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 赵韩王普①为相,太祖即位之初,数出微行,或过功臣...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

赵韩王普为相,太祖即位之初,数出微行,或过功臣之家,不可测。一日大雪,向夜,叩赵普门。普亟出,惶惧迎拜,问曰:“夜久甚寒,陛下何以出?”帝曰:“吾睡不能着,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故来见卿。”普曰:“陛下小天下耶?南征北伐,令其时也,愿闻成算所向。”帝曰:“吾欲下太原。”普默然久之,曰:“非臣所知也。”帝问其故,普曰:“太原当西北二边,使一举而下,则二边之患,我独当之。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近定下江南之议。

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普曰:“镇节太重,君弱臣强而已。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语未毕,上曰:“卿勿复言,吾已谕矣。”上因晚朝,与故人石守信、王审琦等饮,酒酣,上曰:“人生如白驹之过隙,所为富贵,不过多积金帛,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尔。汝曹何不释去兵权,择好田宅,重为子孙久远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君臣之间,两无猜嫌,上下相安,不亦喜乎?皆再拜曰:“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肉骨也。明日皆称疾,请解兵权。上许之,皆以散官就第,赐赉甚厚,请功臣皆以善终。

赵韩王事太祖时,有臣立功,当过官。上素嫌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曰:“刑以惩罪,贫以酬功,古今之通道也。且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上怒甚,起,普亦随之。上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上寤,乃可其奏。普欲除某人为某官,不合太祖意,不用。明日,普复奏之,又不用。明日又奏之,太祖怒,取其奏坏裂投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明日复进之。上乃寤,用之,后果称职。

赵韩王为相,每朝廷遇一大事,定一大议,才归第,则亟合户,启箧取一书而读之,有终日者,虽家人不测也。及翌日出,则是事决矣。后普薨,家人始开箧见之,则《论语》二十篇也。太宗欲相普,或谮之曰:“普,山东学究,惟能读《论语》耳!”太宗疑之,以告普。普曰:“臣实不知书,但能读《论语》佐艺祖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辅陛下。”上意释然,卒相之。

(选自《言行龟鉴》,有改动)

【注】①宋乾德二年(964年),赵普被任命为宰相,晋封为韩王。②太宗,指宋太宗赵光义,继宋太祖赵匡胤后为帝。韩王赵普做宰相。③指一朝开国的皇帝。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夜,叩赵普门             向:接近

B.以削平请国               俟:等待

C.皆以散官就第,赐甚厚     赉:赏赐

D.上意然,卒相之           释:放下

2.下列加横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上晚朝,与故人石守信、王审琦等饮     B.人生如自驹过隙

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不知东方既白

C.刑惩罪,赏以酬功                     D.家人始开箧见之,《论语》二十篇也。

不赂者赂者丧                            臣欲奉诏奔驰,刘病日笃

3.《续资治通鉴·宋纪》中评价赵普“以天下事为己任”,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体现这一点的是(    )

①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  ②稍夺其权,制其钱谷  ③君臣之间,两无猜嫌  ④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  ⑤徐拾奏归补缀,明日复进之⑥及翌日出,则是事决矣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太祖刚刚即位时经常微服私访,有时经过功臣的家门但不进去。不过有一次却雪夜访赵普,拿攻打太原的事情来试探他。

B.赵普指出将领的权力太大导致君弱臣强,这是战争不断的主要原因。在他的提示下,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很多功臣因此得以善终。

C.赵普向太祖推荐人选,井不受太祖好恶的影响。他认为惩罪赏功是古今公理,事实证明他推荐的人选果然是合格的。

D.面对别人的诬陷,赵普承认自己读书不多,仅凭半部《论语》辅佐先帝。宋太宗明白这是他的自谦,也是他的自信,所以最终继续任他为相。

 

