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说过:“人类本...

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现实生活中,并不是缺少价值,而是缺少肯定。许多时候我们不是不能肯定,而是不愿肯定,或者说不会肯定。学会肯定,不仅体现出一种力量、一种卓识,更能凸显一种睿智、一种品质。每一个人都有期待肯定的心理,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人们就会欢欣鼓舞,动力不竭。

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文体(除诗歌外)。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肯  定 曾经,我总是在迷途中寻觅着“被肯定”;而今,我终于明白一艘船的价值在于扬帆远航,前提是必须离开那用虚幻构建的温馨的港湾。 几天之前,我总是希望老师会拍着我的肩,颔首微笑:“不错,你今天的表现很棒!”但现在我知道,这不是肯定,只是表扬。回想那时我的心理,对这样的表扬充满期待何尝不是一种虚荣心在作祟?既然一颗心都摆不正,那么这样的“肯定”给我带来的只能是片刻的欢愉而不是心灵上永恒的慰藉。 其实,身为学生未曾真正步入社会的我们,对“肯定”的理解还有些许模糊。那些在钢筋混凝土的森林里耕耘的职场精英们却早已有了清晰的概念。什么是肯定?领导的肯定。什么是领导的肯定?奖金、晋级与加薪。于是,肯定被剥光了光鲜的外衣呈现在了他们的面前——不过就是一叠人民币。其实,这也不是肯定,这叫奖赏。奖赏给你的是窃喜,起码大多数人不会在拿了奖金后对着同仁放肆地大笑。 生活中的很多人分不清表扬、奖赏和肯定的区别,更多的人则不想去分清。记得几年前有位从乡村走出来的大学生,他得到了来自老师、亲友的无数的赞扬、奖励,却得不到室友们的肯定。他的室友轻视他的出身、他的谈吐、他的衣着,于是忍无可忍的他举起了屠刀…… 正是失去了“肯定”这块最香最甜的果肉,你给他再多光鲜漂亮的果皮也无济于事。 事实上,肯定决不只是语言或物质上的表达,它是一种行动上的支持,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平视甚至仰视。它捍卫了你的人格,修复你受伤的情感,让你疲惫的身心重又充满活力。它可以给予你灵魂上的抚慰而不仅仅是肉体与心情上的片刻的舒坦。 很多人都把心比喻成发动机,因为它支持着整个人体的运转。从你诞生的那一刻起,它就正式投入运行了。而你所获得的肯定,就是装备你的内心的最新型号的零件,一件件地装配上这些零件,你的心才会成为更坚固、更坚强有力的发动机。试想,这架发动机如果几十年都没有更新换代,那么过早地磨损将是必然。从肯定中,你会发现自己的价值,找到继续拼搏的目标,明白自己的付出不是付诸东流的石块,从而顿生前行的动力。 乔布斯说过:“如果有一天我死了,我一定是笑着的——我看见他们都在使用苹果。”全球的“果粉”都在用行动表示着他们对苹果、对乔布斯的肯定。唯有这样的力量才能穿透生与死的阻隔触碰到那位逝者的不朽的灵魂。 要知道,肯定永远只住在离你心房最近的地方。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中的“引言”部分对标题“肯定”的含义及作用作了简明扼要的阐释。因此,写这篇作文,审题的难度并不太大。但是要想出新、写深、不与别人撞车就有一定的难度了。写作时要注意什么呢?第一,立意要准确。本文的立意可从以下三个角度考虑。一是肯定别人:肯定别人的意义;学会肯定别人:肯定别人的结果。二是肯定自己:不能肯定自己的根源;为何要肯定自己;怎样肯定自己。三是辩证地看待肯定:肯定别人是要有限度的,不要吝音对别人的肯定,也不要过分地给予;肯定自己不能盲目地自高自大,也不是无原则地迁就自己。第二,中心要突出。不管选取哪种体裁和哪些素材,都要时刻想着为文章中心服务,那些与中心无关或是关系不密切的内容不管看上去多美也要忍痛割爱。这样才能做到中心明确而突出。具体到这篇作文,选材时一定要选取那些与“肯定”密切相关(这就要求写作者读懂“材料”,明了“肯定”的内涵)的材料,写作时才能紧紧围绕着这一主题展开。第三,文体要规范。“文体自选”不等于信笔涂鸦,无文体意识。考场作文特别看重文体规范。选取了某一文体作为写作形式,就要按照这种文体的规范格式来写作。无论哪一种文体都只是一种外在形式,都是建立在议论或记叙等表达方式的基础之上的,任何形式都是为文章的内容服务的。 考点:写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在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层次分明。(6分)

从读大学到当老师,我跟随郭先生十几年了。这十几年间,每每有不懂的问题,去先生家,有问,必有答。先生偶有记不清楚的,亲自去图书馆查来,抄得整整齐齐地给我。这些年来,问的问题不计其数,也不乏幼稚之处。张开嘴后自己都悔之不已,但是先生却认认真真地为我解答;有时先生才说两句我就表示懂了,先生要我说出来,看我想的对不对。

