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 6分)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① [唐]许浑 红叶...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 6分)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①

[唐]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①阙,指长安。此诗作于作者奔赴长安应试途中。②太华,陕西的华山;中条,山西的中条山。两山分别耸立在潼关南北。

1.“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两句中运用的动词被人称道,请结合诗句作赏析(3分)

2.简要分析”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分)

 

1.远处的云彩渐渐归返太华峰际,残云远去,天将放晴;稀疏的细雨缓缓地路过中条山区,绐人一种灵动的、清爽之感. (2分)情随景迁,随著天空放晴,诗人的情绪也从离愁别苦中陡转过来,胸襟也因之开阔、豁达起来。 (1分) 2.诗人赴京应考即将到达目的地,却仍然梦着故乡的渔樵隐者生活;(2分)委婉含蓄地表白了自己并非热衷功名之人,笃出了诗人动摇于出仕与退隐之间的矛盾心态。(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然而诗人没有久久沉湎在离愁别苦之中。中间四句笔势陡转,大笔勾画四周景色,雄浑苍茫,全是潼关的典型风物。骋目远望,南面是主峰高耸的西岳华山;北面,隔着黄河,又可见连绵苍莽的中条山。残云归岫,意味着天将放晴;疏雨乍过,给人一种清新之感。从写景看,诗人拿“残云”再加“归”字来点染华山,又拿“疏雨”再加“过”字来烘托中条山,这样,太华和中条就不是死景而是活景,因为其中有动势——在浩茫无际的沉静中显出了一抹飞动的意趣。 2.“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本来,离长安不过一天的路程,作为入京的旅客,总该想着到长安后便要如何如何,满头满脑盘绕“帝乡”去打转子了。可是诗人却出人意外地说:“我仍然梦着故乡的渔樵生活呢!”含蓄地表白了他并非专为追求名利而来。这样结束,委婉得体,优游不迫,有力地显出了诗人的身份。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师。每过段干木之庐必式。四方贤士多归之。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日:“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文侯与田子方饮,文侯曰:“钟声不比乎?左高。”田子方笑。文侯曰:“何笑?”子方曰: “臣闻之,君明乐官,不明乐音。今君审于音,臣恐其聋于官也。”文侯曰:“善。”子击出,遭田子方于道,下车伏谒。子方不为礼。子击怒,谓子方曰:“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国君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闻有以家待之者也。夫士贫 贱者,言不用,行不合,则纳履而去耳,安往而不得贫贱哉!”子击乃谢之。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有言曰:‘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对曰:“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文侯曰:“先生临事勿让!”克曰:“君弗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吾之相定矣。”李克出,见翟璜。翟璜曰:“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克曰:“魏成。”翟璜忿然作色曰:“西河守吴起,臣所进也。君内以邺为忧,臣进西门豹。君欲伐中山,臣进乐羊。中山已拔,无使守之,臣进先生。君之子无傅,臣进屈侯鲋。以耳目之所听睹记,臣何负于魏成!”李克曰:“子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君问相于克,克之对如是。所以知君之必相魏成者,魏成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者,君皆师之;子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之。子恶得与魏成比也!”翟璜逡巡再拜曰:“磺,鄙人也,失对,愿卒为弟子!”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过段干木之庐必式    过:经过

B.文侯怒,任座趋出     趋:驱赶

C.君欲伐中山,臣进乐羊   进:举荐

D.子恶得与魏成比也     比:并列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师/不赂者以赂者丧

B.文侯问于群臣曰/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C.富贵者骄人乎/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D.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抱明月而长终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魏文侯善于”纳谏”的一组是

①每过段干木之庐必式②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③“今君审于音,臣恐其聋于官也。”文侯曰:“善。”④钟声不比乎?左高。 ⑤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⑥先生就舍。吾之相定矣

A.①⑤⑥  B.②③⑥  C.②③④  D.①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文侯派遣乐羊讨伐中山国,却将其封给了自己的儿子,任座据此对魏文侯“仁君”之说提出质疑。

B.在田子方看来,国君对人骄傲就将亡国,大夫对人骄傲就将失去封地。惟有贫贱之士无所畏惧,不在乎什么“言不用,行不合”。

C.在如何识别人上,李克向文侯提供了五项标准,并得到了文侯的认可,文侯据此选定了魏成为国相。

D.翟璜曾向李克探听国相的人选,当得知国相人选不是自己时,勃然大怒,继而历数自己的功劳,指责李克,并愤然与之绝交。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

B.曹雪芹,清代小说家,他写《红楼梦》“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该书又名《金玉缘》《石头记》。

C.小说《祝福》通过祥林嫂一生的遭遇,深刻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D.李商隐和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朝鲜艺术家这次来华表演的歌剧《红楼梦》,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B.《尚书》记载,东方的夷人部落民风淳朴,人们好让不争且取予有度,因此这个部落被称为“君子之国”。

C.据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自治区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占九成以上,为271.6万人。

D.随着大运会的日益临近,深圳随处可见志愿者忙碌的身影,迎接大运会已成为展现志愿者风采的广阔舞台。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对于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专家们希望能从漫无边际的史料中找到一些关于它的蛛丝马迹。

B.从长辈们的闲言碎语中,他了解到父亲乔明志曾经是一位屡立奇功、威名赫赫的抗日英雄。

C.在44年的记者生涯中,他创作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作品,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D.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

A.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C.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