1.D 2.B 3.A 4.A 【解析】 1.试题分析:释:消除。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试题分析:B均为助词,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意。A①介词,趁着;②介词,依,随着。C①连词,表目的关系,译为“用来”;②介词,表示原因,译为“因为”。D①副词,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原来是”;②连词,表示转折关系,译为“但”“可是”。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试题分析:③是宋太祖劝解兵权的委婉之词:⑥是说赵普善用《论语》治政。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4.试题分析:错在“经过功臣的家门但不进去”,应为“探访功臣的家,无法预料”。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参考译文】     赵普被任命为宰相,晋封为韩王,太祖刚刚即位,多次出去微服私访,有时探访功臣的家,不可预测。一天下起大雪,接近深夜,皇上敲赵普的家门,赵普赶忙出来,慌忙叩拜迎接,问:“夜深寒冷,陛下为什么出来?”皇上说:“我睡不着,一张床之外,都是别人的家 所以来看看你。”赵普说:“陛下认为天下狭小吗?南征北伐,现在正是时候,希望能听听您以后的打算。”皇帝说:“我想攻打太原。”赵普很长时间没有说话,说:“这不是我所能了解的。”皇帝问其中的缘故,赵普说:“太原阻挡着西、北两面,假使一举攻下太原,那么两边的祸患就要由我们来独挡了,为什么不暂且留着,等待平定各国(之后再攻打太原呢)。”太祖笑道:“我的想法正是这样,只是试探一下你罢了。”于是定下攻打江南的决议。     太祖取得大下以后,召见赵普问道:“自从唐朝末年以来,数十年间,帝王总共换了十个姓氏,战争不断,是什么原因呢?我想停止天下战争,替国家建立长治久安之计,有什么方法呢?”赵普说:“藩镇节度使的权力太重,君弱臣强罢了。只有渐渐地削夺他们的权力,控制他们的钱粮,收回他们的军队,那么天下自然安定了。”话未说完,皇上说:“你不要再说了,我已经明白了。”皇上趁着晚朝,和老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喝酒,酒喝到最畅快的时候,宋太祖开口道:“人生在世。好像骏马掠过缝隙一样快,所求的富贵,不过多积聚些金银,多一些自我娱乐,让子孙没有缺乏罢了。你们为什么不解去兵权,选择好田产房屋作为子孙长久之业,多养些歌儿舞女,每天饮酒相欢,来度过一生。君臣之间,双方没有猜忌隔阂,上下彼此和睦,不是很好吗?”石守信等都拜了两拜说:“陛下顾念我们到如此地步,这就是所说的使死者复生使白骨长肉啊!”第二天,都托言有病,乞求解除兵权。宋太祖答应了,都让他们以散官的身份回家养老,赏赐的物品也特别优厚,众多功臣都因此善终。     赵普辅佐太祖时,有一名大臣立功应当升官,太祖一向讨厌他的为人,不赞成升他的官。赵普坚决为他请求,说:“刑法是用来惩治罪恶的,赏赐是用来酬谢有功之人的,这是古往今来共同的道理。况且刑赏是天下的刑赏,不是陛下个人的刑赏,怎能凭自己的喜怒而独断专行呢?”太祖更加愤怒,起身就走,赵普也紧跟在他身后。太祖入宫,赵普立在宫门口,过了很长时间也不离去。太祖醒悟了,才认可他的上奏。赵普想任命某人为某官,不合太祖的意愿,太祖不采纳。第二天,赵普又上奏,太祖又不采纳。第二天又上奏,太祖大怒,拿过奏折撕裂扔到地上,赵普脸色不变,慢慢拾起奏折回家后修补连缀,第二天又呈上去。太祖才醒悟过来,采纳了他的意见,后来那个人果然称职。     赵普做了宰相,每当朝廷遇到大事,商定重要决议,刚刚回到家,就急忙关上门,打开箱子拿出一本书读,有一整天,即使家人也不能猜出(他读的是什么)。等第二天处理政务,得心应手。后来他去世后,家里人才打开箱子看,原来是《论语》二十篇。太宗想任他为相,有人诬陷说:“赵普,山东学究,只是能读《论语》罢了!”太宗怀疑,把这件事告诉赵普。赵普说:“我确实不懂得读书,只是能读一本《论语》辅佐先帝安定天下,才用了半部,还有一半可以辅佐陛下。”太宗疑虑消释,最终任命他为相。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儒释道互补与心态和合

对于和合文化,可以从多角度来解读。有人从中读出一种文化战略,有人从中读出一种社会理想,都讲出了一番道理。我别出心裁,想把和合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在我看来,“和合”一词中的“合”,应该是指人的多种精神诉求的集合。道理很简单,只有在具备两个以上要素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合”;倘若只是单一要素,根本就谈不上“合”了。多种要素凑在一起,有可能发生冲突,也未必就一定发生冲突。即便发生冲突,也未尝不可以化解。成功地化解冲突,便进入了“和”的状态。所谓“和”,应该是指多样性的统一,是指冲突的化解。显而易见,这种意义上的“和”,有别于“同”,故而孔子力主“和而不同”。要想把人的多方面的精神需求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进入“和”的心态,绝非易事,仅靠一种学说,显然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必须综合运用多种学说。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三教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帮助人们养成和合的心态。

