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司马芝字子华,河内温人也。少为书生,避乱荆州,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司马芝字子华,河内温人也。少为书生,避乱荆州,于鲁阳山遇贼,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贼至,以刃临芝,芝叩头曰:“母老,唯在诸君!”贼曰:“此孝子也,杀之不义。”遂得免害,以鹿车推载母。居南方十余年,躬耕守节。

太祖平荆州,以芝为菅长。时天下草创,多不奉法。郡主簿刘节,旧族豪侠,宾客千余家,出为盗贼,入乱吏治。顷之,芝差节客王同等为兵,掾史据白:“节家前后未尝给徭,若至时藏匿,必为留负。”芝不听,与节书曰:“君为大宗,加股肱郡,而宾客每不与役,既众庶怨望,或流声上闻。今调同等为兵,幸时发遣。”兵已集郡,而节藏同等,因令督邮以军兴诡责县,县掾史穷困,乞代同行。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太守郝光素敬信芝,即以节代同行,青州号芝“以郡主簿为兵”。迁广平令。征虏将军刘勋,贵宠骄豪,又芝故郡将,宾客子弟在界数犯法。勋与芝书,不著姓名,而多所属托,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后勋以不轨诛,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

黄初中,入为河南尹,抑强扶弱,私请不行。会内官欲以事托芝,不敢发言,因芝妻伯父董昭。昭犹惮芝,不为通。

芝性亮直,不矜廉隅。与宾客谈论,有不可意,便面折其短,退无异言。卒于官,家无余财,自魏迄今为河南尹者莫及芝。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司马芝》卷十三)

1.对下面句子中加横线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芝节客王同等为兵 差:派遣

B.而宾客每不役                   与:参加

C.即节代同行                       以:让

D.芝不其书,一皆如法      报:报告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司马芝正直的一组是     (    )

①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

②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

③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

④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

⑤昭犹惮芝,不为通

⑥卒于官,家无余财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司马芝年轻时,在去荆州避难的路上,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品质;在南方居住十几年,能够恪守礼义节操。

B.在任菅县长官期间,司马芝不畏豪强,征调主簿刘节的门客当兵,同时写信给刘节,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一向豪侠的刘节代替门客去当兵。

C.征虏将军刘勋,恃宠骄横,多次写信嘱托司马芝帮忙,司马芝一概依法处理。后来刘勋犯法被杀,和他有关联的人都被定罪,而司马芝却受到称赞。

D.司马芝性情正直,严于执法,不受请托,权贵至亲都不敢私下求他办事。他死后家无余财,从魏建国以来,历任河南尹没有能比上他的。

4.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郡主簿刘节,旧族豪侠,宾客千余家,出为盗贼,入乱吏治。(6分)

译文:                                                        

(2)后勋以不轨诛,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4分)

译文:                                                        

 

1.D 2.C 3.B 4.(1)郡主簿刘节是旧日的大家族子弟,为人豪爽侠义,拥有一千多位宾客,外出就做盗贼,回到官署里则扰乱吏治。(6分) (2)后来刘勋由于行为不轨被诛杀,与刘勋交往并有关联的人全都获罪,而司马芝却因为不徇私而被人们称道。(4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报,回复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①表现其孝道,⑥表现其清廉,使用排除法答案即为C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3. 试题分析:刘节代替门客当兵是太守郝光的命令,而非司马芝的劝说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1)得分点:“豪侠”、“出”、“入”、“乱”、“吏治”各一分,大意2分。(2)得分点:“不轨”、“交关”、“见”、“以”等。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司马芝,字子华,河内郡温县人。年轻时是一个读书人,到荆州去躲避战乱,在鲁阳山里遇到强盗。同行的人们都丢下年老体弱的人逃走了,只有司马芝一个人坐在那里守护老母亲。强盗来到后,用刀逼着司马芝。司马芝叩头说道:“我的母亲年纪很大了,她的养老送终问题就拜托诸位了。”强盗们说:“这是个孝子啊!杀他是不义的。”司马芝于是得以免于被杀,用小车把母亲推走了。司马芝在南方住了十几年,亲自耕种,恪守礼义节操。 魏武帝曹操平定了荆州,任命司马芝作菅县人。当时天下政权刚刚建立,各地大多不遵守法律。郡主簿刘节是旧日的大家族子弟,为人豪爽侠义,拥有一千多位宾客,外出就做盗贼,回到官署里则扰乱吏治。不久,司马芝派遣刘节的门客王同等人去当兵。掾史据实禀告说:“刘节家里从来就没有派人服过徭役,如果他们到时把人藏起来,您一定要为滞留误期而负责的。”司马芝不答应,给刘节写了封信说:“您是这里的大家族,又是郡里的左右手,而您的宾客经常不服劳役,黎民百姓早就心怀怨恨和不满,有些流言已经被上级听到。现在征发王同等人去当兵,希望您能按时派遣他出发。”士兵们已经在郡里集结了,但刘节把王同等人藏了起来,还乘机让郡督邮以征兵为借口去讹诈责问县里。县里的掾史没有办法,请求让自己代替王同去当兵。司马芝就派人骑快马把一封信送到郡城济南,信上说细列举了刘节的罪状。太守郝光历来敬重信任司马芝,当即下令让刘节代替王同去当兵,青州人称司马芝“能让郡主簿去当兵”。后来司马芝升作广平县令。征虏将军刘勋,地位尊贵,受宠骄横。他又是司马芝原来所在郡里的将军。刘勋宾客和子弟们在司马芝的管界内多次犯法。刘勋给司马芝写信,不署上姓名,却在信中多次嘱托司马芝帮忙。司马芝没有给他回信,一概按照法律处理。以后刘勋由于行为不轨被诛杀,与刘勋交往并有关联的人全都获罪,而司马芝却因为不徇私而被人们称道。 黄初年间,司马芝被调入京城任河南尹。他抑制豪强,扶持贫弱,私下请托也行不通了。正遇宫中太监想托司马芝办事,又不敢开口讲,就通司马芝妻子的伯父董昭传话。董昭也害怕司马芝,没有替他传话。 司马芝性情公平正直,不以廉洁方正自矜。他和宾客们谈话时,有不同意的,就当面指出他们的错误,回来后也不会说什么不同的话。司马芝在任职期间死去,家里没有一点多余的财产。自从魏国建立以来到现在,历任河南尹中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文艺复兴就是人的文化复兴

