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将第Ⅰ卷文言文中的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承平久,郡县无守备,山...

将第Ⅰ卷文言文中的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承平久,郡县无守备,山东故不置重兵。(3分)

答:                                                             

2.七月,彦视师兖州。甫出城,遇贼万余,彦缒入城。(3分)

答:                                                            

3.然征妖贼时,诸将多杀良民冒功,而其子官锦衣,颇招摇都市。(4分)

答:                                                            

 

1.当时国家太平很长时间,郡县都没有守备,山东本来就不设置重兵。 2.这年七月,赵彦到兖州视察军队。刚出城就遇上了上万人的贼人,赵彦赶忙用绳子吊进城中。 3.然而,在征讨妖贼时,部下很多将士用杀很的良民来冒充功劳,并且他的儿子在锦衣卫做官,在都市里十分炫耀、张扬。 【解析】 试题分析: 1.注意“时”当时;“承平”太平;“故”本来;“置”设置。 2.注意“视师”视察军队;“甫”刚刚;“缒”用绳子吊着;“彦视师兖州”省略句。 3.注意“然”然而;“征”征讨;“官”名词作动词,做官;“招摇”炫耀,张扬。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每小题3分,共9分)

赵彦,肤施人。万历十一年进士。授行人,屡迁山西左布政使。光宗嗣位,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山东。辽阳既失,彦请增兵戍诸岛,特设大将登州。登、莱设镇,自此始。

时承平久,郡县无守备,山东故不置重兵。彦任都司杨国栋、廖栋,而檄所部练民兵,增诸要地守卒。请留京操班军及广东援辽军,以备征调。荐起故大同总兵官杨肇基为山东总兵官。七月,彦视师兖州。甫出城,遇贼万余,彦缒入城。肇基急迎战,而令国栋及栋夹击,大败之横河。国栋又大破贼沙河,乃筑长围以攻邹。抗守三月,食尽,贼党尽出降。

彦已加兵部待郎,论功,进尚书兼右副都御史,再加太子太保,荫子锦衣卫世佥事,赍银币加等。三年八月召代董汉儒为兵部尚书,极陈边将克饷、役军、虚伍、占马诸弊,因条列综核事宜。上称善,立下诸边举行。杨涟劾魏忠贤二十四罪,彦亦抗疏劾之,自是为忠贤所恶。

彦有筹略,晓畅兵事。然征妖贼时,诸将多杀良民冒功,而其子官锦衣,颇招摇都市。给事御史交劾之。彦三疏乞罢。魏忠贤挟前憾,令乘传归,子削籍。寻追叙兵部时边功,即家进太子太傅。未几卒。                                                             节选自《明史·赵彦传》

1.下面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所部练民兵                          檄:命令

B、荐故大同总兵官杨肇基为山东总兵官      起:起用

C、子锦衣卫世佥事                        荫:庇佑

D、子削                                  籍:户口

2.下面划线的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备征调                         请立太子为王,绝秦望

B、筑长围以攻邹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条列综核事宜                   宾客到蔺相如门谢罪

D、自是忠贤所恶                   约婚姻

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明以前,像登州、莱州这样的边境是没有设置兵力防备的。赵彦巡抚山东时,开创了这一历史性时代。

B、明朝国泰民安时,山东是没有兵力部署的。赵彦起用了自己的故友杨肇基为山东总兵官。

C、在论功行赏时,赵彦不仅因功勋卓著一再加官晋职,还庇佑自己的儿子得到了世袭锦衣卫佥事一职的美差。

D、足智多谋且通晓军事的赵彦,但还是因为当年手下人冒功和自己儿子过于招摇,被大臣们弹劾,不得不乞求罢官归田,最终在家里被进职为太子太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每题3分,共9分)

