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

定公十年春,及齐平。夏,齐大夫黎鉏言于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会于夹谷①。鲁定公且以乘车好往。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定公曰:“诺。”具左右司马。会齐侯夹谷,

为坛位,土阶三等,以会遇之礼相见,揖让而登。献酬之礼毕,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四方之乐。”景公曰:“诺。”于是旍旄羽袚矛戟剑拨②鼓噪而至。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举袂而言曰:“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于此!请命有司!”有司却之,不去,景公心怍,麾而去之。有顷,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宫中之乐。”景公曰:“诺。”优倡侏儒为戏而前。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曰:“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景公惧而动,知义不若,归而大恐,告其群臣曰:“鲁以君子之道辅其君,而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鲁君,为之奈何?”有司进对曰:“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于是齐侯乃归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谢过。

定公十三年夏,孔子言于定公曰:“臣无藏甲,大夫毋百雉之城。”使仲由为季氏宰,将堕③三都④。于是叔孙氏先堕郈。季氏将堕费,公山不狃、叔孙辄率费人袭鲁。公与三子入于季氏之宫,登武子之台。费人攻之,弗克,孔子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二子奔齐,遂堕费。将堕成,公敛处父谓孟孙曰:“堕成,齐人必至于北门。且成,孟氏之保鄣,无成是无孟氏也。我将弗堕。”十二月,公围成,弗克。(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改)

【注】①夹谷:地名,春秋时齐地。②拨(fá):大盾。③堕:毁坏;拆毁。④三都:春秋鲁三桓执政,皆建城拟于国都。季孙之费、孟孙之成、叔孙之郈,称三都。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摄相事                    摄:代理      

B.孔子趋而进                    趋:小步快走

C.孔子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      伐:夸耀

D.十二月,公围成,弗克          克:攻下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正面表现孔子在夹谷扬礼节的一组是(3分)

 ①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          ②以会遇之礼相见,揖让而登

 ③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于此!请命有司

 ④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举袂而言 

 ⑤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  

 ⑥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③④⑤      D.①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先从孔子任中都宰写起。他任职一年就很有政绩,鲁国各地的官员都纷纷效仿他。于是,他升为司空,后又升为大司寇。

B.文章写孔子严于礼法之行为使齐景公震憾而省悟,并以退还原来所占的鲁国之郓、汶阳、龟阴之地的行动来向鲁国赔罪。

C.定公十三年夏,鲁定公听从孔子的建议,打算拆毁季孙、叔孙、孟孙三家封邑的城墙,在拆毁的过程中,遇到了公山不狃等人的武力阻扰。

D.公敛处父认为,如果拆了成邑的城墙,那么齐人必将兵临城下,孟氏没有了保障,会处于危险中。于是,他坚决抗命不拆成邑的城墙。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为坛位,土阶三等,以会遇之礼相见,揖让而登。(5分)

 ⑵ 有司却之,不去,景公心怍,麾而去之。(5分)

 