张柠

对“中国文艺复兴”的呼唤,以及由此引起的争议,20世纪已经出现过多次,最后都不了了之。“文艺复兴”这一现代中国人的伟大梦想,一直难以成真,总是不能真正形成应有的气候,其主要原因在于,它经常偏离“文艺复兴”的初衷和原则。有人试图将它变成一种“扬国威”的手段,好到世界上去显摆。如果所谓的“文艺复兴”是这个意思,我认为还是趁早收心为妙。更有甚者,试图借“文艺复兴”之名,将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念变成“普世价值”,想把“中国制造”从T恤衫和皮鞋上,移到人家的精神里去。假如14—16世纪的弗罗伦萨人、威尼斯人、巴黎人、伦敦人,不努力去从事伟大的文艺创造,不为人的个性张扬和人文立场争取社会空间,而是在盘算着如何将自身价值观变成“普世价值”,他们能创造那么辉煌的文化吗?但丁、薄伽丘、塞万提斯、拉伯雷、莎士比亚、米开朗基罗、达芬奇、拉斐尔这些伟大的文艺家会出现吗?他们的作品及其包含的人文思想会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吗?是先有人的觉醒和人的创造力的张扬,有对这种觉醒和创造的制度保证,才有伟大的文艺生产,然后才有一种足以产生强有力的感染效果和传播效果的文化。

可以将“文艺复兴”的主要精神特征归纳为三点:第一是走出中世纪而出现的世俗化倾向,第二是科学理性支配下的个人的创造性,第三是城市文化(民主政治、公共事务、文艺生活)的复兴。中国文化中原本没有这种东西,只有小国寡民的农耕乌托邦梦想。第一次出现带有“文艺复兴”色彩的社会运动,应该是20世纪初向西方学习的“新文化运动”或“白话文文学运动”。中国人自此才开始摆脱以宫廷政治为核心的“家国政治”生活;才开始将貌似符合天道运行的“家国结构”转化为现代社会结构;才开始改写那种将“生人”之气息淹没的“天道之美”,将目光指向人的经验。新文化运动首先要改变的,是那种君臣父子、恩威并施的“小儿文化”,建构一种自由选择与独自担当的“成人文化”。因此,启蒙的本质实际上是“悲剧性”的。它要让每一个体独自承担自己的命运,并由此获得一种“成人化”的生命感或存在感。与此相应的社会制度和公共管理应该承担的职责,就是为这种具有选择能力、承担能力、创造能力的个人提供保护,并鼓励他们过有尊严的生活。

20世纪中国的新文化运动,担当了大变革时代的多重任务。第一,让我们从古典审美迷雾中走出来。第二,将神秘而含混的古典审美感知,分解到具体的感官层面,让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得以恢复,使人能正常地看、听、触、嗅、尝、行。第三,因新的审美创造冲动而催生的文艺实践和美学规范的重构。经过一百多年的努力,基本形成了一种有别于古典美学的新文艺传统。遗憾的是,面对新文化及其相应的文学成果,许多中国人至今不习惯,他们还沉浸在古典审美的惯性中。

