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发展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 。 。 。 。 。因此,文化产业发展的目的最终也要落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
①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文化产业才能健康发展
②创造经济效益,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目标
③这决定了发展文化产业不能仅仅注重经济效益,必须同时注重社会效益,而且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④然而,文化产品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意识形态属性
⑤离开了经济效益,文化产业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和动力
⑥文化产业是经营性的,应当追求经济效益
A.②⑤⑥④③① B.⑥⑤②④③① C.⑥②⑤④①③ D.①④③⑥⑤②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面对现实中一些部门预算公开的变味,公众期望预算法修正案在强调公开之外,以更有力的规范,确保公开的“质量”,如此,才能使预算公开名至实归,充分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利。
B.马未都先生创作了《醉文明》,既包括了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又不乏以史为鉴的反思,从物质文明的角度全方位诠释了中华文化的起承转合。
C.彩虹-4无人机是目前国内挂载能力最强、飞行性能最优的无人机,它具有在可侦查和对地攻击的能力方面超过美国同类型的“捕食者”无人机系统。
D.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升了中国人思考自己与世界关系的新视野,这让我们再一次重新思考如何让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为了写好博士论文,李刚遍查文献。寻章摘句,费尽了心思,最终使论文的观点新颖并有一定的创见,论文受到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
B.欧洲多国经济长期低增长、高支出,高福利社会制度已经积羽沉舟,对这一制度进行的每项改革都遇到极大的公众阻力,举步维艰。
C.汉奸李某在抗战开始不久就向日寇暗送秋波,后来干脆卖身投靠,公开作了日寇的走狗。
D.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所以我们很难成为一个金瓯无缺的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25分)
“玩物”大家王世襄
王世襄出生于书香门第,长在官宦之家,他的高祖、祖父、父亲均在朝中做官。其父毕业于南洋公学,后去法国求学,曾出任驻墨西哥使馆公使,兼理古巴事务。归国后曾在北洋政府担任过国务院秘书长,工作之余喜欢逛古玩店,买些残缺的古瓷标本。母亲金章是著名画家。
王世襄1914年出生于北京,从小受教于私塾,学习古汉语、经、史和诗词;1924年时父亲将他送到位于北京干面胡同美国人办的学校去读书,一直到高中毕业,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
天性所致,再加上优越的生活环境,王世襄自小就非常好玩。他8岁就能“飞檐走壁”,爬墙放鸽子。晚年的王世襄曾自嘲:“我自幼及壮,从小学到大学,始终是玩物丧志,业荒于嬉。秋斗蟋蟀,冬怀鸣虫……挈狗捉獾,皆乐之不疲。而养鸽飞放,更是不受节令限制的常年癖好。”可是我从来不抽烟、喝酒、赌钱,这些坏习气我一概不沾。
他在燕京大学文学院读书时,曾有臂上架着大鹰或怀里揣着蝈蝈到学校上课的惊人之举。他的玩家派头被同学视为荒诞不经,邓之诚是当时燕大的名教授,老先生讲中国历史正兴致勃勃时,忽听一阵“嘟嘟”的蝈蝈声,同学哄堂大笑,原来是王世襄揣着蝈蝈葫芦进了教室,惹得邓先生恼怒起来,把他“请”出了教室。
王世襄生前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如连玩都玩不好,还可能把工作干好吗?”许多被人看做是玩的东西,在王世襄的眼里都是艰苦的学问。他玩的东西多半属于民俗,但大俗的东西到了他这儿却玩成了大雅,他边玩边用文字记载心得。画家黄苗子曾评价王世襄是“玩物成家”,启功生前则评价他为“研物立志”。