答:①__ ②__ ③__ ④__ ⑤__  ⑥__

 

查看答案

下面这段文字中划线的这句结论是从哪些方面推导出来的?请简要概括,总字数不要超过15个字。(6分)

钓鱼岛在日本染指之前并非“无主地”,中国早在明朝就发现和命名了钓鱼岛,发现意味着先占,先占即取得领土主权,这就是国际法则的“先占”原则。专家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明朝已经将钓鱼岛纳入国家版图,一些使臣的笔记里还标明了中国渔民在钓鱼岛周围海域的航线。明以后的历代政府更是采取了开发、利用、管辖和保卫等措施,对钓鱼岛行使主权以有效统治。可以肯定,日本关于钓鱼岛主权的主张是站不住脚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15分)

保 护 人

(法)莫泊桑

玛兰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官运!

有天早上,他从报上看到从前一位同学新近当了议员。玛兰重新成了他那位同学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朋友。

不久议员摇身一变当了部长,半年后玛兰就被任命为行政法院参事。

起初,他简直有点飘飘然了。为了炫耀,他在大街上走来走去,仿佛别人只要一看见他,就能猜到他的身份。后来出于一种有权势而又有宽宏大量者的责任感,他油然萌生一股压抑不住要去保护别人的欲望。无论在哪里遇到熟人,他都高兴地迎上去,不等人家问,就连忙说:“您知道,我现在当参事了,很想为您出点力。如有用得着我的地方,请您甭客气,尽管吩咐好了。我在这个位置上,是有权力的。”

一有机会,他对任何人都主动给予无限慷慨的帮助。他每天都要给人写十封、二十封、五十封介绍信,他写给所有的官吏。他感到幸福,无比幸福。

一天早上,他准备去行政法院,屋外已经下雨了。

雨越下越大。他只好在一个房门口躲雨。那儿已有个老神父。在当参事前,他并不喜欢神父。自一位红衣主教在一件棘手的事情上客气地向他求教以后,他对他们也尊敬起来。他看看神父,关切地问:“请问您到那一区去?”

神父有点犹豫,过了一会儿才说:“我朝王宫方向去。”

“如果您愿意,神父,我可以和您合用我这把伞。我到行政法院去。我是那里的参事。”

神父抬起头,望望他:“多谢,我接受您这番好意。”

玛兰接着说:“您来巴黎多半是为散心吧。”

神父回答:“不,我有事。”

“哦!是件重要的事吗?如果您用得着我,尽管吩咐好了。”

神父好像挺为难。吞吞吐吐地说:“啊!是一件无关紧要的私事……一点小误会。您不会感兴趣的。是……是一件内部的……教会方面的事。”

“哎呀,这正属行政法院管。您尽管吩咐我好了。”

“先生,我也正要到行政法院去。您心肠真是太好了。我要去见勒尔佩、萨翁两位先生。说不定还得见珀蒂帕先生。”

“哎呀,他们都是我最好的朋友,刮刮叫的同事。我都恳切地去替您托托关系。包在我身上好了。”

神父嘟囔着说了许多感恩的话。

玛兰高兴极了。“哼!您可碰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神父。瞧吧,瞧吧,有了我,您的事情解决起来一定非常顺利。”

他们到了行政法院。玛兰把神父领进办公室,请他坐在火炉前面,然后伏案写到:“亲爱的同事:请允许我恳切地向您介绍德高望重的桑蒂尔神父,他有一件小事当面向您陈述,务请鼎立协助。”

他写了三封信,那受他保护的人接了信,千恩万谢地走了。

这一天平静地过去了。玛兰夜里睡得很好,第二天愉快地醒来,吩咐人送来报纸。他打开报纸念到:

有个桑蒂尔神父,被控告做过许多卑鄙龌龊的事……谁知他找到一位叫玛兰的行政法院参事做他的热心辩护人,该参事居然大胆地替这个披着宗教外衣的罪犯,给自己的同事们写了最肯切的介绍信……我们提请部长注意该参事令人不能容忍的行为……

他一下就蹦起来去找珀蒂帕。

珀蒂帕对他他说:“唉!您简直疯了,居然把那老阴谋家介绍给我。”

他张皇失措地说:“别提了……您瞧……我上当了……他这人看上去那么老实……他耍了我……卑鄙可耻地耍了我。我求您,求您设法狠狠地惩办他一下,越狠越好。我要写信。请您告诉我要办他,得给谁写信?……对,找总主教!”