1.C。 2.C。 3.B。 【小题 4】(1)在那里修筑了盟坛,坛上备好席位,设置了三级登坛的台阶,用国君相遇的简略节相见,拱手揖让登坛。(2)主管官员叫乐队退下,他们却不肯动,齐景公心里很惭愧,挥手叫乐队退下去。 【解析】 1. 试题分析:伐:攻打。“伐”在句中作谓语动词,从该句的上下文语境来看,前有“费人攻之,弗克”,后有“费人北”。因此,“伐”含义相当于“攻”。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①句说的是孔子在鲁国受到重视而被屡次提拔;②句说的是两国君主在夹谷见面的情景;⑥句是齐国有司的话。 考点: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3. 试题分析:原项中“震撼而吃惊”错,非“震憾”而是“惧怕”。 考点: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先根据上下文语境明确两句的大意,在此基础上把握句子中的关键词语,特别是省略的成分要补上意思才能明确。(1)句“土阶三等”前就省略了谓语动词“为”,⑵句的主语省略都要补充出来。翻译后,应顺一下,做到句子通顺。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鲁定公任命孔子做了中都的地方长官,孔子才到职一年就很有绩效,各地都效法他的治理办法。孔子便由中都长官提升为司空,又由司空提升为大司寇。 鲁定公十年的春天,鲁国与齐国和解。到了夏天,齐国大夫黎鉏对景公说:“鲁国起用了孔丘,势必危及齐国”。于是齐景公就派使者告诉鲁国,说要与鲁定公行友好会晤,约定会晤的地点在夹谷。鲁定公准备好车辆随从,毫无戒备地前去赴约。孔子以大司寇的身份,正好代理宰相的职务,他对定公说:“我听说办理外交必须要有武装准备,办理武事也必须有外交配合。从前诸侯出了自己的疆界,一定要带齐必要的官员随从。请求您安排左、右司马一起去。”定公说:“好的。”就带了左、右司马一道去。定公在夹谷与齐侯相会。在那里修筑了盟坛,坛上备好席位,设置了三级登坛的台阶,用国君相遇的简略节相见,拱手揖让登坛。双方互相敬酒的仪式完毕之后,齐国管事的官员快步上前请示说:“请开始演奏四方各族的舞乐”。齐景公说:“好的。”于是齐国的乐队以旌旗为先导,有的头戴羽冠,射披皮衣,有的手执矛、戟、剑、楯等武器也跟着上台了,喧闹着一涌而上。孔子见状赶忙跑过来,一步一阶快步登台,还差一级台阶时,便扬起衣袖一挥,说道:“我们两国国君为和好而来相会,为什么在这里演奏夷狄的舞乐,请命令管事官员叫他们下去!”主管官员叫乐队退下,他们却不肯动,齐景公心里很惭愧,挥手叫乐队退下去。过了一会儿,齐国的管事官员又跑来说道:“请演奏宫中的乐曲”。景公说:“好的。”于是一些歌舞杂技艺人和身材矮小的侏儒都前来表演了。孔子看了又急跑过来。一步一阶往台上走,最后一阶还没有迈上就说:“普通人敢来胡闹迷惑诸侯,论罪当杀!请命令主事官员去执行!”于是主事官员依法将他们处以腰斩,叫他们来个手足异处。齐景公大为恐惧,深深触动,知道自己道理上不如他,回国之后很是慌恐,告诉他的大臣们说:“鲁国是用君子的道理来辅佐他们的国君,而你们却仅拿夷狄的办法教我,使我得罪了鲁国国君,这该怎办呢?”主管官员上前回答说:“君子有了过错,就用实际行动来向人家道歉认错;小人有了过错,就用花言巧语来谢罪。您如果痛心,就用具体行动来表示道歉吧。”于是齐景公就退还了从前所侵夺的鲁国郓、汶阳、龟阴的土地,以此来向鲁国道歉并悔过。 鲁定公十三年(前497)的夏天,孔子对定公说:“臣下的家中不能收藏武器,大夫的封邑不能筑起高一丈长三百丈的城墙。”于是就派仲由去当季氏的家臣,打算拆毁季孙、孟孙、叔孙三家封邑的城墙。这时,叔孙氏首先把郈邑的城墙拆了。季孙氏也准备拆费邑的城墙,公山不狃和叔孙辄就带领费邑的人袭击鲁城。鲁定公和季孙、孟孙、叔孙三人就躲进了季孙的住宅,登上了季孙武子的高坛。公山不狃率领的费邑人进攻他们,没有能打进去,孔子命令申句须、乐颀下台来攻打他们,费邑人失败逃走,鲁国人乘胜追击,在姑蔑把他们彻底击溃。公山不狃、叔孙辄两人逃到了齐国,费邑的城墙终于被拆毁了。接着准备拆成城,孟孙氏的家臣公敛处父告诉孟孙说:“拆除了成邑的城墙,齐国人必将进逼到我们的北大门。且成城又是你们孟氏的屏障,没有成城也就等于没有孟氏。我不打算拆毁”。十二月,鲁定公率兵包围了成城,没有攻下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进行人体器官移植,最理想的状态是利用患者自身的细胞或组织,用基因技术,分化、培养、人造一个他所需要的器官,因为这能避免器官移植所产生的排斥反应。这种自体人造器官移植技术现在虽然已有巨大突破,但由于技术水平和培育成本的制约,尚不能普遍应用。

目前,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数量远远大于可供移植的器官数量,很多人往往在等待器官移植的过程中死去。为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科学家试图通过在其它动物,比如猪、羊等身上培育出人体器官,为患者移植。这种在其它动物体内培育的人造器官叫做异体人造器官。猪是人类理想的器官供体,其器官在大小、结构等解剖学和生理学指标上与人体的器官大体接近。例如,人的体温为36-37摄氏度,猪的体温为36-37摄氏度,人的心率为60-100次/分钟,猪为55-60次/分钟。因此,科学家选择在猪的体内进行人体器官培育研究。现在,他们已经培育出了一种具有免疫缺陷的猪,这种猪因缺乏某种在免疫系统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基因,免疫功能较弱,对外部组织的排斥也较少,从而使得在猪体内培育人类肝脏等人造器官成为可能。

不过.根据现有的技术水平,即使未来在猪的身上培育出了人造器官,要将其移植到人体内仍然存在着巨大的风险。人类自身的免疫系统犹如一支军队,护卫着身体不受外来细菌和病毒的侵略,也清除着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在外来器官移植入人体的同时,会带来另外身体的细胞,这样,人体的免疫系统就会将这些“非己”成分视为侵略者,试图将其消灭,这就是“免疫排斥”。现在临床医学上解决免疫排斥问题通常是服用药物,抑制这支部队的战斗力,使外来的细胞得以定居,但服用抗免疫排斥药物却会大大增加接受者感染病原微生物的机会。另外,猪的体内还有多种病毒,给人类移植在猪体内培育的器官,人也有可能会感染猪体内的这些病毒。