出版过王世襄著作的三联书店副总经理汪家明说,王世襄研究的基础是兴趣,他的专业水准是在不断的赏玩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我印象中,王世襄先生整天都笑嘻嘻的,虽被称为‘京城第一玩家’,但他做事非常认真严谨。他可不是个‘老玩童’。”
1939年,王世襄母亲的去世犹如晴天霹雳,使他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王世襄在他的回忆中动情地说道:“1939年母亲的去世,对我打击很大,觉得家里这么重视我的学习,我愧对他们。于是我开始研究画论。燕京大学没有美术系,我在文学院做的算是跨学科题目,学校同意了。”
立志苦读后,王世襄选择了受母亲影响而感兴趣的中国古代绘画为研究方向,从中确定了《中国画论研究》(先秦至宋代)的题目,在哲学、历史、艺术等诸多学科中博采众长,潜心研究,最终以此论文获得燕京大学文学硕士的学位。
1941年王世襄研究生毕业时,《中国画论研究》还未完成。离开学校后,王世襄的父亲鼓励他,要他将书写完。这之后,靠父亲的支持,1943年王世襄完成了全书的写作。
罗哲文与王世襄有着70年的交情,他说:“王世襄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提笼架鸟、竟日优游的八旗子弟,他的生活很朴实,看起来和大街上的老头儿没有任何差别,但他对于中国的文物保护贡献是非常多面的。抗日战争胜利后,他作为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平津区助理代表,在京津追还被劫夺的文物,追回了被德国人盗走的青铜器、末代皇帝溥仪在天津私藏的文物和美军非法接收的日本瓷器。他还曾去日本交涉被劫掠的善本图书106箱。这些国宝现在都收藏在故宫博物院……”
“文革”期间,邻居们时常见王世襄蹬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地搜集旧家具,早年在搜集过程中,他的足迹遍至北京方圆几百里。大年三十,为了或许能从农家到一件旧家具,他放弃全家吃年夜饭的欢乐,而在乡下睡冷炕,用脱下来的鞋垫在炕沿上做枕头,度过了除夕之夜。
形态各异的明清家具塞满了狭小的空间,人反倒没有地方睡,于是两个明代的柜子被王世襄拼在了一起,他和老伴袁荃猷睡在里面。
少有所好,老有所用,用有所成。王世襄后来写出了中国第一部有关古代家具的专著《明代家具珍赏》,填补了我国工艺史上一段长时间的空白,更为收藏家或研究者提供了一本不可或缺的参考手册。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王世襄出生于书香门第,长在官宦之家,这样一种优越的生活环境,也让他从小学“玩”到大学,促成了他后来的“玩物成家”和“研物立志”。
B.王世襄在晚年曾经反省自己自幼年至壮年的玩物丧志、业荒于嬉,庆幸自己从来没有沾染抽烟、喝酒、赌钱这些坏习气。
C.王世襄在燕京大学读书时,教授邓之诚曾被他臂上架着大鹰、怀里揣着蝈蝈进教室听课的荒诞不经的举动所惹恼,故把他“请”出了教室。
D.受母亲的影响,王世襄选择中国古代绘画作为研究方向,立志苦读并潜心研究,最终获得了燕京大学文学硕士学位。
E.王世襄追求生活的情趣,在平凡物事中寻找丰富的蕴含,即便是一些大俗的东西他也能潜心玩赏并有所发现,使之上升成为知识,甚至使之升格,一变而成为了文化。
2.文章是怎样塑造传主王世襄的形象的?请简要进行分析。(6分)
答:
3.王世襄这个“玩家”在“玩物”上有哪些表现?请紧扣“玩”字并结合具体内容,分条进行归纳概括。(6分)
答:
4.《现代汉语词典》把“玩物丧志”解释为“只顾玩赏所喜好的东西,因而消磨掉志气”,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玩物未必丧志”的看法。(8分)
答:
阅读下面小说,完成以下小题。
鸳鸯笑道:“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一个篾片相公, 拿他取笑儿.咱们今儿也得了一个女篾片了。”李纨是个厚道人,听了不解。凤姐儿却知是说的是刘姥姥了,也笑说道:“咱们今儿就拿他取个笑儿。”二人便如此这般的商议。李纨笑劝道:“你们一点好事也不做,又不是个小孩儿,还这么淘气,仔细老太太说. ”鸳鸯笑道:“很不与你相干,有我呢。”正说着,只见贾母等来了,各自随便坐下。先着丫鬟端过两盘茶来,大家吃毕。凤姐手里拿着西洋布手巾,裹着一把乌木三镶银箸,按席摆下。贾母因说:“把那一张小楠木桌子抬过来,让刘亲家近我这边坐着。”众人听说,忙抬了过来。凤姐一面递眼色与鸳鸯,鸳鸯便拉了刘姥姥出去,悄悄的嘱咐了刘姥姥一席话,又说:“这是我们家的规矩,若错了我们就笑话呢。”