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小题)(6分) (1)鹏之徙于南冥也,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小题)(6分)

(1)鹏之徙于南冥也,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2)子曰:“不愤不启,                            ,则不复也。”(《论语》)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苏武《赤壁赋》)

(3)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愿乞终养。(李密《陈情表》)

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

(4)博学之,审问之,                            ,笃行之。(《中庸))

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l)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总为浮云能蔽日        (2)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歌窈窕之章       (3)以手拊膺坐长叹         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       (4)慎思之,明辨之         一尊还酹江月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抟”、“蔽”、“悱”、“窈窕”、“拊膺”、“报养”、“辨”、“尊”、“酹”等等。 考点: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以下小题。(8分)

梦入关                                 吴门梦故山

韦庄                                     赵嘏

梦中乘传过关亭,南望莲峰簇簇青。        心熟家山梦不迷,孤峰寒绕一条溪。

马上正吟归去好,觉来江月满前庭。         秋窗觉后情无限,月堕馆娃宫树西。

【注】①传:驿站的马车。②馆娃宫:古宫殿,在吴门(今苏州)灵岩山上。

1.两诗都写梦回故乡,借梦抒情,但梦境却各有特色,请对两者作分析比较。(4分)

2.两诗均写“月”,其作用基本相同,请对此作具体赏析。(4分)

 

查看答案

把文言又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君臣之间,两无猜嫌,上下相安,不亦善乎?(3分)

(2)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肉骨也。(3分)

(3)才归第,则亟合户,启箧取一书而读之,有终日者,虽家人不测也。(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

赵韩王普为相,太祖即位之初,数出微行,或过功臣之家,不可测。一日大雪,向夜,叩赵普门。普亟出,惶惧迎拜,问曰:“夜久甚寒,陛下何以出?”帝曰:“吾睡不能着,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故来见卿。”普曰:“陛下小天下耶?南征北伐,令其时也,愿闻成算所向。”帝曰:“吾欲下太原。”普默然久之,曰:“非臣所知也。”帝问其故,普曰:“太原当西北二边,使一举而下,则二边之患,我独当之。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近定下江南之议。

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普曰:“镇节太重,君弱臣强而已。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语未毕,上曰:“卿勿复言,吾已谕矣。”上因晚朝,与故人石守信、王审琦等饮,酒酣,上曰:“人生如白驹之过隙,所为富贵,不过多积金帛,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尔。汝曹何不释去兵权,择好田宅,重为子孙久远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君臣之间,两无猜嫌,上下相安,不亦喜乎?皆再拜曰:“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肉骨也。明日皆称疾,请解兵权。上许之,皆以散官就第,赐赉甚厚,请功臣皆以善终。

赵韩王事太祖时,有臣立功,当过官。上素嫌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曰:“刑以惩罪,贫以酬功,古今之通道也。且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上怒甚,起,普亦随之。上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上寤,乃可其奏。普欲除某人为某官,不合太祖意,不用。明日,普复奏之,又不用。明日又奏之,太祖怒,取其奏坏裂投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明日复进之。上乃寤,用之,后果称职。

赵韩王为相,每朝廷遇一大事,定一大议,才归第,则亟合户,启箧取一书而读之,有终日者,虽家人不测也。及翌日出,则是事决矣。后普薨,家人始开箧见之,则《论语》二十篇也。太宗欲相普,或谮之曰:“普,山东学究,惟能读《论语》耳!”太宗疑之,以告普。普曰:“臣实不知书,但能读《论语》佐艺祖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辅陛下。”上意释然,卒相之。

(选自《言行龟鉴》,有改动)

【注】①宋乾德二年(964年),赵普被任命为宰相,晋封为韩王。②太宗,指宋太宗赵光义,继宋太祖赵匡胤后为帝。韩王赵普做宰相。③指一朝开国的皇帝。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夜,叩赵普门             向:接近

B.以削平请国               俟:等待

C.皆以散官就第,赐甚厚     赉:赏赐

D.上意然,卒相之           释:放下

2.下列加横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上晚朝,与故人石守信、王审琦等饮     B.人生如自驹过隙

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不知东方既白

C.刑惩罪,赏以酬功                     D.家人始开箧见之,《论语》二十篇也。

不赂者赂者丧                            臣欲奉诏奔驰,刘病日笃

3.《续资治通鉴·宋纪》中评价赵普“以天下事为己任”,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体现这一点的是(    )

①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  ②稍夺其权,制其钱谷  ③君臣之间,两无猜嫌  ④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  ⑤徐拾奏归补缀,明日复进之⑥及翌日出,则是事决矣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太祖刚刚即位时经常微服私访,有时经过功臣的家门但不进去。不过有一次却雪夜访赵普,拿攻打太原的事情来试探他。

