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很多年轻人都会去抱怨,觉得生活中充满...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很多年轻人都会去抱怨,觉得生活中充满着负能量,有人拼爹,有富二代的故事,有送礼去打造自己的前程等。但我们应该永远去相信正能量。”当谈到青春里的挫败与不容易,白岩松用正能量给青年人打气。

请以“青春需要正能量”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抄袭、套作。

 

略 【解析】 试题分析: 参考立意: 1.自我成长需要正能量。可以从自我角度落笔,写一篇记叙文,讲述自己在正能量的支配下奋发努力的故事,或如何在前进路上将负能量转化为正能量。也可以写议论文,阐述正能量对自己的促进作用,负能量对自己的反作用。 2.社会进步需要正能量。可以从社会角度落笔,重点阐明社会发展需要正能量,一个良性的社会需要开掘正能量,减少负能量。 3.人生发展需要正能量。在一个人的生命长河中,要积极寻找和积蓄正能量,唯有如此,才能鼓舞自己、发挥潜能,不断朝着人生目标奋进。同时,要自觉抵制负能量,不断校正人生航向。 4.漫谈正能量和负能量的不同作用。阐明什么是正能量和负能量,两者有何不同作用;如何培养正能量,有效发挥正能量的作用;如何克服负能量,变负能量为正能量,塑造美好心灵,促进民族进步,推动历史发展。 三、参考题目: 我爱正能量   让“正能量”的芳香四溢  让正能量溢满心田 增强时代正能量 以“正”消“负” 考点: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与应用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每空缺1分,共8分)

1.鹏之徙于南冥也,                                ,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  

2.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形影相吊。(《陈情表》)

3.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成一家之言。(《史记·报任安书》)  

4.恨相见得迟,            ,柳丝长玉骢难系,                    。(《长亭送别》)

5.真的猛士,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记念刘和珍君》)

 

查看答案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颜渊》)

1.孔子与曾子的交友之道有什么不同?(3分)

                                                                    

2.你怎么评价他们的交友之道?(2分)

                                                                    

 

查看答案

舟中二首(其一)①

陈师道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注]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

1.颔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作简要赏析。(3分)

                                                                    

2.这首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查看答案

周文育,字景德,义兴阳羡人也。少孤贫,本居新安寿昌县,姓项氏,名猛奴。年十一,能反覆游水中数里,跳高五六尺,与群儿聚戏,众莫能及。义兴人周荟为寿昌浦口戍主,见而奇之,因召与语。文育对曰:“母老家贫,兄姊并长大,困于赋役。”荟哀之,乃随文育至家,就其母请文育养为己子,母遂与之。及荟秩满①,与文育还都,见于太子詹事周舍,请制名字,舍因为立名文育,字景德。命兄子弘让教之书计。弘让善隶书,写蔡邕《劝学》及古诗以遗文育,文育不之省也,谓弘让曰:“谁能学此,取富贵但有大槊耳。”弘让壮之,教之骑射,文育大悦。

司州刺史陈庆之与荟同郡,素相善,启荟为前军军主。庆之使荟将五百人往新蔡悬瓠②,慰劳白水蛮,蛮谋执荟以入魏,事觉,荟与文育拒之。时贼徒甚盛,一日之中战数十合,文育前锋陷阵,勇冠军中。荟于阵战死,文育驰取其尸,贼不敢逼。及夕,各引去。文育身被九创,创愈,辞请还葬,庆之壮其节,厚加赗③遗而遣之。葬讫,会庐安兴为南江督护,启文育同行。累征俚獠④,所在有功,除南海令。安兴死后,文育与杜僧明攻广州,为高祖所败,高祖赦之,语在《僧明传》。

后监州王劢以文育为长流参军,深被委任。劢被代,文育欲与劢俱下,至大庾岭,诣卜者,卜者曰:“君北下不过作令长,南入则为公侯。”文育曰:“足钱便可,谁望公侯。”卜人又曰:“君须臾当暴得银至二千两,若不见信,以此为验。”其夕,宿逆旅,有贾人求与文育博,文育胜之,得银二千两。旦日辞劢,劢问其故,文育以告,劢乃遣之。高祖在高要闻其还也大喜遣人迎之厚加赏赐分麾下配焉。(选自《陈书》,有删节)

【注】①秩满:官吏任期届满。②悬瓠(xuánhù):古城名。③赗(fèng):给送葬者助葬的物品。④俚獠:古代少数民族的名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荟之,乃随文育至家哀:同情

B.素相,启荟为前军军主善:赞许

C.及夕,各去引:退却

D.劢问其,文育以告故:缘故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兄姊并长大,困赋役 覆杯水坳堂之上

B.蛮谋执荟入魏伏惟圣朝孝治天下

C.启荟前军军主 然此可智者道

D.文育以告,劢遣之  使人复葺南阁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文育本姓项,名叫猛奴,周荟见到他时认为他是个奇特的人,于是便向自己的母亲请求把他收为养子。后来,改姓周,名文育,学习骑射。

B.弘让教周文育写字和算术,但周文育不以为然,认为得到富贵只要有长矛就可以了。弘让听后大为赞赏,于是便教周文育骑马射箭。

C.陈庆之派周荟慰劳白水蛮人,但蛮人却密谋活捉周荟送给魏,事情泄露后,周荟和周文育率兵抵抗。结果,周荟战死,周文育身上也多处受伤。

D.王劢的职务被别人替代后,周文育想要和王劢一同北下,但走到大庾岭时听信了卜人的话而返回,受到高祖的热烈欢迎。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高 祖 在 高 要 闻 其 还 也 大 喜 遣 人 迎 之 厚 加 赏 赐 分 麾 下 配 焉

5.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弘让善隶书,写蔡邕《劝学》及古诗以遗文育,文育不之省也。(3分)

                                                                    

(2)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3分)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3分)

                                                                   

 

查看答案

母  亲

莫言

①我5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

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④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一群孩子围着村里的粮食保管员学狗叫。保管员说,谁学得最像,豆饼就赏赐给谁。我也是那些学狗叫的孩子中的一个。大家都学得很像。保管员便把那块豆饼远远地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这情景被我父亲看到眼里。回家后,父亲严厉地批评了我:“                    。”爷爷也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样的,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因为我知道山珍海味和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并不一样!但我也感到了他们的话里有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也是人的风度。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

⑤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也正是文学的灵魂。(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文章第①段,母亲捶打野菜情景的描写很有特点,试作赏析。(4分)

                                                                           

2.理解文中两处划横线句子的含义。(4分)

(1)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

                                                                           

(2)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

                                                                                

3.第③段中,画波浪线句子“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4分)

                                                                               

4.根据文意,请补写出第④段中父亲严厉批评“我”的话。(不超过40字)(3分)

 

 

 

 

 

 

 

 

 

 

 

 

 

 

 

 

 

 

 

 

 

 

 

 

 

 

 

 

 

 

 

 

 

 

 

 

 

 

 

 

 

5.本文题目为“母亲”,但文中又用了不少文字写了父亲和爷爷,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5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