调停已毕,然后归坐。薛姨妈是吃过饭来的,不吃,只坐在一边吃茶。贾母带着宝玉、湘云、黛玉、宝钗一桌。王夫人带着迎春姊妹三个人一桌,刘姥姥傍着贾母一桌.贾母素日吃饭,皆有小丫鬟在旁边,拿着漱盂麈尾巾帕之物。如今鸳鸯是不当这差的了,今日鸳鸯偏接过麈尾来拂着。丫鬟们知道他要撮弄刘姥姥,便躲开让他。鸳鸯一面侍立,一面悄向刘姥姥说道:“别忘了。”刘姥姥道:“姑娘放心。”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锨还沉,那里犟的过他。”说的众人都笑起来.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 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 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刘姥姥拿起箸来, 只觉不听使,又说道:“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攮一个。”众人方住了笑,听见这话又笑起来。贾母笑的眼泪出来,琥珀在后捶着。贾母笑道:“这定是凤丫头促狭鬼儿闹的,快别信他的话了。”那刘姥姥正夸鸡蛋小巧,要攮一个, 凤姐儿笑道:“一两银子一个呢,你快尝尝罢,那冷了就不好吃了。”刘姥姥便伸箸子要夹,那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的,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忙放下箸子要亲自去捡,早有地下的人捡了出去了。刘姥姥叹道: “一两银子,也没听见响声儿就没了。”众人已没心吃饭,都看着他笑.贾母又说:“这会子又把那个筷子拿了出来,又不请客摆大筵席。都是凤丫头支使的,还不换了呢。” 地下的人原不曾预备这牙箸,本是凤姐和鸳鸯拿了来的,听如此说,忙收了过去,也照样换上一双乌木镶银的。刘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凤姐儿道:"菜里若有毒,这银子下去了就试的出来。”刘姥姥道:“这个菜里若有毒,俺们那菜都成了砒霜了。那怕毒死了也要吃尽了。”贾母见他如此有趣,吃的又香甜,把自己的也端过来与他吃。又命一个老嬷嬷来,将各样的菜给板儿夹在碗上。
【注】①篾片:旧时依附于富贵人家,为主子帮闲凑趣的人叫“篾片”,也叫“清客”。②敁敠:估量、盘算、斟酌的意思。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鸳鸯主张把刘姥姥当成“女篾片”来加以取笑,凤姐也推波助澜,表示赞同,这表现了她们尖酸刻薄、仗势欺人、瞧不起贫苦百姓的性格特征。
B.薛姨妈“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喷茶而不是喷饭,这一细节在前文有所铺垫,文章前后照应体现出了作者行文细腻、构思精巧。
C.在刻画众人大笑的场面时,作者注重独像刻画,将湘云、黛玉等主要人物的各自不同笑貌写得活灵活现,同时又注重群像塑造,使主要人物和辅助人物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D.“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是文章的插叙部分,这里补足一笔,使整个场景就完整了,“撑着”二字极其符合她们俩此时所扮演的“导演”角色。
E.本段文字虽然只选取了《红楼梦》中一个小小的片段,却表现出了作者人物形象塑造手法多样,语言华美考究的艺术风格。
2.作者在塑造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时,从描写的角度看,采用了哪些手法?(6分)
答:
3.文段后面特意交代丫鬟们又为刘姥姥换上一双“乌木镶银”的筷子,有何作用?(6分)
答:
4.清代点评价涂瀛在评价刘姥姥时曾说:“刘姥姥深观世务,历练人情,……思之之深。出其余技作游戏法,……忽而痴人说梦,忽而嬉笑怒骂,……无不会如人意。……视凤姐辈真儿戏也。”你同意他的这一评价吗?请结合文章加以探究。(8分)
答: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苏轼《赤壁赋》)
(2)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 ;各抱地势, 。(杜牧《阿房宫赋》)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范仲淹《岳阳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