B.赵普指出将领的权力太大导致君弱臣强,这是战争不断的主要原因。在他的提示下,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很多功臣因此得以善终。

C.赵普向太祖推荐人选,井不受太祖好恶的影响。他认为惩罪赏功是古今公理,事实证明他推荐的人选果然是合格的。

D.面对别人的诬陷,赵普承认自己读书不多,仅凭半部《论语》辅佐先帝。宋太宗明白这是他的自谦,也是他的自信,所以最终继续任他为相。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儒释道互补与心态和合

对于和合文化,可以从多角度来解读。有人从中读出一种文化战略,有人从中读出一种社会理想,都讲出了一番道理。我别出心裁,想把和合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在我看来,“和合”一词中的“合”,应该是指人的多种精神诉求的集合。道理很简单,只有在具备两个以上要素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合”;倘若只是单一要素,根本就谈不上“合”了。多种要素凑在一起,有可能发生冲突,也未必就一定发生冲突。即便发生冲突,也未尝不可以化解。成功地化解冲突,便进入了“和”的状态。所谓“和”,应该是指多样性的统一,是指冲突的化解。显而易见,这种意义上的“和”,有别于“同”,故而孔子力主“和而不同”。要想把人的多方面的精神需求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进入“和”的心态,绝非易事,仅靠一种学说,显然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必须综合运用多种学说。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三教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帮助人们养成和合的心态。

儒家的精神旨趣,可以概括成三个字,那就是“拿得起”;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有为”;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张”。儒家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主张干事,主张积极有为。道家的精神旨趣是“想得开”;用两个字来说,叫做“无为”;用一个字来说,叫做“弛”。道家的旨趣与儒家似乎相反,实际上互为补充。学会紧张,是一门学问;学会放松,同样也是一门学问:对于人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佛教的精神旨趣是“放得下”:用一个字来说,那就是“空”。用佛教的术语说,“放得下”就是看被红尘,把精神追求的目标定位在彼岸的极乐世界。

儒道两家是中国固有的学问,主要是讲人生哲学。儒家告诉人如何堂堂正正地度过一生,道家则告诉人如何轻轻松松地度过一生,至于人死后怎样,两家都不怎么在意。佛教是从印度引入的学问,主要是讲人死哲学。佛教为人设计了“终极关怀”之所,标示出超越的精神取向,告诉人如何干干净净地辞别尘世。人死哲学与人生哲学似乎相反,惟其如此,才构成互补关系:倘若悟不透死,焉能悟透生?综合运用儒释道三家学问,连生死大关都能勘破,还不算是心态和合吗?儒道互补,讲出“张弛和合学”:儒释道互补,进一步讲出“生死和合学”:三教共同培育和合心态。(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关于“和合”文化,下列说法个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把“和合”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认为它涉及到人的多种精神诉求。

B.多种要素凑合在一起是“合”,只有“合”而不发生冲突才能进入“和”的状态。

C.孔子力主“和而不同”,强调的是多样性的统一协调,而不是简单的同化。

D.儒讲“拿得起”,道说“想得开”,佛言“放得下”,三者互补,成就和合心态。

2.“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下列各项不能作为这一说法依据的是(    )

A.人的精神需求是多方面的,要把它们统一协调起来,进入“和”的状态,不能仅靠一种学说。

B.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

C.只是单一要素,根本谈不上“合”,所以中国人同时信奉儒释道三教,借以养成和合心态。

D.儒释道三家可以说是各有各的精神旨趣,看上去有很多对立之处,但在精神实质上互为补充。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只有一种精神诉求是一种不健全的心态,所以才需要“和合”文化,才需要儒释道三家的互补。

B.综合运用懦释道三家的学问,才能讲“张弛”之道,破“生死”玄关,达成心态和合。

C.儒释道三家互补,缺一则“互补”之说即无从谈起,当然也就无法达到所谓心态的和合。

D.中因固有的学问,向来只是研究“生”,不研究“死”,而佛学的引人则作了必要的补充。

 

查看答案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期卫生部表示,将继续密切关注全国以及重点省份流感疫情的形势,加强对流感疫情的分析、研判和监测,对重点省份的流感防控工作予以指导。

B.《江南style》的走红,不仅仅是因为鸟叔的舞步契合了部分人慌张浮躁的心理特点,更主要的是出于对那种拜金主义及暴发的生活方式的反思。

C.在电影娱乐化倾向日益提高的情况下,《一九四二》严肃的主题,对历史的追问,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的关怀,使它成为极具社会责任感的作品。

D.美国总统奥巴马14日在白宫举行新闻发布会说,副总统拜登已向他提交了控枪对策建议,他本周将把这一控枪对策公诸于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