江南style为什么这样红

所有人都想知道,一个挺着肚腩的男人,重复着几句莫名其妙的歌词,做出纵马疾驰时的蹦跳动作,以此制成的音乐视频为什么会在2012年红遍全球。根据最新统计,这段名为《江南style》的视频成为全世界观看人数最多的YouTube视频。其观看次数达到了82200万次,超过贾斯汀·比伯的《宝贝》。

社会学家分析说,这首“神曲”充满了对韩国首尔上流社区江南的讽刺。在韩国,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已经成为总统选举中的议题。心理学家则认为,演唱者朴栽相的形象迎合了西方对亚洲男性的固有想象:“在这里亚洲男人要么是功夫武士,要么是引用孔子语录的先知,要么是高中里的怪才。”

相比之下,科学家另有一番解释。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市场学教授詹姆斯·凯拉瑞斯指出,《江南style》之所以风靡世界,与一种名叫耳朵虫的大脑神经运动有关。

耳朵虫并不是一种虫子,也跟耳朵没有太大关系。凯拉瑞斯打比方说,它是一种认知瘙痒。某些音乐片段能激发脑部的不正常反应,这些不正常的反应就像皮肤上的瘙痒,让脑子不断地注意这些音乐,结果只能是越痒越挠、越挠越痒。

这一现象和19世纪德国记忆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的不自主记忆提取现象有关。在我们的大脑中,信息往往都是根据信息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存储。有些提取的线索一旦出现,就会自动触发相关的信息。譬如看多了由《最炫民族风》伴奏的各种视频,下次看到有节奏的舞蹈,就会不由自主地哼唱起“你是我天边最

《江南style》更是如此。有人评价说:“身形偏胖的朴载相,不断重复着扬鞭套马、策马狂奔的动作。配上音乐节奏,让人莫名就有了跟着一起舞蹈的冲动。”

人们很早就发现,节奏简单且不断重复的片段更容易绕梁三日。在美国作家马克·吐温1876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中,主人公只是在报纸上读到了一段有着华尔兹旋律的顺口溜就因此着魔。在镇上晃荡的时候,他的脚跟着顺口溜机械地踏着节拍。有人对《江南style》进行研究发现。它有5个音节每3.6秒就会重复4次,在整首歌中重复了100次以上。

“关于耳朵虫最有趣的是它揭示了我们脑袋中有一部分很明显是不受自己控制的。”英国广播公司网站一个叫做“神经黑客”的栏目如此介绍这一奇特的现象。

根据凯拉瑞丝的说法,所有无法忘却的神曲,都是一种“不自主音乐想象”。这些想象不仅来得毫无防备,走得也莫名其妙。

在马克·吐温的小说中,被顺口溜折磨得快要疯了的主人公,恰好遇到了一个神父。把顺口溜复述给了神父后,他终于得到了解脱,“舌头获得了自由,再次吐出了欢快的言语”。可惜,神父却“中招了”。

当然,耳朵虫并不尽是烦恼。上世纪80年代,芝加哥一家主营停车场业务的公司,就以此开发出一套“主题音乐楼层提醒系统”。在不同的楼层播放不同的流行音乐,若是有人停车以后忘记自己停在那一层了,只需想想当时听到的是哪首歌曲,然后在电梯里按下对应的按钮就可以了。

有了耳朵虫的帮助,各大神曲可谓所向披靡。“它总在脑海里弹出来,就像是网页上弹出的广告一样,让我感到有点排斥。”一个年轻人如此形容给他带来很大困扰的《最炫民族风》。为了驱赶脑海中的“弹出广告”,他听了各种古典音乐,“总以为,古典音乐是经典中的经典,可听了似乎也不太管用,脑子里还是‘最美的云彩’”。

或许,真的应该听从马克·吐温100多年前的建议。在那篇题为《蛊惑的旋律》的小说结尾,他严肃地指出:“各位读者,如果你碰到类似无情的旋律,理当避而远之,避而远之,视之瘟疫!”