儒家的精神旨趣,可以概括成三个字,那就是“拿得起”;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有为”;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张”。儒家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主张干事,主张积极有为。道家的精神旨趣是“想得开”;用两个字来说,叫做“无为”;用一个字来说,叫做“弛”。道家的旨趣与儒家似乎相反,实际上互为补充。学会紧张,是一门学问;学会放松,同样也是一门学问:对于人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佛教的精神旨趣是“放得下”:用一个字来说,那就是“空”。用佛教的术语说,“放得下”就是看被红尘,把精神追求的目标定位在彼岸的极乐世界。

儒道两家是中国固有的学问,主要是讲人生哲学。儒家告诉人如何堂堂正正地度过一生,道家则告诉人如何轻轻松松地度过一生,至于人死后怎样,两家都不怎么在意。佛教是从印度引入的学问,主要是讲人死哲学。佛教为人设计了“终极关怀”之所,标示出超越的精神取向,告诉人如何干干净净地辞别尘世。人死哲学与人生哲学似乎相反,惟其如此,才构成互补关系:倘若悟不透死,焉能悟透生?综合运用儒释道三家学问,连生死大关都能勘破,还不算是心态和合吗?儒道互补,讲出“张弛和合学”:儒释道互补,进一步讲出“生死和合学”:三教共同培育和合心态。(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关于“和合”文化,下列说法个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把“和合”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认为它涉及到人的多种精神诉求。

B.多种要素凑合在一起是“合”,只有“合”而不发生冲突才能进入“和”的状态。

C.孔子力主“和而不同”,强调的是多样性的统一协调,而不是简单的同化。

D.儒讲“拿得起”,道说“想得开”,佛言“放得下”,三者互补,成就和合心态。

2.“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下列各项不能作为这一说法依据的是(    )

A.人的精神需求是多方面的,要把它们统一协调起来,进入“和”的状态,不能仅靠一种学说。

B.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

C.只是单一要素,根本谈不上“合”,所以中国人同时信奉儒释道三教,借以养成和合心态。

D.儒释道三家可以说是各有各的精神旨趣,看上去有很多对立之处,但在精神实质上互为补充。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只有一种精神诉求是一种不健全的心态,所以才需要“和合”文化,才需要儒释道三家的互补。

B.综合运用懦释道三家的学问,才能讲“张弛”之道,破“生死”玄关,达成心态和合。

C.儒释道三家互补,缺一则“互补”之说即无从谈起,当然也就无法达到所谓心态的和合。

D.中因固有的学问,向来只是研究“生”,不研究“死”,而佛学的引人则作了必要的补充。

 

查看答案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期卫生部表示,将继续密切关注全国以及重点省份流感疫情的形势,加强对流感疫情的分析、研判和监测,对重点省份的流感防控工作予以指导。

B.《江南style》的走红,不仅仅是因为鸟叔的舞步契合了部分人慌张浮躁的心理特点,更主要的是出于对那种拜金主义及暴发的生活方式的反思。

C.在电影娱乐化倾向日益提高的情况下,《一九四二》严肃的主题,对历史的追问,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的关怀,使它成为极具社会责任感的作品。

D.美国总统奥巴马14日在白宫举行新闻发布会说,副总统拜登已向他提交了控枪对策建议,他本周将把这一控枪对策公诸于众。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仿佛昨天才踏进校门,谁料倏忽之间,高中三年已经过去,吉光片羽,无处寻觅,真令人唏嘘不已。

B.少数学生的作文不要说审题立意、谋篇布局和语言表达不好,就是标点符号的使用也有很多问题,有的文章几乎通篇文不加点,令人费解。

C.年终,各种盘点甚嚣尘上,其中年度汉字的评选备受关注。“微”字当选年度汉字,“莫言”“你幸福吗”等入选年度关键词。

D.我们认为,贸易保护措施将使金融危机下本已严峻的经济形势更加困难。各国不应以邻为壑,而应加强合作和磋商,这才符合各国的利益。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凡·高在三十七岁时结束了自己病痛相伴的生命,半年之后,提奥也随之而去。但在他们的故乡荷兰,至今还             着他们情同于足、亲密无间的友谊。

②《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执行秘书吕克·尼亚卡贾就有关土地荒漠化问题曾说,人们能够也必须阻止土地             ,以应对环境变化、人口增长所带来的挑战。

③英文报纸《中国日报》称,习近平、李克强二人近日登上《福布斯》杂志“2012年全球权力人物排行榜”             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重要地位。

A.传诵  蜕化  显示         B.传诵  退化  显示

C.传颂  蜕化  彰显         D.传颂  退化  彰显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饲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蕴藉  炒鱿鱼  陈词烂调  明火执仗

B.坐阵  哈密瓜  居间调停  迷天大谎

C.渲泄  流水帐  扬长而去  震古铄今

D.告罄  候车室  大有裨益  厉行节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