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简答题(5分) 有诗叹曰:“挂印封金辞汉相,寻兄遥望远途还。马骑赤兔行千里,刀偃...

简答题(5分)

有诗叹曰:“挂印封金辞汉相,寻兄遥望远途还。马骑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龙出五关。”这说的是谁?所说的是什么事?

 

诗句所说的是关羽。(1分)他因得知刘备下落而悬下汉寿亭侯之印(1分),将曹操所赐金银美女一并留下,独骑赤兔马护送二嫂寻兄而去(1分)。曹操初虽闭门不见关羽,以为可留,然知其已走,亦亲自相送(1分)。但因没有通关文书,关羽一路过五关斩六将,集险恶与豪气于一身(1分)。(注:学生答题时不必如参考答案般严谨,只要答中划线部分的要点,该部分的1分即可得。) 【解析】 试题分析:应该抓住诗句中的典型意象,如“马骑赤兔”“刀偃青龙”,如对《三国演义》的人物形象比较熟悉,看到这两个典型意象时,自然会想到关羽。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吕布得知董卓纳貂蝉为姬妾,心怀不满。一日,吕布趁董卓入朝议事,入董卓府中,与貂蝉在凤仪亭相会。貂蝉假意哭诉被董卓淫污,不能复事吕布,为吕布受他人之制而遗憾,吕布羞愧满面。这时被董卓撞见,董卓怒而拔出腰间佩刀要杀吕布,吕布大惊而逃。

B.袁术派纪灵攻打刘备,并送吕布粮草和密信,要他不救刘备。刘备写信向吕布求救,吕布设宴调解,他将方天画戟插在辕门外,说如果射中画戟小枝,两家罢兵;射不中,则两家厮杀。结果辕门射戟应声而中,避免了一场厮杀。

C.曹操回许都后又讨伐张绣,赶上麦子成熟的时候。于是下令大小官兵不许踩踏麦田。可是,曹操的马却因受惊而践踏了麦田。曹操认为即使自己是全军统帅,也应受到一定处罚,他拿起剑割发,传示三军:“丞相贱麦,本当斩首号令,今割发以代。”

D.曹操设计围关公于土山,并使张辽前往劝降。关公提出三个条件:一是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是必须供奉刘备的两位夫人;三是一旦有了刘备的消息,马上辞去。曹操答应了,关羽告甘、糜二夫人后暂投曹操。曹操待关公不薄,赠送关公锦战袍和赤兔马。

E.周瑜决定杀诸葛亮,令他十日打造十万支箭。诸葛亮领命说,只需三日,并立下军令状。到了第三天,江上碰巧起雾了,诸葛亮便向鲁肃借了二十只草船,于是夜趁雾色靠近曹营。曹操不知虚实只命射箭不止。孔明不费一兵一卒借回了十万多支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周邦彦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栏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1.“老”、“肥”两字用得好,请说说为什么。(3分)

2.这首词上阕尾联用了哪个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

范增论

(宋)苏轼

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归未至彭城,疽发背,死。

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耳。”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以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①时也。”

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扶苏。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矣,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抉擢以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 

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已七十,合则留,不合则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

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呜呼,增亦人杰也哉!

(选自《古文观止》,略有删改)

【注】①卿子冠军:指宋义。公元前207年,秦围赵,楚怀王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军,范增为末将军,救赵。途中,宋义畏缩不前,羽矫诏杀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间楚君臣疏:使……疏远

B.独其不早耳恨:怨恨,痛恨

C.其弑义帝,则疑增之也本:根本原因

D.而抉以为上将擢:提拔,选拔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终此失天下;其无礼于晋;

B.羽杀卿子冠军也;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C.识卿子冠军稠人之中;是何异刺人而杀之;

D.不合去;恩所加,思无因喜以谬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汉王用陈平的反间计成功离间了项羽和范增的关系,但苏轼认为,如果项羽不是自己先对范增有了猜忌之心,反间计就不会成功。

B.苏轼认为项羽怀疑范增从项羽杀义帝的时候就开始了,因为项羽杀义帝不但不是范增的本意,而且范增还不会听从项羽的主张,必定竭力谏诤。

C.苏轼对范增的评价是一分为二的,既认为范增没有及时离开项羽,却想依靠他来成就功业名声太浅陋了,又认为范增确实是人中豪杰。

D.苏轼认为范增应在项羽杀卿子冠军时离开项羽,其主要依据是项羽要称霸天下,而且又是刚愎自用之人,必不会容纳足智多谋的范增。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2分)

(2)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4分)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线字的词类活用现象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积成德;  ②学于师;   ③假舟楫者,非能也;   ④卷天下;

⑤外连衡而诸侯;   ⑥因乘便;   ⑦割膏腴之地;   ⑧匈奴七百余里;

⑨天下集响应;   ⑩五十者可以帛矣。

A.①②/③⑨⑩/⑤⑧/⑥/④⑦               B.①/②⑤⑧/③/④⑦/⑨⑩

C.①⑥/②/③⑩/④⑦⑨/⑤⑧               D.①②⑥/③⑨/④/⑤⑦/⑧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申之以孝悌之义;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为天下笑者,何也?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