1.下列表述中,不属于“《江南style》在2012年风靡全球”原因的一项是(   )

A.《江南style》充满了对韩国首尔上流社区江南的讽刺,在韩国,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B.《江南style》的演唱者朴载相挺着肚腩、做出纵马疾驰时的蹦跳动作的形象迎合了西方对亚洲男性的固有想象。

C.《江南style》的某些音乐片段能激发人们脑部的不正常反应,这些不正常的反应,让脑子不断地注意这些音乐。

D.《江南style》是一种“不自主音乐想象”,不仅来得毫无防备,而且走得也莫名其妙。

2.下列对“耳朵虫”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耳朵虫并不是一种虫子,也跟耳朵没有太大关系,它其实是一种类似皮肤瘙痒的大脑神经运动。

B.耳朵虫就是不自主记忆提取现象,是由艾宾浩斯在19世纪提出的。在我们的大脑中,信息根据信息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存储,某些提取的线索一旦出现,就会自动触发相关的信息。

C.耳朵虫揭示了我们脑袋中有一部分很明显是不受自己控制的,一些节奏简单且不断重复的音乐片段更容易激发耳朵虫的功能。

D.尽管耳朵虫可以帮助各大神曲像网页上弹出的广告一样,在脑海里弹出来,让有些人感到有点排斥;但人们也可以合理利用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南style》的歌词莫名其妙,节奏简单重复,演唱者挺着肚腩,动作滑稽,但却迅速风靡全球,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忧虑,都想知道其中的奥秘。

B.对《江南style》现象,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科学家分别从不同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的自己的见解,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C.《江南style》对人们的影响,并非个例。在中国有人看到有节奏的舞蹈,就会不由自主地哼唱起《最炫民族风》;在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笔下,主人公只是在报纸上读到了一段有着华尔兹旋律的顺口溜就因此着魔。

D.要想避免类似《江南style》的“神曲”带来的困扰,可以听从马克·吐温100多年前的建议,避而远之,视之瘟疫。

 

查看答案

下列对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元代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关汉卿是中国戏剧的奠基人之一,他和马致远、汤显祖、白朴合称“元曲四大家”。

B.《哈姆莱特》中鬼魂一角对剧情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的出现改变了哈姆莱特的命运,没有他就没有后来的哈姆莱特,剧作伊始就以他悲伤而庄严、惨苦而坚定的形象奠定了全剧的悲剧氛围。

C.鲁侍萍热烈地奉献于爱情,却惨遭遗弃,尽心经营家庭,却饱受凌辱;作为一个用心良苦的母亲,她全心全意地指望儿女们能有一个幸福的将来,却被一场势不可挡的“大雷雨”摧毁了一切。

D.柳永,字耆卿,北宋专业词人。其人精通音律,擅长铺陈点染,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一句出自他的《望海潮》。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2012年12月18日,兴国高中举行了第三届“班主任节”庆祝活动,多个学校的领导参与并致辞祝贺。

B.湖北省卫生厅发言人称前不久黄石发生霍乱疫情的主要原因是由患者不注意饮食和环境卫生造成的。

C.自从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不仅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而且学生的学习行为也逐步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走向“合作、探究”的自主式学习。

D.日方非法“购买”钓鱼岛的行径严重侵犯中国领土主权,日方应正视当前中日关系的严峻局面,承认钓鱼岛主权争议,回到谈判解决钓鱼岛问题的轨道上来。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写作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用词的规范性,引用古文或名言名句应当准确。但有人往往为了追求文章通俗易懂,而随意________成语和引文,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②美国校园枪杀案引起当地民众的强烈抗议,愤怒情绪迅速扩散到全国,甚至美国总统奥巴马都表态________调查此案。

③“咦!怎么没收到?”高松年直跳起来,假惊异的表情做得________,比方鸿渐的真惊惶自然得多。

A.篡改  敦促  栩栩如生       B.窜改 敦促 惟妙惟肖

C.篡改 催促  栩栩如生       D.窜改 催促 惟妙惟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