都能做得到,并非要你有多大的力量。

C.冉求在一些事情上没有完全按照孔子所教的道去行事,却推说力量不够,孔子严厉地批评他半途而废。

D.孔子认为,仁德并不遥远,它掌握在自己手中,一个人如能真心向善,并付诸行动,就会有高尚的仁德。

2.在现实生活中,想成就仁德的不少,但真正能如愿的却很少,这是为什么?结合上面的选段,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