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6分) 移家别湖上亭 [唐]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6分)

移家别湖上亭

[唐]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采用拟人手法,(1分)赋予柳条藤薆、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1分) 2.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1分)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1分)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1分)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作者对湖上亭的一草一木是如此深情,以致在他眼里不只是自己不忍与柳条、藤蔓、黄莺作别,柳条、藤蔓、黄莺也象他一样无限痴情,难舍难分。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 2.这首诗的用字,非常讲究情味。用“系”字抒写不忍离去之情,正好切合柳条、藤蔓修长的特点,又符合春日和风拂拂的情景,不啻是天造地设。“啼”字既指黄莺的啼叫,也容易使人联想到辞别时离人伤心的啼哭。一个“啼”字,兼言情景两面,而且体物传神。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 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张自新传

[明]归有光

张自新,初名鸿,字子宾,苏州昆山人。自新少读书,敏慧绝出。古经中疑义,群子弟屹屹未有所得,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性方简,无文饰,见之者莫不讪笑,目为乡里人。同舍生夜读,倦睡去,自新以灯檠投之,油污满几,正色切责,若老师然。髫龀丧父,家计不能支。母曰:“吾见人家读书,期望青紫,万不得一。且命已至此,何以为书?”自新涕泣长跪,曰:“亡父以此命鸿,且死,未闻有他语,鸿何敢忘?且鸿宁以衣食忧吾母耶?”与其兄耕田度日,带笠荷锄,面色黧黑。夜归,则正襟危坐,啸歌古人,飘飘然若在世外,不知贫贱之为戚也。

兄为里长,里多逃亡,输纳无所出。每岁终,官府催科,搒掠无完肤。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县吏怪其意气。方授杖,辄止之,曰:“而何人者?”自新曰:“里长,实书生也。”试之文,立就,慰而免之。

自新视豪势眇然不为意。吴中子弟多轻儇,冶鲜好衣服,相聚集,以亵语戏笑。自新一切不省,与之语,不答。议论古今,意气慷慨。酒酣,大声曰:“宰天下竟何如?”目直上视,气勃勃若怒,群儿至欲殴之。补学官弟子员,学官索贽金甚急,自新实无所出,数召笞辱,意忽忽不乐,欲弃去,俄得疾卒。

归子曰:余与自新游最久,见其面斥人过,使人无所容。俦人广坐间,出一语未尝视人颜色。笑骂纷集,殊不为意。其自信如此。以自新之才,使之有所用,必有以自见者。沦没至此,天可问邪?余悲自新之死,为之叙列其事。

(选自《震川先生集》卷二十六,有删节)

【注释】1屹屹:同“矻矻”,勤奋不懈的样子。2青紫:古代公卿绶带之色,这里借指高官昱爵。3轻儇:轻佻,不庄重。④弟子员:县学的生员。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自新随口而应,若素者       了:明白,了解

B.不知贫贱之为也             戚:忧愁

C.县吏其意气                 怪:责怪

D.见其斥人过                 面:当面

2.下列各组句子中,都能说明张自新“性方简,无文饰”的一组是(3分)(     )

①见之者莫不讪笑                      ②以灯檠投之

③未闻有他语,鸿何敢忘?               ④试之文,立就。

⑤正襟危坐,啸歌古人                  ⑥宰天下竟何如?

A.①③④    B. ②③⑥   C.②⑤⑥   D.③④⑥

3.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童年丧父的张自新没有因母亲的看法而放弃学习,坚持耕读,啸歌古人,幽然自得。

B.张自新对吴中子弟的亵语戏笑不以为意,也不理解,所以无法与他们交流。

C.作者对张自新的坎坷经历和怀才不遇深有感慨,痛惜他的病故,写了这篇传。

D.文中选取张自新读书敏慧,耕读奉母等几件事来塑造人物,选材典型,形象饱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内文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且鸿宁以衣食忧吾母耶?(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每小题1分,共8分)

1.宁许以秦曲         负:                 

2.且相如贱人         素:                  

3.汉亦留之以相当       相当:               

4.咸怪其无           征:                 

5.宾主尽东南之     美:                 

6.彼且适待哉         奚:                 

7.日西山             薄:                 

8.如装屏风           宝: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小题1分,共8分)

1.蜂房水涡,                 

2.                  ,似诉平生不得志。

3.夜深忽梦少年事,                 

4.小楼昨夜又东风,                 

5.雁阵惊寒,                 

6.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7.欲苟顺私情,                 

8.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一篇议论文。(60分)

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便永远是一个奴隶。——歌德

宿命论是那些缺乏意志力的弱者的借口。——罗曼·罗兰

对上述名人名言,你有什么感悟和思考?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立意自定;(3)标题自拟;(4)不少于800字;(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寒夜生花

迟子建

①今冬大兴安岭奇寒,春节前后,气温都在零下摄氏三十七八度之间。世界看似冻僵了,但白雪茫茫的山林中,依然有飞鸟的踪迹;冰封的河流下,鱼儿也在静静地潜游。北风呼啸的街头,人们也依然忙着过年。

②有生命的不止这些,还有花儿。

③是霜花!