以莫言为代表的中国当代文学,是百年来白话汉语文学传统结出的新果实,也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艺从“思想解放”到“题材解放”再到“文体解放”的见证者。莫言的作品,对那些戕害农民世俗生活尊严的权力,进行了讽刺和嘲弄,并由此发出嘶哑的尖叫和揪心的欢笑。莫言的作品破坏了中国人习以为常的古典审美惯性,要对他的作品产生共鸣,需要将思维方式或审美趣味调整到二十世纪来。对于莫言的接受,多数读者依然有障碍。这一点也证明了“中国文艺复兴”的困难所在。

(选自张柠《文艺复兴就是人的文化复兴》)

1.下列对“文艺复兴”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的文艺复兴的梦想一直难以成真的主要原因是,总有人试图把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念变成普世价值,这偏离了文艺复兴的初衷和原则。

B.只有具有了人的觉醒和创造力的张扬以及相关的制度保证,才能出现具有强烈感染力和传播效果的“文艺复兴”文化。

C.在20世纪初期的“新文化运动”或“白话文文学运动”中,中国开始出现带有文艺复兴色彩的社会运动,中国人开始将目光指向人的经验,并且开始摆脱以宫廷政治为核心的“国家政治生活”。

D.“中国文艺复兴”的困难之一是不少中国人至今不习惯接受有别于古典美的新文艺传统,不能将思维方式和审美趣味调整到现代来。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启蒙运动要让每一个个体独自承担自己的命运,并由此获得一种“成人化”的生命感或存在感,所以启蒙的本质实际上“悲剧性”的。

B.假如14—16世纪的弗罗伦萨人、威尼斯人、巴黎人、伦敦人,不努力去从事伟大的文艺创造,不为人的个性张扬和人文立场争取社会空间,而是盘算这如何将自身价值观变成“普世价值”,他们就不能够创造那么辉煌的文化。

C.走出中世纪出现的世俗化倾向、科学理性支配下的个人的创造性、城市文化的复兴构成了“文艺复兴”的精神特征。

D.20世纪中国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的古典审美经验进行了大变革,经过一百多年的努力,基本形成了一种有别于古典美学的新文艺传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是“家国结构”,其实并不符合天道运行,在新文化运动中,它开始为现代社会结构所代替。

B.新文化运动构建了一种“成人文化”,使每一个个体都具有了独立的选择能力、担当能力和创造能力,并建立了一整套相应的社会制度和公共管理制度来为这样的个体提供保护。

C.莫言的作品破坏了中国人习以为常的古典审美惯性,所以中国人要对他的作品产生共鸣,就必须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

D.要想实现“中国文艺复兴”梦想,就不能受民族主义情绪的支配,不能靠对别国进行价值观念的渗透,需要我们从根本上对自身的思维习惯和价值观念进行变革。

 

查看答案

民以食为天。2012年,一部《舌尖上的中国》,让我们充满对中国传统美食的回忆与向往。但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频爆发。从苏丹红到毒牛奶,从地沟油到瘦肉精,从染色馒头到绝育黄瓜……食品安全事件,使人们谈吃色变。网友调侃,不把元素周期表里的元素吃完,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中国人。此言虽是玩笑,但这个玩笑中却充斥着浓郁的无奈与悲凉。

食品安全堪忧,谁之过?对此,你有什么想法和看法?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2)所写内容必须与材料相关。(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查看答案

模仿下面例句的句式和修辞手法,另选两个陈述对象,再写两组与例句意思相连的句子,以构成连贯的排比。(4分)

例句:蓝天有深邃的灵魂,才能吸引星月; 山峰有高昂的头颅,才能俯视原野。

仿句:                                                                    

 

查看答案

 把下面一段文字压缩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个字)(3分)

   北京11月30日讯   记者今天从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教育部批准,北京市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北京市首次在中小学设立正高级职称。

  据介绍,北京市将选定西城区、朝阳区和通州区作为试点区县,共涉及35149名中小学教师。此次改革将中学和小学教师职称等级最高均设置到正高级,打通了教师职业发展通道。改革后,试点区县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将统一设置为正高级、高级、一级、二级、三级教师。职称级别的评价标准包括教书育人、课程教学、教育教学研究、影响力、学历经历等五方面,对不同职称等级,根据要求有侧重地进行考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作为普通人,我们如何读经典?我的经验是,__________。事实上,许多心智活泼的人正是把这当做最好的消遣的。

①千万不要端起做学问的架子,刻意求解

②这里有一个浸染和熏陶的过程,所谓人文修养就是这样熏染出来的

③也就是说,阅读的心态和方式都应该是轻松的

④在不实用而有趣这一点上,读经典的确很像是一种消遣

⑤读不懂不要硬读,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著作和章节

⑥无论《论语》还是《圣经》,无论柏拉图还是康德,不妨就当做闲书来读

A.②①⑤⑥④③    B.②①⑥⑤③④    C.⑥③①⑤②④      D.⑥④⑤①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