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蟾宫曲•九日① 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蟾宫曲•九日①    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②,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中国人素有登高思乡习俗。②乌纱:泛指帽子。

该诗以“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结尾,韵味悠长。联系全诗,分析其艺术特点以及表达效果。

答:                                                                     

 

以哀景作结,融情于景,进一步渲染了凄清的氛围,深化了“思乡”的主旨。 【解析】 试题分析:从标题“九日”及全文内容看,本文主题应为重阳佳节,倦客思家,所以“倦客思家”应为表达主题的句子。“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点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这种气氛的渲染,有助于思乡 主题的表达。“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是作者回忆从前歌舞升平的欢乐景象。用从前歌舞升平的稍纵即逝衬托现实中人老白发的凄凉,告戒游子不再留念他乡,而是“倦思”故乡。这恰是主题的最好表达。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刘文静,字肇仁,父韶,仕隋战死,赠上仪同三司。文静以死难子,袭仪同。倜傥有器略。大业末,为晋阳令,与晋阳宫监裴寂善。寂夜见逻堞传烽,咤曰:“天下方乱,吾将安舍?”文静笑曰:“如君言,豪英所资也。吾二人者可终羁贱乎?”

高祖为唐公,镇太原,文静察有大志,深自结。既又见秦王,谓寂曰:“唐公子,非常人也,豁达神武,汉高帝、魏太祖之徒钦!殆天启之也。”寂未谓然。文静俄坐李密姻属系狱,秦王顾它无可与计者,私入视之。文静喜,挑言曰:“丧乱方剡,非汤、武、宣、光不能定。”王曰:“安知无其人哉?今过此,非儿女子姁姁相忧者。世道将革,直欲共大计,试为我言之。”文静曰:“上南幸,兵填河、洛,盗贼蜉结,大连州县,小阻山泽,以万数,须真主取而用之。诚能投天会机,则四海不足定也。”王笑曰:“君言正与我意合。”乃阴部署宾客。

将发,恐唐公不从,文静谋因裴寂说,胁寂曰:“公为监,以宫人侍客,公死何憾,奈何累唐公?”寂惧,乃劝起兵。唐公乃开大将军府,以文静为司马……(因功)转大丞相府司马,进光禄大夫、鲁国公。

文静自以材能过裴寂远甚,又屡有军功,而寂独用故旧恩居其上,意不平。每论政多戾驳,遂有隙。与弟散骑常侍文起饮酣,有怨言,拔刀击柱曰:“当斩寂!”会家数有怪,文起忧,召巫夜披发衔刀为禳厌。文静妾失爱,告其兄上变,遂下吏。帝遣裴寂、萧瑀讯状,对曰:“昔在大将军府,司马与长史略等。今寂仆射,居甲第,宠赉不赀,臣官赏等众人,家无赢,诚不能无少望。”帝曰:“文静此言,反明甚。”李纲、萧瑀明其不反;秦王亦以文静首决非常计,事成乃告寂,今任遇弗等,故怨望,非敢反,宜赐全宥。帝素疏忌之,寂又言:“文静多权诡,而性猜险,忿不顾难,丑言怪节已暴验,今天下未靖,恐为后忧。”帝遂杀之,年五十二。籍其家。文静临刑,抚膺曰:“高鸟尽,良弓藏,果不妄。”   (《新唐书•列传第十三》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欲共大计              只是                   B.召巫夜批发衔刀为禳    镇压

C.文静喜,言曰          挑逗                  D.李纲、萧瑀其不反      明白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文静死难子,袭仪同               B.安知无人哉 

奉养无主,辞不奉命               于乱石间择一二扣之

C.文静谋裴寂说                       D.须真主取用之

   宾客至相如门                       死有知,其几何离

3.下列言行全都表现刘文静有才略远见的一项

① 如君言,豪英所资也                                 ② 文静多权诡     

③ 丧乱方刻,非汤、武、宣、光不能       ④ 唐公子,非常人也     

⑤ (文静)深自结                                          ⑥ 高鸟尽,良弓藏,果不妄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刘文静父亲在隋朝为官,建立了战功,故而刘文静得以承袭父亲的职务做了晋阳令。

B.裴寂城府很深,文静告诉他秦王一定会平定天下时,他也丝毫没有透露自己的想法。

C.秦王知道文静受儿女姻亲关系连累入狱,到狱中探望,使得文静很感动而向其献计。

D.文静因裴寂位次高于己而生不满,在处理政务时常常与裴寂唱反调,确实失之狭隘。

5.选出用“/”给下面文言文阅读材料断句正确的一项

弈之优劣,有定也,一着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已。

A.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已。

B.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已。

C.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已。

D.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已。

6.(请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诚能投天会机,则四海不足定也。(5分)

(2)臣官赏等众人,家无赢,诚不能无少望。(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记忆是多种不同事物的集合,可以是微妙的感觉、具体的影像、连贯不连贯的事件过程;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和逻辑。不论哪种记忆,都是大脑神经网络中的一组神经元被激发,形成某种特定的连通回路。大脑储存的方式是把事情分拆为最基本的单元,每个单元分别由指定的神经元储存。