④每天早晨,我从床上爬起,拉开窗帘,便可望见玻璃窗上的霜花。户外寒风凛冽,室内温度只有摄氏十七八度,所以今冬我见的霜花,不像往年只蔓延在窗子底部,而是满窗盛开!

⑤霜花姿态万千,真是要看什么有什么。挺直的冷杉,摇曳的白桦,风情万种的柳树,初绽的水仙,半开的芍药,怒放的菊花,你在霜花的世界中,都能寻到。当然,除了常见的树木和花朵,霜花也隐现动物的形影,比如呼呼大睡的肥猪,飞翔的仙鹤,低头喝水的鹿,奔跑的狗,游走的蛇等。你要问霜花中有没有人?答案是肯定的。亭亭玉立的少女,蹒跚学步的儿童,弯腰弓背的老人,霜花也不吝惜它的笔,勾勒他们的形影,并为之配上人间的烟火气——房屋、水井、田地、牛车、犁铧、米缸、灶台、饭桌、碗筷甚至肥皂。仅有这些还不够,没有光,世界是彻头彻尾僵死的,于是霜花中就有了日月星辰,有了来自天庭的照耀!

⑥不要以为霜花总是烟花般灿烂,它也有孤独的脚印;它也不总是祥云缭绕,那里也有离人的眼泪!

⑦在这里,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刻,也是最黑暗的时刻。太阳三点多就落山了,好像它答应了要去照耀另一个更黑暗的世界,而把人间过早地推入暮色之中。白昼中被阳光鞭挞的寒流,在太阳消失后,竟做起了浪漫的事情。它们中的一部分,潜入千家万户的窗缝,在人们熟睡时,用月光星光做笔,蘸着清芬的霜,在明净的玻璃窗上,点染出一幅幅图画。

⑧有千万扇窗户,就有千万个霜花的世界,因为霜花的世界没有相同的。今天你看到的芭蕉树形态的霜花,明天演变为一片葳蕤的野花了;今天你看到的少女,明天就可能变成老妪;今天你看到的光秃秃的树,明天挂上了几盏灯笼。还有那饭桌和房屋,可能一夜之间会缺了桌脚,或是两层的房屋变成了三层四层,让你慨叹它们造房的神速。

⑨太阳走得早,并没有想着第二天要早来。它晚来也好,霜花会存留长久些。七点多钟,晨曦初现,霜花被映照成柠檬色,远看像张金箔纸;等八点多太阳完全冒出头来,霜花就是橘红的了,如果此时恰好有酒杯形态的霜花闪烁其中,我就是喝到浓郁的葡萄酒了;而等太阳升得高了,阳光照耀着雪地,天地间跃动着白炽的光芒,霜花就回到本色,一片银白,玻璃窗就成了银库了!不过,太阳每前进一步,霜雪图就损毁一些:花瓣凋零了,树木枯萎了,河流干涸了,房屋坍塌了,动物少了四蹄或是尾巴,犁铧残破了,玻璃窗像是心疼什么人似的,漫溢着霜花的泪滴。阳光把这样的泪滴照耀得晶莹剔透。如果说冬天也有露珠的话,该是它们吧。

⑩霜花在正午时消失了,玻璃窗干干净净的了!不要以为它们的故事就此结束了,夕阳尽了,霜花又会在玻璃窗上重谱新篇。于是像我这种爱做梦的人,又有了新的憧憬。

霜花似乎很懂得主人的心思,有的时候,我能从霜花中看到已故亲人用过的东西,比如茶壶、眼镜,比如砚台、笔管。让人怀疑他们夜间悄悄匍匐在窗棂上,听我梦中的呓语。在冷酷的现实世界中失去的,那个世界又温柔地回馈了我,让我直想亲吻那片霜花,让我所爱的,再度与我的呼吸共融。

没有一个早晨,我不是与霜花共度的。我站在它面前看它,它也在静静地看我。能与心灵共通的世界,谁敢说是虚幻的!霜花是彼岸世界送给此岸世界的哈达,你的目光与它交汇时,就是领受了福气。

(选自《文汇报》2012年2月11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是霜花!”这句单独成段,并用感叹号强调,照应标题,表现作者的惊喜之情。

B.第⑤段中作者调动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以生动的笔法写出了霜花的万千姿态。

C.第⑦段“潜”“蘸”等动词刻画了“寒流”的无孔不入,渲染出寒夜的阴郁沉闷。

D.第⑨段以时间为序,描写随着太阳升高霜雪图渐渐损毁的景象,充满动态和美感。

2.作者笔下的霜花有哪些特点?请分点概述。(3分)

答:                                                                   

3.有评论者认为迟子建的这篇散文“冷色调中,有着融融的暖意”,请结合文本,从文章主题意蕴的角度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