他突然坐下了,伏在珀蒂帕的桌子写道:“总主教大人:我荣幸的向阁下报告,最近有一个桑蒂尔神父欺我为人忠厚,用尽种种诡计和谎言陷害我。受他花言巧语哄骗,我竟至于……”

他把信封好,扭转头对同事说:“您看见了吧,亲爱的朋友,这对您也是个教训,千万别再替人写介绍信了。”

(据郝运译文删改)

1.小说中的玛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3分)

2.小说后半部分引用了报纸上的一段报道,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安排有那些作用?(6分)

3.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保卫我们城市的传统

王 澍

回顾近二十多年来的历史,在相当长时间里,我们在城市建设方面流于简单地向西方学习,建设高楼大厦。现在看起来城市的建设应该根据各地情况采取不同思路。有悠久文明历史的西欧,根本不是当年我们从电视图像上看到的那种高楼林立的“现代化”。但是,发现这一点时已经有点晚了。现在我国不少城市都是“崭新”的,大部分都只有二三十年的历史,别说和欧洲比,就是和“没有历史”的美国比也要短得多。

这种现象和中国近代以来长期处于落后形成的追赶心态有关。很多人希望城市从外观上都向发达国家靠近。很多旧城拆迁中,地方决策层都认为“太落后了”、“太破旧了”,非拆不可。

实际上,中国有非常优秀的城市化传统。和西方不同,中国从唐朝开始就出现很多城市。由于社会具有成熟的宗族礼法格局,到明代形成了建筑无城乡差别的城市。在皖南的山区里,现在可以看到遗存下来的非常成熟、优美、先进的古代建筑。把苏州切一块放到皖南山区的农村,或是把皖南农村的一部分放大挪到苏州,几乎是一样的。

从秦汉时人们开始用夯土技术造房子,在杭州这座南方富庶大城,至今可以看到那么多的“土房子”,显示出秦汉建筑脉络的延续,是很重要的“城市记忆”。看起来土得掉渣的夯土技术其实是高度理性的产物。“百年的砖千年的土”。中国古代造房子,很注重稳固和长久。

中国本土的建筑传统是一个循环营造的体系,有很多奇妙的细节,为现代建筑技术所不及。如传统的中国建筑方式是没有下水道的,主要用地渗技术,从地表大范围地向地下渗透排水,效果很好。而现在的下水道技术,只要有一个地方堵了,其他地方就都要积水。很多抛弃传统简单采用西方技术的建筑方式都是这样,花了大价钱,却制造出新的问题。

举这些例子并不是简单地提倡复古,而是想说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存在的很多“闪光点”,但是目前处于不被人重视的境地。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传统的营造体系受到破坏,除了在最不讲究建筑文化的地方——农村里尚有遗存,在城市中大都已经中断了。

城市之魅力,不是来自于大楼有多高,马路有多宽,而是来自于文化的独特性。竞争力就来自于创造这种有差异性的文化的能力。

在很多城市,一些街道原本拥有历史上不同时代的各种痕迹,都有其独特的城市记忆,层次分明,形成历史线索的会合,不应该在一次次旧城改造中被全面“覆盖”更新。

尤其不能简单地用“有没有住过名人”、“有没有发生过著名事件”作拆除与否的依据。前几年发生的拆除中国美术馆后一个四合院的事件,当时的说法就是“不是文物,也不是名人故居,也不是著名历史事件的发生地”。这种思路左右了我们城市保护工作很长一段时期。很多人没有认识到,中国建筑文明并不是个别名人和历史事件构成的,普遍意义上的大众生活才构成文化的根基,很多路边的小东西都是重要的历史文化痕迹;但是人们都把它们忽略了。

中国要变成有文化魅力的创新型国家,需要的动力就包括历史文化的记忆,这是产生自主创新灵感的土壤。而城市的文化价值不是简单的“先进”、“落后”之比较,而应该是“文化之差异”,从这个角度讲,面对越来越迅猛的城市化热潮,保卫我们城市的传统,已经到了无论怎么说都不为过的地步了。

(选自《新华文摘》有删改)

1.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近二十多年来,我们在城市建设方面喜欢简单地向西方学习,失去了本应有的自我个性。

B.现在我国不少城市都是“崭新”的,这是地方决策层盲目追赶的心态而造成的。

C.由于社会具有成熟的宗族礼法格局,中国从唐朝就形成了建筑无城乡差别的城市。

D.文中所说的“城市记忆”是指城市里曾经出现过的人与事。

E.中国要建设成有文化魅力的创新型国家,在城市建设方面不能简单地追求高楼林立的现代化,而应该注意保卫城市的传统,城市建筑要体现文化差异。

2.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直接证明“中国有非常优秀的城市化传统”的是(  )(3分)

A.在皖南的山区里,现在可以看到遗存下来的非常完美的古代建筑。

B.百年的砖千年的土,在杭州这座南方富庶大城,至今还可以看到用夯土技术建造的“土房子”。

C.传统的中国建筑方式是没有下水道的,主要用地渗技术。

D.拆除中国美术馆后一个四合院的事件。

3.中国有非常优秀的城市化传统,结合文意,指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有哪些“闪光点”?(3分)

4.结合全文,你认为我们该如何保卫我们城市的传统?(3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4句,8分)

1.千呼万唤始出来,            ,未成曲调先有情。(白居易《琵琶行》)

2.多情自古伤离别,     。今宵酒醒何处?     。(柳永《雨霖铃》)

3.盖均无贫,                            。(《季氏将伐颛臾》)

4.谨庠序之教,                          。(《寡人之于国也》)

5.积善成德,                            。(《劝学》)

6.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闻道有先后,     。(《师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