    完整的记忆只有在被提取时才形成,它既存在又不存在。我们无法在大脑中找到记忆图像,它只是百亿个神经元的组合。不同的记忆素材通过编码,储存在不同的脑区,提取的方式也不同,需要几十个不同的脑区共同合作,才能形成或再现。

    短暂记忆靠神经传导素增强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形成,只能保留几分钟;而长期记忆能保存许多天甚至多年。不断重复能使短暂记忆转变为长期记忆。通过不断重复,大脑中的化学信号系统会把一种特殊蛋白质推入神经元的核心,并且在那里启动遗传基因合成蛋白质,神经元因此有了基本的改变,增加新的触突,创造新的连接网络。结果是大脑有了结构性的改变,这就是长期记忆的建立。

    与某事件相关的素材以适当的间隔重复出现,而不是一次性出现,回忆这件事情会更加容易。比如,在几天内多次、短时间看到同一张脸,就比在一天内长时间对着这张脸更容易记住。这就是心理学家40年前提出过一种编码变异假说。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多背景的联系能从多途径提取记忆:这张脸与多种不同的背景联系起来,比如学校、工作场所和家庭相对于舞会等单纯的一种背景,更容易让人想起。每种不同的背景或环境,能激活大脑的不同功能区。这一假说认为,不同的神经反应能提高记忆。

    但是得克萨斯州立大学认知神经科学家拉塞尔•博德里克领导的一项神经影像研究提出,反过来也是对的,即用同一种背景多次激活同样的神经连接方式,事物能被更好地记忆下来。

研究人员认为,通过刺激,同样的神经连接重新激活时,就会形成一幕记忆。记忆完成的精确与否,取决于不同脑区活动方式重连得是否精确,而不是更多的连接方式。比如更吸引人的面孔更容易形成记忆。

1.对于文中所提出的“完整的记忆既存在又不存在”解说正确的一项

  A.因为它常常是抽象的、微妙的、具体的、不连贯的,很难完整捕捉到。

  B.事情都被拆分成了最基本的单元,我们无法在大脑中找到记忆图像。

  C.记忆素材是分散储存的,这些脑区共同合作,记忆才能形成或再现。

  D.记忆是大脑神经网络中的一组神经元被激发形成的某种特定连通回路。

2.关于“编码变异假说”,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事件素材以间隔、重复的形式出现比一次性长时间出现更容易形成长期记忆。

B.在多种背景中出现的事物,提取记忆时能激起更多神经反应,有利于提高记忆。

  C.博德里克认为记忆的完成在于重连的精确,“假说”却认为是连接方式更多。

  D.认知神经科学家拉塞尔•博德里克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推翻了编码变异假说。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的一项

  A.长期记忆是通过短暂记忆的不断重复,引起大脑一系列化学反应,使神经元产生新的触突,创造新的连接网络而形成的。

  B.记忆是被拆分储存的,它是百亿个神经元的组合,分散在几十个不同脑区,要多种提取方法共同作用,最后才能完成。

  C.短暂记忆是通过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形成的,只能保存几分钟,而长期记忆甚至可以保存多年,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变。

  D.当多次受到同一目标的冲击时,更吸引人的面孔更容易引发大脑形成同样的连接方式,因而更容易被记住。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对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红楼梦》中,有这样一句:“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黛玉,“美玉无瑕”指的是宝玉。

B.漂泊异乡三年的大卫终于回国了,他回国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坎特伯雷见美丽宁静的爱丽丝,向她诉说:“我出国待在国外,以及回国,都是为了爱你。”

C.卡西莫多从外表看,是个令人讥笑的人物,出身不明和外貌奇丑这两重灾难,使他在唾骂、嘲笑中长大。但他是雨果理想中“善”的化身。

D.颜渊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因为他以其翘居群首的品德与学业,对儒家的社会行为的最高德行标准和最高法则——仁德做了最好的诠释。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马远画山水布局简妙,他善于对现实的自然景色作大胆地概括、剪裁。                                     。这真是“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①他的山水画,画面上常常留出大片空白,空旷渺漠,意境十分深远

②他的名作《寒江独钓图》,只画了漂浮于水面的一叶扁舟和一个独坐在船上垂钓的渔翁

③他画山,常画山之一角;画水,常画水之一涯,其他景物也十分简练

④然而,就是这片空白表现出了烟波浩渺的江水和极强的空间感,衬托了江上寒意萧瑟的气氛

⑤四周除了寥寥几笔的微波之外,几乎全为空白

⑥从而更加集中地刻画了渔翁专心于垂钓的神气,也给欣赏者提供了一种渺远的意境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A.③①②⑤④⑥    B.②⑤④⑥①③    C.①②⑤⑥④③    D.①③②⑤④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位花贩告诉我,几乎是所有的白花都很香,越是颜色艳丽的花越是缺乏芬芳。

有一位花贩告诉我,夜来香其实白天也很香,但是很少闻得到。

有一位花贩告诉我,清晨买莲花一定要挑那些盛开的,因为早上是莲花开放最好的时间,如果一朵莲花早上不开,可能中午和晚上都不开了。

有一位花贩告诉我,越昂贵的花越容易凋谢。

根据上面的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也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

要求:选好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文章。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