除了技术难题,这种异体器官移植还面临着许多伦理问题。临床实验发现,器官移植会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都产生影响。年长的人身上移植了年轻人的肾脏,头发会变黑;脾气温和的人移植了脾气暴躁的人的心脏后,脾气也会变暴躁。据此推测,如果将生长于猪身上的器官移植到人的身上,人恐怕也会显示出猪的某些特征。如果某人在生育前接受了异体器官移植,他的下一代的基因就有可能带有其它动物的成分。另外,作为培育人造器官“容器”的动物,又会不会因为曾经注入过人类干细胞,而具有某种人类特征?2002年,美国两位科学家把人类干细胞植入绵羊的早期胚胎里,结果在生育下来的这只小羊的血液、肌肉和心脏里,发现了40%的人类特质。同样,当人类干细胞注入到猪的胚胎后,猪的全身各个器官都具备了一定比例的人类细胞,从四肢到内脏,甚至大脑,那这只“猪”还能叫做猪吗?所有这些都是人造器官可能引发的伦理问题。

(摘编自《人造器官:从科幻中走来》)

1.下列表述,不属于科学家在猪的体内进行人造器官培育研究原因的一项是(3分)

A.现在,可供移植的器官数量远远不足,很多患者往往在等待器官移植的过程中死去,科学家希望培育出异体人造器官解决这一问题。 

B.自体人造器官移植虽然能避免器官移植所产生的排斥反应,且已在技术上取得巨大突破,但仍有条件限制,尚不能普遍应用。

C.科学家已经培育出一种免疫功能较弱,对外部组织的排斥也较少的猪,这使得在   

猪的体内培育人类肝脏等人造器官成为了可能。

D.与其它动物相比,猪的器官在大小、结构等解剖学和生理学指标上与人体的器官大体接近,这决定了它是人类理想的器官供体。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由于现有技术水平所限,未来即使在猪体内培育出人造器官并将其移植到人体内,但要解决移植产生的免疫排斥问题,会大大增加接受者感染病原微生物的机会。

B.异体人造器官移植会引发伦理问题,如,移植年轻人的肾脏,年长人的头发会变黑:移植脾气暴躁人的心脏,温和的人会变暴躁。

C.猪的体内有多种病毒,如果给患者移植在猪体内培育的器官,这些病毒就可能通过移植的器官进入患者体内,使患者感染。

D.根据美国科学家在绵羊早期胚胎里植入人类干细胞的实验可知,把人类干细胞注入到猪的胚胎后,这只绪已经不是真正的猪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与其它动物相比,猪虽然是异体人造器官的理想供体,但为患者移植在猪身上培育出来的器官,仍然具有极大的风险。

B.由于技术水平和培育成本的制约,自体人造器官移植目前还没有应用于实践中,这种技术应用于临床现在还只是科学家的一种理想。

C.在动物体内培育人体器官并将其移植给人,可能使这些动物和器官接受者的身体发生生理改变,这是人造器官研究面临的问题之一。

D.免疫排斥实际上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对人体自身的保护,只是这种保护不利于移植异体器官后患者的康复,因此需要加以抑制。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在很小的时候(大约五六岁),我就知道,自己长大以后要当作家。在十七岁到二十四岁期间,我曾经想放弃这个念头,不过,我那时就明白,放弃写作,是强暴我的真实本性的,我迟早会安定下来,专门写书。”                                             —(英国)乔治·奥威尔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通向自我的征途,是对一条道路的尝试,是一条小径的悄然召唤。”                                           —(德国)赫尔曼·黑塞

  请联系自己的经历、体验谈谈你的感悟或见解。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重庆一中校园内“四二一”广场、天文园、荷花池等地有多处水塘,偶见各种漂浮物。为了保持塘水清净,共建美丽校园,学校准备制作一些告示牌,请你代写两句使人容易接受的话。(每句不超过20个字。)(4分)

(1)                                                                       

(2)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请提取反映其主要信息的四个重要词语。(4分)

在前现代化时期,慢节奏的社会生活还没有将个人推到一个必须快速应对层出不穷之新事物的境地;而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则将个体置入到了一个别无选择的必须快速去应对不断出现之新现象的境地,在这样的情形下,随着新事物不断地被快速消化,人的心理机制逐渐获得了一种快速反应能力。在本雅明看来,这种能力便是现代人的标志之所在。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仔细阅读文段,请在下面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4分)

以前我常疑惑,为什么很少有人会为一个理想而活着。现在我______发现,许多人,______所有人都能为一个理想而赴死。______这种理想却不是个人的、自由的、选择的理想,______集体性的、被承认的理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